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紀念光復日的啓示
六十年前的10月25日,是臺灣的光復日,當時舉島民衆傾家而出,敲鑼打鼓,載歌載舞,舞龍舞獅,舉杯痛飲,焚香祭祖,喜極而泣,一連數日數月狂歡,慶祝自己重新成爲了中國的國民。這一幕,稍年長者稍有歷史知識者無不記憶猶新。誰説臺灣地位未定,誰説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光復日清楚地告訴了我們——1945年10月25日臺灣與臺灣人民高興地回歸了祖國懷抱。
不可否認,臺灣與臺灣同胞有過一段屈辱而苦難的歷史,“甲午戰争”後,腐朽的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使臺灣成爲“棄嬰”,飽受喪國之痛,被日本佔據了五十年之久。但臺灣民衆反抗了五十年,先後犧牲了65萬人之衆。在日本高壓統治下,連語言、文字、教育、生活皆日本化,進行長達半個世紀的“皇民化”教育,但一旦光復,臺灣民衆皆載歌載舞以回歸祖國和作中國人爲榮,這是多麽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但是回歸後的臺灣,看到接管臺灣的“游兵散將”,看到貪污腐敗的“接受大員”,讓他們滿腔熱情熄滅了。接着是“二·二八”的殘暴鎮壓,讓無數無辜非命於祖國親人的槍口之下,這一切讓臺灣民衆心冷了。1949年後,國民黨政權敗退臺灣,將臺灣作爲反共復國基地,在臺灣實行了慘無人道的“白色恐怖”,有時一天殺戮無辜達數千人,又一次讓臺灣與祖國隔絶,臺灣同胞再次淪爲“二等公民“,連講臺灣話教臺灣史權力也被剥奪。國民黨統治臺灣的40多年,對臺灣民衆灌輸了40多年的反共教育,祖國大陸完全被污名化了。而李登輝主政12年加上陳水扁主政5年,成功地將反共教育變成反中教育,瘋狂地“去中國化”,又將臺灣作爲一個新的國家與民族加以塑造,使兩岸關係跌宕起伏,形成了“四百年的疏離,一百年的隔絶,五十年的對抗”的兩岸關係。
這種特殊的經歷,造成的最大後遺症是形成了臺灣同胞對祖國認同的混亂。在日據時代之前的所謂“化外時期”,千辛萬苦來到臺灣的同胞,穿着“唐衫”,他們拜馬祖關公,自認是“唐山”人的後代。日據時代,他們中不少人參加到祖國的抗戰行列之中,這些人就是人們所稱的“半山”。但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却要臺灣同胞憎惡“唐山”與“半山”,因爲這是“清國奴”是“落後的支那”。殘酷的統治形成了臺灣民衆强烈的“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的“臺灣意識”。1945年光復,讓臺灣民衆欣喜若狂,但熱情很快被熄滅了,隨着是國民黨幾十年的“戒嚴時代”,也就是“威權統治”,使臺灣民衆對祖國的認同再度混亂,祖國成了“匪酋”、“落後”、“專制”、“苦難”的代名詞。臺灣同胞的“臺灣意識”則上昇爲要“出頭天”,要臺灣人“當家作主”的意識。李登輝上臺後更是推行“去中國化”教育,製造一個所謂“民主的臺灣”與“專制的中國”的對立,宣揚臺灣主體意識,鼓吹臺灣是一個事實獨立的不隸屬於中國的臺灣。這一切讓臺灣同胞在認同“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臺灣國”,在認同自己是“臺灣人”還是“中國人”,甚至是“加入美國第五十一州”或“回到日本去”之間,陷入了迷惘與混亂。
這一切應該説都是歷史造成的,是過去腐朽的政權與制度造成的,是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强加的,是苦難的中國歷程中最屈辱的一頁,責不在兩岸同胞。今天隨着中國的崛起與振興,我們正在撫平這段創傷,正在締造一個兩岸走“共同發展、共創雙贏、共同繁榮、共締一中”的道路,兩岸正在慢慢融合,正在共創新的共同記憶,再造六十年前的光復日,必將成爲新的現實。
紀念光復六十週年紀念日,總結歷史,會給我們很多啓示,它至少給了我們九點啓發——1.時間割不斷兩岸的認同;2.臺灣同胞的認同是在變化中的;3.對一個中國的最終認同是必然趨勢;4.做好自己一切事情是改變認同的關鍵;5.中國任意被人欺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6.“臺獨”是没有任何出路的;7.統一是兩岸相互融合的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8.誰也阻擋不住兩岸走向最終統一的大趨勢;9.臺灣問題决不是中國崛起的阻力,而是我們必須接受並可以化爲動力的助力。
(寫於2005年10月15日,2005年10月24日香港中聯辦《紀念臺灣光復六十週年座談會》發言稿,發表於2005年10月24日香港《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