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勝景修復考察隨筆——對陽春縣凌霄岩修復的幾點建議



  陽春縣爲南粤風景資源豐富之城,境内奇峰幽洞,秀水明湖,蒼山林海、瀑布温泉和文物古迹俱全。在全縣景區中數凌宵岩最爲壯觀。她以岩溶景觀發育完整,造型地貌多姿多彩馳名於世,被譽爲“南國第一名勝”,在海内外遊客中具有迷人魅力,多年來是該縣旅遊業的龍頭。今春凌宵岩遭破壞後,我所風景旅遊研究中心幾位同仁到了陽春,承顔文燦縣長的美意,就凌宵岩的修復做了實地考察。爲使這座譽滿南粤的勝景修復後更加焕發青春,凌宵岩無論是洞内景物燈飾、遊覽路綫和配套設計、洞口服務小區規劃等方面,都有調整和修繕的必要。現將我們的意見述後。

  風景概貌和修復原則

  凌宵岩位於陽春北部與雲浮交界處峰林中,東南距春灣27公里,距縣城66公里,有柏油公路相通。岩洞分正岩、東岩和西岩三個部分,現只開發正岩,可遊覽面積將近4萬平方米,東岩和西岩尚未整理開放。正岩3層9個廳室,洞中有洞、渾然一體。首層爲凌宵岩大廳、高64米,長105米,寬34米,面積3000餘平方米,堪稱“廣東第一洞”。洞廳四周懸掛着衆多的石鍾乳,形似各種景物,地面還有一條長200多米的溪流穿岩而出,右側發育有寬闊細軟的沙灘,灘上可置茶座數十,供遊人品茗憩息;四壁古今名人政要的摩崖石刻,更爲名岩增輝。第二層凌霄殿,高66米,長寬各有數十米、殿内石鍾乳、石笋、石幔遍佈,石鍾乳落地成爲石柱、高達10米以上便有19條,形態各异,儼若天宫。從二層右邊拾級而上,便進入第三層,即觀景臺、臺懸岩壁凸出處,上有穹頂,下臨深谷,周圍景物琳琅滿目。總之,漫遊凌霄,步步有景、似人似物,似禽似獸,天工造化,惟妙惟肖。風景的基調是純真、俊秀、壯麗而又清幽。據此,凌霄岩的修復、必須堅持如下幾點原則。

  1. 建築園林與自然景觀的協調原則

  風景主要由山、水、林木、建築四大要素組成。風景區規劃設計的目的是營造由山(風景地貌和地貌構景)、水(水景和水文取景)、林木(緑化、園林)、建築(與環境協調的單體或群體建築設計)四個方面的巧妙組合,搆成一個便於旅遊者活動的、有迷人魅力的景觀。凌霄岩洞内溪流穿洞,沙灘發育,岩壁陡立,石鍾乳、石柱、石笋、石幔透剔玲瓏。任何景物構景,燈飾點綴,道路布設,以及服務設施配套,都要順應自然。或萃取(選取自然景物之精華),或强調(在自然景物基礎上加强),或延伸(順其自然地延長),或對比(紅花緑葉,山水對應),保证燈飾裝修、建築園林與自然景觀的和諧協調。

  2. 保存洞内自然流暢和洞廳壯闊原則

  凌霄岩以寬敞壯闊的洞廳聞名於世,就像廣州花園酒店(五星賓館)以寬闊的大堂雄冠群星,爲遊客廣泛稱羡。首層洞廳的修復,可依構景的需要,營造一些園林和服務設施,但應保持洞廳的壯闊空間(含物體空間和視覺空間)爲最大前提,不宜過量建築構景使空間變小和景色混雜。

  對凌霄岩洞廳修復的建議

  按照上述兩項原則,原有在正岩洞廳地下河上架設的小橋、沿着陡峭崖壁搆築的梯級小路,順應自然,它使洞廳更加俊秀流暢;原有利用地下河較寬闊的河漫灘(沙灘),擺設咖啡茶座數十臺,既方便遊客遊憩,又起到以人和物襯景,使洞廳更顯壯闊無疑,也是成功之舉。目前的問題是:(1)洞内構景尚嫌單調,可按上述原則適當加强完善。(2)現有沙灘茶座,有使洞廳“見大”之功,但訊期時有河水漫灘復上黄泥,使沙灘泥沙混雜,沙色變暗,難以洗滌;遊客不慎丢下菸頭、果皮、紙屑也難以清掃,美景欠美,必須設法改進。(3)現有遊客進出洞廳,只有小橋——沿崖石級一條路,遊客多時便顯得擁擠,從長計議,應在洞廳左側石壁,增辟新徑,讓進出遊客分道。據此,正岩洞廳修復宏觀設計方案如下述:

  1. 修復原有小麯橋和沿崖登洞梯級石徑

  原有地下河上的小橋和登上第二層洞廳的小徑,順應自然、搆成“小橋流水”和“曲徑通幽”的美景,按原樣修復是對頭的。

  2.增建半山亭

  在沿崖登洞石徑途中突出的岩額上(種有芭蕉處),增築一個“半山亭”,亭爲六角形,頂蓋用緑色琉璃瓦,亭高以4.5-5米、對角寬3.0-3.5米爲宜,亭内沿邊設木制長凳,讓遊客小憩或憑欄眺望。“半山亭”是我國古代登山小路普遍采用的建築,在凌霄岩大廳登洞小徑途中增築此景,與其下端的“小橋流水”搆成“故鄉山水”景觀,具有鄉土氣息龢民族風格。

  3. 增建石壁花壇

  在半山亭後一塊長約5米,寬2米餘的天然斜置石壁上,放上大小不一的石塊(或用水泥沙漿粘結),石塊之間留有20—30厘米裂隙並填上泥土,栽種陰生植物如鳥毛蕨等蕨類植物(鳥毛蕨在洞外溝谷遍地生長,可就地取材),與半山亭搆成古色古香的小園林建築,將使洞廳更添俊秀,不妨一試。

  4. 鋪設水磨石洞天茶座

  即在原沙灘茶座地面上,鋪上一層水磨石。一般地面爲方塊草緑色石米花紋水磨石,通道可高出地面2—3厘米,鋪棕色石蛋花紋水磨石(如上圖)。有人説,沙灘爲天然景致,不宜改動。我們認爲沙灘泥沙摻混,環境衛生難以管理,實無美景可言,鋪上水磨石,色彩與洞内山水景色協調,又方便洗滌清掃,環境更加雅致,若沿河邊適量擺上盆花,茶座更見清幽,何樂而不爲!

  5. 開闢半壁入口步行道

  鑒於凌霄岩正岩洞廳遊客進出同道,旅遊旺季遊客擁擠,建議在洞口小廟和派出所左側,辟一半壁步行道。入口步行道先沿斜坡築石級而上,至陡立石壁處,鑿開一條凹入岩壁1.2米、寬1.5米的人行道(如上圖),遊人行走其間,若隱若現,有如天仙入洞,别有一番景致。回程沿原有的石級小徑過橋出口,旺季遊客進出分流,洞廳將更加壯闊流暢。此項工程量大,可在以後實施。

  洞内燈飾裝修

  凌霄岩正岩便有三層九個廳室,有千百個各種各樣造型奇特、形象逼真的景點。這些美好景致和神奇的傳説,以往靠一般的照明燈光和導遊員講解時用手電筒照射,還不能滿足現代遊客觀賞的欲望和要求。建議根據不同景物,采用不同型號的舞臺聚光燈、回光燈、射燈、變綵燈和水底燈進行裝飾,具體要由專業技術部門進行設計。

  洞口小區規劃問題

  凌霄岩洞口建築雜亂。如洞口單層瓦頂馬蹄形餐廳,堵住正岩洞廳出口前方;洞口左側黄色琉璃瓦的三層賓館,建築雖精緻,但體量(主要是高度)和色彩與自然景觀不協調;路口牌坊過於花俏,當地鄉民建的四層賓館緊靠牌坊亦屬不妥。據説當前鄉民還在任意修建各種娱樂和服務設施,這些都是缺乏統一規劃和宏觀管理所致。長此下去,合乎風景區要求的建築愈來愈少,洞口服務中心區的改造將日趨困難。建議及早做出服務小區規劃,調整好現有建築和未來建設項目的布局、體量、形態、色彩,搞好道路和園林緑化,使服務小區建設與風景區協調配套。並按省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制定政策法規,由政府頒佈實施。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