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系列弊案對臺灣影響有多大



  近臺灣島内弊案迭爆,從“股市秃鷹案”、“高鐵延宕案”、“高捷泰勞案”到“林文淵分紅案”、“中華電信釋股案”、“聯勤軍購案”以及“二次金醜劇”、南縣市“三大弊案”……這麽多弊案在民進黨執政期内就先後曝光,是史無前例的。一個個“正人君子”的營私舞弊及中飽私囊嘴臉先後公諸於衆,這些打着“改革”與“反黑金”旗幟的民進黨權貴們紛紛從寶座上跌落,弄得民進黨灰頭土臉,陣脚大亂,上臺時的趾高氣揚、傲慢善辯、盛氣凌人之勢已不再,陳水扁不得不忙於救火,不斷地道歉與發誓,也不得不祭出黨紀來割袍自救。這是“3·19”槍擊案後更大一場“信任危機”與“執政危機”。五成四民衆不相信陳水扁對陳哲男的作爲“不知情”,六成民衆對於民進黨中央執政能力失去了信心,人們對陳水扁滿意度下降至二成八,對陳水扁不滿意度上昇至五成六。(臺灣《聯合報》民調,2005年10月30日。)這場風暴與危機,引起海峽兩岸民衆高度關注,有人甚至於問“臺灣會不會爆發革命?”人們不約而同關注事態的發展是很自然的,但這系列弊案對臺灣影響究竟有多大?會造成民變,釀成風暴,促成動盪,使民進黨崩盤,讓國親上臺,造就再次輪替嗎?還是僅僅是一場風波,民進黨在難堪一時後,傷點元氣,一切又重歸於舊呢?民進黨又會采取什麽方式加以反制呢?這系列問題是很有必要加以客觀評估的。本文將就此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求教於衆。

  一、系列弊案會對臺灣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系列弊案接連曝光,對民進黨執政的基礎,以及對人們心靈的衝擊,無論如何都是巨大的,它的影響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臺灣中遠期的影響要大於近期影響

  李登輝、陳水扁是“去中國化”的“教父”,但也是“去臺獨化”的“教父”。臺灣民衆從“去中國化”到“去臺獨化”要有一個過程,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臺灣民衆認識這些問題是必須付出代價的,是有一個自我認識過程的,而李登輝和陳水扁就是這個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只有臺灣民衆真正認識到李登輝並不是“民主之父”,他帶來的只是民粹,而民粹則會亡臺。臺灣民衆也只有認識到陳不是“臺灣之子”,他的花言巧語——“愛臺賣臺論”,只是爲了騙取選票,他不過是臺灣的一只碩鼠。只有臺灣民衆認識到李登輝與陳水扁不代表臺灣之福的這一日,臺灣才能走出“去中國化”誤區。當今臺灣系列弊案,讓臺灣民衆蒙受耻痛,這是臺灣民衆必須付出的代價,但他們也教育了臺灣民衆,他們是促使民衆覺醒的最好“老師”。因此,系列弊案對臺灣中遠期影響將勝於近期,近期還不到終結亂象之日。

  (二)“非道德化”將是“去中國化”的清醒劑

  陳水扁上臺僅五年,貪瀆濫權,寡廉鮮耻,“民進黨政府在一年裏,把2000多億預算以補助和協助的名義用來支持與它相同顔色的團體”,“醜聞弊案,貪腐漫權,其金額都龐大無比,已非幾億百億,而是以千億或萬億爲計”,(《政治流感正在臺灣發燒》,香港《亞洲週刊》2005年11月6日。)人們將這稱爲“集體共犯結構”。人們已不是單純憎惡陳哲男、林文淵這些陳水扁的“家將”,而是認識到這是民進黨 “政商關係”的結果,矛頭開始直指陳水扁,指出他們都是“共犯”。這種“非道德化”對民進黨執政基礎的傷害,遠大於五年内任何時期。

  陳水扁上臺後爲了鞏固執政地位,大搞族群、統獨的意識形態鬥争,重政治輕經濟,執政成績一路滑坡,讓臺灣民衆“口袋扁扁”,但很多臺灣人“仍要阿扁”,人們原諒“新手上路”,仍呵護這“臺灣之子”,因爲他們是“改革”與“反黑金”的希望。但今天他們貪婪無耻面貌大暴露,醜態遠勝當年的國民黨,這種“非道德”的自毁作用,使他們駕馭選民魅力迅速褪色,這對他們的打擊將是致命的,他們的“去中國化”能力也將隨之减弱,甚至會帶來“去臺獨化”的後果。

  (三)促進了中間選民的轉變

  近年來藍緑兩大陣營基本盤相對固定,而中間選民成了臺灣的關鍵。這些中間選民同情緑營爲多,“高文化”者爲多,他們以追求公平合理的社會秩序爲己任,他們憎惡“戒嚴時代”的“威權統治”,對民進黨理念有很大寄望,但“没有料到民進黨執政五年多來,圓了他們的不是夢,而是夢魘”,(陳君山:《知識分子鬱悶》,臺灣《聯合報》2005年10月29日。)於是他們從沉默開始轉變爲公開抗議。陳水扁的“恩公”李遠哲公開表示失望,並指責民進黨應該檢討,中研院七位院士公開發表《兩岸和平論述》宣言,臺灣中間選民傾向開始發生失衡。這對臺灣日後政情會産生深遠影響。

  (四)年底選情將受到衝擊

  醜聞連連,使民進黨年底“三合一”選舉選情受到了一定影響,例如臺北縣,原是蘇貞昌地盤,這次是“新民進黨運動”推動人羅文嘉參選,他的對手是從親民黨返回國民黨的周錫瑋,羅的民調原在22%左右,而周的民調只有19%左右,而如今周的民調冲到了50%左右,而羅的民調降至20%以下,這都是大環境使然。由此可一葉見秋,但要由此斷言,2008年民進黨將風光不再,還爲時尚早。

  (五)民進黨内部矛盾激化,將促使其轉型

  民進黨本是一個派系共存的政黨,陳水扁又獨攬大權,壓制不同聲音,親疏不公,危機暗伏,在處理這次危機時,手法過濫,引起黨内矛盾激化,各派系在暗中較勁,明争暗鬥開始公開化,將促使新老更替加快,也將促使民進黨轉型。

  (六)“臺獨”對大陸的毒性將暫時有所下降

  陳水扁連任後並没有放棄“臺灣時間表”,尤其不遺餘力地推動“二階段憲改”,將以此爲主軸來主導兩岸關係,對我們的威脅依然嚴峻,但系列弊案曝光畢竟牽制了他許多精力,使他方寸大亂,使其臺獨的毒性暫時有所下降,而且臺獨的正當性也受到了廣泛質疑,這對我們穩定兩岸關係是有利的。

  總之,系列弊案使臺灣民衆認清了陳水扁一伙决不是“改革”的希望,也不是“反黑金”的旗手,他們的臺獨理論只是謀取選票的伎倆,他們是一批自私的政客,是一個狹隘的政黨,這一切讓臺灣民衆高度失望,這種心理的影響,恐大於現實政治上的影響,對中長期的影響恐比眼下的影響更巨大。

  二、系列弊案對臺灣負面效應依然有限

  系列弊案讓臺灣民衆憤怒與失望,但對臺灣負面影響目前可能依然有限,不可能釀成“革命”或“民變”。這是爲什麽呢,我認爲囿於以下原因——

  (一)臺灣的憲政體制决定了權力更替須由選票决定

  今日臺灣的“政黨政治”與“民選結構”,决定了政黨輪替須用選票來决定,而不是使用“革命”、“暴動”、“民變”等方式。人民的不滿意可以用選票來表達,這個遊戲規則已被多數臺灣民衆接受。即便要革命,也需要“破壞性知識分子”的出現,而臺灣最激進的不滿現實者,這些年紛紛移居海外,不肯回臺灣直接對抗威權體制。而藍緑的基本支持者各在30%左右的基本結構還没有根本的改變。况且臺灣經濟形勢總體趨好,失業率也在下降,人民的痛苦指數不算很高,出現“民變”概率恐怕不會太高。

  (二)民進黨尚掌握着衆多執政資源和遊戲規則

  我們不能不看到民進黨畢竟還掌握着衆多執政資源,而且還掌握着整個遊戲規則。這規則就是李登輝執政十二年及陳水扁執政五年期間,建立的“愛臺賣臺論”、臺灣“主體意識論”及臺灣新的“國族觀”,這就使島内的“臺獨”意識形態得以踐行,如近日臺灣網民在網上對政府支持辯解者竟多於批評者,由此可見一斑。而誰掌握了遊戲規則誰就掌握了言語權,臺灣只要這狀况没有根本改變,就不會有我們期望的“奇迹”。另外,只要臺灣民衆的認同混亂不得到根本改變,認同臺灣人與中國人,認同臺灣還是大陸,這樣的問題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變。

  (三)在野黨尚未脱胎换骨依然處於分裂狀態

  嚴格來説,臺灣不具備再次輪替條件,最關鍵一點是在野黨没有經歷脱胎换骨,尚未被人民原諒和接受,他們未能浴火重生,並建立起有别於民進黨的“新臺灣本土論述”,便無法掌握言語權。當然,連宋來訪大陸意義深遠,給了臺灣民衆一個新的願景,即兩岸可以走“和平雙贏”之路,這種影響正在逐步發酵,但尚未根本改變局面。不久前國親還在與民進黨比爛比獨,今天國親也没有一條不合的理由,但他們依然分而不合,這一切讓人民失望。由於民進黨的太爛太無耻太無能,讓“政治不沾鍋”馬英九的人氣大旺,人們有了换個正派人做做的念頭,但並不是説泛藍已具奪回天下的能力與實力。正如施明德所言,臺灣民衆面對的民進黨及臺聯與國民黨及親民黨,猶如兩只爛蘋果,人民的選擇很無奈,這是今日臺灣的政治現實,我們不能不承認這一點,並接受臺灣亂象還可能繼續的現實。

  (四)美日對臺的支持是陳水扁的定海神針

  美日始終將臺灣視爲自己的囊中之物,作爲美國的“托管地”,並作爲對付中國大陸的一枚棋子,近又加强了美日臺的軍事同盟關係,舉辦了“美日臺三邊戰略對話”,不斷擴大售武,美日出於對中國崛起的恐懼,對臺灣的介入與控制越來越深,而陳水扁對美日的依賴也越來越深,雖有這些醜聞,還不至於像吴庭艷式人物那樣遭到抛棄。

  (五)不可低估民進黨的反制能力

  去年“3·19”事件告訴我們,不可低估民進黨的反制能力,當前民進黨决不可能束手待擒,他們必會找到反制措施,甚至會加大“臺獨”步伐,製造“臺獨”事端,把水攪渾,甚至會把禍水引向大陸。

  近日民進黨正在試探方向,“臺獨”喉舌《自由時報》開始有計劃地攻擊紀念光復六十週年活動,稱《慶祝臺灣光復是一場鬧劇》,(臺灣《自由時報》社論,2005年10月27日。)又攻擊TVBS電臺百分之百是中資,攻擊今年十二月臺北的國共論壇,攻擊連戰的俸禄,攻擊軍公教18%的退休金,攻擊“和促法”……并發表了《不容聯共制臺的連續劇再三演出》(臺灣《自由時報》社論,2005年10月29日。)、《國共玩在一起》,《從TVBS到國共論壇》等文章,我們對民進黨的反制與轉移矛盾實在不可以掉以輕心。

  總之,臺灣系列弊案對臺灣政壇影響是巨大的,但它不可能産生有些人期望的革命,當前我們對臺工作處於最主動最有效的時期,復雜曲折的兩岸關係,還有待我們扎扎實實的工作,有待我們持之以恒地改變臺灣民衆的認同,有待我們改變國際格局和解决臺灣問題的國際環境,對我們來講,統一决没有近路。

  

  (寫於2005年11月,發表於香港《經濟導報》第48期,2005年12月5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