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國香蕉枯萎病重大植物疫情擴散情况和防疫工作建議



  馮志新 薑子德

  香蕉在我國是僅次於蘋果、梨和柑橘的第四大水果,2005年大陸香蕉種植面積達404.4萬畝,總産量639萬噸,創造産值191億元。作爲我國華南部分地區最適種植物和農民的首選作物,香蕉也是一些地區的農業支柱産業和少數民族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但是,香蕉枯萎病(4號小種)的傳入及在産區的擴散,嚴重影響了我國香蕉生産安全和社會的安定。

  該病(4號小種)於1996年由境外傳入廣東番禺,2001年傳入福建,2002年傳入海南,2006年傳入廣西。據我們調查,至2006年,廣東已有8.5萬畝發病,分佈於十幾個縣(市);疫情所到之處,毁滅大片蕉園,造成了蕉農絶收、破産,引起蕉農的恐慌。在海南和福建,香蕉枯萎病也正在不斷蔓延。作爲外來入侵生物,在缺乏有效控制情况下,香蕉枯萎病的擴散定會遵循一個由點到面、然後迅速蔓延的規律。由於其病菌栖息於土壤,通過種苗、土壤、水流等途徑傳播,目前世界上還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防控難度極大;在土壤中即使無寄主存在,病菌也可存活多年,染病蕉園在相當長時期内不能再種植香蕉,對香蕉種植業更是毁滅性灾害。然而,我國大陸適宜種植香蕉的地區十分有限,若不加大力度加强防控管理和進行防控技術體系研究,在香蕉枯萎病不斷蔓延而防控技術滯後的情况下,我國香蕉産業一定會受到嚴重影響。正如2003年1月前國際香蕉組織主任EmileFrison博士在談到該病害的危害後果時所説:“如果不作出新的努力來防控香蕉枯萎病,世界香蕉的大部分品種將在10年内滅絶!”

  鑒於枯萎病對香蕉産業搆成的巨大威脅,我們於2000年10月提出了《香蕉枯萎病危害廣東,必須盡快控制》建議,得到了廣東省領導和廣東省農業廳、科技廳等有關部門的重視,廣東省農業廳制定和組織實施了《廣東省香蕉枯萎病防控工作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與國外其他香蕉枯萎病疫區相比,香蕉枯委病在廣東的擴散速度和危害都相對有所减緩和减輕。但是,有些單位,尤其是基層部門和蕉農,對枯萎病的防控意識仍很澹薄,加上防控經費投入不足、防控技術滯後,疫點和發病面積都在不斷增多和擴大,如2003年廣東的發病面積只有2萬多畝,而2006年發病面積達8.5萬畝。海南、福建等枯萎病發病省份,面臨着同樣、甚至更嚴峻的境况。蕉農防病意識澹薄,發病後還存在僥幸心理,鏟除和改種不力;地方財政乏力,對處理病田没有補償機制,更缺乏關於香蕉枯萎病防疫的法規,使鏟除、處理措施難以落實;各方都存在等、靠、要的狀况。如再不采取果斷措施,有效地遏制病害的繼續蔓延和擴散,同時加强研究發展防治技術,我國的香蕉業必將遭受毁滅性打擊。爲確保我國香蕉生産的安全,特提出以下建議:

  1.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的防疫工作是政府行爲,香蕉枯萎病是全國檢疫性病害,有關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對香蕉枯萎病防控工作的領導,組織開展調查、檢測和防控,加强執法與督察職能,建立相關的責任制度,按章奬懲。

  2.落實防疫經費。財政部設立香蕉枯萎病防疫專項資金,種植香蕉和發生疫情的省、市、縣政府設立防疫配套資金,確保全國香蕉枯蕉病的封鎖、控制、撲滅等工作的正常進行。目前出現疫情的僅限於少數蕉園,因此,以財政的最小投入可以得到最好的撲滅效果。

  3.建立補償機制。植物防疫和動物防疫一樣,對於封鎖、銷燬的香蕉植株,應給予生産者經營者一定的補償,同時制定相關的地方法規,確保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工作順利實施。

  4.建議農業部組織成立全國香蕉枯萎病防疫工作組,進一步制定疫情處理和撲滅方案,指揮、監督和協調各地、各部門開展疫情調查和防疫工作,嚴防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5.組織技術攻關。科技部或農業部設立“香蕉枯萎病防控技術研究”專項課題,組織相關單位進行聯合攻關,對香蕉枯萎病的病原學、流行學以及檢測、抗病育種和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等開展研究,爲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技術支撑。

  

  (2007年6月1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