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東曲江大嶺埂塔基遺址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次發掘清理兩座塔基。2號塔基爲仿樓閣式磚砌塔基。保存有基座、基臺、護坡和附屬建築。另有少量地宫和塔身遺迹。基座下發現一些“元豐通寶”銅錢。1號塔基爲八角形仿樓閣式磚砌塔基,保存不好。僅可辨基座和塔心室。采集到一些宋明清時期日常用陶器和建築構件。根據塔基形狀、類型及出土遺物分析,2號塔基爲係哲宗時期所建,1號塔基屬明清時期。

  Abstract:Two tower bases are excavated.The N0.2 tower base is the imitation of building which is made from bricks.It consists of terrace base,Jizuo,Hupo and some sub-sidiary buildings.A few parts of underground house and tower body remain.Some“Yuan-you-tong-bao”copper coins are found under Jizuo.The N0.1 tower base is another imitation of octagonal building that is made from bricks,it is badly preserved,only Jizuo and the cen-ter of the tower can be distinguished.A few pottery daily utensils and building elements from Song to Ming&Qing dynasties are gathered.The N0.2 tower base is the Emperor Zezong period of Song dynasty and the N0.1 tower base belongs to Ming&Qing dynasties according to the tower base shapes and styles and the finds as well.

  遺址位於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鎮西南約3公里的石堡管理區塔下村大嶺埂山頂東南(圖一)。爲配合京珠高速公路南段韶關營運管理處的基建工程,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江縣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搶救發掘。

  大嶺埂地處曲江盆地邊緣,相對高度低。遺址所在接近崗頂的地區起伏平緩,地表分佈大量磚瓦碎片和灰砂等遺物。共布正方向5×5米探方9個,1×10米探溝3條,部分探方有擴方,總計發掘面積逾300平方米(圖二)。

  一、堆積層位

  發掘區地層堆積簡單統一。因水土流失和頻繁擾動,一般表土層下即見遺迹,部分遺迹則完全裸露於地表。

  第1層:厚0~0.45米,土色灰黑,土質鬆軟,含大量近現代陶瓷及磚瓦碎片和一些早期陶瓷片、建築構件等。

  第1層下發現塔基2個,編號TJI、TJ2。TJl打破TJ2,故TJ2的相對年代早於TJl。

  二、遺迹

  1.TJ2

  TJ2是一座方形仿樓閣式磚塔的塔基,保存比較完整,由基臺、基座、護坡石墻、附屬建築組成。尚有地宫遺迹和部分塔身可辨(圖三)。

  基臺平面略呈方形,東西長12.85、南北寬12.25、臺明高0.3米。以慢道方向測得基臺及塔的方向爲198°,基本爲坐北朝南。基臺内填土以裁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未精細夯打。臺面主要用方磚墁地,錯縫平鋪;基臺散水用長方形磚平鋪或鋪“人”字磚。東、西、南三邊保存有磚砌臺明,西殘長11米,東殘長5.5米,長方形磚錯縫平鋪。基臺南爲斜坡慢道,寬6.2、殘長4.5米,長方形磚墁地。方形磚常見規格30×30×4.5厘米、長方形磚爲30×15×4厘米。

  基臺中心是基座下部的坑形基礎部分,平面呈正方形,直壁平底,邊長5.2、深2.5米。基礎内填土分兩層,上層用純净細密的紅褐色黏土與石灰岩石塊混合夯築,厚0.6米左右,下層夯填土質堅硬,結構緊密,黏度極大的純净紅土,厚1.4米左右。坑内發現地宫塌毁後的殘迹。地宫用長條形石灰石塊砌成,頂部石縫用碎磚填補,距地表0.85、長寬各1.8、深1.6米。地宫内置長方形灰磚砌成的磚函,已塌毁,原况不詳。未見其他遺物。

  基座位於基臺中心的基礎之上,平面爲正方形,邊長3.45米。現存西北角基座和向内塌陷的部分塔身。基座爲須彌座,共15層磚,高0.67米。第1~5層磚(自下而上)搆成基座下部的下罨澀砧、荷蓮砧部分,第6~9層爲中間的束腰部分,第10~15層爲上部的上罨澀砧、方澀平磚部分。下部和束腰部分錯縫平鋪,上部以一層挑檐磚一層菱角牙磚相間挑出。基座底層磚下鋪墊“開通重寶”銀鉑1枚和銅錢74枚,銅錢以年代最晚的“元祐通寶”爲主,一般每塊磚下均有1~7枚,銀鉑墊放於塔角(表一)。不少銅錢粘附編織紋痕,估計這些銅錢曾用編織物包裹。塔身殘存6層磚(第16~21層),錯縫平鋪。磚常見規格爲30×15×4.5厘米。

  基臺上距基座3~3.5米發現呈方形分佈的柱礎坑10個。柱礎坑平面呈圓形,直壁平底,直徑0.7~0.8、深0.15~0.2米。坑以堅硬緻密的褐色土爲底,上墊2或3層長方形碎磚爲礎。中間兩柱柱距(中到中)3.75米,最寬;除西南角兩柱緊鄰外,其餘柱距雖2.75~3.25米不等,但對稱位置的柱距保持一致。從柱礎坑結構、大小和平面位置分析,它們應爲圍欄欄柱基礎。

  護坡石墻位於基臺以北1.5米處,呈東西向長條狀,石灰岩石塊叠砌,殘高0.7、厚0.3、殘長10米。從設置護坡墻的情况分析,此塔並未建於當時的山頂,而且山頂的原始地貌比較陡峭,水土流失明顯。

  附屬建築發現兩組。在護坡墻與基臺之間發現4個大小相近、排列有序的磚砌矩形池狀建築物殘迹。中間2個間距大,邊壁用側磚;其餘2個用磚平鋪;均未鋪底,亦未見其他遺物。估計它們是種植植物的坑槽。在慢道東西兩側發現兩個位置對稱、大小相近、砌法相同的長方形建築基址,利用基臺臺壁和慢道壁以長方形磚圍砌。基址内填土分兩層,下層爲純净褐色土,上層含細碎磚瓦,比較密實,没有發現鋪地磚。我們認爲此組遺迹現存部分乃類似於“埋頭”的地坪以下的基礎部分,其上部情况難辨。上述建築物所用長方形磚規格同基臺。

  2.TJl

  TJl是一座八角形仿樓閣式磚塔塔基,殘毁殆盡。該塔直接建於略經平整的TJ2基礎之上,現存遺迹尚可辨基座和塔心室的形狀大小。

  基座平面略呈規則的八角形,外徑6.6~6.8米,邊長2.1~2.3米,方向201°。八角形塔心室位於基座中心,外徑3.3、邊長1.3~1.6米。基座部分殘存厚約0.3米,以石灰、粗砂合成的灰漿混合碎石、碎磚搆成的基礎。塔座拐角及邊沿的基礎内似有規律放置較大石灰岩石塊。塔心室墁地及其他情况不明。

  三、遺物

  由於文化層無存,除墊放於TJ2下的錢幣外,其餘遺物均爲表土層采集,有瓷器和陶器兩類。器物殘碎,可復原者甚少。除明清時期的陶瓷殘片外,主要爲宋代遺物,現介紹如下:

  (一)陶瓷器

  1.瓷器

  日用器皿爲主。胎多灰白或白色,一般燒結較好;釉有青、青白(影青)、青灰、青黄、青緑、白、黑等;除素面外,有的釉下刻花。主要器類爲圈足碗,另有罐、執壺、杯、燈盞和爐。

  碗據圈足特徵分爲兩類。

  高圈足碗,3件,皆殘存底部。T303①b:2,白胎,青白釉,厚底,足徑5.4厘米(圖四,3)。

  圈足碗,11件,9件殘存底部,2件殘存口沿;4件有釉下刻花(其中2件内外壁皆有紋飾)。T302①b:3,灰白胎,豆青釉,外壁刻劃條紋,内壁刻花,足徑5.2厘米(圖四,2)。T303①b:8,灰胎泛黄,黑釉;敞口,弧壁較薄,口徑13.8厘米(圖四,1)。

  罐4件,1件可復原。T303①b:10,灰白胎,青褐釉;卷沿、侈口、長頸、垂腹、外底微圜内凹;肩飾鼓釘,腹、底刻同心圓狀漩渦紋;口徑10.4、高8.2厘米(圖四,8)。T303q)b:7,殘存底部,灰胎,青釉剥落,内壁有輪制弦紋,底徑6厘米(圖四,4)。

  執壺1件,殘存流。T301①b:6,灰胎,青釉(圖四,5)。

  杯1件,殘存底部。T201①a:1,白胎,白釉乳濁;直壁微弧,矮圈足,足徑4.4厘米(圖四,6)。

  燈盞2件。T302①b:1,灰胎,青白釉;敞口,淺弧壁,實足,口徑7.2、底徑2.7、高2.2厘米(圖四,7)。

  爐1件,底殘。T201①b:3,黄褐色胎,釉剥落;寬沿直口,直腹,腹部貼塑三層蓮瓣,口徑24厘米(圖四,9)。

  2.陶器

  有日用器皿和建築構件兩類,胎色青灰。

  (1)日用器皿:

  罐3件,1件據腹部弧度可大致復原。T303①b:13,方唇、侈口、溜肩、鼓腹、平底内凹,肩附4耳,口徑19、底徑25厘米(圖四,10)。

  (2)建築構件有瓦當、板瓦和筒瓦等。

  蓮花瓦當14件,皆殘。T101①b:3,直徑13厘米(圖四,11)。

  板瓦2件。T201①b:5,内有布紋,長25.5厘米(圖四,12)。

  筒瓦3件,殘。T201①a:2,殘長33.8厘米(圖四,13)。

  (二)其他遺物

  銀鉑1枚。圓形方孔,蓖點錐刺“開通重寶”四字。

  錢幣詳見表一。

  四、結語

  大嶺埂兩塔均未載於《(光緒)曲江縣誌》。

  TJ2的平面爲方形。方形塔在廣東古塔的平面形制中,多見於宋代以前的早期階段。兩宋至明清時期四方形塔雖日見式微,但並未絶迹[1]。該塔塔座下鋪墊的銅錢,爲我們比較準確推斷建造年代提供了依據。現存於塔座下的銅錢共計74枚,除14枚銹蝕難辨外,有“元祐通寶”51枚和“開元通寶”5枚、“元豐通寶”4枚。位置已被擾動的尚有“咸平元寶”、“熙寧重寶”等。鑄造於北宋哲宗元祐年間(1086~1094年)的“元祐通寶”不僅數量最多,而且年代最晚,故此塔應修建於宋哲宗時期。方誌未有著録,大概與廢毁較早有關。塔座下鋪墊銅錢的做法在廣東雖不多見,但仍有較多綫索可以佐证建造年代的推斷:其一,平面做方形的宋代仿樓閣式磚塔在廣東仍有保存,如龍川下塔和仁化澌溪寺塔[2];其二,所用磚瓦等建築構件的規格、紋飾特徵常見於廣東宋塔[3];其三,與包括殿堂類建築基臺在内的宋代基臺構作具有共性;其四,圍欄的設置,可見於宋代樓閣式木塔[4]。

  按常規推算,此塔高度在18米左右,屬可以上登的空心塔[5]。


  “廣東現存宋以前的塔基本上是佛塔”[6],TJ2的形制、結構特别是地宫的設置,説明其性質也應是佛塔,惜本次發掘未發現與之相關的其他建築基址。大嶺埂緊鄰“招隱岩”,其岩於縣誌中雖僅見“城南四十裏,唐新州盧居士常隱於此。提刑耿南仲書‘招隱’二字勒於石,編修程文德有題”[7]的記載,但據《(道光)曹溪通誌》,“能禪師(指六祖慧能)常隱居於此,後僧即岩中祀師父母”[8],故招隱岩與禪宗六祖和禪宗名刹南華寺關係密切。綜合考察招隱岩一帶地望特徵和現存遺迹,大嶺埂TJ2爲惟一一處與招隱岩和南華寺有關聯的宋代佛塔塔基遺迹。南華寺在大嶺埂東南6公里,“大宋平南海後,韶州盗周思瓊叛换,盡焚其(指南華寺)寺塔,……太平興國三年,今上敕重建塔,改爲南華寺”[9],大嶺埂宋塔的修建在南華寺此次奉敕修葺之後,宜屬情理之中。

  采集的宋代陶瓷器在一定程度上亦可佐证TJ2的建造和使用年代。譬如厚底高圈足碗與景德鎮湖田窑北宋早期鼓腹高足碗底足特徵相同[10],鼓釘漩渦紋罐的造型與贛州七裏鎮窑宋代黑釉鼓釘紋罐相同[11]等。

  TJl的相對年代較TJ2晚。由於與之相關的遺存基本無存,其準確的建造年代已難於推斷。在廣東古塔的發展歷史中,八角形塔常見於明清時期,且以風水塔爲主[12],TJl當不例外。

  大嶺埂遺址是廣東經正式考古發掘的首處古塔塔基遺址。

  

              領隊、執筆:鄧宏文

                發掘人員:郭順利、毛遠廣、吴孝斌、丁新功

                整理、繪圖:吴孝斌、陳紅冰、齊雪芳

  

   (原載《華南考古》第1輯)

  

  注釋:

  [1]參看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廣東古塔》收録《廣東古塔概述》。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9年。

  [2]同[1]。

  [3]同[1],附録、表二。

  [4]參看蕭默:《敦煌建築研究》“塔·木塔”所引榆林窟宋代第61窟“五臺山圖”中四層方形木塔,文物出版社,1989年。

  [5]“塔的高度與塔的直徑有一定的比例關係,通常爲1∶[KG-*2]4至1∶[KG-*2]6;小塔的底層周邊長之和近乎等於塔的高度,大塔則是副階周邊長之和相當於塔高。”“高塔多爲空心”且“廣東空心塔均能登高望遠”。參看鄧其生等《廣東古塔的特色與地位》,轉引自《廣東古塔》。

  [6]同[5]。

  [7]《(光緒)曲江縣誌》卷四《輿地書二·山》。

  [8]《(道光)曹溪通誌》卷之一“招隱岩”。

  [9]贊寧:《宋高僧傳》(範祥雍點校本)卷第八《唐韶州今南華寺慧能傳》,中華書局,1987年。 

  [10]劉新園:《景德鎮湖田窑各期典型碗類的特徵及其成因考》,《文物》1980年11期。

  [11]薛翹等:《略談新安沉船中的七裏鎮窑瓷器》,文物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代窑址調查發掘報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12]同[1]、[5]。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