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弘揚嶺南優秀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



  張杰龍(張杰龍,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

  【中文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館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徵集、收藏和保護工作;加快建設地方民俗博物館,舉辦展現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展覽。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要正確處理好保護龢利用的關係。

  Abstract: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museums should perform well in collecting, preserving and prote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s of local folk museums and run the exhibitions of local intangible heritage. Relations betwee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既有以物質形態爲主的“有形”文化遺産,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下來、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包括口頭傳授、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傳統手工藝技能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創造力,體現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價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

  一、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

  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三十二届大會上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做了明確的定義,認爲“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之間進行交流和瞭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求對各國和各地區現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清點,列出急需搶救的重點和有重要代表意義的非物質遺産項目,並要求建立一個由專家和各會員國代表組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委員會,協調有關工作。

  2005年12月,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加强文化遺産保護的通知》,此外,文化部等9部委主辦的首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在文博界引起很大反響。非物質文化遺産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衆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範圍包括:口頭傳統,以及作爲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指集中開展民衆傳統文化活動的地點,或定期展現特定事件的時間)。

  徵集非物質文化遺産  博物館是收藏和展示人類文化遺産的文化機構。人類文化遺産分爲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在全球化浪潮面前,不僅要進一步保護好物質文化遺産,更要花大力氣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産 。一方面是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存在不同的認識,另一方面,收藏非物質文化遺産涉及人,是人的精神活動,不穩定,因此難度大,管理復雜,不易操作,而且成本大,爲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館的收藏功能必須擴大,要下大力氣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收藏和保護工作。〔1〕 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國文博界歷來叫民俗民間文化,並爲調查、保護、傳承民俗民間文化做了許多工作,特别是博物館對此做了很大貢獻,一些民俗民間文化的精品之作都在博物館收藏。博物館是保護民俗民間文化即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主力軍。

  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載體是人,博物館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時,首先要有繼承此項遺産的人,並能掌握技藝進行表演、操作;其次,要徵集與非物質文化遺産有關的傳承資料和道具等〔2〕。如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三月三”每年在佛山祖廟舉行,十番飛鈸、唱龍舟、鑼鼓櫃、講古仔等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市民從中可以感受到佛山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禮儀的魅力,據《佛山忠義鄉志》載:“靈應祠身會誕,鄉人赴祠肅拜,各坊結綵,三重三會。鼓吹數十部,喧騰十條裏。” “三月三”是佛山最盛大、最排場、最熱鬧的賀誕活動。一些瀕臨失傳的民間文化表演如木魚歌、鹹水歌、龍舟説唱等,由已多年未公開表演的珠江三角洲民間老藝人作技藝表演。而作爲表演道具的鑼鼓櫃所演奏樂器如吹管、彈撥、拉弦、班鼓、群鼓、板、高邊鑼、大文鑼、翹心鑼(俗稱銅鑼)、單打、大撥、大小嗩呐、横簫、短喉管、中三弦、小三流、竹殻提琴、二胡、月琴、秦琴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均屬於博物館物質徵集的範圍。

  恢復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生活樣式  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現實社會中,不應束之高閣,藏於深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首先要立足恢復它生活樣式的本色。如嶺南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産——粤劇,粤劇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之一,具有濃郁嶺南文化藝術特色。粤劇從幾百年前發源,直到今天廣爲流傳。佛山是中國粤劇的發源地,曾經是粤劇的活動中心。粤劇的形成經歷了外江班——本地班,古腔粤劇——現代粤劇的曲折過程。建於順治十五年 (1658) 的佛山祖廟萬福臺,是粤劇名伶表演的戲臺,每年的六、七月,戲班第一場戲必定到祖廟萬福臺上演。如今,佛山地方政府在做好古建築保護的同時,利用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省文物保護單位——兆祥黄公祠,建立了一間集收藏與展示粤劇珍貴文物的廣東粤劇博物館。粤劇博物館利用精美的粤劇舞臺布景,通過陳列出明清兩代至當代的粤劇劇本、木魚書,海報、戲橋、樂器、戲服以及早期的粤劇電影、唱片、劇照、名伶書畫等相關的粤劇文物2000多件,向觀衆一一展示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的粤劇。在開發地方旅遊的大環境中,佛山市政府投入巨資,逐漸將粤劇的生活樣式恢復起來。首先從小學生入手,開辦粤劇輔導班,在小學生中傳唱粤劇;利用清代古戲臺祖廟萬福臺,專門邀請民間歌手和粤劇團演員定期登臺演戲。使與民衆生活隔膜已久的粤劇逐漸重新回歸到民衆本來的生活樣式之中,爲世界文化遺産的真正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保護生産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産  日本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早有自己的見解,他們將非物質文化遺産分爲兩類:有極高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傳統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戲劇等)和傳統工藝技能(如陶瓷、染織、漆器藝術、金屬加工等工藝美術等)。在國際已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上,我們發現有多項技藝性的遺産:如馬達加斯加東南高地上,Zafimaniry部族至今保留着一種曾被祖先廣泛使用的木工手藝。對技藝性文化遺産的保護,關健要對民間自發性傳承方式的尊重,要全力挖掘現代生活中尚存的傳承地和傳承人〔3〕。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非物質的、無形的,依附於人的身體,一旦人亡,這種無形文化也會隨之消亡。作爲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必須有人繼承才能得以傳承下去。如竹刻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古代人們就能用竹刻作器具,明清時期最爲繁盛。但當時竹刻只是一些文人雅士的小玩意,從來没有被認真重視。這門瀕臨滅絶的竹刻藝術現今却成了當代著名中國竹工藝大師陳根的拿手絶活,這位出生於南海丹竈沙浦村的著名竹刻藝術家,迄今共創作了4000多件竹刻藝術品,並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陳氏二十八式刀法”,先後在澳大利亞,香港、北京、廣州、梧州、柳州、珠海、南海等地舉辦了近30多次個人竹刻藝術展覽。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憑藉着手中的一把刻刀,將竹的高風亮節、高雅自潔一一雕刻出來。爲了不讓竹刻這門瀕臨滅絶的傳流藝術流失,他還招收徒弟,開班傳授竹刻技藝,教授少年學徒,將竹刻這門技藝傳襲於後人;他還著有《陳根竹刻藝術》、《醉竹人生》、《竹工藝術》等書册,使竹刻這項瀕臨滅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延續。

  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産生、生長的氛圍中保持其活力  民俗文化是人類在不同的生態、文化環境和心理背景下創造出來,並在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傳遞、演變成的不同類型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佛山是嶺南著名的秋色之鄉。佛山秋色,是指秋季農業豐收之時,民間舉行慶祝豐收遊行,俗稱“秋色賽會”或“秋色提燈會”,統稱爲“秋色”。佛山自古以手工業和商業繁榮而聞名,爲我國的“四大名鎮”和“四聚”之一。而每次秋後的秋色活動亦是佛山繁榮景象的一個縮影。干隆十八年(1753)《佛山忠義鄉志》記載了當日秋色的盛况。 秋色活動有包括表演藝術和手工藝術兩大類,分成車色、馬色、飄色、地色、水色、燈色共六色之多。内容有起馬、開路隊、大燈籠、嗩呐隊、馬色、頭牌幡旗、羅傘、耍龍燈、燈色、合面、擔頭、車心、十番、鑼鼓櫃、大頭佛、踩高蹺、獅子隊等。佛山秋色以其獨特的魅力而名揚海内外。正如郭沫若同志對秋色的評價:“憑將秋色千張紙,奪得干坤萬象春。神似人靈神已廢,而今百姓盡爲神”。

  一年一度的南海官窑生菜會源於明代,盛於清代。當時官窑有一白衣觀音廟,名“鳳山古廟”,附近有“摸仔岩”,據説摸到螺便生兒子,摸到蜆便生女兒。每逢正月廿六,鳳山古廟被前來拜神“摸仔”的人們擠得水泄不通,廣州、港澳乃至東南亞都有人慕名而至。隨着鳳山古廟在“文革”期間被拆毁,拜觀音、摸仔等習俗已成歷史,唯有美味的生菜包讓人們念念不忘。上世紀80年代,官窑百姓又恢復了這項美食傳統,並把吃生菜包的日子從正月廿六觀音誕,改爲正月十五元宵節,一直至今。改革開放之後,南海官窑的生菜會,每年都舉辦成爲招商引資和聯絡鄉情的盛會。如今,當地政府將官窑生菜會這種民間民俗文化政府打造成盛大的民俗節日,使官窑城區萬人空巷,周邊地區超過10萬市民趕來參與這場“民俗盛會”。 每年的佛山秋色、官窑生菜會這些民俗文化正是在這種氛圍中保持其活力。

  以經濟效益的生産性方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  佛山剪紙、木版年畫、陶藝、竹刻以及其他很多手工藝製作項目,都可以作爲藝術人生産、生活方式得到延續傳承。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是我國南方剪紙的杰出代表。佛山剪紙既具有我國各地民間剪紙的共同特點,又以選材和製作工藝的要求不同,産生獨特的藝術效果及濃郁的地方特色而聞名全國。據《嶺南民間百藝》記載,“佛山剪紙始於明代而盛於清代光緒年間。清代時,佛山經營剪紙的店號約有30多家,從事剪紙生産的工人達300多人,産品除供應省内西北江地區外,並銷往中南、西南各省及遠銷東南亞各國。” 佛山剪紙在傳統的基礎上,以其構圖嚴謹、裝飾性强、剔透雅致、金璧輝煌的特點,多以反映時代生活題材爲特色,開創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在我國剪紙藝術中較具代表性。佛山剪紙及其他很多手工藝製作項目,都可以作爲藝術人生産、生活方式延續傳承。

  佛山製作木版年畫已有600年曆史。在極盛時期,整個佛山至少有10多家木版年畫的作坊,最高峰時年産量達800萬幅,平時也保持在400萬幅,大量出口到東南亞等地。但迄今仍用手工繪製的正宗流派,只剩下“馮均記”一家了。將佛山剪紙。隨着“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的啓動,佛山市有關方面也已經開始搶救碩果僅存的手工木版年畫。 

  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方式與方法 
重視開展傳統文化競技比賽項目,進行評選,予以奬勵,通過這些激勵機制,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各地應組織不同内容、不同級别的各種群衆性比賽活動,並在這個過程篩選藝人,並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4〕。如南海西樵山每年舉辦的全國獅王争霸賽就是很好的競技項目。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不同,傳統舞獅與競技舞獅也不同。西樵山吸引來自全國的獅藝精英,開展這種傳統獅藝競技比賽項目,對來自各地的舞獅隊伍進行評選,予以奬勵,通過這些激勵機制,除了增加西樵山的知名度,吸引遊人前來旅遊觀光外,更促進了傳統舞獅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黄飛鴻的獅藝、武藝在武術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飛鴻傳人得到武術界人士的尊重,他們在香港、澳門、美國、捷克等都開設拳館,推廣黄飛鴻的功夫,國外也很熱衷黄飛鴻的武術,這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加快建設地方民俗博物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其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文化紀念物。作爲歷史遺存,這些紀念物對瞭解當地的歷史與文化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各地方可以在財政允許的範圍内注意文物的搜集和地方博物館的建設。這不僅有助於當地的文化繁榮、經濟增長,同時也有利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將非物質文化遺産收集和展覽以後,這些珍貴的展品又將流向何方?本人認爲應該盡快建立“民俗博物館”,通過建立民俗的博物館,宣傳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國人的印象中,中國幾千座博物館好像與非物質文化遺産毫無關係。在國際上,保護管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責無旁貸地落在博物館身上。2003年,國際博協漢城(首爾)大會的主題,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當前,博物館在做好徵集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文物,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的同時,應廣泛深入宣傳我國政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唤起全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意識,守護好民族精神家園,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舉辦展覽要充分展現嶺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豐富多樣、异彩紛呈的面貌,集中反映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豐碩成果,已成爲當前博物館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措施 
保護和傳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要正確處理好保護龢利用的關係。兩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保護是前提,只有保護好才能合理利用,才有可能繼承和發展。合理利用有利於保護,但利用的同時不能損害非物質文化遺産。只有完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特色,才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龢利用價值;只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才會吸引大量的遊客,文化産業才有可能得到發展。旅遊業的發展將帶動本地區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的增加,將使各級政府加大對文化遺産的保護力度,使文化遺産得到進一步的保護。保護得越好,其價值也就越大。知名度也就越高,旅遊業和其他相關産業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這種良性循環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此外,一些國内外投資者會通過旅遊瞭解旅遊地區的資源和環境,將會吸引他們到這些地區投資辦企業,從而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如能確實利用好民族文化,就有利於發揮社會經濟效益,有利於民族文化的保護工作。〔5〕因此,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産要做好如下幾點措施:

  1. 要加大宣傳,使全社會形成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意識,“使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社會中的確認尊重和弘揚”。目前有些單位和地區對保護非物質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人甚至認爲没有必要保護。尤其是各級黨政領導,如果不充分認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意義,保護工作也就無從談起。

  2. 國家要有長遠的規劃,分步實施,非物質文化保護是巨大的工程,没有規劃是不可能達到保護的目的。必須“制定一項總的政策,使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並將這種遺産的保護納入規劃工作”。首先應該保護那些瀕危的並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非物質文化保護制度和保護體系。

  3. 要立法保護,並建立一系列相關的保護措施,否則無法可依、無章可循,保護工作會受到各種制約或阻礙。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0年世界文化報告》資料,世界上57個國家將無形文化的龢民俗文化遺産保護作爲國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52個國家的立法中包含了非物質文化龢民俗文化遺産的“知識産權”方面的條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也規定:各締約國應該“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保護”。

  4. 要建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專門機構。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規定:必須“指定或建立一個或數個主管保護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機構”,並强調“促進建立或加强培訓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機構以及通過爲這種遺産提供活動和表現的場所和空間,促進這種遺産的承傳”。目前我國已成立國家民族民間保護中心,但這還不够,各省市、自治區也建立保護中心。否則,無人專門管理保護工作,難以進行有效的保護。基本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的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

  5. 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保護好民族文化遺産,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一方面是把握保護工程的大方向,進行指導和規範;二是政府主導立法,建立完善的保護體系;三是在資金上給予支持,尤其是對那些具有歷史和科學價值的文化應該給予較大的投入。不過,我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民間文化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種類繁多,需要保護的文化遺産浩如烟海,完全靠政府的力量是難以進行有效的保護的。保護工程不僅是政府的大事,而且也是全國人民的大事。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鼓勵、吸納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社會各界不僅要有責任心,而且要從人力、物力上給予支持。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民間和一些企業設有衆多的文化遺産保護基金,以支持本民族的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

  6. 要科學保護,必須“鼓勵開展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特别是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科學、技術和藝術研究以及方法研究”。必須組織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一是要研究如何進行保護,研究科學、有效的保護和技術與方法,否則將會因保護不當而遭受損失;二是要研究如何恢復已經失傳或保存不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以恢復傳統文化的原有風貌。

  7. 要開發保護,支持和鼓勵旨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文化産業。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一旦在社會中失去功能,也就會自動消失。開發保護有兩種主要方式:一是多辦專門從事傳統的婚喪嫁娶儀式的文化産業,既方便了大衆,又起到了保護和弘揚非物質文化的的作用;二是多辦文化旅遊産業,使傳統文化恢復活力,使各族人民重新認識民族的文化。英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樣十分注重開發遺産資源,旅遊業十分發達。如倫敦兩日一次的白金漢宫皇家衛隊换崗儀式,幾乎每次都吸引數萬至數十萬遊客。法、德等歐洲各國也十分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並通過各種方式開發保護。日本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保護和開發傳統文化方面也做出了重要成就。〔6〕

  

  注釋:

  〔1〕〔2〕馬自樹:《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全球化與博物館》,《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P47,文物出版社,2002年5月

  〔3〕陳勤建: 《尋找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當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産學論集》P325,學苑出版社,2006年10月

  〔4〕敖其:《關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産學論集》P139,學苑出版社,2006年10月

  〔5〕〔6〕何星亮:《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學論集》P99-103,學苑出版社,2006年10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