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元謀人的發現及研究進展



  付麗婭(付麗婭,雲南元謀人陳列館。)

  【中文摘要】1965年元謀人的發現,將中國歷史的開端推到了170萬年前。此後全國多個科研機構到元謀盆地進行了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學術界掀起了有關元謀人地位和年代的大討論。本文對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

  Abstract:By the discovery of the Yuanmou Man in 1965, beginning of the history in China was put ahead to 1.7 million years ago. From then on, many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mad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es in Yuanmou Basin. A major 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age of the Yuanmou Man has been raised in academic world. This article mak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latest results of the researches.


  元謀盆地位於雲南省東北部的金沙江南岸,海拔1050米左右。金沙江支流龍川江在西邊流經盆地。盆地東側是由侏羅紀和白堊紀紫紅色、黄緑色、灰白色長石英砂岩、礫岩和泥岩搆成的山地,習稱元謀東山;西側是由元古界上昆陽群片麻岩、石英岩、片岩和千枚岩組成的低矮山梁,把它和班果盆地隔開;西北邊有巨大岩體成帶狀侵入於古老岩係中。在搆造上,元謀盆地處於川滇南北搆造帶中段,貫穿盆地東緣的壓扭性元謀大斷裂呈南北向延伸,成爲盆地和東山兩大地貌單元的分界。

  元謀盆地是第四紀地層發育較好,廣義的元謀組是一套厚達695.4米的間冰期河湖相連續堆積,地質時代是第四紀早期,從距今約310萬年左右一直延續到距今約150萬年;元謀組共分四段,上部是與砂礫層爲主的河湖相沉積,下部是以粘土、亞粘土、砂爲主的湖相沉積。

  1965年夏,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同志在元謀盆地進行第四紀地層和新搆造運動的調查。5月1日下午,錢方在上那蚌村西北500多米的地方,一個四周均爲冲溝所包圍,東西向長約16米,南北向約20米,海拔1250米,面積320平方米的小山丘上發現了兩顆人牙化石。人牙出土處高於周圍約四米左右,處於被剥蝕的地貌部位,因而排除化石是從别處冲刷搬運來的可能性。從地質剖面來看,該人牙化石出土層位爲元謀組第四段下部的第25層。人牙被帶回北京後 ,經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博物館胡承志同志的鑒定,認爲是同一青年男性個體的一左一右上内側門齒,將其定名爲直立人.元謀新亞種 (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  sub sp.nov.) ,簡稱“元謀人”。     

  元謀人的這兩顆門齒化石,保存爲淺灰白色,石化程度甚深,鏟形,碩大,比較扁平。齒冠咬合面有一定程度磨損的坡度,如刀口狀,磨損程度很大。近齒冠基部腫厚,唇面比較平坦。舌面的齒冠基部,底結節顯著突起,呈不規則的直系行排列。其中有一個在舌面的正中,較大而長 ,幾乎延伸到接近於齒冠末端的邊緣。其他兩個較短,皆靠近於外側的一個最細。舌面的當中爲一凹面,在凹面上,左門齒則具有極細微的皺紋。在舌面上,沿内外兩側的邊緣,有褶起的凸稜突起,内側的凸稜靠近齒冠末端部分,外側的凸稜則略向齒冠基部方向靠近。外側的凸稜較内側的略爲隆起,但並不十分顯著。齒根破碎,僅保存一部分,其中左門齒有半段保存較好,顯示齒根相當粗壯,頸部横切面近圓形。

  1987年,周國興把元謀人與大型類人猿、巨猿、南猿、智人作了對比研究,認爲元謀人上中門齒跟猿類(包括巨猿)有顯著差异,肯定不能歸爲猿類之列。他們跟智人類型相比,形態上的差异也是相當大的,還不能視爲同類。而跟北京人同類牙齒相比較,基本形態是相接近的,但還是有一些差异,只不過兩者差异的程度遠不及他們跟 南猿類型牙齒的差异爲大。元謀人與北京人所不同的地方,其中有的較爲接近纖細種南猿,有的則反映了與猿類相近的特點。由此,周國興認爲有理由考慮元謀人是我國南方迄今已發現的早期類型的直立人代表,他們的形態上與北京人的不同處,反映了他們的原始性,反映了他們可能具有從纖細類型南猿向直立人過渡的特點。

  1986年元謀盆地新發現古猿化石,周國興再次把元謀人與元謀古猿、禄豐古猿作了對比,認爲元謀人不可能由禄豐古猿和元謀古猿演化而來。元謀人與北京人存在的接近猿類的形態特點,想必來自推測中的時代較早的人與猿的共同祖先,而非來自時代較晚的禄豐古猿和元謀古猿。1998年,周國興在美國加州大學人類演化研究室對元謀人牙齒化石再作深入研究,發現元謀人上中門齒的形態特點,尤其是舌面的鏟形結構,發達的底結節和嵴狀指狀突以及齒冠呈切端較寬的扇形等,均可追溯到出土於非洲的南猿及能人與匠人標本上。特别令人驚异的是他與匠人代表WT15000的上中門齒在形態上十分相似,似乎提供了一份早期人類“走出非洲”來到歐亞大陸的佐证。

  元謀人發現以後,年代一直是争論的焦點。最初,根據當時實測地質剖面圖和同時發現的6種哺乳動物中有雲南馬,年代初步訂爲早更新世晚期,不少於100萬年。1973年,尤玉柱等人根據1967年他們在元謀盆地進行地質調查的資料,認爲將含元謀人化石的“上那蚌組”歸屬與中更新世更爲合適。1973年錢方等人進一步實測了幾條新的剖面圖,並參考鑽孔資料 ,指出元謀組是連續堆積,並不存在所謂“上那蚌組”。1976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采用古地磁學方法進行元謀組及元謀人年代的測定,認爲元謀組的地質年代界於150—310萬年之間,而元謀人的年代爲距今170+10或170-10萬年前。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也采用古地磁學方法測定元謀人年代,結果與地質力學所的測定結果大致相似,爲160+10或160-10萬年前。此外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亦用古地磁法測得元謀人年代數據與上兩者相似。爲此,1979年周國興根據這諸方面的研究成果,寫了《對元謀人認識的探討》一文,對尤等的元謀人生存年代不早的觀點逐一進行質疑,指出尤等論點難以成立,元謀人生存時代確實是早的,同古地磁學測定的結果是吻合的。

  但對此年代的判斷亦有异議,如國外有人提出元謀人的年代並没超過100萬年,可能在73—90萬年間,或90萬年。美國人類學家艾格納爾在一專著中也曾介紹過有關元謀人年代的不同見解,她傾向於將之置於中更新世早期。1983年,劉冬生,丁夢麟也著文指出,元謀人生存年代僅只50或60萬年。1984年3月北京自然博物館自然歷史研究所專門組織了有關專家,到元謀人化石産地進行復核,並對劉冬生等質疑文章進行全面分析,認爲劉等重新對比和解釋元謀人磁性地層的理由難能成立。嗣後有關方面又從氨基酸,電子自旋共振和裂變徑迹諸測年法對元謀人化石層位做進一步測定,1991年公佈其結果分别爲:164+16或164-14萬年,大於140萬年和172+17或172-17萬年。1998年黄培華等亦發表他們所測ESR的年代爲距今160至150萬年,並認爲這個地層的年代不晚於110萬年。雖然到目前爲止,學術界對古人類年代測定的方法其準確性諸多疑惑,但普遍認爲元謀人的年代數據在距今150至170萬年。

  1984年12月,北京自然博物館野外考察隊在元謀人牙齒化石産地的南面進行考察時,在距離元謀人人牙化石産地250米左右的郭家包南坡發現一肢骨骨幹,確認爲一年少女性個體的脛骨,該脛骨經多次證實確實藏在第一與第二層堆積物之間,埋藏狀態還表明,該坡積物很可能來自上方相當於72011與72013地點的堆積物,係近距離搬運,該兩處地點在元謀組的第26層,伴生哺乳動物化石中有雲南馬,最後枝角鹿和龍川始角鹿等。據測量,該脛骨骨幹長227.0mm,脛骨指數58.0mm,處於現代人扁脛指數(55-62.9mm)範圍之内。根據對比研究,元謀出土的脛骨化石有以下特點:1.脛骨爲扁脛性;2.骨幹前緣明顯圓鈍,S型彎曲極弱;3.有明顯的骨間脊;4.内緣中部1/3段處,内面與後面相接呈直角轉折;5.骨幹後面明顯的腓腸肌隆凸,腘綫發育,且有縱脊隆起骨幹後面分爲内外兩半,内半側骨面窄而外半側寬;6.骨幹的骨壁較厚,髓腔相對小,總之,該元謀人脛骨帶有較多接近能人的原始特點而與現代人明顯有别,年代當在一百萬年以上。

  元謀人的文化遺物有石製品,帶有人工痕迹的動物骨片以及可能成爲人工用火的遺迹。石製品包括地層中出土的和地表采集的兩部分。地層中出土的石製品七件,計1973年,六件;1975年,一件。其中較好的四件,均爲刮削器。一件出自於離地表50cm處,距人牙出土地點水平距離5米,由石英岩石核加工而成,刃緣平直厚碩。另兩件爲石英岩製品,出土於東側探溝西壁,距人牙出土點水平距離20米。另外,1975年年底出土的一件,局部器身保留礫石岩皮,刃緣單面加工較爲精細。在地表采集的具有明顯人工痕迹的石製品十件,其中三件較好。一件爲尖狀器,爲石英岩質,呈不等腰三角形,尖端作p184狀。一件爲石英岩石核,保留較大的礫石岩皮,對側的刃緣可作砍砸之用。另一件爲石片。這十件石製品與人牙出土點水平距離不遠,器物上附着的土質和器身稜角磨蝕程度,與地層内出土的石製品接近,説明他們很可能是元謀人製作的。元謀人的石器是目前我國已發現的與時代較早的石器。他們與北京人、藍田人的石器,從原料、製作方法上都有相似之處。

  在元謀人化石層位中,還出土不少哺乳動物肢骨碎片,有的碎片 具有明顯的人工痕迹,可能是準備用來製作骨器的。另外,在元謀人化石産地地層中,還發現大量碳屑。這些碳屑大多分佈在粘土和粉砂質粘土中,少量夾在礫石透鏡體内。1974、1975年,在由同一層位發掘出來的堆土中找到幾塊顔色發黑的骨頭,其中部分骨頭經鑒定可能爲燒骨。

  在中國還没有發現更早時期的直立人化石之前,以上内側門齒化石和脛骨殘段化石爲代表的元謀人,可能是目前最早的直立人。因化石材料太少,元謀人是否是“走出非洲”的亞洲代表,還難以判斷,有待以後更深入的工作和更新的發現。

  

  參考文獻:

  (1) 周國興:《人乎·猿乎》,《人類學學報》2004年10月。

  (2) 胡承志:《雲南元謀發現的猿人牙齒化石》,《地質學報》1973年第1期。

  (3) 錢方、浦慶餘等:《雲南元謀盆地第四紀冰期與地層》,《元謀人》1984年。

  (4) 浦慶餘、錢方:《對元謀人化石地層——元謀組的研究》,《元謀人》1984年。

  (5) 周國興、王波、瞿紅:《元謀人脛骨化石的研究》,《考古》1991年第1期。

  (6) 周國興:《元謀古猿幼年頭骨的幼年頭骨的再研究——兼對巫山人”屬性的探討》,《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報告》1999 年。

  (7) 錢方、浦慶餘、王德山:《元謀人牙齒化石的發現》,《元謀人》1984年。

  (8) 袁振新、林一璞等:《元謀人化石産地發掘報告》,《元謀人》1984年。

  (9) 周國興、胡承志:《元謀人牙齒化石的再研究——兼人形超科上中門齒的形態研究》,《元謀人》1984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