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行風建設應增强與社會主義民主和文明建設相結合的意識
抓行風建設,已經有六七年之久了。作爲行業風氣的行風,是社會的窗口。一個社會風氣之好壞,一個執政黨風氣之優劣,均可在行風這窗口予以體現。抓行風之改善,抓“窗口”服務之達標,創文明新風,是很重要的工作。這些年,行風建設,從糾“吃、拿、卡、要”,到“糾”“建”並舉,重在建風,並吸納社會參與,邀請糾風評議員參與評議,大大提高了行風建設内涵,促進了行風建設上了一個臺階。凡經行風評議行業,無不風氣一新,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抓手,而且在機制、體制、法制上逐漸趨向完善,這是我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有幸受邀擔任市行風評議員參與了去年上海行風評議工作,深感抓行風評議與建設之重要。可以預見,到本世紀之末,全市三十個行業都能按市委要求進行檢查與評議,都能像郵電行業一樣達標,我們上海整個城市文明程度將會如何提高,將爲我們邁向二十一世紀奠定何等精神基礎,這是非常吸引人的一項工作,值得我們共同重視、參與、改進、提高。我認爲,今後行風建設至少在理論上宜加强提高,並要與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增强民主、文明建設意識。兹將理由分述如後,敬求各方賜教。
一、行風建設應與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密切結合
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會發展與進步必須重視和提昇的目標,中國邁向二十一世紀和中國走向世界,都對我們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有很高企求,這是正常的。但我們應清醒看到,西方對我們走向現代化所設置的障礙,主要是“民主化”、“人權”、“法制”,尤其是製造“中國不民主”輿論作爲對我們强大的遏制與威脅。今後,東西方主要衝突,將是兩種制度與兩種文化較量,這種文化與政治的衝突,將集中表現在“民主化與法制化”上。西方在計算或制裁對方時,往往先製造一個輿論,然後爲他們的侵略或干涉製造“正當性”,百年曆史經歷即如此。
近百年來,西方顛覆他國或入侵弱小國家,佔領他國領土,掠奪他國財富,從來不説是侵略與掠奪,而總是先造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説成是“替天行道”。十八世紀他們炮製的理由主要是這些國家如何野蠻、落後專制,十九世紀他們主要藉口是這些國家如何不民主、無人權等等。最近,西方出了美國學者格雷夫一本很好著作叫《龍後》,作爲西方人,少有的對這歷史作了反省,他以西方入侵中國爲例,他説西方輿論曾故意夸大慈禧太后的腐朽與專制,把她説成中國一切弊病的根源,於是西方輿論工具則配合這種宣傳,爲西方入侵中國製造合理藉口,把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説成是懲罰野蠻與落後,是爲中國帶來西方的文明與進步,於是入侵者感到了心安理得,强盗與强盗全家都可以無愧了。《龍後》一著還揭露了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即對戊戌變法中康有爲的故意支持,把康有爲捧成“改革的英雄”和“現代中國的聖人”,作者認爲,“其實慈禧太后並無反對和阻礙變法的本心,只是不能承受百日百令的康氏維新帶來的社會和政治的不穩定後果”,“這裏顯然也是英國對變法活動未能按他們(即英國)預期的方案進行而感到失望,進而考慮可以利用康有爲來打擊清政府”(周力農《走出蔑視的時代》,載《讀書》,1996年第11期。),因此變法失敗後,西方設法讓康有爲流亡海外,以奇貨可居,大量傳播康氏詆毁慈禧文章,説慈禧如何專制反對改革扼殺民主,這些文章在《北華捷報》大量刊載,又經《秦晤士報》及《紐約時報》廣爲傳播,設法讓西方讀者相信,西方對慈禧政府采取進一步强硬態度是正當和合理的。以史爲鏡,我們可以知道西方是如何炮製輿論來計算他國。
古往今來,西方霸權主義者手法依舊。今天,美國封鎖和制裁古巴,理由是古巴“不民主”;美國出兵海地干涉他國内政,理由是保護“民選總統”;美國一手製造兩伊戰争,長期制裁伊拉克,理由是薩達姆總統“專制獨裁”。美國明明要充當世界警察,要維護超級大國霸權,要控制中東石油資源,却要説成是“替天行道”。先哲太炎先生早在本世紀初,就有力鞭撻了這種霸權行逕,他在專著《齊物論釋》中,就以佛釋道,借古喻今,他説:莊子以“堯伐三子”故事,斥堯以三子爲“蓬艾”,即“至陋”之意,即落後之意,欲攻伐三子,其實世上本没有什麽陋與不陋之意,這種所謂的是非善惡,也只是隨順妄心。太炎先生進一步詮釋説:“世上許多野心家,懷獸心的强國,有意要并吞弱國,不説貪他的土地,利他的物産,反説那國本來野蠻,我今滅了那國,正是使那國的人民獲得文明幸福,這正是‘堯伐三子’的口柄”(1907年,章太炎《論佛法與宗教、哲學以及現實之關係》。) ,先哲之言,今日依然光輝如舊,西方爲了遏制中國現代化,就説中國不民主,無法制,没人權,即落後也,欲“堯伐三子”,其實不過一個藉口而已。
再有數月,香港即將回歸,臺灣問題也進—步擺上瞭解决日程,中國的强盛與統一,是西方反華勢力絶不願樂見的,於是,他們必然會製造問題來干擾我們,“民主化”問題是他們已經打出的一張牌,我們不能不重視這問題。臺灣目前臺獨勢力日漲,就是藉助了西方“民主化”這一招,從“民主化”到“民主政治”到“民選政治”到“總統直選”,在民主化幌子下,把“民主自由”意識提昇於國家認同意識,爲統一設置了障礙。美國對臺灣“民主化”大加贊賞,於是通過餘英時之流放出話來,説中國要統一,必須首先像臺灣一樣“民主化”,這個“民主化”説到底,就是要我們徹底西化,受他們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統治。在香港問題上,英美更是大耍“民主化”的牌,統治香港一百多年的港英當局從來没有實行過什麽民主,在“九七”臨近時,彭定康抛出“政改方案’,大肆鼓吹“民主運動”,成立“民主派”,叫嚷要實現港民直選制,從不講民主到拼命推銷民主,他們爲何如此熱心民主?説到底,他們想利用“民主化”讓香港“歸而不回”,依然由他們掌控,甚至讓香港成爲反社會主義祖國的顛複基地。
由此可見,我們對“民主化”問題决不可以掉以輕心,我們没有自己的民主化,别人就會用它來發難,就會用它來取代你的民主化,我們回顧歷史,研究中外,爲的是重視它,建設它,防止西方“民主化”趁虚而入。其實,這些年來,尤其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社會主義民主化建設是有了長足進步,社會主義法制化建設也日趨完善,中國正在建立符合自己國情的民主化法制化道路,不必也不需照搬西方的模式。例如在廣大鄉鎮逐步實現的民選,各級人大與政協功能的健全,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加强,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的深化……,中國的民主化自有自己的軌迹。特别,由人大、政協、工青婦、民主黨派、老幹部組成的行風監督與評議隊伍,參與行風建設與評議,從一個一個行業,從社會的一扇一扇窗口深入下去,糾風、評風、建風,從機制上、體制上、法制上健全行風建設,促進廉政建設和黨風好轉,體現了群衆對我們社會實行民主評議與監督,這雖屬於外部制約機制,但對社會和某一部門的内部監督與制約機制健全有着促進作用,可相輔相存,互相激勵,是行之有效的。我國的民主化建設,有過許多嘗試與教訓,從“大民主”到“小民主”,從“群衆運動”到“運動群衆”,都不盡符合國情和效果不彰,而這種有代表性參與的行風監督與評議,顯然有益於我國民主化建設,有助於遏制社會不正之風,幫助執政黨純潔黨風,值得我們理直氣壯宣傳。可是,目前不要説西方對我這些民主化建設,包括行風建設,茫無所知,連國内對此舉意義知者甚乏,就參加行風建設者要把此提高到社會主義民主化建設高度,也意識淡漠。不能不説我們太欠民主化建設意識,太欠自我宣傳意識,所以,知道政府還有“糾風辦”、“廉政辦”的,也寥無所幾。盡管行風建設還有待總結完善,但在走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對西方强大壓力的今天,我們要提高民主化建設的意識,作爲民主化建設組成部分的行風建設,更要有這樣意識!
二、行風建設應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密切結合
中國現代化進程可以説是從十一届三中全會後起步,大致分爲兩個階段,前十八年改革開放可稱第一階段,成就已中外共識,有目共睹,但稱不上現代化了,僅僅是爲實現現代化奠定了一個基礎,真正艱難而偉大的現代化進程將是第二階段,即“九五”到“2010年規劃”,將實現一個大國的崛起與騰飛,如果後十五年奮斗目標的完成,中國則將有望步入世界强國之林,實現世代夙願。要實現第二階段目標,就不是單純靠一點優惠政策與簡單的誠實勞動就可以實現,而需要人的精神面貌、政治素質、國際意識、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文明法制……有一個整體提高,方才有可能去把握機遇,同時能扺禦挑戰。機遇與挑戰,是矛盾的兩個方面,百年未有的騰飛機遇,必遭百年未有的險惡挑戰,没有這樣的意識與素質,我們必將坐失機遇,在種種挑戰面前敗下陣來。
在以往幾個世紀中,世界幾乎在歐美的支配下,而當歷史邁入二十一世紀之際,亞洲人民百年奮鬥史,使世界不約而同發現亞洲人完全擁有二十一世紀主導權的機遇。全球大趨勢證實,世界正邁向一個亞洲化的新世紀,按目前亞洲經濟的增長率,僅東亞GDP(生産總值),到2020年.將達到世界的百分之四十,而整個北美僅占百分之十八,歐盟也只佔有百分之十四,西方需要東方將遠勝於東方需要西方,西方人到了用亞洲眼光看待世界了,這就是中國崛起的外部條件。而中國在鄧小平帶領下的改革開放是中國騰飛的内部條件。但是,西方反華勢力怎麽會樂見中國走向統一和强大,他們必定會在一系列問題上爲我們設置障礙,我們在與世界接軌道路上也存在許多距離,這就需要我們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和政治素質。
在這歷史關鍵時刻,去年黨的十四届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决議》,這是一個跨世紀的綱領性文件,爲我們把握機遇和迎接挑戰,提出了思想和組織保证。上海市委又結合上海情况,通過了《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見》,而行風建設就是這綱領性文件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上海市委的决議中,明確指出:要“堅持不懈地開展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社區建設,改善‘窗口’行業服務質量和社會風氣”,“全行業規範服務達標和行風評議活動,是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抓手。要常抓不懈,提高水平,大力推廣。……到2000年後,要有三十個與市民關係密切的窗口行業,做到全行業規範服務達標,努力創建文明行業。”可以設想,如果我們在本世紀末,上海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全市三十個行業職業道德、文明禮貌、規範服務、行業水準將焕然—新,將創造出一個與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文明風氣,這將極大影響人與人的精神面貌,精神文明風氣的好轉又必然會影響上海的投資環境,將大大促進生産力的發展,有助於我中華的崛起與騰飛。行風建設的意義正在於此,我們應該有一個高的視野。
抓精神文明建設是時代在世紀之交時對每一個中國人提出的要求,而精神文明建設並非抽象和不可捉摸,從文明城市抓起就是抓手,抓文明行業文明小區文明集體……,是這幾年精神文明建設的經驗所在。因此,抓行風建設與評議,决不是單純的糾風,必須通過上下内外評議,重在建風,應建立起符合六中全會决議的行業風氣,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行風建設本質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設,内含職業道德建設,思想政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民主建設應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要提高這樣的意識,並充實與加强力量,在組織上更不應該各行其事,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文明辦”)與加强廉政建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糾風辦”),應更好協同工作,這樣,行風建設將有更清晰的意識和收到更好的效果。
(發表於上海《浦江同舟》199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