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將清明節設爲國家法定假日的建議



  劉人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詩人杜牧所作這首廣爲流傳的《清明》,不僅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也揭示出清明拜祭的習俗由來已久。清明節,在中國諸多傳統節日中有着鮮明的自身特色,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具有人文歷史的節日,同時,也是整合了寒食節的一個大節日,其習俗活動之豐富足以和春節一比高下。將清明節設爲國家法定假日,應該提上議事日程。

  探究清明掃墓風俗的形成,應從古代墓祭制度及清明節的由來綜合考察。墓祭之風早在西周時期就已形成,但對於祭墓時間未有確切規定。祭祖之風俗融入清明節是在後來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民間流傳甚廣的起源説是春秋時期介之推的故事。晋國晋獻公死後,諸子争位,公子重耳逃難,途中一日飢餓難耐,介子推從自己大腿上割掉一塊肉,煮熟後讓重耳充飢。後來,重耳復國,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賞賜有功之臣,單單遺忘了介子推,“有功不言禄”的介子推又不願前去邀功,於是携同老母親前往綿山隱居。介子推的鄰居將此事報告給了晋文公,晋文公馬上派人到山上搜尋介子推,搜索未果後,於是聽從侍臣意見,放火燒山,想逼迫侍母至孝的介子推下山。但是,耿直孤傲的介子推堅决不肯下山,最後與其母親一起被活活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晋文公對自己的行爲十分後悔,於是將綿山改爲介山,下令規定自介子推被燒之日全國禁火三日,不吃烟火食,因此便有了“寒食節”。第二年,晋文公又在介子推殉難之日上山拜祭,發現枯死老柳樹又發新枝,便將這棵柳樹封爲“清明柳”,將當日定爲“清明節”。

  因爲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節的活動又往往延續至清明,久而久之,拜祭介子推的日子轉化爲掃墓祭祖時間,寒食節逐漸淡化,直至隱没至清明節,在唐代已完成轉换。這點在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中可以得到驗证:“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纍累春草緑,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離死别處,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幕雨人歸去。”白居易將清明寒食與祭祀掃墓相提並論,清楚地説明瞭這一問題。至宋代,朝廷又規定:“寒食至清明三日,各地均須祭掃陵墓。”後來更沿世成爲風俗。隨着社會的發展,古代的清明節風俗在祭祀掃墓之外,又增加了踏青、宴游、插柳、蹴鞠、拔河、植樹、蕩秋千、放風筝等習俗,成爲中華民俗的一個重要載體。

  對於清明節這樣一個如此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建議國家將其設爲法定假日,使大家有機會掃墓祭祖。除上述因素外,還有以下幾個原由:

  一、 通過清明祭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每逢清明節,不少海外華人、華僑不遠萬裏,回到祖先的墳前掃墓,祭祖敬宗;遠親近鄰則因掃墓而相聚,拜祭先人亡魂,莊重地對始祖、對先人呈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通過清明祭祖這種敦親睦族的具體儀式,更容易讓大家感念到同祖同根,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締結濃濃的親情友誼,加强倫理觀念,調和思想情感,進而激發强大的團結力量,使家庭生活、人際關係趨於和諧。

  二、追憶先輩,可以激勵青年一代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精神

  
清明節不論以何種形式祭祀,其基本内涵都是緬懷先人、祭祀祖先,這是一種有形的祭奠方式和内在的心理感受相結合的禮儀形式是表達情感的禮儀之舉。在對先輩進行真切哀思的同時,今人不免會追憶先人的一生行狀,追念他們的事業功勛,回憶祖先的奮斗歷史,進而審慎自己的靈魂,清掃心境中的灰塵與污垢,繼承先人遺志,發揚光大其進取精神,將祖輩留給青年一代的美好記憶作爲繼續前行的起點。

  三、將清明節列爲法定假日,有利於更好地保護並弘揚民族文化

  
民俗是民族文化中極具民族個性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民族帶有文化胎記的身份確证,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一個民族共同創造、共同參與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自然包含着深深的民族認同感龢民族凝聚力,它的精神影響力是巨大的。近年來,隨着中國對外交流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優秀民俗傳統遠離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保護優秀傳統民俗已成爲急需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2004年,端午節被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爲本國文化遺産,已經爲我們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敲響警鐘。清明節作爲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有着悠久的傳承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而且是一個仍受現代人重視的節日,將清明節設爲法定假日,也不失爲保護、弘揚優秀文化傳統的一個良策。

  

  (2007年7月20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