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三“點”成一“綫”的方史志佳作——評《廣東省誌·絲綢志》



  《廣東省誌·絲綢志》由廣東人民出版社於2004年2月正式出版了。這部長達165萬字的洋洋巨著,是我省方史志著述上的重大新成果,是對文化大省建設的新貢獻。這是全體編纂人員經過三年半的苦心經營而取得的光輝成果,是一部有價值、有質量、有特色的學術大著,堪稱爲三“點”成一“綫”的方史志佳作。

  所謂三“點”,即:地方特點、專業特點、歷史時代特點;所謂一“綫”,即發展綫路或歷史進程與脈絡:也就是説,這部史志是清晰、鮮明、翔實地記述了廣東絲綢行業的發展歷史,同時在記述中較好地將地方特點、專業特點和歷史時代特點表現出來,并且將這三“點”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每個歷史發展時期的記述都有這三“點”特色,對整個歷程的記述也都以此而梳理得條分縷析、層次分明、脈絡清楚,從而使整部著作搆成爲完整而有系統、有特色的方史志大著。

  這首先表現在整部史著的結構布局上,從目録可見,所列六大篇目:企業,絲綢工業,絲綢貿易,經營管理,教育,科研,學術,文化,廣東絲綢業主要企業等,涵蓋了絲綢行業的方方面面,首先就從總體上顯出絲綢行業的獨特系統,顯出宏觀把握整體的氣魄;除卷首的總體概述和大事記之外,各篇各章也大都有概况記述,更顯出著者處處着意宏觀把握的視點;也正因爲如此,使得整部史志的框架,既是顯出廣東絲綢行業的天空廣闊,也提供並展現了抒寫二千多年廣東絲綢行業發展歷程,以至其每個組成部分和每個歷史時期風貌的空間和態勢。

  卷首《概述》是一篇高度概括、言簡意賅、氣勢恢宏的好文章。它的開篇是:“廣東省地處南海之濱,歷來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也是中國絲綢出口的重要口岸。廣東省蠶桑絲綢業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是中國著名的四大蠶繭産區之一,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也是中國民族資本興辦機器繅絲的首創地”。這段開篇語僅百來字,即將廣東省絲綢行業的地域優勢,生産、貿易和文化的歷史及其在中國、以至世界之地位明確點出,以“之濱”、“前沿”、“口岸”、“歷史”、“産區”、“發祥地”、“首創地”等概念之定位,將方誌對象(廣東省絲綢行業)的地方特點、專業特點、歷史時代特點及其歷史發展和地位體現出來;接着又以精簡的文字記述了民國後、抗日戰争時期、建國後的曲折發展歷程,直至2000年全省絲綢進出口總值達765億美元、名列全國絲綢外貿出口第一位的光輝業績和地位,可謂甚有概括工力和文字功夫。整篇《概述》也是如此。在開篇語後,分三個部分記述:從漢代至民國,都按朝代序列記述,大都只用數百字即概述了爲期數百年或近百年的每個朝代狀况;建國後到1978年分兩個時期記述,即:1950一1965,1966一1978;改革開放後也分兩個時期,即:1982一1992,1993一2000,相對而言記述較詳,顯出厚今薄古的意向,又持續保持着精簡文風。《概述》以時序爲縱、以斷代爲横的縱横捭闔記述系列及其内容,更清晰而充分地顯出這部方誌三“點”連一“綫”的特色和優勢。

  從選輯的照片上看,首頁是《南宋時代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和《建國前廣東蠶區分佈圖》,開卷即見世界視野的宏觀大度和着重專業、地方、歷史時代特色之視點;接下各頁分爲建國前和建國後兩大部分,建國前僅選輯少量帶有啓開性的重要歷史照片,如:中國第一間民族資本機器繅絲廠“繼昌隆”創始人陳啓沅照片,首部《廣東蠶桑譜》書影,順德均安自梳女及其敬老院照片,清代繅絲機,繅絲訓練班學員,粤綉代表作,十三行商館,絲織東家會館(錦綸會館)等;建國後的照片系列,在中央和省領道人視察的重要歷史照片之後,也是以歷史時期爲序,選輯絲綢各種行業的代表性照片。這樣的選輯標淮和系列,使得這部方誌的照片部分也起到了縮影廣東絲綢千年史的作用,并且具有佐证整部絲綢志的意義。由此,這個部分,也是這部志書具有三“點”成一“綫”特色的體現和標誌之一。

  這部絲綢志與廣東省誌的其他專業分志最明顯不同之處,是增加了絲綢文化一章,同時在概述、大事記、照片和各部分中都强化了文化意識和内容,如:概述開篇語的文化定位,選輯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照片,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大事記,以文化視野作出的篇章概述,都鮮明突出地顯出這部史志及其所志的廣東絲綢行業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藴;特别是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記述、歷史地圖、考察研究活動和成果,都在全書中有較多、較明顯的記載或選輯,在《附録》中還編入了有關重要文章,更加清晰地顯出了這部史志及其所志的廣東絲綢行業的專業、地方和歷史時代的特點及其文化意韵;《絲綢文化》一章中,選輯了自古以來廣東有關絲綢的詩詞、民間文藝、電影、電視、小説、美術、工藝、文物古迹等等,材料豐富、史料珍貴,增添了史志的文化内涵;在教育、科研、學術、刊物等章節中,也有甚多的文化記述,更顯出史志的文化風姿,以及著志者的文化意識和自覺。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這部史志是在省委領道發出建設文化大省號召後完成的,它有如此濃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風格,顯然是與響應省委號召而使文化自覺和意識的提高分不開的。這部絲綢志的編著,是由蔡高聲董事長爲首的廣東絲綢集團公司主動請纓的。2000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和廣東省絲綢集團公司,聯合進行“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考察,也是蔡高聲董事長主動提出、大力支持,並派出專家參與,才取得確证雷州半島的徐聞是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恢復了被埋没1300多年中國海交史和海洋文化史的重大成果的,作爲經濟企業領道,如此主動投入文化建設,顯然是具有高度文化意識和自覺的作爲。也正因爲如此,這部以蔡高聲同志爲首的編委會所主編的《廣東省誌·絲綢志》,具有如此鮮明的特色和較高的文化品味,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2004年6月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