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形式各异的紫砂壺



  吴孝斌(吴孝斌,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紫砂壺又名“宜興壺”,它是用江西宜興特有的紫砂泥製作燒造而成的一種茶具。紫砂壺創始年可追溯到北宋中期,距今有900年曆史。曲江縣博物館收藏有數十件清代紫砂壺。它們款式多樣,其中不乏造型優雅、製作精美的作品,現將其中的5款介紹出來,以便大家共同欣賞。

  Abstract:Zisha teapots, also known as “Yixing teapots”, are made of purple clay specially produced in Yixing of Jiangsi Province. The first Zisha teapot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ddle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900 years before present. Museum of Qujiang County has collected tens of Zisha teapots of Qing Dynasty. The collection is of various types with no lack of elegantly-shaped and exquisitely-made ones. 5 of them are introduced here for the appreciations. 

  

  紫砂壺又名“宜興壺”,它是用江蘇宜興特有的紫砂泥製作燒造而成的一種茶具。從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可知,紫砂壺的創始年代可以上溯到北宋中期,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北宋詩人梅堯臣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的詩句,説明瞭它的一出現便已受到當時人們尤其是文人學士的喜愛,(宋元時期紫砂壺還主要作爲煎茶煮水的用具)因爲紫砂器的耐熱性好,冬天沸水注入無冷炸之虞,又能在火上炖燒,且有傳熱緩慢、提携不燙手的優點。到了明代,由於飲茶方式已從原來的末茶法(點茶法)演變爲現在的散茶法,飲茶時用紫砂壺泡茶便成爲一時風尚,紫砂壺以其天然穩重的色澤和粗細相宜的質感而深受文人雅士和達官貴人的青睞,被譽爲“檏雅堅栗,妙不可思”,其欣賞價值遠遠高於使用價值,“上者至與金玉等價”,因而涌現出供春、時大彬、李仲芳、陳鳴遠等制壺高手和名家。到清代,紫砂壺款式更加豐富,製作愈精美細緻,且已將壺藝與詩詞、書畫、篆刻等藝術密切地結合爲一體,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和欣賞境界。具有代表性的制壺名家有陳鴻壽、楊彭年、瞿應紹、邵大亨、程壽珍等。同時,有關紫砂壺的文字記載亦不在少數,較有影響的有明人周高起《陽羡茗壺係》、許次抒《茶疏》、張岱《陶庵夢憶》、清人吴騫《陽羡名陶録》、張燕昌《陽羡陶説》、李漁《閒情偶寄》等。曲江縣博物館收藏有數十件清代紫砂壺,它們款式多樣,其中不乏造型優雅、製作精美的作品,現將其中的5款紫砂壺簡單地介紹如下:其一爲高竹頂壺,(圖①)。壺高9、横15.8厘米,呈深紫色;壺蓋飾以帶葉竹枝鈕,竹葉作淺浮雕,壺嘴和壺把做成竹節形,刻劃精微生動,壺身呈四瓣瓜形,底凹陷;壺身一面刻有“黛閣横陳間寫韵”和“怡庭刻”草書體,另一面刻有幾竿風中勁竹、瀟灑風致。

  其二爲提梁扁壺(圖②)。壺爲紫黑色,通高15、直徑13.2厘米;壺身扁平,蓋與壺肩齊平且十分吻合,提梁略帶弧意,寓方於圓,所搆成的虚空與壺體十分和諧;壺體輕巧靈秀,富於韵味,在壺肩上鎸有行書款“此中得少佳趣”,“元供高人清賞”(圖③),壺身一面刻畫有“竹石圖”(圖④),另一面刻有“梅花圖”(圖⑤),竹石錯落瀟灑有致,梅花古檏蒼勁;壺底有3個豆狀小足,蓋内有“荆溪陳觀慶制”的陽文印記(宜興古時亦稱爲荆溪或陽羡)。

  其三爲半圓形扁身平底壺(圖⑥)。壺高10、厚6.5、寬17.7厘米,呈深紫色;壺身作半圓扁形,蓋上有橋形鈕,蓋内有“生大”戳印,壺嘴和把手截面爲長方形,壺底平直;該壺造型方正平直,壺嘴與壺把綫條、造型優雅,顯得古檏典雅。

  其四爲南瓜壺(圖⑦)。灰褐色,高9.6、寬16.2厘米;壺身作八瓣南瓜形,以瓜蒂爲壺蓋,一片瓜葉卷成壺嘴,葉脈刻畫清晰,從壺把延伸出兩條貼塑而成的南瓜花葉莖蔓,細膩逼真,壺底凹陷;整個壺的造型和諧自然,搆思巧妙,富有田園情趣。

  其五爲石榴多子壺(圖⑧)。壺呈赭紅色,高12.6厘米,壺身爲一大石榴,壺蓋作一大一小兩朵冬菇,蓋内有“安吉”印記,壺嘴作3節蓮藕,壺把爲一只菱角,壺底分别用核桃、蓮蓬和百合作爲三足,蓮蓬内的蓮子尚可活動,三足間點綴以紅棗、白果、荔枝,在壺肩處用葵瓜子、碗豆、花生、紅豆、黑瓜子、蓮子、板栗、荸薺圍飾成一圈。該壺共塑有大小果品共18種之多,且各用共本來泥色塑造,加上製作精微而栩栩如生,因而讓人難辨真僞,嘆爲觀止。

  

  (原載《廣東文物》2000年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