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搶救、出版、盤活《粤海關檔案》和編輯出版《澳門近代文獻大集》的緊急建議



  黄樹森

  廣東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極爲重要的顯著地位,不僅是清代的對外交流口岸,而且是民國發源地。中外近代史專家學者普遍認同:中國近代史由廣東肇始,自鴉片戰争開始至康有爲在廣州萬木草堂傳播維新思想,及至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廣東始終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因此,廣東所收藏的大量地方歷史文獻,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不可或缺的原始資料。廣東作爲中國開放改革的前沿地和第一極,“中國問題”首先是“廣東問題”,研究“廣東問題”是一個“全球範圍内原創性”的課題,應引起高度關注。《粤海關檔案》的開發,對近代廣東在中國經濟、文化上的地位的研究,具有“原創”價值。

  這些文獻大都集中在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和廣東省檔案館。由於受館藏條件所限,許多珍貴歷史文獻已瀕臨危境,同時受管理制度所限,學界研究人員查閲這些資料多有不便,絶大部分史料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其中廣東省檔案館收藏的粤海關檔案(包括九龍海關、瓊海關等九個海關)亦可稱之爲“中國第一關”資料,是史學界公認的我省之歷史珍寶,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二十多年來被束之高閣,鮮有研究者涉足。因此,急需通過出版進行全面的搶救、發掘和整理。

  近年,廣東省出版集團一直致力於近現代史及相關文獻的出版工作,組織出版了嶺南文庫70餘種,嶺南文化知識書係逾百種,廣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數十種,以及衆多的近現代廣東史料,爲研究廣東,乃至中國近現代史作出了寶貴的貢獻。廣東省出版集團目前正在嘗試創新文獻史料的出版模式,通過市場化操作“以文獻養文獻”的辦法,形成“發掘整理——編輯出版——市場發行——發掘整理”的良性循環機制,對這些歷史文獻進行系統、全面的搶救、整理、編輯和出版。廣東省出版集團已於今年初編輯出版的《清代稿鈔本》第一輯五十册,得到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充分肯定,被列入國家“十一五”出版規劃重點選題,成爲國家清史工程最重要最大規模的地方文獻搶救整理出版工程,也是建國以來廣東省最大規模的歷史文獻稿本、鈔本影印出版工程。據瞭解,《清代稿鈔本》全書編輯出版共達五輯共250册,投資達3000萬元。此外,廣東省出版集團正計劃編輯出版《粤海關檔案》(包括九龍海關、瓊海關等九個海關),《澳門近代文獻大集》等書。

  這些成功的做法,改變了長期以來由政府出資給予補貼和資助才能編輯出版歷史文獻的舊模式,探索了一條編輯出版歷史文獻的新思路,應予以充分肯定。我認爲至少有四個方面的意義:一是可以有效地提昇我省出版的文化含量,促進文化大省的建設;二是澳門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鎮,期刊重鎮,連中國第一個征婚啓事也是刊載於澳門的期刊。《澳門近代文獻大集》的出版,可爲澳門回歸祖國十週年志慶;三是爲國家清史纂修工程以及中國近代經濟史、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法律史、社會史的研究做出廣東省應有的貢獻,提昇廣東省(包括原屬廣東的海南、澳門地區等)的歷史文化地位;四是探索利用市場化運作搶救歷史文獻、開展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模式。

  鑒於這是一項浩大復雜的項目,牽涉面十分廣泛,財力和精力投入十分巨大,困難、問題定然很多,特作如下建議,以期確保項目的順利、有效開展和完成。

  一、建議省政府給該項工作予以重視、指導和支持,召開專門會議,强調出版這一歷史文獻項目的特點和重大曆史和現實意義。並指示相關部門(或單位)給予協助,要求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廣東省檔案館等省内其他大學圖書館和地方圖書館能够無償地向廣東省出版集團提供有關近代的稿本、鈔本、海關等機構的公文檔案、其他資料等歷史文獻的底本,協調和解决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二、市場化操作“以文獻養文獻”,是一個頗具創新意味的理念,這不僅是廣東文化出版開風氣之先的又一創舉,而且也是給中國古借文獻出版的突圍,以諸多的啓示。建議省政府指導傳媒部門廣泛宣傳,總結傳播,造成聲勢,一石多鳥;推動項目的順利進行;借此展開廣東古今勾連承傳貫通的歷史文化真相;激勵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三、項目的“自我造血”機制,是一個值得倡導的經驗做法。長期以來,在經費分配上,存在一種不好的現象:即有一批“一味向政府哭窮伸手”的專業户,有一個“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流行潜規則。政府應更加關注和扶持那些不會哭而有出息有貢獻的孩子,不僅給他們奶吃,而且奶水充足,逆向思維補偏救弊,則可坐收净化空氣,張揚正氣之效。黄華華省長在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座談會上,曾主動詢問筆者:“聽説你們省文藝批評家協會經費很困難,如是實情,你們寫個報告,我給你們批些錢”,此事在中國文壇奔走相告,許多報紙在頭版刊登消息,一時傳爲佳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蔣子龍對筆者驚訝地説:“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事”。即爲典型一例。建議政府因勢利導,給予廣東省出版集團和有關出版社,以精神上的表彰,以經濟上的奬勵。

  四、承傳發揚文化“經世致用”的傳説,要把文獻開發——史料研究——現實應用的脈綫打通,建議省政府和省宣傳文化部門牽頭,以中山大學爲基地,整合資源,制定規劃,形成合力,打造好“嶺南學”這張牌,全力推動廣東省歷史文獻的出版工作,促進文化大省的建設。

  (2007年10月19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