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桂林宋代瓷窑綜述及相關問題研究



  申翠英(申翠英,桂林博物館。)

  【中文摘要】桂林制瓷業的發展與海外貿易的興起關係密切。宋代湘桂走廊陶瓷業持續發展,桂林瓷業以湘江-灕江-洛清江連成一綫,以燒青瓷爲主。宋代桂林窑場在借鑒名窑名瓷工藝的同時,還着意表現地方傳統紋飾,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産品——釉下褐彩青瓷腰鼓。南宋時期政權的南移直接影響到桂州窑及桂林制瓷業的衰落。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orcelain industry in Guili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versea trade. The porcelain industry was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along the Hunan-Guangxi Corridor. The porcelain industry in Guilin was linked as a whole by Xiangjiang River-Lijiang River-Luoqing River, and mainly produced the celadon. In Song Dynasty, kilns in Guilin not only adopted the process from famous kilns and famous porcelains, but they also intentionally applied the local traditional ornamentations. Therefore, a product was formed with distinct characters of the local ethnic culture—that is the underglaze brown-coloured celadon waist drum.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southward movement of the government directly affected the kilns and caused the decline of the porcelain industry in Guilin.

  

  宋代,湘桂走廊陶瓷業持續發展,桂林瓷業以湘江—灕江—洛清江連成一綫,其窑場在借鑒名窑名瓷工藝的同時,還着意表現地方傳統紋飾,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民族文化的裝飾特色産品——釉下褐彩青瓷腰鼓等。以燒青瓷爲主的桂林窑場,有的規模很大,燒造水平也較高,但在古代文獻上没有記載,對研究桂林宋代的手工業經濟和對外貿易是一種遺憾。現就桂林宋代瓷窑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一、桂林宋代瓷窑分佈情况概述

  桂林是一個有2000多年曆史的中國文化名城,在宋代時是西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當時這裏商賈雲集,經濟繁榮,陶瓷生産盛極一時。自工963年在興安嚴關發現宋代瓷窑遺址以來,陸續在全州、桂林、永福又發現多處。下面分别進行闡析。

  (一)永福窑田嶺窑

  窑田嶺窑位於桂林西南部永福縣南郊3公里洛清江畔方家寨一帶,分佈於桃城南雄、坪嶺村和廣福鄉龍溪村境内,共20多處窑址。窑室多在南坡,依嶺勢搆造,多爲龍窑,工處爲階梯窑,是宋代規模較大,工藝較高的民窑。它始於北宋,盛於南宋,衰於元代,爲宋代嶺南青瓷窑的代表。

  窑田嶺窑以燒青瓷爲主,兼燒青緑釉和紅釉瓷。青緑釉瓷和紅釉瓷,瓷胎呈灰褐色。遺物有碗、盞、碟、壺、罐等器,多爲纏枝、折枝花卉紋飾。釉色較穩定,大都爲青黄色。以印花爲主,也有刻花、劃花,如折枝、纏枝花卉、纏枝菊、牡丹、水草、魚、蟲等。釉色碧緑、瑩潤光亮,爲高温燒成的銅緑釉瓷器,是宋代南方青瓷窑中稀有的新品種,富有獨特的地方風格。此種翠緑釉印纏枝菊的碗、盞與陝西耀州窑同類産品非常相似,只是釉質不同。出土器物有碗、盤、碟、瓶、高脚杯、油罐、墜子、燈、壇、枕、爐、腰鼓腔和硫璃瓦30餘種2000多件;胎體薄,胎質堅致細密,代表器物如青釉瓜稜罐。裝燒方法與嚴關窑基本相同。可知燒法有:窑的前、中部火侯較高,置放匣鉢裝燒的器物,如碗、盞、杯、盤、碟等;窑後部温度較底,則放一些大件物品裸燒,如腰鼓腔、大罐、大壇等。不用匣鉢,只放墊餅,制胚精工,造型美觀,黄釉爲主,紋飾印花爲主,少量刻纏枝菊、蓮辦、水草、游魚、蜻蜓等。其中的茶碗,除了造型美觀外,碗内還有團花、雙雨、梅花、菊花等紋飾,爲典型的器物。印花碗用迭燒法,燒造方法爲泥點支燒,碗心都粘有五個支燒痕,碗足上多粘有不規則的泥珠。有些青釉碗飾以黑口,還有的於青釉上畫褐色斑點,似花釉效果。以褐綵繪紋飾的器物有拍鼓、罐等。另外,還燒少量黑釉器物碗、壺等。碗亦有印花菊辦、纏枝菊的,有一些黑釉碗口沿爲一周青灰釉,胎質堅細呈灰褐色。

  從品種、器類、造型、胎釉、裝飾方法、燒成技術等方面的特徵、特色來看,器形以碗、盤、碟、罐等日用器爲主,還有罐、壺、瓶、杯、燈、爐、鉢、腰鼓等。常見的和有明顯變化的碗、碟、壺、盞、罐等,紋飾豐富,有刻花、印花。花卉紋中各式菊花較多,其次爲牡丹、蓮花、魚紋等,同時采用耀州窑青瓷折枝花卉紋與水波紋裝飾組合,形成了自己的裝飾特色。有些碗裏或刻或印“太”、“二公”等字銘。釉色青黄、翠緑有代表性,尤以翠緑釉色爲美,翠緑釉碗中印有耀州窑風格的纏枝菊紋。

  (二)蔣安嶺窑

  位於全州縣永歲鄉東南6裏湘江拐彎處的南北兩岸。北岸分佈於蔣安嶺、漢澤源、黄家村和水尾江,以蔣安嶺附近最集中,當地群衆稱爲“細瓦窑”。南岸分佈在瓦窑頭、羅家灣、魯塘底村一帶,當地群衆稱爲“粗瓦窑”。1966年調查發現時還有廢品堆40多處,從地面采集的遺物來看,這處窑址曾燒造陶、瓷兩種質地的産品,燒造時間延續較長,瓷器有碗、盤、碟、高足杯、盞、瓶、罐、盒、壺、盂、罐、軸承等,胎質多紫砂,釉色多爲灰青、青黄、褐、玳瑁釉。部分器物裏有簡單的印花或印款。印花品種主要是菊辦、蓮辦紋。印款有捺印的“夫”、“吉”、“大”、“九”、“太平”、“任”、“吉”、“愣膽”、“大吉”、“王”、“供”、“唐”等字,還有“開元通寶”、“淳化元寶”、  “咸平元寶”等唐宋銅錢的捺印。陶器有罐、擂鉢、燈盞等。窑具有印模、匣鉢、墊餅、墊圈、墊柱等,有的墊餅上截印“唐”字或刻畫“出”字款。從窑址所出器物類型、形制、釉色、印款看,其年代上限可能至晚唐,下限可到清初,以宋代最爲繁盛。另外,在羅家灣已發現清干隆年間的墓,用鉢砌墓圍,墓碑銘文稱該地爲“瓦片山”。可見,此窑場到清初已徹底廢棄。

  (三)嚴關窑

  位於興安縣嚴關鄉政府所在地背園經龍膽包到嚴關小學山坡,依靈渠東岸,綿延1.5公里。1956年發現,經數次勘查,1963年試掘過,1983年正式發掘兩座。此窑主要燒造碗、盞、盤、碟、杯、壺、罐、硯等生活日用品。釉以青釉、月白釉爲主,還有花釉、玳瑁釉。青釉以青爲基調,有青黄、醬黄、薑黄等色澤。其中點彩、掛彩月白釉器和八青黄釉器及印花器等較有特色。裝飾藝術以印花爲主,亦有畫花、刻花。圖案以雙魚戲水、嬰戲荷花爲題材,也有牡丹、菊、蓮等紋樣。有的印“壽山福漲”款,有的書“太平”、“府學”等字款。花紋布局、綫條都較粗疏。從燒造工具看,其方法爲明火叠燒,不用鉢。器物以墊珠相間套叠,仰放,下承以墊柱。由於受熱不匀,往往造成整串燒件燒結,並旁及周圍燒件柱,出現粘釉搭燒現象,因此廢品較多。

  嚴關窑的産品胎質精緻,敲之清脆有聲,頗類似廣州西村晚唐到五代窑産品,也類似陝西耀州窑青瓷風格,若以黑釉間有玳瑁斑者來看,頗似四川邛窑和江西吉州窑技藝。在窑址附近靈渠岸邊曾發現過一件有南宋慶元年款的青瓷長方硯,在廢品堆中發現過“癸末年孟夏終旬置造花頭周三四記匠”款雙魚印花陶模及“皇宋通寶”銅錢,可以推知,此處瓷窑的燒造年代爲五代至南宋。

  (四)窑裏村窑

  位於桂林北部星華窑裏村附近。村的西、北和南面都是起伏的黄土岡巒,東面是一條寬約10米的窑河。村北的漿嶺、村西的鳳凰嶺,村南的歌坪嶺,都有衆多的窑包和廢品堆。村内外有幾處水塘,如刺塘、鄒塘、蓮塘、橋邊塘、清水塘等,可能同當年取土燒瓷有關。此窑主要燒制碗、盞、碟、杯、高足杯等民用品。釉色爲青釉,有青中泛黄泛白,有的有玳瑁斑,紋飾主要爲印花,也有畫花。印花主要印在碗底,有雙魚,有嬰戲荷花。以花卉爲主的有纏枝牡丹、纏枝荷花等,器底印字款的有“富”、“壽”、“用”、“田”,有的盞壁上印“壽山福海”四字。没有見到匣鉢。可見也是采取明火叠燒。在這方面,同嚴關窑很相似,部分産品的形制、紋飾和釉色也與嚴關窑相同。

  上述四個瓷窑生産工藝爲這一時期瓷器的裝燒方法,即一鉢一器仰燒法,産品種類豐富,器物裝飾以色釉取勝,較爲突出的是青緑釉器和紅釉器,其燒成原理是施以銅作着色劑的氧化銅石灰釉,這種釉在還原氣氛中呈紅色,而在氧化氣氛中呈緑色。

  二、  桂林宋代窑瓷的文化特徵

  桂林宋代瓷窑産品在追求外地名窑瓷器風格的同時還有所創新,表現出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嚴關窑的産品種類以碗、盞、碟爲大宗,兼燒其他器。裝飾方法大致分爲兩種:胎裝飾和釉裝飾。胎裝飾,多用於青瓷,一般在器心印雙魚海水、山菊、百合、牡丹、蓮花、金櫻及吉祥語等紋飾;或器壁刻劃蓮辦紋、弦紋以及堆貼蓮辦。釉裝飾,少量器物爲窑變花釉或者在青釉、醬釉器口飾乳白釉、醬釉以仿鑲銅銀口效果。多數器物施青黄釉或青釉、青灰釉、黑釉、醬黄釉、醬黑釉、天藍或月白等釉。

  窑田嶺窑器形以碗、盤、碟、罐等日用器爲主,胎體薄,胎質堅硬細密,代表器物如青釉瓜稜罐。器物裝飾在釉色和紋飾取材方面受耀州窑青瓷工藝的影響,如印花放射狀菊辦紋、雙魚紋、折枝牡丹紋等;尤其是青黄釉色,富有耀州窑橄欖青釉的韵味。宋代耀州窑雖爲民間瓷窑,但是其精工産品成爲海外暢銷商品,它的出口多通過湘江轉灕江扺對外貿易中心廣州。以往學者認爲廣東窑發現的芒口瓷器是直接受五代北宋時期定窑影響而出現的一種新工藝。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黄慧怡認爲“覆燒工藝主要受南宋時期江西窑所影響”。通過比較,筆者認爲在支圈覆燒法流行時,桂林許多窑口亦大行其道,“而廣東才開始使用這種裝燒方法”。靖康前中原移民已從湘江流入桂林,當中包括不少南下的工匠,他們把中原制瓷技術帶到桂林。唐代桂林制瓷業的發展就與海外貿易的興起關係密切了,不小裝飾佛教文化藝術的窑場,它們的生存主要依賴於外銷。南宋時期政權的南移直接影響唐代桂州窑及桂林制瓷業的衰落。杭州與泉州地理位置處於宋室版圖沿海的中心點,運輸物資到京師與溝通各地的商品交换都較桂林優勢、方便,雖然桂林窑場逐漸萎縮,但桂林的地理環境處於南來北往的要衝,水運交通便利,仍爲桂林瓷業吸取外地瓷藝提供了條件。永福窑田嶺窑在借鑒名窑名瓷工藝的同時,還着意表現地方傳統紋飾,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民族文化裝飾特色産品——釉下褐彩青瓷腰鼓等。

  腰鼓,或稱爲拍鼓,又稱羯鼓瓷腰鼓。始見於隋,盛行於唐,延續至宋、元。原爲古代西域打擊樂器,南北朝時傳人中原,全國已發現燒制腰鼓的窑口有河南魯山段店、郟縣黄道、禹縣下白、山西交城、河北定州、桂林的永福窑田嶺窑及藤縣中和窑、容縣城關窑等。永福窑田嶺窑的青瓷花腔腰鼓,與宋代北方定窑的白釉木紋腰鼓、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牡丹紋腰鼓、黑釉刻蓮辦紋腰鼓有相似之處,但别具一格。南宋範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篇記載:“花腔腰鼓,出臨桂職田鄉,其土特宜鼓腔,村人專作窑燒之,油畫紅花紋,以爲飾”。“油畫紅花”即褐色綵繪。

  窑田嶺窑大量生産瓷鼓,主要是有着很大的需求市場,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雲:“静江腰鼓最有聲腔,出於臨桂縣職由鄉(似應爲職田鄉之誤)……鼓面鐵圈,出古縣(在今永福境内,與窑田嶺窑相距不遠),其地産佳鐵,鐵工善鍛……,故圈勁不褊,其皮以大羊之革。南多大羊,故多皮,或用蚺蛇皮鞔。合樂之際,聲音特遠,一二面鼓,已若十面矣”。“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廓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曰聞鼓笛聲也”。古文獻的記載,旁证了窑田嶺窑的燒造年代,反映了桂林人的文化習俗對腰鼓的需求量。桂林至今仍保持婚喪紅白喜事用拍鼓和樂的習俗,在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地區更爲盛行,使用的木質和陶質腰鼓仍類似宋代瓷鼓的形制。

  摩羯本是印度神話傳説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公元4世紀末傳入中國,隋唐時其形象融入龍首的特徵.宋代摩羯紋多見刻劃在耀州窑青瓷碗的内壁上,偶見刻劃在景德鎮青白釉瓷枕上,頭部長角,鼻長上卷,體尾如魚,成雙成對游於碧波中。摩羯紋裝飾在桂林青白釉瓷器上,表明桂北地區的文化與中原及其他地區有着廣泛的交流。但桂林瓷窑産青白釉瓷,紋飾文化有所創新,席紋、珍珠紋、菱形錦紋托襯纏枝花卉紋或纏枝蝶葉紋等樣式,既烘托了主題紋飾,又鮮明地表現出濃郁的地方色彩。如嘉熙二年款荷蓮紋瓷印模。

  我國的緑釉陶出現於漢代,其釉料中就含有2.6%的氧化銅,到了宋代緑釉瓷普遍流行,燒制緑釉瓷的窑口有磁州窑、定窑、景德鎮窑等,但是,它們都是二次燒成的低温緑釉瓷,而桂林永福窑田嶺窑的緑釉瓷,是一次燒成的高温緑釉,釉色青緑瑩潤,猶如碧緑的玉翠,成爲中國陶瓷史上的首創。

  桂林宋代主要窑口瓷器裝飾文化特色的形成,與當地的人文地理環境有一定關係。桂北地區(官話地區)洛清江沿岸瓷窑多仿北方窑口,屬耀州窑青瓷窑係。仿燒不同窑係的瓷器,其審美取向,是由窑口瓷土資源和比較接近的文化品味所决定的。在器物釉色裝飾上,桂北地區瓷土含氧化亞鐵較多,瓷胎呈灰色,爲掩飾胎色不足,只有用深色釉裝飾。桂林宋代青瓷和青白瓷的紋飾取材,在吸收具有時代共性紋飾的同時,凸顯地方文化個性,如將常見於耀州窑和景德鎮窑瓷器的主題紋飾纏枝菊、牡丹等與席紋、水波紋等地方特色紋飾組合,在裝飾手法上,采用景德鎮的陽紋印花和耀州窑的犀利刀工相結合,使刻印的花紋活潑灑脱有浮雕之感,表現了南國特有的纖細柔和之美和秀骨清風的韵味。如中和窑青白釉席地纏枝菊紋花口碗。

  桂林宋代瓷器仿耀州窑青瓷和景德鎮窑青白瓷裝飾風格的另一因素,是爲了迎合社會時尚,贏得海内外市場,力求高額利潤。桂林與耀州窑和景德鎮窑相距千裏迢迢,模仿製瓷裝飾工藝的途徑,最大的可能性只有在全國海外貿易貨物集散地廣州。灕江往返廣州極爲便利,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説桂林人歷來沿河舟楫運貨下廣州交易,“沙木與杉同類,尤高大,……瑶峒中尤多,劈作大板,揹負以出,與省民博易,舟下廣東,得息倍稱”。桂林有燒造陶瓷的傳統和不俗的制瓷技藝。

  三、桂林宋代制瓷業持續發展的原因

  桂林制瓷業在宋代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宋朝注重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下詔設鑒鑄錢,“以梧州鉛錫易得”。宋代梧州錢鑒出土陶坩堝,爲廣西考古工作者在梧州市撫河南岸錢鑒村發現的鑄錢用具,表明廣西宋代經濟比較發達,商品流通量大。桂林宋代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陶瓷是桂林宋代市場上大宗商品之一,爲民間使用商品,而且是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桂林兩座宋墓出土了兩件陶魂瓶,桂林市古官邸遺址旁水塘坑出土的一批宋代殘瓷片中有本地産瓷器。

  桂林宋代瓷窑遺址大規模的瓷器生産主要是爲了銷往海外,因爲宋王朝指令,凡廣西所有進出口物資都必需運到廣州市舶司檢驗抽税後發給允許和外商貿易的憑证,即“請引”,否則,按“私與蕃國人貿易者計直滿百錢以上論罪,十五貫以下黥面,流海島,過此關闕下,配本州爲役兵”處治。瓷器是宋朝出口貨物的主要商品,桂林生産的瓷器必然是由廣州運銷世界各地。據考古資料,在亞洲地區不少國家的古城廢墟和沿海地帶,陸續發現了我國宋代的許多瓷器及碎片。南宋福建路司舶提舉趙汝適在《諸蕃志》中列舉了當時亞洲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五十六個地區或國家,其中用瓷器進行貿易的有十五個。可見瓷器在宋代是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宋朝建國初年就十分重視海外貿易,北宋開皇四年在廣州設立了對外貿易的管理機構市舶司,之後在明州今浙江寧波杭州、泉州也相繼設立。全國各地名窑紛紛將産品運往廣州,銷售海外。而瓷器商人爲了降低商品成本、謀求差額利潤,也在出口港附近尋求貨源,於是江河沿岸水運便利的瓷窑應運而生,桂林諸窑都争相仿燒耀州窑青瓷、鈞釉瓷器以及景德鎮窑青白瓷等。經考古調查,廣西境内發現宋代民間瓷窑遺址四十多處,主要産品爲青瓷和青白瓷。青瓷窑主要分佈在湘江上游、灕江、洛清江、柳江、左右江沿岸,産地有興安縣嚴關窑,全州縣蔣安嶺窑,永福縣窑田嶺窑,靈川縣甘棠渡窑,桂林市星華窑等,其中宋代青瓷窑以興安縣嚴關窑和永福縣窑田嶺窑爲代表。根據《宋史》卷九十記載: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統計廣南西路有488,655産,1,341,572人口,按廣西宋代有二十處瓷窑,每處有窑爐十座以上,每年燒一次,每年瓷器産量爲400萬件推算,這個數字超過了當時廣西人口的消費量。顯然,這些瓷器除了滿足國人需求,主要供銷國外。據查,雅加達博物院在南洋打撈的許多中國宋代瓷器中,發現有永福等地窑産品。毋庸質疑,桂林宋朝瓷業的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是海外市場的大量需求刺激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永福窑田嶺宋代窑址發掘簡報》,載《廣西文物考古報告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黄慧怡:《廣東唐宋制瓷手工業遺存分期研究》,《東南文化》2004年第5期。

  (3)《宋史》卷一八六、九十。

  (4)韓槐準:《南洋遺留的中國古代外銷陶瓷》,新加坡,青年出版社出版。

  (5)周去非:《嶺外代答》。

  (6)範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篇。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