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凝現海洋文化的一串明珠——《開平碉樓文化叢書》總序



  對於開平碉樓文化,我曾經兩次到實地考察:一次是在2004年初,以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組長的身份,陪同以考阿麗絲女士爲首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團,前往考察海上絲路文化遺産;最近一次是2006年秋天,率領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團,前往考察僑鄉文化。這兩次考察,恰好從兩個方面去認識和論证開平碉樓内含的文化性質,即:既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又是僑鄉文化遺産。這兩個方面的文化價值及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卓越,我想是其最近獲得我國向聯合國推薦評其爲世界文化遺産的主要根由。

  獲得如此殊榮,當然值得歡欣鼓舞,熱烈祝賀!與此同時,我想更當繼續深入研究與弘揚其内涵、精神、價值和意義,並對其進行更有效地保護、利用、開發,以使其更輝煌並持續發展。

  由此,我感到首先要充分認識開平碉樓及村落群被推薦爲世界文化遺産的重大意義,並應借此而大力宣傳,廓清歷來海内外文化界對我省、以至對我國的一些差誤認識。例如,前些年文化界曾有廣東是“南蠻”,是“文化沙漠”之類説法,又有“建設文化大省,却無世界文化遺産”之事實。這些認識差誤,當會由開平碉樓及村落群,作爲我省在世界文化遺産上實現零的突破開始,並隨着更多的文化遺産被發現、被承認,尤其是更多更新文化成果的創造、涌現,這類認識差誤也必會隨之消除的。當然,僅從這消極面説是遠遠不够的,應當更多看到其在文化大省建設中的積極意義,在研究、保護、開發文化遺産上帶突破性的貢獻。

  其中最重要的,我認爲是對我國自古即有的海洋文化性質的肯定與弘揚。因爲以著名的19世紀哲學家黑格爾爲代表的西方學者,從來認爲:中國並没有“海洋所賦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響於他們的文化”(見黑格爾《歷史哲學》)。在20世紀80年代,有些少中國青年學者也跟着論説:中國“没有海洋文化,是注定落後的”。這些人應當看到:開平碉樓,是早年沿着海上絲綢之路遠涉重洋的華僑歸國所建,是汲收西方文化並中西結合的建築,是海洋文化早在中國生根落户的鐵证;它又是中國僑鄉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國華僑(廣東華僑占多數)遍世界,是引進西方文化和傳播中華文化的主要族群,因而在僑鄉中的碉樓文化,更是儲貯海洋文化的寶庫。現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其爲世界文化遺産,實則是由世界性文化機構確認其性質和價值,也即是具有肯定其體現中國自古有海洋文化的意義。這個肯定,對於我們廣東及其所從屬的珠江文化(含嶺南文化)更是直接而具體的,因爲開平碉樓文化,正就是廣東和珠江文化海洋性的突出體現和典型代表之一。

  值得高興的是,正當開平碉樓及村落通過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委員會初審確定爲世界文化遺産的時候,《開平碉樓文化叢書》出版了,這也是一件具有日月雙輝意義的事:如果説,開平碉樓是以建築實體而凝現其内涵海洋文化的物質載體,那麽,這套叢書則是凝現海洋文化的一串藝術明珠。

  這套叢書,既是輝煌碉樓文化的藝術和文本再現,又是對碉樓文化内涵縱深開掘並持久弘揚的傳世文史珍寶。因爲這套叢書分别以不同視角、以不同文體去探究和表現碉樓的歷史淪桑和文化内涵,既填補了碉樓建築不能詳現歷史之不足,又具有碉樓建築所無的文本和藝術再現並傳世的功能與作用。《碉樓背後的故事》,以史話文體縱述了19世紀中葉以後,開平出現的三次向海外的大移民潮,揭示了碉樓建築内含的血泪史;《開平風物》以紀實文體,系統地介紹開平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展現碉樓的社會環境及其所代表的僑鄉特色;《故鄉烟雲》以散文文體,分别以歷史、人文、風土人情爲視角,以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功力而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並昇華碉樓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莊園依舊》是一部長篇小説,以謝氏家族的一段風雨飄摇史,展現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僑鄉風情畫卷;《畫家司徒奇》以著名華僑畫家的傳奇一生,既展現了以他爲代表的著名華僑司徒家族的風采和奮鬥史,也展現了華僑知識分子的奮鬥道路。總體而言,這套叢書可説是分别從縱、從横、從面、從點、從實境、從人物等多視角、全方位、成系列地研究、保存、推介碉樓文化的力作。每部都在碉樓文化的展示中,體現了華僑和僑鄉所傳入和代表的海洋文化,而且也體現了華僑和僑鄉人民,在海外和在僑鄉也參與創造海洋文化,有力地説明瞭:我國不僅早是海洋文化大國,而且也與西方國家一樣,同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創造者。我想,這是尤其可貴的。所以,我很樂意爲這套叢書寫此總序。

  ( 2006年12月2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