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促進作風轉變爲契機深入構建和諧大局
——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認識與體會
周 義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是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新形勢下全面加强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行動綱領,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本質要求,是領導幹部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偉大實踐的工作指南。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强調“要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認識加强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理解領導幹部作風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之間的密切關係,對於以促進作風轉變爲契機,深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大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加强作風建設,是深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支撑點和重要前提是全面加强黨的建設,包括黨的作風建設。從傳統文化價值觀看,加强黨的作風建設是傳統主流價值觀中“民本”思想的最充分的體現。“以民爲本”的思想由來已久,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儒家民本思想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治國安邦思想,爲馬克思主義政黨所繼承并發揚光大。黨的作風建設是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根本點和出發點,堅决扺制特權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不良作風,樹立民本思想和服務意識,帶領人民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加强黨的作風建設,是真正實現千百年來“以民爲貴”的治國思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证。從理論淵源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充分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政黨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的根本目的以及黨的作風建設的本質要求。加强黨的作風建設,是抓住黨建的要害,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建設能力的重要舉措,爲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做好充分的準備並創造必要的條件。萬物各歸其所、“天下和合”是加强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目的。和諧的社會環境有利於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解放和發展生産力也必將促進和諧社會環境的形成。可見,加强黨的作分建設是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的主要應证和重要實踐,不可或缺。從領導力量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黨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主要領導力量。和諧社會建設是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偉事業,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堅持走群衆路綫,始終把握群衆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把最廣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來,發揮好領導作用。所以,必須找準切實壯大領導力量,增强黨的凝聚力的突破口,把關乎黨建成效的作風建設作爲重要工作來抓。加强黨的作風建設是造就優秀的和諧社會建設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實現構建和諧社會宏偉藍圖的關鍵因素。從指導理念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實現社會和諧,是科學發展觀在社會發展形態上的根本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原則是以人爲本,體現在社會實踐中就是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加强黨的作風建設爲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了有力保障。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群衆路綫和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加强作風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權力觀龢利益觀,抓好經濟建設,不斷調整、優化利益分配格局,確保物質文明成果惠及民衆;黨的作風是黨的社會形象的集中體現,加强作風建設,提高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表率作用;黨的作風建設是影響社會穩定龢民族團結的重要因素。加强作風建設,堅决扺制各種腐敗行爲,堅持民主和法制的統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充分發揮黨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領導作用。
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繼承和發揚符合黨的性質、宗旨和要求的優良作風,是黨得以克服各種困難,不斷發展壯大的法寶,是切實推進黨的建設,認真貫徹黨的群衆路綫、實現黨的根本宗旨的關鍵環節,是當前深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要求。加强黨的作風建設成爲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關乎國家大義龢民族大利,不可等閒視之,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期望和要求,全面加以落實。
二、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爲指導,抓好作風建設
和諧社會理論汲取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以和爲貴”的思想,爲黨建工作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歷史文化土壤和廣闊的空間。“和也者,天之達道也。”(《中庸》)“禮之用,和爲貴。”(《論語》)“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周禮》)構建和諧的生存環境,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和合故能諧”,思想統一才有和睦和團結,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才能和諧,步調才能一致。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黨建理論的進一步完善:要求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堅持科學的發展理念,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建設堅强的領導力量,同時,對這支領導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黨員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加强黨的作風建設,是加强黨建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維護人民利益、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需要樹立好“兩種觀念”,建立並健全“一個機制”。
一是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百行德爲首”,領導幹部的作風根源於思想道德素質。加强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加强先進性教育,樹立排頭兵意識,提高黨員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夯實思想道德建設基礎,搆築牢固的拒腐防變思想防綫。這是確保作風建設成效的第一道思想防綫。二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在奢侈生活的腐蝕下,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利欲熏心,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産生動摇,甚至蜕變,爲此,加强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就是要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爲宗旨,正確認識黨群關係和干群關係,始終把人民群衆的利益放在首位,堅决糾正損害群衆利益的不正之風,解决群衆反映强烈的問題。這是確保作風建設成效的第二道思想防綫。三是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工作機制。制度的建設和創新是確保作風建設取得長久成效的重要途徑。加强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就是要進一步抓好反腐倡廉工作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使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建設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並充分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要求全體幹部把心思放在事業上,把勁頭放在工作上,把情感貼在群衆上,把作風放在過硬上,把奉獻放在行動上,“見利而不苟得”,真正成爲“人之杰也”,從而帶頭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
三、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推動參事、文史事業向前發展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必然要求加强黨員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作風建設的加强又促進了和諧大局的深入構建,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深刻揭示了作風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密切聯繫,啓迪我們從抓作風建設入手,在八個方面樹立新風,進一步推進參事和文史工作的發展,促進室(館)的和諧建設。
一是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學用有果。黨員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謙虚謹慎、不驕不躁,邊學習,邊思考,邊改進,邊提高。學習是一種態度,持之以恒、勤奮踏實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學習帶來的益處;學習是一種能力,能够提高我們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和競争能力;學習是一種財富,可以塑造高尚的人格,爲我們開創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高尚的人格離不開真理的引導和優良作風的熏陶,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説過:“閲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學習可以培養人的情趣,提昇人的氣質,增進人的涵養,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態,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歷史上有諸多名言警句可鑒學習之重要性。宋代黄庭堅有雲:“士人三日不讀書,對鏡則覺面目可憎。”清代學者吴嘉紀曾直言曰:“不讀詩書形體陋”,學者朱錫綬有雲:“讀書則口不濁。”在學習上,室(館)開展業務培訓,選派優秀幹部脱産學習,多形式、多途徑提高機關幹部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以學習開闊眼界,以學習開啓思維,以學習開拓胸襟,以學習開掘工作,以學習推進室(館)和諧建設,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爲謀劃工作的思路和開拓創新的舉措。
二是熱愛群衆,心係群衆,服務群衆。管理本身也是一種服務,一種增值服務,即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最大程度地激發出服務對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所以,行政管理要有服務群衆的公僕情懷和扎實的業務本領。在思想上,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衆觀點,認真貫徹黨的群衆路綫,服務基層,服務社會,時時惦着群衆,事事記着群衆,處處關心群衆,及時反映群衆疾苦,爲黨和政府出謀劃策,化解民憂;在工作上,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統戰政策,深入瞭解參事、館員在工作中的各種需求,虚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提高業務素質和個人修養,爲參事和館員提供優質服務;在生活上,堅持人性化管理和個性化服務,關心參事、館員和機關幹部職工的身心健康、福利待遇和文體娱樂,加强與省直機關單位的交流和聯繫,進一步豐富活動形式和活動内容。
三是真抓實幹,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當政之要,在於興業;從政之策,在於創新。”創新是新時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特徵,創新才能生存,創新才有動力,創新才會發展。參事、文史工作要堅持在創新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建立健全參事和文史工作制度,實現資源配置的最佳化和制度結構的合理化;加强參事和文史工作理論研究,通過理論創新來推動制度創新、引導實踐創新;擴大參事和館員的選聘範圍,擬在港澳臺聘任名譽館員,增進兩岸四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增强廣東參事和館員隊伍的實力和優勢;創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研究院南方基地,改善館員活動環境,創建學術交流空間,增添宣傳聯誼平臺,一步一個脚印把參事、文史事業推向前進。室(館)形成了“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圍,目前廣東參事和文史工作開創了省委、省府領導最重視的時期以及和諧發展最好的時期,進入了全國參事和文史工作的前列。
四是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反對奢侈。“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一種作風、一種意識、一種精神、一種品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黨逐漸發展壯大的傳家之寶,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創建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内容,是領導幹部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珍惜物力,防止腐化的有力保障。在思想上,要恪守勤政務實、公正廉潔的觀念;在行動上,要厲行勤儉節約,不搞鋪張浪費,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辦事。精打細算,嚴格把關,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刀刃上。
五是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維護權威。“執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動一議可以救國安邦。”只有人人顧全大局,方可上下一心,政令暢達,移風易俗,濟國安邦。顧全大局,就是要加强工作的全面性、系統性意識,正確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係,合理協調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增强集體的凝聚力,激發個體的最大活力;加强全局意識,從全局上判斷是非,必要時,要勇於犧牲局部利益,保全大局利益;加强前瞻意識,用長遠的眼光關注全局的變化,對事物的發展趨勢具有較爲準確、科學的判斷,提高令行禁止、維護權威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堅决貫徹執行黨的路綫、方針和政策,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善於把中央和國家的政令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緊緊圍遶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内抓管理,外樹形象,對上負責,對下團結,做大做强參事和文史事業,充分發揮參事和文史工作在推動政府决策科學化、民主化進程,推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宣傳,維護黨的統一戰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是發揚民主,團結共事,風正心齊。强調維護權威的同時,一定要發揚民主,二者不可偏廢。缺失民主的權威,只會産生專制,缺失權威的民主,只會帶來涣散。既發揚民主,又提倡集中,是加强團結的重要前提和堅實基礎。凝聚民心,加强團結,就是加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力量,領導幹部要在團結共事中起到模範作用,要心裏存民主的意識,口裏講民主的做法,行動有民主的效果,平時有民主的作風;要以寬闊的胸懷和氣魄尊重差异,善於集思廣益,注意聽取不同意見,並對不同意見進行比較和分析,去僞存真。室(館)實行民主集中制開創新舉措,要求副處級以上幹部每月給室(館)主要負責人提一條意見或建議,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班子成員要“會幹事,會共事”,從相互瞭解到見賢思齊,從相互學習到相互信任,從相互支持到相互補臺,以和諧促進人際關係的昇華,産生“1+1>2”的效應,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和諧工作氛圍。
七是秉公用權,廉潔從政,依法辦事。“進不失廉,退不失行。”晋爵昇官不失去廉潔,退位隱居不失去品行。爲官守廉潔,退隱求高潔,此乃爲官、爲人的基本操守。作爲黨員領導幹部,更應該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人事上,嚴格遵守《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和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任人唯賢。財務上,自覺按章辦事,重大財務開支通過室(館)辦公會議集體研究討論决定。形成“以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的有序局面。
八是品行端正,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守真志滿,逐物意移。”人只有在生活中保持自然的善性,才會有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一味追求物慾,只會産生邪念,而使生活變味。黨員領導幹部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引,堅决扺制奢靡作風的侵蝕,“不誘於譽,不恐於誹”,堅定理想和信念,塑造高尚的人格,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以平和之心對人,以淡泊之心對權,以知足之心對利。建立起健康的生活圈、朋友圈和工作圈。同時,加强監督工作,拓寬監督渠道,增强監督機制,愛護幹部,把監督工作放在事前,關口前移,注意事前的教育和提醒。自覺接受群衆監督,充分發揮監督檢查在加强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中的作用。
(本文是在室館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上的發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