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國稻作起源問題述略
禤細賢 潘光灣(禤細賢、潘光灣,曲江縣文化局。)
【中文摘要】關於我國稻作的起源説法較多,有雲貴高原起源説;有説起源於長江中下游;還有華南起源説及外來傳播説,但所有稻作的起源都應具備三大前提。一是有野生稻的存在;二是有適合栽培水稻的氣候環境;三是有栽培水稻相適應的技術。只要具備以上三個條件,都有可能成爲我國稻作的起源地,但也不排除文化之間的交流。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heories on the origin of the rice cultiv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theory of Yungui Plateau origination, theor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origination, theory of South China origination and theory of exotic transmission. Three major premises are needed for all theories. The first is the existence of the wild rice. The second is a suitable climate for the rice cultivation. The third is the techniques needed in the rice cultivation. Every place with all these three premises could be the cradle of the rice cultivation in China.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hould not be eliminated.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目前我國水稻分佈南自熱帶的海南島、北至黑龍江省北部,東至臺灣省,西至新疆。低自東南沿海的潮田,高至雲貴高原海拔2400米以上。現在的水稻是從野生稻經過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馴化而形成的基本型(籼稻)栽培稻,在不同的氣候環境條件下,由基本型(籼稻)或野生稻的植株個體變异而形成粳稻。爲此,關於我國稻作的起源課題,許多農學家、考古學家龢民族學家都發表過許多見解。在此,就我國稻作起源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我國稻作起源假説
我國古代就有“五千年前的神農始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説。目前,關於我國稻作的起源大致有:雲貴高原起源説;長江中下游起源説;華南起源説;外來傳播説。
(一)雲貴高原起源説
我國現生栽培稻是從野生稻馴化過來的。目前貴州至今没有報導有野生稻的記録,而雲南地形極爲復雜,河流切割,地面崎嶇、破碎,多山間盆地,形成許多不同區域性的生態環境,素有“十裏不同天”的氣候環境。雲南的野生稻僅分佈在個别地區,由於地形環境氣候的限制,史前文化難以交流。從考古材料來看,雲南發現最早栽培稻遺存是元謀大墩子遺址,年代爲距今3210±90年。在雲南新石器時期的遺址,至今還没有發現有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的文化遺址。
(二)長江中下游起源説
我國目前發現栽培稻遺迹,大多數在長江中下游,據不完全統計,長江中下游發現的栽培稻遺迹有60多處。值得一提的是,70年代初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和80年代末在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以及近年發現澧縣八十垱遺址,在陶片、紅燒土、地層中,發現大量的栽培稻穀殻和炭化碎屑,年代爲我國之最,距今8000多年,故此,考古學家比較傾向長江中下游尤其是中游起源説。長江流域,在夏季高温多雨的自然生態,適合稻穀生長的優越環境,素有“兩湖熟天下足”的美稱,但長江流域冬季比較寒冷,這與稻穀的生態不相適應,野生稻自然不能安全過冬,冬天其他食物資源也比較稀少,加上人口增長和文化的交流發展,傳統的采集、狩獵、捕撈經濟模式難於維持人們的生活需求,迫使人們開闢新的食物來源。人們在長期和大自然作鬥争中,已經熟悉了許多可食植物的根、莖、葉、果實,其中也包括野生稻。在其他食物比較充裕的季節,人們可能不會看中野生稻,因爲稻穀首先要除殻。但稻穀最大的優勢是能長期儲存,因此,在食物資源稀少的冬季,能滿足人們對食物的起碼需求。於是,人們在和自然作鬥争中懂得爲生存而開闢新的食物資源,由傳統的依賴自然的采集、狩獵、捕撈的經濟向“鋤耕農業”和“犁耕農業”生産性經濟過渡。
(三)華南起源説
嶺南氣候炎熱、多雨,基本上終年不見雪,具有最適合水稻生長的自然條件,野生稻也分佈廣泛。從考古資料顯示,廣東至今發現栽培稻遺迹僅有曲江馬壩泥嶺、石峽、烏石床板嶺、翁源壩仔下角壟等4處,年代也不及長江中下游早,嶺南地區在衆多的新石器遺址中,其經濟形態主要是以狩獵、采集和捕撈水生動物爲主。華南野生稻分佈廣泛,爲什麽華南稻作農業發展緩慢?這與華南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分不開,華南地區主要以丘陵山地和低濕沼澤地爲主,其氣候温和、季節性變化較小,其他食物資源和野生稻十分豐富,人們可以在任何季節,通過采集、狩獵或捕撈得到充足的食物。隨着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以及人口增長帶來的需求,加上人們從采集中早已熟悉野生稻的生長習性和食物價值,於是,産生了人工馴化栽培水稻。
(四)外來傳播説
外國學者認爲“中國水稻由印度傳至中國,中國籼稻來自印度、粳稻來自日本”。其説法依據,一是稻的名字起源於梵語,而且説在印度野生稻廣泛生長。在印度東南部的錫卡斯,人們還將野生稻當作糧食來收穫。從考古材料來看,印度發現最早的栽培稻遺迹,也只不過三四千年,而我國長江、黄淮和珠江流域等地區發現大量的、年代更早的栽培稻遺迹,完全可以否定“我國栽培稻來自印度的説法”。
二、我國栽培稻遺址所反映的原始農業發展水平
一個文化遺址的生産工具可以反映其文化發展和生産力發展水平。我國古代傳説“神農始教民播種五穀”,還發明瞭農具,《周易·繫辭》所説“神農氏作,斫木爲耜,揉木爲耒”這説明瞭人們在發明創造農具之前,有過一段使用竹木器時代,也就是説原始的農業工具由竹木工具發展到使用穿石器、石錛、石刀、石斧、石鏟、磨盤等。這些工具用於墾荒、翻土、除草,穿孔石器捆綁在竹木棒上作砍辟、鬆土工具,磨盤則是穀物加工工具。早期的稻作栽培規模較小。人們在住所的附近,找一塊比較開闊的地,有小河或其他水源,適宜於小規模稻作栽培生産就行了。隨着人口增多,稻穀的食用和能够儲藏的價值逐漸被人們重視,稻作才逐漸發展起來。我國近百處栽培稻遺址中,除有各自的文化内涵外,即是同處一個區域,其生産力發展水平也有差异。各地稻作遺存,年代雖然有早晚,但遺存的生産工具,反映其原始農業發展水平。河姆渡遺址出有大骨耜和石斧,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則比較簡單,良渚文化使用的是石“犁形器”,而石峽遺址使用石鐝和大型長身錛,各文化遺存出土的石鏟和石錛都大同小异。這表明彭頭山遺址的原始農業發展比較緩慢,河姆渡遺址、良渚文化和石峽遺址的原始農業發展較快。各文化遺址彼此間可能存在交流和傳播關係。從以上介紹的材料來看,這些遺址出土的農業工具都已初具規模,無論在工具種類和製造技術上都有一定水平,由此反映出當時稻作農業的水平已發展到一定高度,顯示稻作已非處於最初起步的階段,這點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三、小結
1.我們認爲我國稻作起源是多元的(即稻作起源不止一個中心)。縱觀我國新石器時期栽培稻穀遺存,有近百處,其分佈在黄河流域、漢水、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雲南地區、淮河和巢湖地區,最北地點爲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最南是廣東曲江石峽遺址,東至東海之濱的江浙,西南達雲南。由此可見,我國新石器時期栽培稻已分佈廣泛。考古學家偏重於長江中下游起源説法,一是長江中下游栽培稻遺迹年代早;二是發現的遺迹占的比例大。農學家側重於雲貴高原起源説,其理由爲雲南、貴州少數民族有保留刀耕火種種植稻的傳統。
2.稻作的起源,應具備三大前提,一是有野生稻的存在;二是要有適合栽培水稻的氣候環境;三是要有栽培水稻相適應的栽培技術,只要具備以上三個條件,都有可能成爲我國稻作的起源地,但也不排除文化之間的交流。
3.從現已發現的稻作遺址來看,其生産技術都具有相當水平。稻作起源應從更早的原始遺址中去尋找,尤其是已出現原始陶器生産的古遺址。
(原載《中石器文化及有關問題研討會論文集》)
參考文獻:
1. 丁穎:《中國水稻栽培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年版。
2.楊式挺:《從考古發現試探我國栽培稻的起源演變及其傳播》,《嶺南文物考古論集》,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8年版。
3. [印度]M納耶·著,顧銘洪譯、朱立宏校:《水稻的起源和細胞遺傳》,農業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