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浮雕蓬瓣爐



  ——宋時粤北佛教興盛的見证

  吴孝斌(吴孝斌,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介紹的是1990年夏天於曲江縣白土鎮北江公路大橋西岸一座宋代窑址中發現的一種製作精美、造型别致的浮雕蓮瓣爐。研究認爲,它們是一種當時家庭用以燒香供佛的小香爐。它的發現,印证了北宋時期粤北曲江地區佛教發展的興盛史,極具史料價值。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kind of exquisitely-made and uniquely-designed incense burners with embossed lotus petals. They were discovered in the ruin of a Song kiln at the west bank of Beijiang Highway Bridge in Baitu Town of Qujiang County.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y were domestic incense burners used to burn the joss sticks for the Buddha. This discovery is historically valuable because it proves the prosperity of Buddhism in Qujiang area of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1990年夏,曲江縣白土鎮在修建一座横跨北江的公路大橋時,於橋西岸發現了一座宋代窑址。聞訊趕來的縣博物館考古人員經過數日艱苦細緻的發掘清理,終於初步弄清了該窑的形制規模和内涵。該窑的發現。填補了過去曲江宋窑發現的空白;此外,該窑還出土了一種製作精美、造型别致的浮雕蓮瓣爐,它的發現,印证了北宋時期粤北曲江地區佛教發展的興盛史,極具史料價值。

  白土宋窑是一座平面呈“馬蹄”形的倒焰式饅頭窑。窑門向東,窑長3.1、寬2.7、殘高1.5米左右。窑的結構分爲窑床、火膛、窑門和煙道等部分。發現時窑頂已塌,窑内堆積物厚達2米。窑中出土有壺、罐、器蓋、碗、碟、燈座、鉢、盆等燒製品和墊柱、墊圈、墊餅、碾輪等窑具。碗、碟大部分胎體厚重,圓唇敞口,平底或玉環形底足;罐的器形不大,胎薄而輕,圓唇或卷唇,鼓腹,平底或内凹,肩上有2或4個條形半環耳。這些器物多施有一層醬黄色薄釉,製作較爲粗糙,明顯地帶有本地區宋代器物風格。[1]窑内還出土了幾件使用過的建窑黑釉盞殘件,當是當時窑工遺棄的茶具。它亦爲判别該窑的年代提供了證據。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與大多數器物製作上的粗率成對照。窑内同時還出土了一批數量衆多、製作精美、形式各异的浮雕蓮瓣杯式爐,它們至少分屬於四、五十個不同的個體。這些造型美觀的蓮瓣爐形體較小,高度和寬度一般不超過15厘米,看上去和杯差不多。但只要仔細觀察便可看出它們是爐而不可能是杯:首先它們器内和圈足内均不上釉,且較爲粗糙露胎,内底也多不平整,有的内底還有一個凹洞,顯然並不適用於盛裝液體;此外,器物外表堆飾有精美的浮雕仰蓮瓣紋,少則l層,多則4層,每層有3~5瓣蓮紋不等,立體感和裝飾味很濃,顯得極其華麗典雅,且器底又多爲重心穩定的圈足底座;其所裝飾的蓮瓣紋亦暗示了它們的用途或與佛教有關,這些都證明瞭它們是一種當時家庭用以燒香供佛的小香爐。

  這些浮雕蓮瓣爐的發現,在粤北地區尚屬首次。它們雖然形式復雜多樣,但根據其底足的不同變化,可將它們分爲以下六種式:

  I式爐 青灰或青紫色胎,燒造火候極高。爐身較爲深窄,腹壁上飾有一層四瓣的浮雕仰蓮瓣;底爲厚重的實心底,底座上有數層稜狀凸起,内底有一凹洞,重心極穩。表面施醬褐色釉,多已剥落,内及足底不釋。(圖一)該式爐的體型較爲粗重,底足和胎色明顯异於其他爐,帶有較多的原始性,尤其是它的内底有一凹洞更不見於其他爐式,因而它當爲早期爐式。

  Ⅱ式爐 淺青灰或淡黄色胎,由於胎質較軟而易碎,故不見較完整器物。爐身較爲矮闊,腹壁上飾有一層四瓣浮雕蓮紋,餅形底足。釉色剥落。整個器形顯得重心不够穩定,當爲早期的爐式之一。(圖二)

  Ⅲ式爐 灰色或灰褐色胎,胎質較硬。表面施醬黄色釉,多已剥落。爐體較爲深闊,侈口圓唇,外口沿下有一道凹弦紋;腹壁飾有1~2層的浮雕仰蓮瓣紋。每層有4~5瓣不等,瓣尖顯著向外凸出,立體感很强;底呈小圈足外撇。(圖三)

  Ⅳ式爐 灰色胎,燒結温度較高,胎質堅硬,叩之聲音清脆。僅見殘底,内底向上隆起,底足爲喇叭狀矮圈足。器外施醬黑色釉。胎釉結合較爲緊密。(圖四)

  V式爐 灰色或黄灰色胎,胎體較厚。器表施醬黑色釉。口部帶雙唇,腹壁分直壁和斜壁兩種,壁外飾有2~4層不等的浮雕仰蓮瓣紋,每層4~5瓣蓮紋;底爲座式圈足底並向外撇,座上多飾有數道凸起的條稜或弦紋,亦有鏤孔的。這是最爲精美的一種爐式。(圖五)

  Ⅵ式爐 黄灰色胎。侈口平沿,帶有雙唇;外壁飾有2層寬扁的浮雕仰蓮瓣,每層俱爲對稱的3瓣;底作喇叭形高圈足,圈足上飾有數道凹弦紋,形似竹節。施醬黄色釉,胎釉結合不緊密,釉多已剥落。(圖六)

  曲江白土宋窑出土的這些浮雕蓮瓣爐,在造型和紋飾上與宋時南方的潮安窑、同安窑有不少相似之處[2],亦與廣東惠州窑頭山宋窑出土的I式青釉爐、I式黄釉爐和Ⅱ式爐有共同的地方。[3]反映了當時曲江白土宋窑與這些窑之間可能存在技術上的交流或風格上的影響。從出土的蓮瓣爐數量之多和式樣之豐富,我們有理由認爲白土宋窑生産蓮瓣爐已經有了相當長的時間,産品也有一定的普及性。這與史籍所載的宋時曲江地區佛教興盛的史實是相一致的。

  在自土宋窑以東約15公里處,便是素有“嶺南禪林之冠”的佛教聖地南華禪寺。南華寺始建於南北朝樑天監元年(502)。唐高宗時禪宗第六祖惠能曾在此開壇演法、大倡禪宗頓悟之法達36年之久。所以該寺又有了“祖庭”之稱。唐朝以來歷代朝庭都對它極爲重視,先後賜名該寺爲“中興寺”、“法泉寺”等。北宋初太祖皇帝特賜名爲“南華禪寺”並沿用至今,“其後真宗、仁宗、神宗三朝優禮。曹溪復又興盛。”[4]另據曲江人宋代尚書餘靖《武溪集》卷九十九載:北宋時,“韶州生齒登黄籍者三萬一千户,削髮隸祠曹者三千七百名,建刹爲精舍者四百餘區。”據此可知當時曲江(韶州府治)佛教的興盛程度。著名於世的南華寺北宋木雕五百羅漢像也正是在這期間(慶曆五至八年)在廣州雕造好後運至南華寺的。由此可見,北宋時期正是粤北曲江地區佛教大盛的歷史時期。白土宋窑出土的這些精美小巧的各式浮雕蓮瓣爐,便是出於當時崇佛的需要,爲了迎合社會各階層衆多佛徒信士在家中燒香供佛的需要而生産的。因而,它們既是精美獨特的宋代文物和藝術品。同時也成爲北宋時期粤北曲江地區佛教興盛的歷史見证。

  

  (原載《廣東文物》2000年特刊)

  

  注釋:

  [1]《曲江縣文物志》第六節:古窑遺址。

  [2]中國硅酸鹽學會編:《中國陶瓷史》,第271~272頁,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3]惠陽地區文化局等:《廣東惠州北宋窑址清理簡報》,《文物》1977年8期。

  [4]《曹溪通誌》卷三,王臣外護第七。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