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罷扁”與“保扁”的意義與前景



  一場“揭弊案”迅速演變“罷免案”,陳水扁成了公審的被告,連民進黨人也忙着與陳水扁作“切割”,陳水扁大有被丢之勢,但這場“罷扁”運動却又迅速演變爲“保扁”運動,甚至成了藍緑對决,成了“本土政權”的保衛戰,陳水扁又活了過來。臺灣政壇變化常常出人意料之外,顯得吊詭异常。

  怎麽看待“罷扁”與“保扁”,它究竟産生了什麽正面影響,又有多少局限性,人們無不關心事態發展,希望有個科學的分析與預判,我姑且試之。

  一、“揭弊”與“罷扁”的意義

  不管“罷免”能否成功,“揭弊”與“罷扁”有着許多重大意義。

  (一)陳水扁實際上是被人民公審了,他的政治生命客觀上終結了。  這個不可一世肆虐於兩岸並極具攻擊性的政客,操弄了臺灣政壇六年之久,終於被人民抛棄了,55%以上民衆一致認爲他應該下臺,66%民衆相信他在説謊,他的人格已經死亡,在野黨給他定了十大罪狀,盡管他伶牙俐齒作了自辯,但已没有多少人信任他了,不管他厚顔無耻地還會賴多久,客觀上他的政治生命已結束了,人民已開始公審他了,已落得萬人唾棄的下場。

  (二)陳水扁拖累了民進黨。  一個以“廉能”、“正義”、“革新”、“進步”、“民主”爲核心價值的民進黨,建立起的“緑色王國”,竟成了“炒股中心”、“貪瀆中心”、“説謊中心”,使這個黨的正當性與威信皆掃地,鋭氣大减,令民進黨處於風暴中心,步伐凌亂,陳水扁拖累了民進黨,從而影響了去年的“三合一選舉”及今年的“北高兩市選舉”。

  (三)“臺獨時間表”被打亂,“臺獨”步驟受挫。  從2003年始,臺灣當局打出了一個咄咄逼人的“臺獨時間表”,已完成了催生“公投法”與“公投”入憲,現進入“修憲”與“公投制憲”階段,將臺灣朝着危險的“法理臺獨”推進。然而“揭弊”與“罷扁”風暴,大大打亂了“臺獨”步驟。

  (四)民進黨内部權力完成初步交割。  從去年開始,島内的混亂,無不與民進黨内“四大天王”内鬥有關,這一切又與民進黨内權力交割紛争有關,陳水扁始終不願交權,但“揭弊”與“罷免”風暴,使陳水扁不得不交權,形成了“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民進黨主席游錫堃、“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柯建銘爲核心的新權力結構,民進黨的内亂有望暫時結束。

  (五)美國利用危機重新控制臺灣, 並迫使臺灣維持現狀。  在危機中,美國摒棄與陳水扁前嫌,表達了“挺扁”態度,讓陳水扁找到了救命稻草,從而進一步依附美國,向美國保证必須依賴美國,必須恪守“四不”承諾,必須按程序規定“修憲”,使美國重新控制了臺灣,並迫使臺灣必須維持現狀,不能擅自打亂美國戰略部署與利益。

  (六)客觀地緩和了兩岸的緊張,也推動了兩岸關係的改善。  “揭弊”與“罷扁”風暴畢竟讓陳水扁自顧不暇,讓臺灣政局陷於混亂,“臺獨”計劃被打亂了,客觀地有助於緩和兩岸緊張的態勢,也使臺灣當局必須正視民意去改善一下兩岸關係,尤其蘇貞昌主政後,他欲取得政績,也只有從兩岸關係着手,節日的包機直航順利通過,以及可能開放旅遊等,都客觀地推動了兩岸關係的改善。

  (七)促進了臺灣民主化進一步的成熟。  李登輝主政後推動了臺灣的“本土化與民主化”,使臺灣政治生態發生了根本變化,也受到臺灣民衆歡迎,但他又把“本土化”變爲“去中國化”,把“民主化”變爲“民粹化”,造成了兩岸緊張與島内動盪不安,弊案叢生也與島内民主不成熟有關,然而經“揭弊”與“罷免”洗禮,臺灣民主有望進一步成熟起來。

  二、“揭弊”與“罷免”前景

  “揭弊案”與“罷免”雖造成了重大影響,但它的前景並不容樂觀。

  (一)欲要結束民進黨統治單靠“揭弊”運動是解决不了問題的。  陳水扁與民進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但這不是因爲民生問題、社會問題、經濟問題造成民怨,而釀成民變,却是道德問題,靠的是幾個“揭弊英雄”不斷爆料,而缺乏政黨、中間選民、學生、社會的廣泛響應,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搆成的政權,靠幾個“揭弊英雄”的“揭弊”運動,是奈何不了它的。

  (二)“罷免”决定粗糙,缺乏相應法理,難以奏效。  臺灣憲政體制是“有缺陷的雙首長制”,即“總統”與“行政院長”并存,若“總統”不稱職可以“罷免”,但是“總統”是人民直選的,罷免權就交給了“立法院”,要有2/3“立委”支持方可奏效;若“行政院”不稱職,可以“倒閣”,要有1/2“立委”支持方可奏效。“國親”在人民義憤與少數政治人物刻意操作之下,决定了“罷免”,但國親並没有2/3之實力,結果難免聲勢浩大,不了了之。即使“罷免”成功,吕秀蓮登位,這難道是泛藍的奮斗目標嗎?若“罷免”不成就“倒閣”,結果是解散“立院”,60天内重選,泛緑將萬衆一心拼死一搏,泛藍能否同心協力共赴艱難,最終國親能否掌握“立院”2/3之席位,以及重選中出現的各種波折,一切也難以預料。總之,“罷免”决策粗糙,意氣成份多,理智策略成份少。

  (三)“罷免案”形成藍緑對决,使臺灣社會進一步被撕裂,意識形態更加對立。  “罷免案”火力原應集中陳水扁核心團隊身上,但最後形成“藍緑對决”與“本土政權保衛戰”,陳水扁反而解脱了,藍緑群衆却對立起來了,社會會付出更大成本,使中間選民更怯步,這在經歷十七年“臺獨”教育的臺灣,“藍緑對决”是最應避免發生的,但却發生了,藍緑的意識形態對立更尖鋭,這對今日的臺灣和今後兩岸關係理性化,都會有負面的影響。

  (四)馬英九形象受到重創。  陳水扁的好鬥與貪瀆,與馬英九的温謙與守法,形成了巨大反差,使廣大民衆從“擁扁”到“離扁”,形成了“馬英九熱”。然而馬英九半推半就地登上“罷扁”領袖地位,從宋楚瑜手上奪過了“反扁”權,强裝出“欲扣槍機”的“兇狠樣”,也從此失去了他原有優勢。馬英九没有揚長避短,也没有避實就虚,却去從事他根本無法適應的政壇惡鬥,去跟民進黨比爛,使他形象大受損傷。他原可抓住“揭弊”造成的社會影響,去建立有别於民進黨的新的臺灣論述,去教育人民認清“臺獨”領袖與“臺獨”主張是多麽虚僞,領導臺灣同胞去尋找真正屬於臺灣人民的利益,同時尋找也符合兩岸利益的新路綫,促使臺灣民衆覺醒。但馬英九没有這樣做,反激起本土民衆“保扁”,也使人民對他的期望大打折扣。

  (五)民進黨進一步失去原有核心價值,加速演變爲一個利益黨。  一個政黨有否生命力,取决於它的核心價值是否代表民意,以及有否反省能力,用這標準看民進黨,可以説它正在加快沉淪。他們“保扁”是爲了保自己,已完全没有反省能力,已完全不分是非,離人民愈走愈遠。從近期看,他們這樣做是能擺脱危機,從長期來看,是自我墮落,加速由盛而衰,會失去人民的支持。

  (六)“罷免”不成,在野黨反會陷入危機。  “罷免”通過可能性很小,除非檢調部門能抓住陳水扁下臺的關鍵證物,如果“罷免”不成,陳水扁有可能脱困,民進黨有可能出招反制,在野黨反會陷入危機。

  三、前景不容樂觀的主要因素

  “揭弊”與“罷免”,“罷扁”與“保扁”,前景不容過於樂觀,主要原因如下——

  (一)“臺灣意識”、“臺灣主體意識”及民進黨的“臺灣論述”迄今控制了臺灣多數人的意識。  人們雖然憎惡“第一家庭”一伙貪瀆腐敗,但人們尚未抛棄“臺灣主體意識”,本土勢力與不理性的緑色選民勢力仍占了優勢,一旦“罷扁”運動被引向“藍緑對决”,成功可能性就不高。

  (二)深緑群衆仍有相當數量,爲陳水扁提供了一把緑色保護傘。  在今日臺灣,藍緑支持者各據半數,但泛藍支持者中深藍爲20%,而泛緑支持者中深緑占30%,目前藍緑支持者並没有因爲“弊案”頻發而改變立場,在這樣藍緑政治結構和社會基礎没有發生根本變化情况下,政局變化的奇迹難以出現。

  (三)在野黨並没有扮演“揭弊”與“罷免”的真正的領導者組織者策劃者角色,因此鬥争顯得没有策略、目標和手段。  在野二大黨——國民黨和親民黨,迄今貌合神離,馬英九面對民粹社會缺乏草根性,加上宋楚瑜一味攪局以圖擴大影響,馬英九基本上是被宋楚瑜牽着走,因此無法形成一個團結的團隊,也無法制訂周密的從“揭弊”到“罷免”的戰略,不能集中火力,也不能分化瓦解,坐失了一個良機。更没有抓住機會推出新的臺灣論述。

  (四)中間選民與青年學生的沉默。  大凡一個社會運動成功與否,與中間選民及青年學生參與有關,這種“第三勢力”是極重要的政治勢力,而“揭弊”與“罷免”並没有讓中間選民與青年學生走到運動第一綫,去扮演社會的良心與希望,“第三勢力”聲音非常微弱,從而讓這場運動變成了兩個政黨間的“政治惡鬥”。這種冷漠與“臺獨”的“緑化教育”及泛藍缺乏正面論述有關,要改變這種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奏效。

  (五)美國及時表述了“保扁”立場,爲這場政争定下了基調。  美國從五月份的不允許陳水扁過境美國本土,到六月份的“保扁”,平衡了臺灣政壇兩股政治勢力,也牢牢控制了陳水扁,又防止臺海失衡,也維持了現狀,最大程度符合了美國戰略利益,美國真是老謀深算。美國的介入,爲這場政争定下了基調。

  (六)大陸善意的對臺政策還没有完全改變臺灣民衆的認同,本土勢力與“臺灣主體意識”還有很大空間。  長期以來,“臺獨”需要理由與敵人,他們一直製造事端引誘大陸出手,從而製造緊張與悲情,每每得手。而近年來,大陸不隨扁起舞,始終奉行善意政策,開始從改變臺灣民衆認同着手,“臺獨”開始失去“敵人”,於是内鬥加劇,使封閉的“臺灣主體意識”受到了衝擊,但大陸新政策還没有完全改變臺灣民衆的認同,這種改變臺灣民衆認同,促使内因覺醒與變化,還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正在從事一場持久戰,不會也不應該期待力量對比一朝一夕發生逆轉。

  總之,由“揭弊”引發的“罷免”,從“罷扁”引發的“保扁”,也許不會有一個我們期望的圓滿結局,臺灣從此進入了一個“戰國時代”,這是一個無奈的結局。

  

  (寫於2006年6月25日,發表於《東亞專報》第33期,2006年6月26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