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曲江縣出土的東漢至南朝時期銅鏡



  吴孝斌(吴孝斌,曲江縣博物館。)

  【中文摘要】本文報導的是在曲江縣近年來出土的七件銅鏡,經鑒定爲:三件是漢代流行的博局鏡,一件是東晋銅鏡,三件爲南朝銅鏡,其中兩件爲神獸鏡,一件爲鳳鳥鏡,它們的花紋和造型都十分精美,因而愈顯珍貴。

  Abstract:This article reports 7 pieces of bronze mirrors unearthed in Qujiang County in recent years. The identification proves that: 3 pieces are Boju mirrors which were popular in Han Dynasty; 1 piece is a bronze mirror of Eastern Jin; 3 pieces are bronze mirrors of Southern Dynasties among which 2 are mirrors with figures of sacred beasts and 1 is a mirror with the figure of the phoenix. Their patterns and designs are extraordinarily exquisite, which makes them more valuable.  

  

  曲江縣近些年來在墓葬清理中共出土了7件銅鏡,其鑄造年代分屬東漢至南朝時期。現依年代早晚順序逐一介紹如下:

  東漢銅鏡:3件。均爲漢時流行的博局鏡(規矩鏡),其紋飾與山東嘉祥縣出土的東漢鏡及韶關地區東漢鏡風格一致[1]。其中1件爲1989年曲江南華天王山東漢墓中出土(圖一),半球形鈕,四葉紋鈕座,座外飾雙綫方框:8枚乳釘紋與博局紋將内區劃分爲四方八極,分别配置8只兩兩相對的鳥獸圖案;外區飾銘文和櫛齒紋各一周,銘文順讀爲:“尚方作竟(鏡)真大巧,上有山(仙)人不知老口雲。”共16字。鏡徑12.2、厚0.35厘米,重170克。

  樟市鎮群星東漢墓出土的1件博局鏡(圖二),呈半球形鈕,四葉紋鈕座,座外飾方框短綫紋;其外的8枚乳釘和博局紋將内區分爲四方八極。分别配置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禽獸圖案;外區有銘文一周,順讀爲:“尚方作競(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食棗,浮白天下遨四海”共27字;外緣飾鋸齒紋和水波紋。鏡徑15.4、厚0.35厘米,重340克。鏡面烏黑發亮,幾可鑒人。

  龍歸鎮石下村東漢墓出土的博局鏡,其圖案紋飾與南華天王山東漢銅鏡相同,唯鏡身略爲殘破,銘文字迹不甚清晰。鏡徑14、鏡緣厚0.4厘米,重240克(圖三)。

  東晋銅鏡:l件,爲變形四葉龍鳳鏡(圖四)。半球形鈕,圓鈕座,四瓣桃形葉將鏡背分爲四區,每區各有一振翅翹尾的鳳鳥,它們呈兩兩相對;四葉瓣中亦各有一條夔龍圖案;外緣由龍風圖案相間飾成。鏡徑10.7、厚0.3厘米,重105克。鏡呈銅緑色,質地較差,紋飾不够清楚,乃1990年曲江南華天王山M2l墓中出土。其紋飾與《中國古代銅鏡》上所載的三國、六朝時期的變形四葉鏡相似[2]。

  南朝銅鏡:3件,其中兩件爲神獸鏡,一件爲鳳鳥鏡。

  1991年曲江南華水泥廠南朝墓中出土的1件神獸鏡(圖五),半球形鈕,圓鈕座;内區鑄有高浮雕的對置羽人像和神獸像;外區有半圓和方枚相間排列,方枚上銘文順讀爲:“吾作明幽 口煉三商周口無口”12字;外緣飾有一周銘文和卷雲紋,銘文順讀爲:“吾作明竟(鏡)幽煉三商周克(刻) 無極 口惠周口口序道口 靈泉异日 口口樂衆 神見容口 禽四時銜拜組綱服口 富貴福禄”共45個字。鏡徑12、厚0.4厘米,重225克。該鏡紋飾與廣東乳源縣南朝墓中出土的一件銅鏡有較多相似之處[3],全鏡共鑄有銘文達57字之多,這在廣東南朝鏡中尚屬罕見。

  另一件神獸鏡是1998年12月樟市鎮南朝墓中出土的,鏡背的紋飾圖案與前一鏡基本一致。其内區銘文順讀爲:“吾作明竟幽煉三商周口口口”共12字;外區銘文模糊不清,多不可辨,共有38字。鏡徑9.9、鏡厚0.4厘米,重106克(圖七)。

  鳳鳥鏡一件,1991年曲江縣南華演山南朝墓中出土(圖六)。半球形鈕,圓鈕座,内區僅飾有一只淺浮雕的鳳鳥圖案,曲頸自顧,展翅張尾,周圍飾以卷草紋.夕卜緣飾鋸齒紋和弦紋。鏡徑8.4、厚0.3厘米,重80克。這種南朝時期的鳳鳥鏡廣東地區極少發現。爲粤北韶關地區南朝墓中所僅見,因而愈顯珍貴。

  

  注釋:

  
[1]嘉祥縣文管所:《山東嘉祥縣出土古代銅鏡》,《考古》1986年10期。

  [2]孔祥星、劉一曼:《中國古代銅鏡》,第397-398頁,文物出版杜1984年。

  [3]韶關市文管辦:《廣東乳源縣虎頭嶺南朝墓清理簡報》,《考古》1988年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