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華寺》前言



  徐恒彬(徐恒彬,廣東省博物館。)

  【中文摘要】此文主要講述了南華寺的歷史沿革,幾度興衰,幾度重修,這裏保存着禪宗六祖的真身像,還有千佛袈裟、聖旨、宋朝木雕五百羅漢群像以及明代四大天王木雕像等等,這些都是珍稀的文物,因此南華寺不僅是我國佛教史上一個寶殿,又是我國旅遊的一個好去處。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record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Nanhua Temple, its experiences of rising, declining and being repaired, and it also introduces the precious relics kept in the temple like the true body statue of Huineng, the thousand-Buddha cassock, the imperial edicts, wooden sculptures of the 500 arhats from Song Dynasty and wooden sculptures of the four heavenly kings from Ming Dynasty, etc. Accordingly, Nanhua Temple is not only a precious hal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but also a wonderful site for tourism in China.

  

  南華禪寺是中國佛教著名寺廟之一,是禪宗的主要道場,向有“嶺南禪林之冠”和“嶺南第一山”之稱。寺址在廣東省韶關市南22公里處,依南華山(亦稱寶林山),面曹溪水,峰巒奇秀、景色佳美。

  南華禪寺初名寶林寺,因爲禪宗六祖慧能前後在此寺傳法40餘年,死後真身又供奉在這裏,所以成爲禪宗的“祖庭”,聲名遠揚。相傳,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梵僧智藥三藏率徒來我國五臺山禮拜文殊菩薩。在路過曹溪口村時,發現水源甚好,認爲此處必有勝地“堪爲沙門居止,代代高僧不絶”。於是勸村民修造住處。經過5年之久,建成寺廟,名爲寶林。當時的韶州刺史侯敬中曾問智藥,爲什麽名此寺爲寶林?智藥回答説:“吾去後一百七十年,有無上法寶於此地弘化,有學者如林,故號寶林耶!”[1]

  隋朝末年,寶林寺遭兵火破壞,遂至荒廢。關於寶林寺的修葺和復興時間,在禪宗史料的記載中略有出入,説法不一。但當以慧能定居此寺傳法後較爲合乎實際。據《曹溪大師傳》記載,慧能在唐儀鳳元年(676年),於廣州法性寺落髮受戒,然後歸曹溪寶林寺開堂傳法,由是寶林寺得以重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序》則説是次年歸寶林,同時得里人陳亞仙舍山,築藍若十三所。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敕名中興寺。三年(707年)後,又賜額法泉寺,並詔韶州刺史重加崇飾。總之,曹溪寶林以此時爲最盛。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八月三日,慧能在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國恩寺圓寂。同年十一月十三日遷六祖“真身”歸曹溪,次年七月建成祖師塔,二十五日將“真身”移置塔内[2]。慧能示寂後一百零六年,嶺南節度使馬聰爲六祖請稱號。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詔謚大鑒禪師,塔日“元和靈照”[3]。

  宋太祖開寶年間(968~976年),南漢殘兵爲患,六祖塔廟被毁爲灰燼,六祖“真身”爲守塔僧救護,未被損壞。以後,宋太祖將此寺賜名南華禪寺。會太宗嗣位,於太平興國元年(976年)遣郎中李頌等重建寺塔,加謚六祖爲大鑒真空禪師,塔爲太平興國之塔。其後,真宗、仁宗、神宗三朝優禮,曹溪復又興盛[4]。

  元末,南華寺又受兵燹。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已頽敗不堪。永樂年間(1403~1424年)稍加修葺。成化十三年(1477年)靈照木塔被改建成八角五層磚塔。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重建信具樓。正德二年(1507年)重修説法堂,十二年(1517年)重修大雄寶殿。嘉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祖殿,二十年(1541年)重建方丈,其後又漸衰敗。到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釋德清主持南華,重修寺宇,南華寺又得中興[5]。

  明末寺復荒穢。清初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大殿,十七年(1660年)重修方丈。到康熙七年(1668年),平南王尚可喜將全寺重新修飾,禪宗名刹焕然一新[6]。清末,南華寺又趨敗落,伽藍頽廢,殿堂傾圮,名勝荒蕪。直到1934年,虚雲大和尚來粤,募款重建南華寺,寺貌才得以改觀。然而,當時建築規模雖大,但質量較差,歷時不久即有不少殿堂房舍出現歪斜塌漏現象。尤其令人遺憾的是主要殿閣被移建到靈照塔下,形成一條中軸綫,改變了唐宋四合院式的寺廟結構,使人無法再睹曹溪伽藍原貌[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文物古迹的保護工作,尊重和維護宗教信仰自由,多次撥款重修大雄寶殿、藏經閣、六祖殿、鐘樓和鼓樓等建築。1972年以來,又陸續撥款20多萬元對主要建築進行修繕,並於1976年成立南華寺文物管理處,與寺僧共同搞好寺廟文物的保護和開放工作。1983年後由宗教部門管理。

  如今,寺前已有廣韶公路通過,乘汽車到達寺前即可見山門。山門兩側掛“庾嶺繼東山法脈”“曹溪開洙泗禪門”對聯。進山門,越園坪,有千年巨樟。登橋,經五香亭、放生池,即到二門“寶林道場”。門兩側並有對聯“東粤第一寶刹”“禪宗不二法門”。過二門至天王殿,殿内五大楹,寬敞壯觀。正中塑彌勒佛像,兩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後面立韋馱像。出天王殿是一座小花園,兩翼有鐘、鼓樓。鐘樓内懸南宋孝宗干道三年(1167年)所鑄萬斤大鐘一口,銘文清晰,音響洪亮,擊則聲聞數裏。鼓樓上有大鼓一面,下有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佛山鑄千佛鐵塔一座。過鐘、鼓樓登丹墀達大雄寶殿。大殿面闊與進深均七開間,規模巨大,氣魄雄偉,是廣東最大的寺廟建築。殿中塑三寶大佛(釋迦、藥師、阿彌陀佛),每尊佛像高8.31米,形貌莊嚴,沿襲清代則例。東、西、後三壁有泥塑五百羅漢群像,色彩華麗,神形怪异,繼承清代風格。這些塑像是1936年大殿建成時雕塑的,背景塑成大海,所有的造像都置於波浪滚滚的大海之上,在設計中有“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佛教寓意[8]。殿後有元惠帝至元四年(1338年)鑄大鐵鍋一口,鍋沿上鑄有銘文。大雄寶殿後面還有藏經閣、靈照塔、陳亞仙墓和六祖殿。全寺面積約12 000平方米。寺後緑樹成蔭,古老的水鬆高聳雲霄,香椿樹巨大繁茂,卓錫泉(俗稱九龍泉)水清冽甘美,此處是自古著稱的南華幽境。

  南華禪寺除了在宗教和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以外,還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

  時代最早的文物是北齊孝昭帝皇建元年(560年)的銅佛造像。造像小巧精美,高僅6厘米,佛像面型清秀,髻較高,一手向前,一手旁擺,兩邊飄帶飛舞,後有圓光和背光,上刻纖細火焰紋。足踩蓮座,座下爲四脚方臺,蓮座下有尖插入方臺中心,座和臺高2厘米。背後陰刻銘文爲“皇建元年五月五日淳於忠爲善養造佛像一區”。此像原放海會塔内,非南華寺當時所供佛像,何時何人所遺贈不可考。

  最著名的文物是六祖“真身”、千佛袈裟和聖旨。

  六祖“真身”是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八月三日六祖慧能圓寂後,用他的屍體制成的特殊的塑像。内部是人體乾屍,外表貼布,涂香灰泥,上漆。形象生動逼真,寫實傳神,表現出慧能大師的氣質。這座真身塑像是六祖慧能的弟子、唐代著名的雕塑家方辯創作的杰出作品。

  千佛袈裟是罕見的唐代傳世刺綉。長方形,長2.86米,寬1.46米,絹地現呈杏黄色,裏面顔色較深,原來似爲朱紅色,佛像全部爲跏趺坐式。手式有入定、接引、説法、降魔、合掌等。口、鼻、眼和髮髻清晰分明。用金綫綉出形象,然後配以藍色、淺藍色、朱紅色、檸檬黄色絲綫加以陪襯。蓮瓣綉成藍或淺藍色。背光和圓光亦爲藍或淺藍色。周邊綉出光芒。每行12個佛像共50行,總計爲1 000個佛像。袈裟周圍綉12條形象生動,張牙舞爪,戲弄寶珠的龍紋,這件袈裟綉工精巧絶妙,確爲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刺綉作品。文獻記載唐代武則天和中宗曾分别賜袈裟給六祖慧能大師。這件袈裟上的千佛手印多樣,有密宗影響,反映盛唐以後的風格,可能爲唐中宗所賜袈裟[9]。

  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聖旨,上面没有印璽,紙和書體都似明代的復製品。還有罕見的元代巴思巴文聖旨、蒙文聖旨各一捲和明正統十年(1445年)頒大藏經的聖旨,都是文物珍品[10]。

  數量最多、藝術研究價值最大的文物是北宋木雕五百羅漢造像。現存三百六十尊。這批木雕羅漢造像爲我國現存惟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羅漢群像中的一部分。這些羅漢造像不僅形象生動、雕工洗煉、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而且很多木雕造像上有銘文可考,使我們知道這批五百羅漢造像是雕於北宋仁宗慶曆三年~八年(1043~1048年),雕造地點在廣州,造好後運到韶州(今廣東省韶關市)。創作這批珍貴木雕藝術品的匠師有張續、蔡文贄、廖永昌、王保、郝璋等人。

  明代的四大天王木雕像也是南華寺的文物精華。木雕的形象具有廣東人特點,面貌、表情、姿態和動作各不相同。多聞天王表情威猛,手持寶劍;增長天王戴冠披甲,身圍玉帶,面部飽滿豐潤,左手執琵琶,右手彈弦,生動傳神;持國天王面部肌肉緊張,兩眼圓睁,右手執傘,威風凛然,似有不可侵犯之勢;廣目天王下巴上翹,咬筋强韌,手捉大蛇,顯示出勇敢的氣概。每尊像高86.5厘米,外表涂金,輝煌耀目,雕工高明,刀法卓絶,是明代木雕的杰出作品。

  此外還有隋代的鐵鑄摩利支天造像、南漢大寶七年(公元964年)銅鐘、宋代的鐵鑄觀音菩薩造像、明代的金書華嚴經殘卷等文物,也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古代著名的唐王維撰“六祖慧能禪師碑銘”、柳宗元撰第一碑“曹溪第六祖賜大鑒禪師碑”、劉禹錫撰“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和宋蘇軾撰“卓錫泉銘”等碑刻均已無存。現存最重要的碑刻是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秋鎸石的六祖像碑,還有明代的“御制六祖壇經法寶序碑”及後代修繕廟宇的碑記[11]。

  南華寺的珍貴歷史文物和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它成爲廣東省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和宗教活動場所,吸引了大批遊人、學者和佛教徒。每逢節假日,更是車水馬龍,人潮涌動,人們争相來這裏欣賞、探索、研究禪宗勝刹,瞻仰六祖大師遺像,遊覽風景名勝和參觀罕見的古代文物精華。

  

  (原載《南華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

  

  注釋:

  
[1]《曹溪大師傳》、《曹溪大師别傳》。見(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埴經校釋》,中華書局,1983年。

  [2]丁福保:《六祖壇經箋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63年。

  [3]馬元、釋真重修,劉學禮重鎸《曹溪通誌》。

  [4]隋齋居士:《南華小志》,廣州登雲閣1937年3月印;又見《曹溪通誌》。

  [5]釋德清:《中興曹溪禪堂香燈記》,《曹溪通誌》卷四;又見《憨山大師年譜疏》。蘇州弘化社1935年3月。

  [6][9][10][11]《曹溪通誌》卷一、卷三、卷五。

  [7][8]隋齋居士:《南華小志》第四章,廣州登雲閣。1937年3月印。又見《菩提流動月刊·曹溪專號》,曲江泰興印刷局,佛歷二九七六年印。菩提流動學會發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