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嶺南古文化立交橋的歷史形象讀本



  ——樑健、何露編著《韶關印象:歷史與文化》序

  粤北韶關,可謂我的第二故鄉。“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從廣州《羊城晚報》社被無罪流放到這裏,前期在黄陂五七干校勞動,後期在文化部門工作,共約8年之久;改革開放後,我被聘任爲省政府參事,負責政府文化諮詢工作,迄今已達15年,在全省各地考察文化,其中考察最多的地方,首數韶關。所以,韶關是我人生歷程中具有僅次於故鄉位置的地方。

  我之所以對韶關情有獨鐘,除了這是自己患難地的原因之外,還在於這裏有極其豐厚的古文化遺存,尤其是在我率領珠江文化研究會的專家教授對其多次考察中,不斷地對其文化内藴有新的發現,並作出了層層深入地發掘。如:開始我們發現南雄梅關珠璣巷是中原人南遷的中轉地、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匯地,是嶺南以至海外姓氏文化的發祥地和祖根地,由此提出在此開發尋根旅遊和組織後裔聯誼的建議;不久又發現這是海上與陸上兩條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具有填補學術空白的意義。後來,又先後在乳源發現西京古道、在南雄發現烏逕古道:2002年爲紀念南華禪寺建寺1500週年,提出舉辦六祖文化國際論壇創議,並爲惠能大師作出榮稱珠江文化哲聖的定位;2006年初,在對韶關古文化再次全面考察之後,提出了在韶關舉辦海陸絲綢之路國際論壇,並着力打造爲三個“文化之都”(即:海陸文化交匯之都、古道文化之都、禪學文化之都)的建議,並在《南方日報》“廣東歷史文化行”系列報導專版上,爲韶關作出文化定位:“嶺南古文化的立體交叉橋”。……可見我還是盡力爲弘揚韶關文化做了一些實事的。

  然而,我所做這些事,還是零碎的、不够全面的。多年以來,我一直期待有一部全面介紹韶關歷史文化的著作問世。現在讀到樑健、何露編著的《韶關印象:歷史與文化》書稿,真有喜出望外之感。因爲這部著作,不僅實現了我的期待,而且是一部很有特點、很有價值的書。其特點主要是:

  一、以綫點結合的結構,縮影韶關數千年曆史文化。書中將韶關從遠古至民國的歷史,理出了一條“雄强振動的歷史脈搏”紅綫,並在這條歷史紅綫的每個時期(每個章節),突出韶關特有的亮點,如:舊石器時代的“馬壩人”,新石器時代石峽文化,夏商周時代的“小器”,秦末漢初的粤北“三關”與設置曲江縣,兩漢六朝的始興郡,以及陳朝的侯安都,隋唐五代的張九齡和大庾嶺新道,元明清的陳磷援朝抗倭和三大關税征榷,民國時孫中山在韶關誓師北伐等等,都是以綫帶點、以點亮綫、綫點結合的。由此,此書既寫出了中華民族史中的韶關史,又在地地道道的韶關史中映現出民族史,而不是孤立的韶關史或一般的民族史。

  二、以録、記互彰的方法,使全書具有史實、史論、史象合爲一體的特色。書中的記述,多録用古籍中的史實,又多録用具有重大史實價值的圖片。如此做法,可謂之“録”。全書的每個章節,都有著者所撰的“讀史札記”,以畫龍點睛筆法,點出其史實、史象内涵,亦即史論,可謂之“記”。此“記”既是從所録之史實、史象昇華的議論,而“記”中也録有更簡賅的史録,從而更顯翔實有據;而所“録”之史實、史象,因有“記”之點撥,内涵更顯、意義更高。例如:《陳磷抗倭援朝》一節的“讀史札記”:“公元1644年,明亡。陳磷之孫陳泳素不願事清而爲清朝所不容,不得已乘船東渡黄海到達朝鮮,找到其祖陳磷在古今島爲紀念抗倭勝利而建的關公廟。陳泳素止不住爲其祖的赫赫戰功和自己國破家亡仰天長嘆。之後他即蟄居在今韓國全羅道海南郡皇朝裏(今稱德鬆裏)。陳氏後裔之所以能在這裏安然無患,躲過清朝的迫害,是因爲朝鮮感念陳磷的功德,因而受到了朝鮮李氏朝廷和當地人民的保護,最終他們也融入韓民族的肌體,成爲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陳磷後裔在韓國繁衍十數代,近300户”。這札記顯然有交代“後事”的作用,但其録記結合、相互顯彰的作用也是極其明顯而成功的。

  三、以雅俗共賞、圖文並茂的風格,使該書成爲既是文化學術著作,又是文化普及讀物。書中所述的史實、史論、史象,都具有學術性和史料牲,又具有普及性和可讀性,表現在書中的録記文字,都較淺白,有文采,並帶故事性;所録圖片既有史料價值,又有欣賞價值、道游價值。例如,《歷代對韶文化的闡釋與弘揚》一節,開篇講清楚“舜帝未必到過韶石,又未必在韶石奏了韶樂”,但歷代文人爲了“以實是州之名”,還是千方百計地使韶州成爲人們心目中的“百善之地”、“虞舜之邦”、“古虞名郡”,將虐韶文化精神化、形象化。接着列舉了隋唐以降歷代文人,包括韓愈、張蒙、餘靖、蘇軾、楊萬裏等到過或撰寫有關詩詞的故事,並有精美耐看的照片或配圖,使人讀之明白而饒有氣韵,有情節,有詩意,將本來只是傳説、而且明知是“未必”的史實精神化、形象化,從而使得韶石山、皇岡山,以至韶樂、韶音、韶亭、薰風樓等均賦有神聖而豐厚的文化内藴,也就具有雅俗共賞、圖文並茂的風格了。

  正因爲本書有這些特點和價值,所以,我樂意接受編著者之邀約,寫下這篇以“嶺南古文化立交橋的歷史形象讀本”爲題的序,以表推介之意。

  (2008年9月18日於廣州康樂園寓居)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