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族瑰寶之鄉——高要
多年以來,我填個人履歷表中“籍貫”一欄,都是填寫“祖籍廣東高要”。因爲我的祖家所在的廣利鎮羅園村,自古都屬高要縣,只是在前些年才劃歸肇慶市新成立的鼎湖區管轄。因爲我出生並成長在廣西賀州,對祖家是陌生的。最近,我初到高要考察歷史文化,奇怪得很,處處都有返回故鄉尋根問祖的感覺。細想起來,直接的原因興許是主人是祖家同鄉而又盛情接待的緣故;深層的原因,則是在考察過程中,逐一發現了許多堪稱民族瑰寶的歷史遺存,不僅是稀世之寶,而且都具有“祖根”的性質和意義。從而也就更感到這次考察,是尋根問祖之行了。
首先,在高要金利鎮茅崗山的山脚下的魚塘中,看到迄今所見的嶺南最古的水上建築遺址。1978年10月,廣東考古學家在其中112平方米探方内,出土了大量古遺物,經專家鑒定,是廣東迄今發現的最大一處先秦時期水上木構建築遺址。這個遺址的遺物,證實了這是嶺南最早土著百越族的栖生地,證實了百越族多在水上聚居的習俗,證實了古代稱之爲“疍家”的水上族群的起源。宋代學者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延蠻》中説:“浮生江海者,疍也。欽之蛋有三:一爲魚蛋,善舉網垂綸;二爲蚝蛋,善没水取蚝;三爲木蛋,善山取材”。茅崗遺址原居民應是其説之魚蛋和蚝蛋,即主要於水上生活、同時又擅編織的族群。十多年來,我考察廣東古文化,幾乎走遍全省;遍找最早土著百越族的資料或遺存,雖有所發現,但證實爲其遺址者,唯此一處,可見此乃嶺南土著之祖根也;歷來學界對水上居族疍家的淵源,衆説紛紜,更缺其最古遺址之证,此遺址出土,即爲權威之证。再者,學界歷稱百越族爲善水族群,亦欠實址之证,今可解决。而當今世界通行的水文化理論,認爲水决定人的生命、生存、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的説法,亦可以這遺址爲其論的實址注脚。可見這遺址實乃不同凡響的民族魂寶。
另一稀世珍寶,是出生於高要的唐代高僧陳希遷及其文化遺産與遺體肉身。當年他在佛界被尊稱爲“石頭和尚”,被皇帝封爲“無際禪師”,是六祖惠能之後的禪宗五葉(派)中的三葉(派)之開山祖師,倡道“回互禪法”,指萬殊諸法雖互不相犯但又相涉相入,被佛門稱爲禪宗八祖,是惠能之後最有影響的中國佛教禪學領袖,著有《參同契》《草庵歌》等經典,在湘、贛、江、浙、閩,以及朝鮮、日本甚有影響。他90歲時,自知不久於人世,在南岳收集草藥數百種,制成奇香湯劑,每日痛飲。一個月後即面如紅棗,雙目炯炯有神,鎮坐如鐘。一日,在唸經中圓寂,無疾而終。死後肉身停放月餘不腐,門下弟子與地方豪紳特籌建寺廟供奉,千餘年來香火不斷,肉身如生。直到抗日戰争爆發前夕,一位日本牙醫將其偷運赴日本,藏於東京郊外一個地下倉庫,秘而不宣,牙醫死後,從其日記才發現此事。日本政府派人打開倉庫取出,肉身雙目仍炯炯有神,與活人無异。爲何能保存如此,真是千年之謎!可見石頭和尚陳希遷不僅留下佛教、禪宗、禪學的寶貴文化遺産,而且他的肉身更是舉世無雙、價值無比的科學珍寶,對生命學、藥物學、防腐學等學科研究具有重大意義。這肉體現在日本,中日雙方正在進行歸還的交涉中。陳希遷的文化遺産和科學珍寶,是我國引以爲榮的民族瑰寶,其根其祖都在高要(據傳肇慶市著名景點閲江樓,古時曾是石頭和尚主寺),不管怎樣,都是理所當然地應分享其殊榮的。
2006年5月,我爲與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文化大觀園”主持人王魯湘對話的需要,考察了肇慶市古村落群。發現其中最稀罕的八卦村,都在高要,包括:蜆崗村、黎槎村、槎塘村。蜆崗村位於一座呈蜆狀的山崗上,四面環水,活似一個巨蜆浮於水中;全村建築按《易經》理念布局,呈八卦形;全村建築依崗而上,每進一圈,約20圈;崗頂爲八卦中心,原種八株古榕樹,暗含干坤八卦象;全村有16個祠堂,分座不同方向,分屬不同姓氏,故稱八卦十六祠,體現了以道家爲主體並結合儒家的思想。黎槎村位於一片大池塘中間的山崗上,像個水中烏龜;全村的巷道也是按八卦理偏念布局的,從山脚到山頂,每巷道爲一環,按梯級層層而上;全村從地形到整體建築,都呈圓體,體現“天圓”的傳統理念。與其相距不遠的槎塘村,是其氏族分衍出來的,在建築理念上也有分衍和對稱之意,即:前者八卦形,後者棋盤形,前者是圓體,後者是方體,具有“天圓”對“地方”之寓意;同樣,兩村都具有以道家結合儒家的理念。如此完整體現我國傳統文化觀念的古村落建築群,而且都集中在一個縣境之内,在我省是僅有的,在全國也是罕見的。尤有意味的是,在高要境内有兩座擎天柱似的高塔,也都是按民族傳統理念而建的:位於南岸鎮塘崗、新興江口西岸的文明塔,是明代爲振文風的建築,塔形是七級浮屠,體現儒釋結合思想;位於南岸烏榕崗、新興江口東岸的巽峰塔,則全是按《易經》理念構建的明代建築。《易經》稱東南方爲巽、爲木、爲風,引伸爲順暢、生生不息之意;首層的八面門楣上,用磚砌出各自相應的八卦符號,全塔八邊角柱均用八卦形磚砌築,是全省唯一按《易經》堪輿術去選址、定名、構建的古塔。這兩塔在新興江口相對,好似守護高要門户,而又與幾個八卦村落遥相呼應,共同體現出高要文化的標誌性古建築,都是民族傳統理念的産物,是儒、道、釋等民族思想精神體現的魂寶。這也可説是稱高要爲民族瑰寶之鄉的一條依據。
高要文廟始建於北宋崇寧初年(1102年),後改名學宫,歷代重修,故這千年建築至今幸存。這是嶺南最古學宫之一,是遍佈粤西城鄉的文廟、學宫、書院、書舍、學館之魁和典型代表。它是粤西唯一集縣學與府學於一體的學宫,也即是最高學府;它是古代學宫建築的精華,是至今爲數不多的保存有稀世“御制”、“敬一箴”碑刻的地方。自古以來,高要人才大都經此薰育,是人才孵生地,是儒學的傳承地,也即是民族文化精華的培植地與弘揚地。此外,自古高要涌現許多堪稱中華民族瑰寶的杰出人物,如:唐代“石頭和尚”陳希遷、清代耿直剛烈的清官蘇連魁、晚清文化名人彭泰來、民國文才武將餘漢謀、民國政壇才子樑寒操、中國“物理之父”吴大猷、新中國大海之子鄧兆祥、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等等,都是光照千秋的巨星,從而稱他們的故鄉——高要爲民族瑰寶之鄉,不是持之有據、名正言順麽!
(2006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