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浮光掠影寓多藴——讀韋名的小小説集《水本無味》



  微型小説創作的主要特點,是寫生活中的一鱗片爪,寫一段小故事或一段小情節,故又稱小小説;這種小説,通常千字左右,一般只是寫出生活中的一片浮光掠影,也即是一閃而過的一瞬。陸機《文賦》雲:“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看每篇微型小説及其作者水平的高低和風格特點,主要在於所寫的“一瞬”浮光掠影之中,寓含“古今”和“四海”之多寡深淺及其掌握的方式如何。最近問世的韋名笫二部小小説集《水本無味》正在這個主要點上現出了自己的水平和風格特點,即:在看似平淡膚淺的浮光掠影形象中,以多種寓現方法體現豐富多彩的意藴。具體表現在:

  一、寓貶斥於幽默之中。這小説集有部分篇什是批評現實生活中不良現象的,但都是從善意出發的,不是劍拔弩張或冷嘲熱諷、刻意挖苦,而是在幽默風趣中進行嚴厲批評。例如,首篇《小王老王》寫一位初出茅廬不懂世事、因岳父是縣領道而當上鎮長的“小王”,在出了多次洋相後,學會了耍手段,最後終如成爲市農業局長的“老王”,從“小”到“老”的稱謂變化和職務的變化,批評了靠親朋關係到靠手段而昇官的不良現象。

  二、寓醜惡真相於華麗表象之中。如:《“四不”幹部張政文》寫一位具有“四不”(“吃請不到,錢禮不收,女人不動,麻將不摸”)幹部好名聲的縣委副書記張政文,實則是以此做表面文章,他只對部分人講“四不”,並以此去整人而獲名聲,但在高一層領道面前則不如此,而是“三扯淡”(“靠工資收入養情人是扯淡,靠工作業績昇遷也是扯淡”)的發現者和倡道者。這才是其人其名的真實本相。

  三、寓社會深層問題於思考形象之中。如《網》,寫一位正當官運亨通、連續昇遷的年青幹部,却自己要求調到北京工作,有背於時尚稱:“到了海南,才知道身體不好;到了廣東才知道錢少;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所言道的“寧爲鷄頭不當鳳尾”的思想。而這位年青人則别有見地:稱其是爲了孩子。説讓孩子進北師大附中讀書,而這學校畢業生每年有百分之60畢業生考上北大、清華。這就意味着若干年後,孩子將擁有多好的社會關係,“關係就是生産力呀!”由此可見:這樣的盤算和這樣的社會關係,不就是一張可怕的、發人深思的、提出社會深層問題的“生活的網”麽?

  四、寓矛盾衝突於悄悄變化之中。小説集中有些篇什是寫新舊領道班子的事。這類事情,多是有激烈矛盾衝突的。但作者不采取激化衝突的寫法,而是以淡化和潜移轉化的寫法,從細處着眼,將矛盾衝突淡化於悄悄變化的形象之中。如:《能人》寫一位新來的書記與原來鎮長有矛盾,鎮長有自己一班能人,有自己的網。書記到任後即感到這網的壓力,小心翼翼,盡管有人事權,却一個不動、一個不换,只是在偶然無人開車情况下,才用一個呆頭呆腦的司機小李,並説“小李也是一個能人”,用他爲司機兼秘書。從這件小事開始,新書記才不動聲色地將一班類似小李那樣不受重用的人用活起來,原鎮長和一班能人也圍向書記周圍,原來的網也自行破了。這些變化,實際上是化解了許多矛盾衝突才取得的,小説却寫得平淡無奇,輕鬆活潑。

  五、寓社會氛圍於風趣的形象之中。如:《迷失》以一個人從早到晚在城巿被各種各樣的交通塞車、雜音、車禍、假藥、假牌食品等等擠逼得無處容身的感受,風趣寫城市空氣和食品的嚴重污染現象;《給我裝上防盗門》則以兩夫妻在是否裝防盗門問題上的争論,風趣地顯現了城市治安問題造成的心理狀態,所寫的社會氛圍,是很真切的,令人遐想的。再如《陰陽官司》,寫一位葉桶掌的農民,很相信村口土地宫的神靈,一貫孝敬奉拜。有一次上城賣猪苗時走得匆忙,來不及拜,結果賣不出去,還讓猪苗跑了。他氣憤地寫下狀紙,要向城隍爺告土地爺,寫完不知往那裏投遞,便對着燈盞把狀紙燒了。燈盞神保護土地爺,不將狀紙報上城隍爺,土地爺知道後,更要給點顔色桶掌看。第二天桶掌再去賣猪苗,路過土地宫,特爲告狀事向土地爺道歉,祈求保佑,賣好價錢,没想到仍未轉運,第三次仍是如此,猪苗全跑了。桶掌氣憤地用鋤頭將土地宫和土地爺像全砸成一堆爛土。這故事既風趣寫出迷信的可笑,又諷刺了連陰間也和陽間一樣是官官相護、互相包庇的,將社會不良空氣和社會問題針砭得入木三分。

  六、寓深情於無言的形象之中。小説集中每篇作品,無論是批評性、思考性的,或者是表揚性、歌頌性的,都是内藴深情的,尤其是思考性和表揚性的作品,其内藴的深情往往寓於無言的形象之中。如:《家教》寫一位窮大學生被分派到一個垃圾場去,爲一個撿垃圾小孩進行家教,是這位小孩的姐姐用賣垃圾的錢付學費的。這位大學生雖窮,也不忍收費,姐姐仍堅持要付,並囑要堅持來教。可是,再次來却見不到這姐弟倆了。這樣的故事和形象,不是提出了發人思考的社會適齡兒量的失學問題麽?作者的深情不就在形象中溢於言表麽?再如《永恒的墻》寫一對爺爺輩的老人:牛娃和他頭家的三房太太之間持續數十年的愛情,直到先後死去都不能住在一起,兩人死後才發現兩人的床只隔一堵墻,在那墻上,牛娃這邊畫了無數小脚女人,都是三房太太從年輕到年老的像,在三房太太那邊,也畫了無數牛娃的像,兩位孤家寡人的數十年的愛情,盡在這堵無言的永恒的墻上活現出來,使人思念無窮。

  以上這些方法和意藴只是部分較突出的,但已足可見這部小説集的成功所在和風格特點了。所以,我很樂意推薦這部小説。

  (2005年11月23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