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改進我省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的建議
汪新生
在落實省委、省政府科教興省和建設文化大省决策中,我省的高等教育規模近幾年來有了較大幅度的擴大,各類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包括大專、本科和研究生)人數快速增長,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發展的新景象。由於大學擴招,從2004年起,我省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長非常可觀。繼上個世紀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國企工人下崗浪潮後,第三次就業高峰已經到來。這次浪潮的前鋒於今年9月達到最高點,而且要蔓延“十一五”頭兩年。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爲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重要因素。
統計資料表明,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爲413萬人,比2005年增加22%;同年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與2005年實際接收安排的畢業生人數相比,降幅達22%。而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495萬,比2006年增加8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幅達19.9%。隨着高校畢業生規模的逐年增加和社會需求增長緩慢,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需求有限,僅占新增崗位的22%,高校畢業生總人數增加22%,而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却降低22%。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2007年我省普通高校畢業生超過27萬人,比2006年增加6萬人,增幅達28%。此外,每年外省南下廣東找工作的大學生不少於10萬,加上前兩年未落實就業崗位的省内外高校畢業生,今年在我省求職擇業的高校畢業生高達42萬人。
由於近年來大部分碩士研究生學制改爲兩年,2007年迎來兩年制研究生畢業涌向就業市場的第一次高峰。據瞭解,僅中山大學2007届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就達到5180人,超過了本科生(5104人)。而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這兩所綜合性大學的碩士研究生2007届畢業生人數也不會减少。據統計,今年全省高校畢業研究生預計達到3萬人。在談到2007年的就業形勢時,中大就業指導中心的負責人用了四個字來概括,“依然嚴峻”。他認爲,廣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對外地的畢業生没有設置任何準入門檻,這是廣東吸引爲數衆多畢業生前來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與中山大學等部屬重點大學相比,地方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形勢還要嚴峻得多。得益於多年來我省社會經濟的較快發展,就業市場的培育和發展與内地其他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在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據統計,截至2006年12月,2006届的大學生就業率雖高達96.18%,但靈活就業者和暫緩就業者占了就業率的62%,這是就業中的不穩定因素。在高就業率下,大學生就業穩定性、就業滿意度不高的情况依然存在。另外,部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偏低、許多用人單位規定的招聘條件過高等情况也值得注意。
2006年我省大學生各專業就業率情况調查顯示,農學專業的就業水平最高,達78.38%。管理學和工學的就業水平分别爲58%和55%。醫學專業學生的總體就業水平最低,僅爲31%;教育學專業學生的總體就業水平也僅爲33%。而法學專業學生的總體就業水平爲37.85%,低於人們的預期。被視爲冷門的哲學和歷史學專業學生的總體就業水平,分别爲40.35%和51.85%。
2007届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見面活動的7場行業分類招聘會涵蓋營銷、管理、技術、銀行、郵政及電力等人才需求較大的幾個領域。共計865家用人單位提供了19268個崗位,56500個大學生進場應聘。在這種行業分類明確的招聘會上崗位需求數和進場求職學生人數匹配得較好,效果也更理想。但在其他一些招聘會中,因爲求職的學生太多,一些學生甚至無法與用人單位面對面接觸,從而使招聘者與應聘者的盲目性增加,成功率下降。
今年師範生的就業就顯得相當困難。今年師範類本、專科畢業生共計2.8萬人,比去年增加近4000人。而目前珠三角地區的師資已相對飽和,加上如今事業單位“逢進必考”,影響了一些學校的用人自主權和積極性。在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承辦的技術師範師資和職業技術類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雖然進場招聘的廣東各地教育單位和企業共有160多家,單位和專業多過往年,但相對於萬名求職的畢業生來説,就業競争仍然十分激烈。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就出現了過百名碩士生争一個輔導員崗位的激烈競争狀况。在由廣州中醫藥大學承辦的醫藥衛生類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來自省内外140多家單位累計提供的近3000個就業崗位,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醫藥衛生類院校的1.2萬名應届畢業生。但是,幾乎所有醫院都寫明要“碩士以上”畢業生,只有個别“醫院辦公室”的職位要求本科以上。普遍偏高的學歷要求讓許多只持有本科文憑的畢業生們進退兩難。不少高校畢業生在就業競争中因爲缺乏工作經驗而被企業拒之門外,没有就業機會又導致求職者進一步缺乏工作經驗,從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的求職過程中。
爲解决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中央已陸續出臺多項就業鼓勵政策,包括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鼓勵各類企業特别是中小企業龢民營企業吸收大學生就業,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督促高校做好就業服務,以及實施高職、大專畢業生技能培訓認证工作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已於今年年初通過。國務院辦公廳也專門下發了《關於切實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廳先後頒發和制定了《廣東省“十一五”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意見》、《關於2007年廣東省接收高校畢業生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相關文件,並出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如專門實施了“高校畢業生見習計劃”, 計劃掛牌設立1000個見習基地,每年組織1萬名未就業應届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啓動瞭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工作計劃,連續5年每年將組織不少於600名應届高校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鎮(鄉)及以下基層,從事爲期2至3年的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志願服務活動;將辦理失業登記且生活困難的高校畢業生納入全省“三年30萬城鄉就業援助工程”對象,爲其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實現“一對一”全程動態跟踪服務。今年4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省政府隨後召開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爲實現廣東省今年“確保就業率水平保持穩定,確保實現就業人數穩步增長”的工作目標,特别强調今年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年,要加大力度,做好畢業生就業各項服務工作。要爲有求職困難的畢業生提供重點幫扶服務,爲家庭困難、未落實就業崗位以及失業時間較長的高校畢業生重點給予援助、排憂解難,提供政策諮詢、職業指導、求職推薦、見習及崗前技能培訓、人事代理服務等就業服務和更多的供需信息。
目前,2007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任務尚有待完成,2008届畢業生也已經進入招聘的初期階段。爲更好地落實中央和省政府的有關指示精神和政策措施,改進今後幾年我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切實解决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一、建立省政府屬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專門研究機構,重點對今後幾年我省的就業市場和大學生就業形勢進行調研和預測評估,提出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思路和意見,爲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高校、用人單位和廣大畢業生提供更爲科學和具體的指導。
二、針對部分用人單位招聘的專業要求過分狹窄,實踐經驗要求過高,導致部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相對困難的情况,由政府和高校組織人力對一些不爲社會和用人單位瞭解的專業,尤其是一些基礎學科專業、新開設的專業進行重點推介。使招聘單位能根據用人的實際需要全面考慮和考察應聘學生的條件,適當拓寬招聘的視野和專業的選擇。
三、針對每年大量省外大學畢業生進入我省就業市場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尋求就業,不斷加大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的情况,考慮在這些應聘者相對集中的地區適當提高接收省外畢業生的門檻或對其進行適當的分流。如制定指導性計劃,劃分接收省内外畢業生的比例;優先考慮接收本省高校相對欠缺專業的畢業生;錯開省内外畢業生招聘的時間和招聘會場次。
四、引導有人才需求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與省内相關高校建立相對固定的招聘和就業合作關係,優先向省内高校發佈招聘信息,鼓勵用人單位直接進入這些高校選拔人才。
五、除根據行業、專業分類在每年春、夏季集中舉辦對口全省和地市招聘會外,針對因各種原因在畢業當年無法落實就業崗位或暫緩就業、以及失業時間較長的高校畢業生,在秋、冬季舉辦專項招聘會,重點解决年度畢業生就業安排工作結束後的遺留問題。
六、進一步整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網、人才網、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等網絡資源,聯合教育、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加入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實現各地、各部門就業信息共享,使網絡招聘成爲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主渠道的同時,注意在這些網頁上設立針對不同專業供需信息的分類版塊,减少[BFQB]畢業生應聘和投檔的盲目性。政府主管部門和各高校還可以考慮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印發就業指導專刊或手册,講解相關政策,介紹就業渠道和信息,解答疑難問題。
七、針對畢業研究生與本專科生同臺競争,未能合理分流的情况,除了爲研究生舉辦專場的就業招聘會之外,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應爲省内畢業研究生建立專門的人才檔案庫,并且開設爲畢業研究生服務的專門網頁。考慮到相當多高校的研究生學制爲兩年,提前進入就業招聘市場會影響其在校的學習,政府和高校應製定相關優惠政策和辦法適當延長研究生畢業後在本地繼續求職或進入實習基地的時間。
(2007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