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西史前貝丘文化遺址的研究



  黄啓善(黄啓善,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

  【中文提要】本文通過對廣西史前貝丘文化遺址資料的整理,劃分出洞穴貝丘、河旁臺地貝丘、海濱貝丘等三種不同類型,並對其文化内涵和年代進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認爲,廣西史前貝丘文化始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終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經歷了舊石器時代晚期、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發展歷程。

  Abstract:By sorting out materials on the ruins of prehistoric shell mound culture in Guangxi Province, this article puts the shell mounds into 3 different categories including the shell mounds in the cave, the shell mounds on the mesa and the shell mounds on the beac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age of those ruins were also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prehistorical shell mound culture in Guangxi Province began in late Paleolithic Age and ended in late Neolithic Age, developing through late Paleolithic Age, Mesolithic Age and Neolithic Age.

  

  廣西史前貝丘文化遺址,經過幾十年來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已發現大量的貝丘文化堆積和遺物。而且也有不少專家和學者對廣西史前貝丘遺址文化的産生和發展,内涵及個性等方面文化内容進行了廣泛的求证與探索,提出了各種十分有益的見解。盡管意見不同,但對探索廣西史前貝丘遺址的文化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也擬對廣西史前貝丘文化遺址的類型、年代和文化内涵作更深層次的探討。

  一、 貝丘遺址發現慨况

  據廣西文物考古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發現史前貝丘文化遺址約80處(見附表一),發現了大量的文物。這些遺址的主要特徵是在山洞或江邊或臨海邊堆積着大量的貝殻、螺殻以及石器、陶器、骨器、角器、蚌器和各種水、陸生動物骨骸、人類骨骸等遺迹遺物。不少學者又根據遺址所分佈的不同地理環境,分稱爲洞穴貝丘遺址、河旁臺地貝丘遺址和海濱貝丘遺址等三種遺址。廣西史前貝丘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在左江、右江、邕江、鬱江、灕江、黔江流域及北部灣北面臨海等區域。包括現行政區域的有南寧、崇左、寧明、扶綏、平果、武鳴、横縣、貴港、桂平、象州、桂林、柳州、柳江、來賓、東興、臨桂、陽朔等17個縣市。這些貝丘堆積,實際上是當時人類捕撈各種水生腹足類動物,剔食其肉之後,將其外殻遺棄一處,久而久之堆積成大小不一的垃圾堆,有的稱之爲“庖厨”垃圾。内含大量的螺、蚌殻、動物骨骸和石、骨、角、蚌等不同質地的生産工具、生活用具以及陶器。有的堆積還被當作墓地埋葬着人類遺骸,這種貝丘遺址,文化内涵豐富,是一部説不完讀不盡的歷史史書。也是對研究史前文化和江河陸海早期漁獵捕撈以及早期農業、馴養畜牧業等方面的發展歷史,提供了最重要的實物佐证。同時也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遺産。現將這三種不同類形的貝丘遺址介紹如下:

  1.洞穴貝丘文化遺址

  廣西史前洞穴貝丘文化遺址,目前已發現45處。主要分佈在桂林、武鳴、柳州、柳江、來賓、扶綏、崇左、桂平、陽朔、靈川等縣市的石灰岩洞中,其主要特點如下;

  (1)洞口距地面不很高,一般在2至30米之間,朝南或朝東。背風向陽,適宜人類居住。如柳州市大龍潭鯉魚嘴遺址,洞口距地面只有1.5米。洞口坐北朝南。桂林市甑皮岩遺址,洞口距地面約5米,洞口朝南。桂平市牛尾岩洞穴貝丘遺址,洞口距地面6米,洞口朝東。來賓市蓋頭洞遺址,洞口距地面7米,洞口朝南偏東10°,柳州市白蓮洞遺址,洞口距地面27米,洞口向南。柳江縣陳家岩遺址,洞口距地面20米,洞口南北穿通。崇左市緣輕山矮洞遺址,洞口距地面28米。桂林市東岩洞遺址,洞口距灕江地面20米,洞口朝南。由此可見。廣西史前洞穴貝丘遺址的人類,在選擇居住地時,以洞口朝南或朝東爲居住地,這樣可以避風寒,而且洞口距地面不是很高,方便出入,又可以防止猛獸的襲擊。同時離江河水源不遠,也爲捕撈作業提供了方便。它們是廣西最古老的漁民。

  (2)洞内堆積含有大量的螺螄、蚌殻,而且被炭酸鈣微晶所膠結,較爲堅硬。“因而在廣西洞穴中,凡是洞穴内含有螺螄殻的灰黄色的堆積裏,十之八、九都有發現石器的可能”〔1〕。

  (3)石器絶大多數是打制石器,磨光石器較少,如桂林市甑皮岩出土5338件石器,其中打制石器803件,具有石錘、砍砸器、尖狀器、切割器。磨制石器22件,具有錛、斧、鑿、矛、刀、鑽、礪石等。半成品和廢料4260件。打制石器與磨制石器比例相差甚遠,打制石器所占的比例達97.33%。而磨光石器只占2.67%。個别洞穴貝丘遺址没有磨光石器。如來賓市蓋頭洞,在文化層中只發現3件打制石器,石器製作粗糙,其中有一件是將扁圓形石英岩礫石打制出一面,使之成爲適合於刮削的刃緣。柳州市思多岩遺址的螺螄殻堆積中也只發現打制石器,柳江縣陳家岩遺址中也只發現打制石器若干件並伴隨發現劍齒象牙化石和螺螄殻堆積。崇左市緑緣輕山矮洞遺址中也只出土若干件打制石器。其中有一件是用燧石礫石打成的。武鳴芭橋A洞、騰翔C洞、崇左矮洞、柳州思多岩、柳江陳家岩等貝丘遺址中只有較古老的打制石器,没有陶器存在,所以,有的專家認爲其年代當在舊石器時代晚期〔2〕。也有的認爲其年代當在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中石器時代〔3〕。桂林市的東岩洞、看鷄岩、釋迦岩、轎子岩。臨桂縣的大岩等洞穴貝丘遺址中,也只發現螺螄殻堆積和打制石器。因而,也有人認爲其年代似乎在中石器時代〔4〕。如1980年在桂林市甲山鄉唐家村試掘的轎子岩洞穴貝丘遺址,該遺址位於轎子山東南鹿,桂林兩江國際機場的西則。洞口距地面約10米,洞口朝東南面,洞内文化堆積面積約30平方米。試掘面積爲16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礫石打制石器10多件,多爲砍砸器、石片等。石料也有10多件。骨錐1件,雙孔蚌刀1件。哺乳類動物有獼猴、竹鼠、豪猪、野猪、鹿、麂等。水生動物有龜、魚、螺、蚌殻等。遺址中没有陶片。但在遺址中發現一座蹲踞墓葬,一個圓形的竈坑和大量的灰燼。打制石器製造粗糙。反映了其文化内涵比較原始。故被認爲是中石器時代。

  (4)陶器

  在已發現的洞穴貝丘遺址中,只有26個洞穴貝丘遺址出土陶器,而且大多數都是碎陶片。但從陶片口沿、底部殘片或少量可復原的器物看,大致有陶罐、釜等炊器和盛器。現以桂林甑皮岩遺址爲例,該遺址所出土的陶器,發掘者將其分爲五個時期。

  甑皮岩所出土的陶器有釜、罐、盤、盆、豆、鉢等6種不同的器物。共409件。這是能辨别出器形的陶器數量。未辨别出器形的陶片尚有千餘片。陶器以夾沙紅陶和夾砂灰陶爲主。少量泥質陶器,陶器所飾花紋以繩紋爲主,其次爲繩紋加劃紋、席紋、籃紋等。

  (5)骨器

  洞穴貝丘遺址出土的骨器約有324件,分别在桂林市的甑皮岩、丹桂岩、轎子岩,臨桂縣的大岩、太平岩,柳州市白蓮洞、大龍潭鯉魚嘴等7個洞穴遺址出土。主要器物有骨錐、針、刀、鏟、鏃、鏢、鑿以及骨魚鏢、骨片、骨飾品、骨料(殘次品)等。骨料經過精心設計打磨而成。一般經過選料、截料、磨制等三個步驟。骨料一般選擇鹿科、水牛、羚羊和猪的肢骨。桂林甑皮岩遺址出土的骨器有262件,是洞穴貝丘遺址中出土骨器最多的遺址。其中骨錐158件,占甑皮岩出土骨器總數的60.3%。居於首位。其次是骨鏟29件,骨針12件,骨鏢8件,骨鏃、骨鑿、骨片、骨飾品各1件。骨料(殘次品)51件。骨錐一般長1.5~6.6厘米,寬0.4~1.2厘米。骨鏟長5.2~11.3厘米,寬1.7~4.4厘米。

  (6)角器

  角器在洞穴貝丘遺址中只發現17件,具有角錐12件,角鏟4件,角鑿1件。主要分佈在桂林甑皮岩,太平岩和柳州市白蓮洞遺址。

  (7)牙製品

  牙錐3件,都是直接利用野獸尖牙做成。

  (8)蚌器

  蚌器有83件,主要器物有蚌刀、蚌勺,分佈於桂林甑皮岩、大岩、太平岩和柳州市大龍潭鯉魚嘴等洞穴貝丘遺址。

  (9)水生動物

  ① 貝類:有中國圓田螺,這種田螺在洞穴貝丘遺址是最常見食物,據桂林甑皮岩遺址對中國圓田螺的統計,整個遺址出土中國圓田螺有49123個。

  ② 蚌類:有圓頂珠蚌,短褶矛蚌,背瘤麗蚌,珍珠蚌,膨凸鋭稜蚌,蜆。

  ③ 魚類:有鯉魚,青魚。

  ④ 龜鱉類。陸龜,鱉。鰐魚。

  ⑤ 兩栖類:蛙

  (10)陸生動物

  ①  鳥類:鷺、天鵝、雁、雉、原鷄、鴨、石鷄、白馬鷄、鸛、鴉、雀、桂林廣西鳥等。 
② 哺乳類:

  a. 嚙齒目:竹鼠、鼠、倉鼠等。

  b. 靈長目:獼猴、金絲猴等。

  c. 食肉目:貂、果子狸。熊、猪獾、大熊猫、虎、豹等。

  d. 偶蹄目:野猪、水牛、斑鹿、赤麂、鹿、秀麗漓鹿、水鹿、羊、蘇門羚等。

  e. 奇蹄目:中國犀等。

  f. 長鼻目:劍齒象、亞州象等。

  (11)植物

  對於植被的研究,已對柳州白蓮洞、大龍潭鯉魚嘴、桂林甑皮岩等洞穴貝丘遺址的植物孢粉進行分析研究。對柳州、桂林古代的植被和生態環境有所瞭解,如對柳州白蓮洞21個孢粉樣品和大龍潭鯉魚嘴10個孢粉樣品的分析結果。當時的柳州處於温暖、濕熱的地帶,植被繁盛,水源豐富,氣候宜人,使白蓮洞和大龍潭鯉魚嘴的古人類得以生息繁衍。中山大學地球學係鄭卓教授在桂林甑皮岩遺址中取出50多個樣品分析,也進一步使我們瞭解到桂林甑皮岩古人所處的生態環境。

  從7000年到1.2萬年前,桂林的生態環境、氣温等都是十分宜人的。 
(12)墓葬

  廣西洞穴貝丘遺址已發現27具人體骨骸,並還發現一批零碎的人骨和人牙。從保存較完整的骨骸看,葬式以屈肢蹲葬爲主,側身屈肢葬和二次葬較少,個别人骨附近出土有穿孔蚌刀、鵝卵石和青石板。有兩具人骨分别在人頭骨上和盆骨上撒赤鐵礦粉末。有6個人頭頂骨處有人工穿孔現象。

  2.河旁臺地貝丘遺址

  廣西河旁臺地貝丘遺址已發現32處,主要分佈在南寧的邕江、横縣的西江、象州的柳江、崇左的左江、平果的右江等江河沿岸臺地上。到目前爲止,已發掘南寧市邕江沿岸的豹子頭、灰窑田、青山塔、長塘、頂螄山,横縣西江沿岸的西津、江口、秋江,扶綏縣和崇左市左江沿岸的江西岸、敢造、何村、冲塘,象州縣柳江沿岸的南沙灣等13處遺址。發掘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發現了大量的螺殻、貝殻、石器、陶器、蚌器、骨器、角器、水陸生動物骨骸和人類遺骨。爲研究廣西新石器時代漁獵、種養殖、農業以及制石、制陶等手工業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依據。這些遺址的主要特點如下:

  (1)分佈地點明顯,從所發現貝丘遺址看,這類貝丘遺址主要分佈在大河的拐彎處,或大小河流匯合的三角嘴上,一般前臨江,後靠山,附近有較開闊的平地,遺址高出水面3-20米,地表可看到大量的螺螄殻堆積。遺址占地面積數千至萬餘平方米,如象州縣南沙灣貝丘遺址,占地面積達15000多平方米,横縣秋江遺址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南寧市青龍江遺址現殘存面積約7500平方米。邕寧區頂螄山遺址面積也達5000多平方米,遺址文化堆積厚,如南寧市豹子頭貝丘遺址,緊臨邕江邊,堆積厚達3米。因洪水的冲刷,部份螺螄殻堆積已墜入江中,在邕江上乘船可十分清楚地看到遺址崩塌的斷面,夾雜在螺螄殻堆積中的陶片、石器、蚌器、動物遺骨等可盡收眼底。又如邕寧頂螄山貝丘遺址,位於邕江支流的八尺江右岸第一階地,地處八尺江與清水泉交匯處的三角嘴南端。文化堆積厚達2米多。在南寧至邕寧的邕江沿岸,現已發現河旁臺地貝丘遺址17處,,遺址分佈密集,有的相距1~2公里,如豹子頭、灰窑田,長塘、石船頭等遺址,相距在1公里以内。

  (2)文化堆積深厚。這類貝丘遺址是以螺螄殻堆積爲主要特色。在螺螄殻中夾雜着大量的史前人類文化遺物,如石器、陶器、蚌器、骨器、角器,等等。

  ①石器,具有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琢制石器三種不同石製品,琢制石器是經過反復琢打成坯形,等待磨制。石器有斧、錛,鑿、矛、刀、鋤、礪石等。

  頂螄山、豹子頭、江口、秋江,南沙灣等地遺址出土的石器已達1270件,其中打制石器219件,占出土石器總數的17.24%。磨制石器976件,占出土石器總數的76.85%。琢制石器75件,占出土石器總數的5.9%,磨制石斧、石錛等爲主要生産工具。由於各種原因,有些發掘資料尚未報導,如西津,敢造、何村、冲塘、江西岸、青山塔、灰窑田、凌屋、長塘等9處已發掘的河旁臺地貝丘遺址,至今末見發掘報告。盡管如此,從一些報導文章中所披露的資料看,石器資料是相當豐富的,如西津貝丘遺址出土磨制有肩石斧,錛等石器達100多件。

  ③ 陶器,在河旁臺地貝丘遺址中,都發現有陶片,有的能復原,但大多數都是破碎成小片,難以復原,如横縣江口貝丘遺址出土夾砂粗陶片2409片,泥質陶1202片。横縣秋江貝丘遺址出土夾砂粗陶片6362片,泥質陶片1002片。象州縣南江沙灣貝丘遺址出土夾砂紅、紅褐、黑灰粗陶片6388片。從陶片口沿等殘片觀察推測大致有罐、釜等器物。頂螄山、豹子頭出土的陶器,雖也破碎,但能復原一部分,如頂螄山遺址出土陶罐50件,陶釜31件,陶杯2件。豹子頭出土的陶罐有45件,陶釜25件。陶器以夾砂紅陶、黑灰粗陶爲主,泥質陶次之。紋飾有粗繩紋,細繩紋,劃紋等。

  ③蚌器

  a.蚌刀,穿孔,魚頭形狀,數量最多,僅頂螄山、豹子頭、秋江三個遺址就出土664件。

  b.蚌鏟,4件,平面呈長條形或梯形,周邊經打磨,單向磨出刃口,長8.8厘米。

  c.蚌錛,平面呈三角形,單向磨出刃口。

  d.蚌裝飾品,成串掛於頭部。

  ④骨器有骨斧、骨錛、骨鏟、骨鏃、骨錐、骨矛、骨針、魚鈎、裝飾品等。

  ⑤角器、牙器有錐形器。

  (3)墓葬

  在河旁臺地貝丘遺址中還埋葬有人的遺骸。而且數量驚人,葬式奇特,如頂螄山貝丘遺址中,就埋有300多座墓。共400多具人體骨骸,出現了氏族公共墓地。横縣西津遺址發掘面積144平方米中,已發現有人骨架100多具。崇左市江州何村遺址,在所發掘面積500M2中已發現有50多具人骨架,崇左市太平鎮冲塘遺址,在所發掘的面積100M2中就有10多具人骨架。其中還一具是孕婦難産死後入葬,小孩細小的遺骨堆積在其母骨腹部。横縣秋江貝丘遺址發掘面積100多平方米,發現人骨50多具,有蹲踞葬、仰身屈肢葬、側身屈肢葬、俯身屈肢、肢解葬等。

  (4)動物

  ①水生動物:有中國圓田螺、中華圓田螺、黑螺、方形環稜螺、螺螄、皺疤堅螺、麗蚌、舌狀麗蚌、多瘤麗蚌、楔蚌、蟶蚌、珍珠蚌、短褶矛蚌、淡水蟶、蟹、鯉魚、青魚、黄桑魚、鮎魚、中華鱉、陸龜、

  ②陸生動物;有獾、熊、野猪、家猪、豪猪、麂、鹿、水牛、獼猴,中華竹鼠、中華猫、豹、象、犀、羊等。

  3. 海濱貝丘遺址

  廣西海濱貝丘遺址發現不多,只在東興縣發現3處,1959年,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中山大學、華南師大聯合調查,並對亞菩山和馬蘭嘴山遺址進行了試掘。

  ①亞菩山遺址,位於東興市江平鎮石角村石角河與王竹河匯合的三角嘴處。南臨珍珠港,其三面環山,遺址高出海面12米,占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6米。内含貝殻、打制石器、磨光石器,夾砂粗陶片和骨蚌制成的裝飾品。人骨及動物骨骼。

  ②馬蘭咀山遺址,位於東興市江平鎮馬蘭基村的馬蘭咀山崗上,西臨珍珠港,西北與亞菩山遺址相距5公里,背面環山,潮水直淹到山脚,遺址高出海面10米,占地面積640多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米。内含貝殻、打制石器多、磨光石器少,夾砂粗陶片。

  ③杯較山遺址,位於東興市江平鎮大圍基村東的茅嶺江出口處的杯較山崗上。遺址四面環水,高出水面10米,占地面積7500多平方米,文化堆積厚2.6米,内含貝殻、打制石器、磨光石器,夾砂粗陶片。

  以上這三個遺址出土的遺物有:

  a.打制石器366件,具有採蚝用的蚝蠣啄204件,砍砸器71件,手斧28件,三角形石器10件,可作石錘或作石砧用的兩用石器14件,石球1件,石網墜38件。

  B.磨制石器105件,具有石斧48件,石錛20件,石鑿14件,磨盤與杵8件,石餅5件,礪石10件。

  C.骨蚌器89件,其中骨錐2件,骨鏃1件,蚌鏟1件,蚶殻網墜19件,魚骨穿孔珠飾69粒。蚌環1件。

  D.陶器,夾砂粗黑、紅陶片,以細繩紋居多,其次有籃紋、劃紋、曲尺紋等。

  E.人牙和肢骨。

  F.陸生動物骨骸,具有黑鹿、象、兔、龜、烏。

  G.水生動物,文蛤、魁蛤、牡蠣、田螺、烏師、魚等。

  二、問題討論

  1. 年代問題

  廣西洞穴、河旁臺地、海濱三大貝丘遺址的年代問題,一直是學術最關注的課題,也有不少學者提出種種推測,爲尋求問題的解决,都進行相應炭十四年代測定。但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1)關於洞穴貝丘遺址的年代,

  所謂“洞穴貝丘”就是指在山洞裏堆積的螺螄殻。堆積中含有大量的史前文化遺物。這些洞穴貝丘遺均處於石灰溶岩洞中,表面常常有一層膠結堅硬的土層,甚至形成較堅硬的鈣華板。如桂林甑皮岩遺址上面復蓋着一層厚40-80厘米的碳酸鹽類鈣華板,柳州白蓮洞遺址上層鈣華板厚5-25厘米,鈣華板中或鈣華板面都夾着螺殻、陶片等遺物。因此其年代的測定是相對,而不是絶對,還必需結合出土遺物和地層保存狀况等因素進推測。在廣西洞穴貝丘遺址中,按照目前所撑握到的材料分析,分屬四個不同的年代。

  ①舊石器時代晚期,如柳州市思多岩、陳家岩、白蓮洞1期,鯉魚嘴1期,來賓市的蓋頭洞、崇左市的矮洞、桂林市大岩遺址1期等,這類遺址的年代,有的認爲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5〕,有的認爲屬於中石器時代〔6〕,也有的認爲這些遺址多數未經發掘,資料較少,所以還是尊重“研究者的意見,歸屬舊石器時代晚期爲好”〔7〕。這樣的意見可能比較符合實際,因爲;

  A 根據賈蘭坡、邱中郎兩先生對廣西洞穴打擊石器時代的調查結果認爲,廣西洞穴中的堆積可分爲四個時期,即含巨猿化石的堆積,時代爲更新世早期;含劍齒象-大熊猫化石的堆積時代爲更新世中期;含介殻及文化層的堆積爲爲更新世晚期;含磨光石器或其他晚期文化遺物的疏鬆堆積,屬於全新世。經對柳州市思多岩、陳家岩,來賓市的蓋頭洞、崇左市
的矮洞等洞穴貝丘遺址的調查,這些遺址確實屬於含介殻及文化層的堆積層,如柳州白蓮洞西5~西7層。出土含有明顯舊石器風貌的打制器和細小的隧石器及螺殻。經C14測定,西10層距今37000±2000年,西6層距今28000±2000年,西4層距今26680±625年,由此可見,西4層至西10層的年代都在25000多年以上。桂林市大岩遺址共分6期,其中第1期爲舊石器時代晚期,笫2期爲中石器時代,第3、4期爲新時石器時代早期,第5期爲新石器時代中期,第6期爲新石器時代晚期。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時代叠壓序列如此完整的洞穴貝丘遺址〔8〕。又如柳州市鯉魚嘴遺址的年代,第一次發掘只分上下兩個文化期,下層文化期的年代爲新石器時代早期,上層文化期年代爲新石器時代中期,1987年中山大學進行發掘,把地層分爲5層兩個文化期,第一期文化的年代爲舊石器時代,第二期文化的年代爲新石器時代早期。2003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進行發掘,把地層分爲13層,並把年代劃分爲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等三個時代,蔣遠金先生認爲柳州市鯉魚嘴遺址可分四個文化期,第一期文化的年代爲舊石器時代,第二期文化的年代爲中石器時代,第三期文化的年代爲新石器時代早期,第四期文化的年代爲新石器時代中期。其中第1期文化的年代,經測定兩個測樣,一是T1西(4)A螺殻,C14測定距今18380±321年,二是T1西(4)B,螺殻,C14測定距今20610±321年。被認爲是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1000~18000年前左右。〔9〕

  B 出土石器都是打制石器,而且種類單調,目前看到只有砍砸器、刮削器等打制石器,未發磨制石器和陶器共存。這些打制石器具有濃厚的舊石器製作技術風格。如柳州思多岩、崇左市矮洞等遺址出土的砍砸器,製作簡單,打擊面在另一端,另一端仍保持原礫石面。當然,在這些遺址中,有的出土少量的穿孔石器,因此,有的人又把它劃入中石器時代〔10〕。

  C 動物化石時代特徵明顯,如柳江陳家岩,在黄色堆積中發現有劍齒象等動物牙化石。來賓市蓋頭洞出土晚期智人頭骨化石和鹿、野猪等動物化石。

  從以上分析,可以認爲柳州市思多岩、陳家岩、白蓮洞1期,來賓市的蓋頭洞、崇左市的矮洞、桂林市大岩遺址1期等遺址,柳州市鯉魚嘴遺址1期文化的年代應屬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5~1.8萬年左右。

  ②中石器時代

  什麽是中石器時代,廣西洞穴貝丘遺址中哪些屬於中石器時代,目前確實衆説紛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劃分標準。因此,在這裏有必要重温中石器時代的基本慨念,只有這樣才能較準確地把握廣西洞穴貝丘遺址年代的歸屬。中石器時代這一概念是在19世紀60年代由西方學者H.威斯特羅普提出來的,直到20世紀20年代,由R.馬卡裏斯作出中石器時代的明確慨念。1936年,《學術世界》發表了鄭師許《中石器時代之研究》的文章,進一步確認了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一個中間階段。《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中説,中石器時代,也有人稱其爲續舊石器時代。其地質年代已進入全新世,屬於冰期後期,此時歐亞大陸已變暖,與舊石器時代晚期顯著不同,人類依然過着采集漁獵生活,使用打制石器和啄制石器,其年代大約開始於距今1萬年前後。隨着考古資料的增多和考古的新發現,對中石器時代的概念也有新變化。張鎮洪教授在《人類歷史轉折點——論中國中石器時代》中認爲,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未一直發展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前一階段,以漁獵和采集爲主,采集發展到水邊,大量捕撈爲後來貝丘文化創造了條件。生産工具也隨着經濟發展而發生改變,早期農業、畜牧業萌芽和早期宗教觀念出現、社會由遊動群體向半定居或定居生活發展,原始群解體、氏族社會開始等等。何乃漢先生在《試論嶺南中石器時代》和《再論嶺南中石器時代》中,把中石器時代的文化内涵概括爲四個方面,一是文化堆積爲含介殻
及文化堆積。二是以打制石器和石片爲主,還有少量穿孔石器、磨盤、磨棒等磨制石器,但未見陶片,三是動物化石均爲現生種,四是過着采集、漁獵生活。1935年裴文中教授對廣西武嗚、桂林等地洞穴遺址之後,首次把這些洞穴遺址歸入中石器時代遺存。爲此,我們對目前所撑握資料進行了再度研討;認爲廣西武嗚芭橋A洞、芭勛B、騰翔C洞、桂林市的橋子岩、釋迦岩、大岩2期、白蓮洞Ⅱ期、柳州市鯉魚嘴遺址第二期文化等洞穴貝丘遺址應屬中石器時代,距今約1.2~1.7萬年前,理由是:

  A 這些洞穴貝丘遺址堆積中,含有大量的螺螄殻,還有炭屑、燒骨、打制石器和石片。動物遺骨等。屬於古老的含介殻文化堆積。

  B 出土的文物以打制石器爲主,個别出現了穿孔石器,即在砂質岩上兩面對稱琢鑿穿透的圓孔,並對圓孔壁進行琢磨,孔璧光滑。這種鑽孔技術是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中出現的新技術。這種穿孔礫石,最早由裴文中稱之爲“加重石”或“重石”,其用途較多,可安裝在竹木棒上作爲加重物以利於挖掘植物塊植或用於早期點播或作網墜加重捕魚等。白蓮洞西一層出土的一件穿孔石器,其年代距今約1.7萬年前,被認爲是迄今年代最早的一件史前“重石”,石器加工采用直接錘擊法,單面打擊,保留礫石面。以砍砸器、刮削器爲主。有的還出現加工穀物用的磨盤與磨棒。

  C 制陶尚未出現,因此,在這些洞穴貝丘遺址中至今尚未發現陶器。

  D 動物種群,無論是脊椎動物還是軟體動物,都是現生種,未見絶滅種屬。

  E 人類化石,石化不深,基本上没有原始性質。都屬於晚期智人。

  F 生業模式,以漁獵、采集爲主,過着洞穴定居的生活。

  ③新石器時代早期

  新石器時代最重的標誌是陶器出現,廣西洞穴貝丘遺址中已有柳州市鯉魚嘴遺址第三期,白蓮洞遺址第三期,桂林甑皮岩第一、二期,廟岩、大岩第三期等,這些遺址的年代除了出土較多打制石器、較少磨光石器和陶器作支撑外,還有C14年代測定的數據作证,其顯著的特點是出現原始陶器,到目前爲止,廣西44處洞穴貝丘遺址中已有25處出土陶片。如桂林甑皮岩第一期出土的一件陶釜殘片,爲夾粗石英灰白陶,胎厚3.6厘米,其年代距今1.2~1.1萬年前。此爲其一。其二,磨光石斧、石錛等磨光石器的出現,反映了生産工具的變革和社會經濟的變化。其三,骨器、角器、穿孔蚌器等工具的新材料的運用,提高漁獵和采集的力度,其四,C14年測定,柳州市白蓮洞第三期即東3層距今8000±800年,桂林甑皮岩提取木炭,蚌殻、人骨、螺殻等70多個樣品交由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牛津大學進行測試,最後結果是第一期年代應在距今1.2~1.1萬年前,第二期距今1.1~1.0萬年前、第三期距今1.0~0.9萬年前、第四期距今0.9~0.8萬年前,第五期距今0.8~0.7萬年前。綜上所述,可以認爲廣西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貝丘遺址的年代,應在距今約1.2萬~8000年前左右。

  ④新石器時代中期 

  新石器時代中期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繼續與發展的結晶,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第四、五期、桂林大岩遺址的第五期,柳州鯉魚嘴遺址的第四期等洞穴貝丘文化的年代大約距今8000~5000年前。這不僅是這一時期出土文化遺物特點所提示,而且C14的年代測定顯示,這個時期的年代當在距今8000~5000年前左右。理由如下:

  A 打制石器减少甚至基本不見。

  B 磨光石器增多,具有斧、錛、鏃、矛等。骨器和穿孔蚌器也發現其中。

  C 陶器以夾細砂的紅褐陶和灰白陶爲主。灰黑陶、灰竭褐陶、灰白陶、泥質陶次之。制陶技術有了新的方法,除了泥片貼塑法繼續使用外,出現了慢輪修整加工法。陶器胎質較薄。燒制火候較高,陶器種類明顯增加,具有罐、釜、圈足盤、盆、鉢、支座、器蓋等。花紋裝飾主要有繩紋、刻劃紋、戳印紋、弦紋、錐刺紋。

  D 采集、漁獵、種植、馴養並起,創造了新的生業模式。

  E 年代測定,桂林甑皮岩遺址巳抽出木炭38個、螺殻、蚌殻32個、人骨1個,獸骨2個、華鈣板3個等樣品進行測試,主要樣品是木炭和貝殻。在第一發掘取樣測試結果公佈後,學術界普遍認爲偏老,《桂林甑皮岩》一書也公佈了一批測試結果,在考慮石灰岩地區的地質特徵對年代標本的影響及其校正之後,提出了甑皮岩遺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年代距今約8000~5000年之間。桂林甑皮岩遺址第五期文化被分爲新石器時代中期前、後兩個階段,前段的年代在距今8000~7000年前。後段的年代在距今約6500~5500年左右。由此,可以認爲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洞穴貝丘遺址年代當在距今5000~8000年前。

  ⑤新石器時代晚期

  廣西新石器時代晚期洞穴貝殻遺址,從目前所發現材料看,可以桂林市臨桂縣大岩遺址的第六期文化爲代表,距今約5000~3500年左右,其文化特點是:

  A 磨制石器爲主,如石斧、錛等,大岩遺址第六期出有穿孔石器和磨棒。

  B 陶器,以夾砂陶和泥質陶爲主,制陶方法有泥片貼築和慢輪加工,陶器器形以圜底器爲主,出現了凹底器。具有卷沿釜、卷沿罐、圈足罐、泥質陶盤、鉢、紡輪等。陶器紋飾新出現了方格紋、葉脈紋、花辨紋、鏤空,繩紋弦紋組合等。

  C 生業模式,漁獵、采集、農業、制陶、紡織等。以種植水稻爲主的新生活。

  (2)關於河旁臺地貝丘遺址的年代

  廣西河旁臺地貝丘遺址已發現32處,其中已發掘12處,占總發現量的37.5%。經過大量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取得了大量的具有編年意義的物证和數據,尤其是大量的碳—14 測定的科學數據,爲判斷這些河旁臺地貝丘遺址的年代提供科學的依據;對於廣西河旁臺地貝丘遺址的年代,有的認爲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11〕。有的人認爲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12〕,有的人認爲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13〕,有的認爲可分爲兩個時期,即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8000~9000年間)和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7000年)〔14〕。那麽,廣西河旁臺地貝丘遺址的年代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早期或中期或早、晚期呢?綜觀巳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材料分析,其年代似乎可分爲新石器時代早、中、晚三期。理由如下: 
①新石器時代早期,

  這一時期的河旁臺地貝丘遺址,與同期洞穴貝丘遺址相似,以打制石器爲主。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出現,是判斷河旁臺地貝丘遺址年代最重要依據。如邕寧頂螄山第一期。陶器雖少,但其時代特徵明顯,碳14測定距今約1萬年前,如探方2出土陶釜,夾粗石英碎粒灰陶,陶胎黑褐色。飾粗繩紋,火候較低,胎體疏鬆。從同期出土的其它陶片看,陶胎都夾雜着人工砸碎了的石英碎粒。陶胎呈灰黄色或黑褐色。器壁厚薄不匀。手制。粗繩紋。這些陶器的特徵與甑皮岩洞穴貝丘岩遺址笫一期、大岩洞穴貝丘遺址的笫三期陶器十分相似,陶胎厚,夾雜粗石英砂或方解砂石,手工捏制成型,製作粗糙,火候很低,反映了最初製造陶器的原始狀態。由此可以認爲河旁臺地新石器時代早期貝丘遺址年代距今約8000~1萬年前。

  ②新石器時代中期

  頂螄山、豹子頭、江口、秋江、南沙灣等遺址的考古發掘報告都相應作出了年代推測,認爲;頂獅貝山遺址第二、三期〔15〕,豹子頭貝丘遺址〔16〕。

  江口貝丘遺址〔17〕,秋江貝丘遺址〔18〕,南沙灣貝丘遺址〔19〕等都是新石器時代中期。並把横縣西津、扶綏敢造、邕寧長塘等遺址都歸屬新石器時代中期,其中頂螄山遺址第二期文化被認爲是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段、第三期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段。豹子頭文化遺址也分成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晚兩個文化遺存,並與頂螄山遺址第二、三期文化相爲對應,早期文化遺存相當於頂螄山遺址第二期文化,晚期文化遺存相當於頂螄山遺址第三期文化。横縣秋江貝丘遺址文化也分成兩期文化,第一期文化與頂螄山遺址第二、三期文化相似,第二期文化與頂螄山遺址第四期文化相似。即新石器時代中期後段,距今約6000年左右。象州南沙灣貝丘遺址文化也分成早、晚兩個階段,但作者没有把這兩個階段文化進行年代對應,認爲南沙灣貝丘遺址應該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晚,距今約5500~6500年之間。有的人認爲:“廣西河岸貝丘遺址的年代距今6000~8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20〕並把它分成四個文化類型。第一期文化以頂螄山遺址第二期爲代表,包括豹子頭早期、秋江早期。第二期文化以頂螄山第三期爲代表,包括豹子頭晚期,牛欄石、凌屋、那北嘴等遺址。第三期文化以西津爲代表,包括秋江、江口晚期文化。第四期文化未列出其文化代表。綜上所述。廣西河旁臺地貝丘遺址文化的年代似乎都歸屬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但認真地研究這些資料,又不難看出有的可能把年代推測偏早或偏晚。因此,把頂獅貝山遺址第二、三期,豹子頭貝丘遺址早期、,江口貝丘遺址的早期,秋江貝丘遺址第一期,南沙灣貝丘遺址早段定爲新石時代中期似乎比較妥當。理由是,

  A 石器,從頂獅貝山遺址第二、三期,豹子頭貝丘遺址,江口貝丘遺址,秋江貝丘遺址,南沙灣貝丘遺址所出土的石器看,頂螄山二、三期、豹子頭遺址晚期、南沙灣等貝丘遺址未見打制石器,豹子頭早期也僅見1件打制石器。秋江、江口雖有一些打制石器,但已不是主流工具。頂螄山遺址第二、三期,豹子頭遺址早期,江口遺址,秋江、南沙灣早段的石器,磨制石斧、錛等石器的磨點多在刃部。器身殘留打制疤痕。顯示出比較原始的氛圍,而豹子頭晚期、南沙灣晚段等地層出土的石器,磨制都比較精細,甚至有的通體磨光。因此這些石器的年代似乎偏晚。而且種類增加,具有石斧、錛、鑿、矛、刀等。

  B 陶器,這一時期的陶器比較豐富,以夾砂紅陶、灰陶、紅褐陶爲主,如頂螄山二、三期陶器多爲手制,夾砂陶較多,火候也較高,紋飾以繩紋爲主,南沙灣早段紅陶和紅褐陶約占95%。灰陶占5%。以繩紋爲主。秋江貝丘遺址出土的陶片3611片,其中夾砂陶器占66.71%,泥質陶片占33.29%,秋江貝丘遺址文化層分早,晚兩個時期,早期以夾砂陶爲主,晚期泥質陶增多。以繩紋爲主,另有刻劃紋、附加堆紋等。

  C 蚌器、骨器增多,據統計這時期的蚌器、骨器共有854件,而且蚌器都穿孔,骨器磨制精細。

  D 墓葬多,如頂獅山遺址第二、三期文化層出土墓葬149座。秋江貝丘遺址出土墓葬39座,崇左何村、冲塘、灰窑田、西津等遺址也出200多座墓葬。葬式有仰身屈肢、側身屈肢、俯身屈肢、仰身直肢、蹲踞葬、肢解葬、二次葬等。頂螄山三期肢解葬有5座。有的屍首分離、有的把頭割下置入腹中,(如M65),有的被腰斬,上身反轉俯葬,上肢反扣於背部,下肢屈折。有的出現了公共墓地,有的有陪葬品,如崇左冲塘墓中有象牙、研磨石器、何村遺址人頭部有貝殻裝飾品等陪葬品。

  E 碳—14年代測定,這時期的碳—14年代測定已有32個數據。

  頂螄山遺址選擇4個不同地層出土的螺殻作年代測定,最早年代爲距今11584±63年。據報告者説;“樹輪校正後的年代爲公元前10015~9091年,(半衰期爲5730年),即使扣除石灰岩地區樣品的誤差,這個年也偏早較多。根據所出土遺物特徵推測,第二、三期的年代距今8000~7000年左右”。豹子頭螺殻測樣品6個,年代距今1萬至9千年,也是偏早的。人骨測樣1個,距今5155±300年。江西岸遺址3個螺殻樣品測定,年代距今9300~8900年。冲塘遺址螺殻樣品測定爲9178±91年、人骨5700±70年,南沙灣測定一個螺殻和三個人骨,其中螺殻樣品測定爲8740±120年,人骨測定數據在5300~6800之間。秋江遺址測定7個螺殻,其年代距今8000~10000年之間,人骨測定的年代距今8060±185年,報告者認爲:“秋江遺址第一期文化遺存年代大約距今8000年,而第二期文化遺存年代距今應在7000年左右或稍晚”。

  F 動物,這一期的海陸動物十分豐富,螺、蚌等水生動物成爲主要的捕撈産品。所捕捉到鹿、麂、獼猴、竹鼠、豪猪、野猪、蘇門犀、豹、羚羊、水牛、水鹿、羊等陸生動物都是現生種。

  G 種養業,在這一期盡管仍以捕撈、狩獵爲主,但種養業得到發展,如秋江遺址出土的家猪遺骨等動物,

  綜上所述,頂獅山貝丘遺址第二、三期,豹子頭貝丘遺址早期、江口貝丘遺址的早期,秋江貝丘遺址第一期,南沙灣貝丘遺址早段應爲新石時代中期,其主要特點就是,以磨制石器爲主,但仍有少量的打制石器,基本不見具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特徵的礫石石器,磨光石器大部分僅磨刃緣或單面。通體磨光較少。陶器以夾砂陶爲主,手制,紋飾以粗繩紋爲主,少量劃紋。泥質陶開始出現。C14的年代測定的結果,也反映了這一期的年代大約距今6000~8000年左右。

  ③新石器時代晚期

  這一時期以秋江貝丘遺址的第二期、南沙灣貝丘遺址的晚段爲代表。之所以把這遺址推測爲新石器時代晚期,理由如下:

  A 石器,南沙灣貝丘遺址地層分爲;第一組共6層,笫二組共3層,第一組⑤、⑥層和笫二組的②、③層年代較早,應爲早段。第一組③、④層年代較晚,稱爲晚段,晚段出土的石器具有石斧、石錛、石錘、石網墜、礪石等,石斧、錛等工具,通體磨光,很少留有疤痕。秋江貝丘遺址地層6個探方8個地層,T4③、T5②、T6③爲第二期,出土的石斧也是通體磨光,刃部鋒利。

  B 陶器,南沙灣第一組出土夾砂紅陶、夾砂紅褐陶、夾砂黑褐陶陶片6346片,其中屬於晚期的第③、④層出土的陶片4502片,占出土陶片總數70.94%。陶紋以繩紋爲主,陶器口沿有敞口、侈口。不見早期的直口陶器。陶器火候很高,夾砂黑褐陶爲主,占60%以上。夾砂紅陶和夾砂灰褐陶比例下降,約占40%。秋江遺址出土的陶器有夾砂陶和泥質陶,據發掘者統計,出土陶片3611片,其中第二期泥質陶最多,占75%,而夾砂陶較少,占25%。除繩紋之外,還出現了劃紋。不見附加堆紋。輪制,器胎較薄,火候很高,胎質堅硬。反映了燒制陶器比前期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綜上所述,可以認爲,秋江貝丘遺址的第二期、南沙灣貝丘遺址的晚段、豹子頭貝丘遺址晚期、江口貝丘遺址的晚期推測爲新石器時代晚期比較合適。距今約3500年至5500年之間。

  (3)關於海濱貝丘遺址的年代

  東興海濱貝丘遺址的年代,據發掘者認爲,屬於新石器時代早一段。從出土的陶器、石器、骨蚌器的器型分析,這個遺址定爲新石器時代早期比較合適,但其也有早晚之分,如馬蘭咀山遺址的磨制石器少,打制石器占多數,年代早於亞菩山遺址。杯較山遺址打制石器少,磨制石器和陶片多,其年代可能比亞菩山遺址晚,三處遺址的年代序列爲馬蘭咀山遺址→亞菩山遺址→杯較山遺址。盡管存在差异,但三處遺址的年代仍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範圍,理由是;

  ①石器,打制石器仍佔有很大的數量,成爲主要的生産工具,手斧等打制石器工具的製作仍保留舊石器時代的打制技術特點,磨制石器少,器型簡單,磨制較粗糙。反映了其較原始的特點,與河旁臺地新石器時代早期貝丘遺址的石器情况基本相似。

  ②骨蚌器,其中骨錐、骨鏃、蚌鏟等工具都磨制光滑。穿孔的裝飾品也較多。

  ③陶器,夾砂粗黑、紅陶片,以細繩紋居多,其次有籃紋、劃紋、曲尺紋等。陶器手制,火候不高。

  ④以捕撈文蛤、魁蛤、牡蠣等海産品爲主,使用的蚝蠣啄工具在河旁臺地貝丘遺址的工具是未見到的,反映了海洋獨特的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鹿等陸生動物遺骨,反映了當時的古人類不僅捕撈海産品。而且也獵殺陸生動物,出土的磨盤與磨杵等加工穀物的工具,又反映了早期農業的出現。

  2. 生業模式

  (1)洞穴貝丘

  從廣西洞穴出土的文物看,洞穴貝丘的動植物十分豐富,如桂林甑皮岩的植物十分豐富,根據孢粉的分析就有幾十種,植物塊莖、堅果、果核、果肉等都當時古人采集的食物,捕撈螺蚌魚、狩獵陸生動物等。如鯉魚嘴、白蓮洞、大岩、白蓮洞等遺址都出土大量的水陸動物遺骨。反映了當時洞穴貝丘的人類生業的基本狀况。

  (2)河旁臺地貝丘

  廣西河旁臺地貝丘遺址從墓葬多集中於居住區附近,如頂螄山一個墓地達幾十個,形成一氏族公共墓地,頂螄山遺址發現22個柱洞,其中有14個排列整齊,形成了一個南北長13米,東西寬6米,柱洞直徑14~33厘米,深9~45厘米之間。搆成了一個長方形的干欄式建築。并發現制陶場地。遺址中以螺、蚌、龜、魚以及陸地現生種爲主的動物遺骨。從墓地、房舍、制陶等各種迹象反映,這裏已過較定居的生活,在一些遺址中還發現有家猪等家養生畜。加工穀物的磨盤、杵等農業工具,進一步反映了廣西河旁臺地貝丘遺址的人類早期是以漁獵、采集爲主,中、晚期開始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

  3.海濱貝丘遺址的人類生業也是以漁獵、采集和農業爲主的生業模式。

  綜上所述,可以認爲廣西貝丘遺址的年代發端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 逐漸消失,歷經舊石器時代晚期、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等五個階段。持續時間大約兩萬多年。 
三、幾點認識

  1.廣西貝丘遺址最初起源於洞穴貝丘。人類最初以臨江的山洞爲居,依靠江河中豐富的水産資源維持生活,他們是最早的漁民。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生産力水平的提高。他們又遷出山洞,沿江而居。形成了一個個新的聚落。

  2.生業模式,早期是以漁、獵和采集爲主要生計,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離開了洞居,逐漸在離江河更近的河旁臺地生活,這不僅有利用於捕撈,而且節約了往返山洞的不便。尤其是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飲食,螺蚌等肉類熟食,增加了營養,智商有了提高,人類開始建造房屋居住,有了公共墓地,有了早期的宗教祀祭活動,有了馴養家畜,有了農業等等。

  3.相似文化,我國沿海地區已發現貝丘遺址335處。而廣東省發現最多,達135處,如把兩廣相加已達215處,占全國的61.42%。如此之大的比例,反映了兩廣地區的古人類充分利用江河海資源的偉大創舉。分佈於珠江上游支流的左、右江、鬱江、西江、邕江、灕江沿岸的貝丘遺址文化,與下游的珠江三角州貝丘遺址文化有着十分相似的文化。

  

  注釋:

  〔1〕 賈蘭坡、吴汝康:廣西來賓麒麟山人類頭骨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卷第1期。1959年3月。

  〔2〕賈蘭坡、邱中郎:廣西洞穴打擊石器的時代,《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2卷第1期。1960年3月。

  〔3〕何乃漢:廣西貝丘遺址初探,《考古》1984年第11期。

  〔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出版,2003年,北京。

  〔5〕賈蘭坡,邱中郎:廣西洞穴打擊石器的時代,《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2卷第1期。1960年3月。

  〔6〕何乃漢:廣西貝丘遺址初探,《考古》,第11期,1984年。

  〔7〕李珍、李富强: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探討,《中石器文化及有關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

  〔8〕傅憲國等:桂林地區史前文化面貌輪廓出現,《中國文物報》,2001年4月4日。

  〔9〕蔣遠金:鯉魚嘴遺址研究,《廣西博物館文集》第三輯,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

  〔10〕何乃漢:再論中石器時代,《廣西博物館文集》第二輯,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

  〔11〕廣西文物工作隊等:廣西南寧地區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考古》1975年5期。

  〔12〕廣西文物工作隊等:《建國以來廣西文物考古工作的主要收穫》,《考古》1978年第9期,

  〔13〕何乃漢:廣西貝丘遺址初探,《考古》1984年第11期。

  〔14〕蔣廷瑜:廣西貝丘遺址的考查與研究,《香港考古學會會刊》,第14期

  〔15〕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廣西工作隊等:廣西邕寧縣頂螄山遺址的發掘,《考古》1998年11期。

  〔16〕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廣西工作隊等:廣西南寧市豹子頭遺址的發掘,《考古》2003年10期。

  〔17〕廣西文物工作隊等:廣西横縣江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考古》2000年1期。

  〔18〕廣西文物工作隊等:廣西横縣江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廣西考古文集》,2006年第二輯。科學出版社出版。

  〔19〕廣西文物工作隊等:象州南沙灣貝丘遺址1999~2000年度發掘簡報,《廣西考古文集》,2004年第二輯。文物出版社出版。

  〔20〕李珍:廣西河岸貝丘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廣西博物館文集》,2004年第一輯,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