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上敦煌”的争議與南海Ⅰ號出水



  2007年3月,陽江南海Ⅰ號宋代沉船開始打撈,一時成爲國内外媒體的關注焦點。由於2003年夏天,我在率專家組考察時爲此船文物作出“海上敦煌”的文化定位,並於該市文化館揮毫題辭:“海上敦煌在陽江”。(隨後,同行的司徒尚紀教授作了“壯哉陽江,海上敦煌”)在《陽江日報》及時發表後,新聞網傳播,在海内外影響很大,使在中山大學開會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要求我陪同前往考察,世界著名海洋學家吴京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地理》雜誌總顧向,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原教育部長、成功大學校長)慕名請我邀請他考察。專家們都在考察中評價很高,都認同我所作的文化定位。所以,在開始作重點報導的時候,各媒體都紛紛要求采訪。先是廣東電視臺630節目,以“海上敦煌,盛世出水”爲題,連續系列播出,廣東衛視新聞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也同時摘要轉播。4月上旬,南方日報有一專版報導南海Ⅰ號,其中本有一段關於我所作“海上敦煌”定位的報導,被省文化廳景李虎副廳長審稿時删去,記者不服,提出要有學術争鳴。景副廳長同意。於是,4月18日南方日報A04版下半版,同時發表了景李虎和我兩人的不同觀點:景李虎以“應是水下考古新坐標”定位,我是主張“海上敦煌有助享譽國際”。這個争議使媒體報導更熱,羊城晚報、新快報和《共鳴》雜表等廣州報刊,新京報、《生活週刊》和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專欄,以及多家網站均作報導。有鑒於此,我們又以廣東文化研究組和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名義,於6月27日至29日,再到陽江考察,向省政府提交題爲:《擦亮“海上敦煌”品牌,將陽江打造成國際性的海洋文化中心》的調研報告。《陽江日報》及網站作了同步報導。

  12月下旬,南海Ⅰ號出水,專程到陽江,因要出海,不能到現場,只留在市内接受媒體采訪。前來采訪的中外媒體有180家,其中有20餘家對我專訪並作報導,外省有甘肅、湖北、遼寧、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西、江蘇、福建、香港等地報刊,以及新華社、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知識産權報》等。唯《南方都市報》對“海上敦煌”提法有微詞。

  (2008年2月20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