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京珠高速公路曲江龍歸路段古墓發掘報告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這次在京珠高速公路曲江龍歸路段發現了東漢墓一座,南朝墓和唐墓各6座,明墓一座。並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不多,但時代特色明顯,墓葬形制較爲特殊,爲瞭解粤北地區在明代時期的喪葬習俗和夫妻制度有一定意義。
Abstract:The ancient tombs discovered in Qujiang County at Longgui Section of Beijing-Zhuhai Expressway include 1 tomb of Eastern Han Dynasty, 6 tombs of Southern Dynasties, 6 tombs of Tang Dynasty and 1 tomb of Ming Dynasty. A rescue excavation was conducted. The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are not great in number but significant in era characters. Shapes and Structures of these tombs are special. This discovery is significant in the explorations on the burial customs and the spouse system in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in Ming Dynasty.
1995年5月初,京珠高速公路曲江縣龍歸鎮所在路段,在平整路面的施工中發現古墓群。5月4~28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曲江縣博物館的配合下,對該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相繼發掘出東漢、南朝、唐和明代墓葬共14座,其中東漢墓1座,南朝墓和唐墓各6座,明墓1座。現將該次考古發掘的各時期墓葬簡要介紹如下。
一、東漢墓
東漢墓一座(M5)。該墓已遭到嚴重擾亂破壞,墓的形制大小及方向均不詳;但從散亂殘存的墓磚痕迹看,應爲長方形的磚室券頂墓,墓大致呈東西向。墓磚呈黄灰色,燒制火候不高,側面拍印有較疏的葉脈紋。其中長方形磚尺寸爲35×17×5厘米;楔形磚尺寸爲35×17×2.8厘米。
隨葬器物僅發現有2件方格紋陶罐,可分爲二式。
Ⅰ式罐:一件。口徑1.7、底徑9、高11.8厘米。敞口平沿,長領,圓肩,鼓腹,平底,肩腹部拍印有清晰的方格紋。青灰色胎,火候較高,叩之聲音清脆(圖一,1)。
Ⅱ式罐:一件。口徑15.3、底徑16.8、高19.5厘米。直口尖唇,斜肩,深直腹,平底内凹,肩腹部拍印有方格紋。灰褐色胎(圖一,2)。
二、南朝墓
(一)墓葬結構
南朝墓一共發現6座,均爲長方形券頂磚室墓,其中雙拱墓2座,單拱墓4座。墓的券頂在公路施工時因遭到破壞而壩塌。墓磚呈磚紅色或青灰色,多數飾有葉脈紋。長方形磚尺寸爲30×14.5×4.5或31×15×5.2厘米;楔形磚尺寸爲30×14.5×2.5或31×15×2.8厘米。現分述如下:
1.雙室墓(M10和M14)
平面呈長方形,其中M10長4.74、寬2.46、殘高0.95米;M14長3.78、寬1.8、殘高0.83。墓的側壁、後壁及封口均係用長方形磚順放錯縫叠砌而成,在距墓底80~85厘米高處開始用楔形磚起券。墓的中間由一道雙層磚砌成的隔墻將墓分成左右兩個棺室,隔墻前後兩端各砌有一個拱門以相通左右棺室,拱門間並裝飾有一個小窗(不通);後壁正中亦各砌有一方形壁龕。墓底平鋪一層或二層“人”字形磚。爲加固墓室結構,在墓室的前後兩端還加砌有一重承券,其寬度爲1~2塊磚。
2.單室墓(M3、M7、M8、M9)
平面呈長方形(圖二),左右兩側壁及後壁用長方形墓磚順放錯縫平鋪砌成。其中M7形制較爲特殊,其側壁及後壁均采用雙層磚砌成,並在後壁正中高約60厘米處伸出半塊磚來,可能是用作燈座。一般在距墓底75~80厘米處開始用楔形磚起券;墓底平鋪一層“人”字形墓磚;封門采用2~3層平砌錯縫叠砌而成。
(二)隨葬品
有青瓷器、鐵器、銀器等共34件隨葬品。四耳罐13件,可分三式。
Ⅰ式:5件。侈口方唇,短頸,圓肩,上腹略鼓,平底,肩上有4個條形横耳,其中M3:3口徑11、底徑11、高16.5厘米(圖三,1)。
Ⅱ式:6件。直口雙唇,圓肩,肩上有四横耳,大平底,釉大多剥落。其中M8:3,口徑11.8,底徑16、高18.2厘米(圖三,2)。
Ⅲ式:2件。微侈口圓唇,斜肩,肩上有四横耳,腹微鼓,平底,施黄緑色玻璃釉。其中M14:3,口徑9.8、底徑11、高18.8厘米(圖三,3)。
六耳罐1件(M14:1)。直口方唇,豐肩,肩上飾有4個橋形横耳和2個橋形竪耳,上腹鼓,往下漸内收,平底内凹。口徑8、底徑9.8、高15.5厘米(圖三,4)。
碗 6件。微斂口尖唇,圓曲腹,假圈足。其中M3:7口徑14、底徑5.4、高7.5厘米(圖三,5)。
盆 2件。直口斜沿,曲壁,深腹,假圈足,内底有一圈弦紋,施黄緑色釉。其中M8:6口徑22.5、底徑13.4、高9.3厘米(圖三,6)。
鉢 1件(M7:1)。斂口斜唇,鼓腹,平底,黄緑釉。口徑24,底徑13.2、高10厘米(圖三,7)。
鐵釜 1件(M8:5)。敞口方唇,高領,束頸,鼓腹,圈底,頸間飾有二道凸弦紋,上腹部亦飾有三道凸弦紋。口徑20,高12.4厘米(圖三,8)。
瓷硯 1件(M9:4)。圓形淺盤狀,侈口方唇,腹壁有一道折稜,底上凸,底下三足略呈獸蹄形。口徑11.7、底徑10.6、高2.7厘米(圖三,9)。
盤 5件。微斂口尖唇,淺腹,假圈足。其中M9:6 口徑15.4、底徑7.9、高3.4厘米(圖三,10)。
銀釵 2件。柳葉形釵頭,發釵的兩段呈細圓條形,銀灰色。通長7.8、寬5.4厘米(圖三,11)。
鐵剪 1件(M8:15)。表面銹蝕而呈灰褐色,保存完整,乃采用一根鋼材扭曲交股而成,剪把呈橢圓形,丸部扁平鋒利。通長21.2、寬5.1厘米(圖三,12)。
鐵鏡 1件(M8:14)。圓形,鏡面平直,鏡背中間有一橋形鈕,鏡身銹蝕嚴重,呈赭褐色。鏡徑11.3、鏡緣厚0.35厘米(圖三,13)。
三、唐墓
共6座,均爲長方形單室磚拱墓。規模要較南朝墓小,墓長度多在2.5~2.7米之間,寬度在0.8~1米之間。除M2外,墓的側壁、後壁及封門均采用單層磚錯縫砌成;墓底則用斜行磚或兩横兩竪磚相間平鋪而成。墓磚較爲寬薄,爲呈青灰色,燒造火候不高,一側飾葉脈紋。長方形磚尺寸爲26×15×3.2厘米;楔形磚尺寸爲26×15×1.8厘米(圖四)。墓内隨葬品極少。唯一例外的是唐墓M2,該墓雖然僅剩下墓的前半截,但仍可看出原來頗具一定規模。該墓殘長1.35米,外寬2.2米,兩側壁及封門均采用雙層磚錯縫平鋪砌成;墓底平鋪一層“人”字形磚。墓磚製作精細,拍印有卷草紋和圓圈朵花圖案。其年代應在唐代初期甚至隋代。這6座唐墓中共出有盤口壺、碗、四耳罐、盞、銅錢等16件器物。其中:
盤口壺 1件(M2:1)。盤口,束頸,遛肩,鼓腹,平底,頸肩處有一圓條的曲柄,另一端有一注嘴(已殘),兩側有一對稱的寬帶横耳。施黄緑釉,底不施釉。口徑12、底徑18、高34.8厘米(圖五,1)。
四耳罐 2件。侈口圓唇,長頸,圓肩,鼓腹,肩部有兩横耳,餅形底,灰緑色薄釉。其中M2:3 口徑13.1、底15.1、高17.5厘米(圖五,2)。
碗 2件 分二式
Ⅰ式:1件(M2:2)。敞口圓唇,曲腹,平底,内壁及外壁上半部施黄色薄釉。口徑16、底徑6、高5.7厘米(圖五,3)。
Ⅱ式:1件(M4:1)。敞口圓唇,斜曲腹,餅形小平底,黄色薄釉多已剥落。口徑19.2、底徑4、高5厘米(圖五,4)。
盞 3件,分二式。
Ⅰ式:1件(M6:1)。敞口圓唇,斜腹,平底,内壁上有一道凹弦紋。口徑12.6、高3.2厘米(圖五,5)。
Ⅱ式:2件。敞口圓唇,斜腹,底爲凹,灰褐胎。其中M12:1 口徑12.7、底徑4.9、高4厘米(圖五,6)。
銅錢 7枚。均爲唐代“開元通寶”銅錢,銹蝕嚴重,呈淡藍色。錢徑2.5厘米。
四、明墓
明墓一座(M1),爲長方形的三棺室券頂墓,由左、中、右三個長方形墓室相連搆成。墓室長2.45米,其中左室寬72、高80厘米;中室寬75、84厘米;右室寬75、高85厘米。墓的側壁、隔墻和後壁均采用青磚錯縫砌成,並用白灰抹縫及粉刷墓室内壁;墓底鋪一層縱横相間的平磚(圖六);封門均已不見。從該墓的中室和右室發現一件香爐和兩件盞。其中:
香爐 1件(M1:1)。爲鬲形爐。侈口寬平沿,沿上立有兩個對稱長方形耳,束頸,腹略鼓,外底凹陷,底部有3個對稱的空心乳狀足。表面施醬黑色釉。口徑11、高7.5厘米(圖七,1)。
盞 2件(M1:2,M1:3)。敞口斜唇,斜壁,淺平底。器表無釉,器内施醬黑色釉。口徑9.5、高1.9厘米(圖七,2)。
五、結語
該次發掘清理的14座古墓葬,時間跨度較大,上至東漢,下迄明代,主要以南朝和唐代墓葬爲主。且分布較爲集中,方向也有一致性,極有可能是一處家族墓地。就器物造型看,M5東漢墓所出土的方格紋罐與南雄、曲江、始興、韶關等地以前出土的漢代陶罐基本一致,但略爲矮胖而已,估計年代可能偏晚,約爲東漢晚期。6座南朝墓中所出土的青瓷器物。與粤北地區、廣東肇慶等地南朝器物存在很大相似性,部分墓葬的年代下限可能到陳隋之間。6座唐墓中,除M2形制特殊外,其餘形制較簡單,隨葬器物極少或没有,反映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狀况。M2唐墓墓磚紋飾與常州南郊戚家村初唐時期墓磚上所飾花紋風格極相似(注:常州市博物館:《常州南郊戚家村畫像磚墓》、《文物》1979年3期);此外,M2:1盤口壺的出現,亦證明該墓應屬初唐,因爲唐墓極少有盤口壺出現。明墓M1應爲一座夫妻及妾的三人合葬墓。這類三拱墓形制較爲特殊,爲粤北地區以前所未見,爲瞭解明代的喪葬習俗和一夫多妻制度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參加發掘的有省考古所的李岩、張鬆、黎飛艷和曲江縣博物館唐維哲、吴孝斌、餘萬勤。其中攝影爲黎飛艷,繪圖及文字由吴孝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