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現代的熱帶海濱旅遊城市三亞



  三亞市位於海南島最南端,也是中國大陸(含大陸島)最南端的城市,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三亞古稱崖州,曾是封建帝王謫官貶臣的天涯海角,如今崛起成爲我國熱帶海濱的現代旅遊城市。由香港鳳凰衛視臺主辦的中華小姐、亞洲小姐和世界小姐選美活動常年在這裏舉辦,更使這座旅遊城市倍添吸引魅力,走向世界。

  筆者一生和三亞算有緣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數度到三亞考察,1970年三亞成爲我國北方南繁育種基地,還受“五七”干校派遣到三亞學習雜交高粱育種制種,在市郊住了半年;1989~1990年,中科院廣州分院承擔《三亞科技發展戰略規劃》任務,筆者負責“旅遊科技發展戰略規劃”課題,夏冬兩度同市科技局和旅遊局同仁合作,足迹遍佈市域的山林海灣及三亞灣中的東、西瑁洲二島。今筆者出版《歐亞游踪》一書,深感三亞一地不可或缺,但過去留下的筆迹,都是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不合本書主旨和風格。權衡之下,只好根據往昔旅遊印象、資料和圖片補筆。

  三亞的旅遊特質是什麽?

  冬暖如夏,避寒勝地

  1970年春節過後,筆者隨干校制種隊經海口到三亞榆林要塞農場,因連日舟車勞頓,放下行李便要求先洗個澡,接待人員引領我們到井邊去沐浴,大家都痛快地淋上幾桶井水,倍感周身清爽。隆冬季節洗冷水浴對於來自粤北山區的學員是個新鮮事,但農場的人却是習以爲常的,假日他們還結伴到海邊游泳呢!

  原來三亞最大的特點是地處低緯度季風熱帶,面向南海,冬暖如夏。全年平均氣温25.6℃,最熱的7月均温28.5℃,最冷的1月均温21.4℃。海南北部冬季還偶有奇寒,歷史上出現過零度以下的低温,但三亞從來没有寒潮或冷空氣入侵,更未見過結冰和下雪。全年各月海水温度都在23-27℃之間,即使隆冬臘月,海水最低温度也不低於20℃,四季如夏,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冬泳之地。加之雨量偏少,日照長,年平均雨量122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538小時,在華南地區屬少雨高日照區域,尤其是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各月雨量都不足10毫米,陽光明媚。如果説北戴河是我國著名的避暑勝地,那麽三亞則是我國最佳的避寒過冬勝地矣!我國南北各地冬季往往是旅遊淡季,而三亞則旺淡難分,看那班來自各國佳麗,冬日在三亞海濱嬉戲,才吸引全球的目光呢!

  海水沙灘,世界一流

  三亞東西長91.57公里,南北寬51.75公里,地勢總體自北向南傾斜。南部丘陵平原岬角海灣相間,全市大陸海岸綫長179公里,灣中大小島嶼散佈,島嶼岸綫30餘公里,沿岸地區椰林挺拔,碧海藍天,擁有許多瑰麗多姿的熱帶海灣景觀。自東至西有藤橋灣、海棠灣、亞龍灣、榆林灣(含大東海)、三亞灣(含鹿回頭)、天涯灣、崖州灣。各海灣沙灘連綿不斷(三亞灣12公里、亞龍灣7.8公里),寬30-80米;沙灘和海底坡度平緩(∠5°),離岸100-200米,水深多在2米以内;沙粒幼細均匀,細砂占優,粘粒極少,幾無貝殻摻雜,沙質等級評定亞龍灣屬很好,大東海、三亞灣也達到較好等級,唯鹿回頭較差。除鹿回頭外,都屬國内優質海灘。亞龍灣沙灘有“細如粉、白如雪、軟如綿”的美譽,達國際一流標準。

  到三亞,如果你到較爲静水的灣頭看看,海水清徹見底,還有一些海洋小生物在游弋,宛如家中的金魚缸。由於三亞遠離大陸大河河口,本市的河流逕流水沙量少,海水透明度達3-10米,各海灣海水幾無污染,包括pH值、溶解氧、生物耗氧量、懸浮物、總磷、氨氮、油類、總細菌數、大腸菌群等項目的海水分析結果,多數項目達到國家一類海水標準。晶瑩的海水與優質的沙灘和岸上旅遊資源綜合評價爲A級的有亞龍灣、B級有天涯海角、大東海和鹿回頭,都屬國内一流的熱帶濱海景區,在國際上也享有一定聲譽。被旅遊者稱爲回歸大自然的“五要素”——陽光、沙灘、海水、空氣、緑林在這裏近乎完美體現,是觀光遊覽、避寒度假、冬泳潜游和海上游樂運動的黄金海岸。

  主要旅遊區的看點和玩點

  天涯海角風景名勝區

  從三亞市區西行26公里,便到達馬嶺脚下的天涯海角風景區,範圍包括天涯灣及其東側的岬角,背靠群山,面臨大海。岬角向海中延伸,巨大的岩塊傲視海邊或沙灘之上,海中排石點點,白浪滔滔,海天一色,景致壯觀。其特色是海濱沙灘漫長,海蝕地貌奇特,摩崖石刻甚多,傳説優美有趣,是海南省和本市開發最早的景區。主要景點有海濱浴場、沙灘摩崖石刻、天涯民族風情園、歷史名人雕像和畫廊、海角一條街(購物街)、以及後山的望海閣、懷蘇亭、北京亞運會點火臺等。筆者在三亞工作期間曾數次到訪,觀感頗多,值得觀賞品味的有下述三處:

  1.漫遊天涯海角景區,品味歷史真諦。古時瓊島人烟稀少,遍野荒蕪,天涯海角又地處大陸和瓊島南端,是封建帝王流放“逆臣”之地。來到這裏的人,已是無路可走,只能望海興嘆,故稱“天涯海角”。如宋代名臣胡銓在此哀嘆“區區萬裏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心境何等凄凉!唐代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萬裏,千之千不還”的詩句傾吐被貶此地的悲凉歲月没有盡頭。今天我們到此觀賞天涯美景,沐浴海角椰風,欣賞名畫雕塑,選購質優海味;入夜住進裝飾華麗的海天酒店,品茗聽濤,深感古今天涯兩重天。

  2. 觀賞海邊摩崖石刻,妙趣横生。天涯海灣東側岬角沙灘上,奇石林立,别具一格。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闊天空”等巨石雄峙海灘之上,經歷代文人墨客的題咏描繪,使整個景區如詩如畫,成爲我國富有傳奇色彩的遊覽勝地。據載巨石“天涯”的題刻是清雍正年間崖州知府程哲所書,下端的游天涯詩文是現代詩人郭沫若所作。而“南天一柱”來歷則有“一仙女下凡爲當地漁民做善事,後化爲巨石立於‘天涯’之旁”的傳説,石刻則爲清宣統年間崖州知府範雲梯有感而書。

  3. 登山觀海,乘艇游海。筆者登上天涯後山望海閣,俯瞰浩瀚南海,心胸豁然開闊,遐思萬千。看那沿着馬嶺脚下蜿蜒西去的新月形沙灘,無限感嘆:天涯海角的沙灘浴場還大有拓展空間;發展下去,那盛名於世的西班牙太陽海岸、美麗海岸恐怕也得稱臣啊!遊人有興致,還可在天涯租船游海,或登上西瑁洲島去體驗漁村生活和觀賞海底珊瑚。

  避寒勝地——鹿回頭度假旅遊區

  鹿回頭是一座伸向南海的丘陵岬角半島,它貌似一只鹿站在海邊回頭觀望,故名。鹿回頭北距三亞市區僅5公里,與東面的大東海僅一山之隔。這裏的海濱椰林成帶,熱帶風光秀麗,村寨黎族風情濃郁。董必武以“海聞龍擺尾,山見鹿回頭。椰樹森森立,漁舟渺渺浮”這幾句詩贊美鹿回頭的風光。當北國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寒冬,這裏却是春意盎然,百花競放,正是避寒度假的勝地。早在建國之初,便開始建設招待所,接待中央和省府要員來此度假。改革開放後又增建一批高檔别墅,接待外賓,還興建了鹿回頭神話塑像及公園、哈雷慧星觀測紀念點、聽潮亭、情人島等觀賞遊憩設施,成爲文化度假旅遊區。主要看點二處。

  1. 鹿回頭神話塑像。建於海拔285米的鹿嶺之顛,是一座根據美好的愛情神話而製作的巨型雕塑。相傳古時天界七仙女看中了五指山青年獵手阿丹,遂變成一只花鹿走到阿丹面前,阿丹追着小花鹿翻過千山萬水,追到三亞海邊這個半島之上,花鹿信服了阿丹的勇敢,便站着不動回頭凝望着阿丹。就在阿丹搭箭彎弓準備發射之際,花鹿變成美麗的少女,與阿丹結成恩愛夫妻,在此安家樂業,繁衍子孫。後來,這裏的村寨、山嶺、半島都以“鹿回頭”命名,連三亞也别稱“鹿城”。雕像高12米,寬4.9米,搆思獨特,造型優美。一只神鹿迎頭回望,兩旁分立着英俊的黎族青年和美麗的仙女。人們從三亞走來,遠遠就可望見。而在仙鹿像處,可俯瞰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區也盡收眼底。仙鹿雕像附近,建了公園,“緑葉襯紅花”遊人如雲。

  2. 鹿回頭度假村。位於鹿嶺之下,背山面海,一座座的現代别墅房舍,掩映在椰林濃蔭之中,風景這邊獨好!鹿回頭的椰子體大肉厚,人們在這裏還可以吃到鮮嫩美味的“椰青”(從樹上剛摘下來的椰子)。還可迎着海風,在海邊椰林漫步。到鹿回頭度假,將終生難忘這裏的景,這裏的情。

  海濱浴場——大東海旅遊度假區

  大東海是個喧鬧浴場,座落在三亞南端鹿回頭和兔尾嶺夾峙的淺水海灣之濱,距市區僅3公里。這裏沙灘坡度平緩,沙質光潔細軟,平整舒適。沙灘上端一排排高大聳翠的椰樹像撑着巨傘給海灘遮陽;下端海水清澈如鏡,波光粼粼。陽光、海水、沙灘、緑樹搆成一幅天然美麗的熱帶風光畫,是休閒度假,進行海水浴、日光浴、潜海觀光和海上游樂的理想之地,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爲中國旅遊景點四十佳之一。主要玩點有二。

  1. 海濱浴場。海濱沙灘長約2公里,經多年整飾,原生的藤蔓、雜草、木麻黄已全部被椰林、緑地和潔白的沙灘取代。因離市區近,市民常到此游泳,外來遊客住在市區的話,到這裏也是最近的海濱浴場。但不少人還是選擇到大東海度假游泳。筆者當年到訪時,大東海酒店已營業多年,酒店四周椰樹婆娑,前行不到百米便進入海水浴場,酒店年住房率超過80%,常常客滿。據報導,現已增建多家酒店,迎接越來越多的度假旅遊者。

  2. 海上游樂活動。到大東海游泳,不會感到單調寂寞。浴場備有釣魚、快艇、摩托艇、施曳傘、潜水等海上游樂項目,滿足遊客的不同需求。而酒店的夜生活更是豐富多彩。

  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

  亞龍灣在三亞市東南28公里處,榆林港的東側,它是三亞市、海南島最南端一個半月形海灣,也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處女海灣之一。它的北面是一脈青山,山勢逶迤平緩,長滿種類繁多的熱帶林木;山下一馬平川,也是一片緑油油的昇平景象,翠緑之中藏着一棟棟竹寮别墅和賓館;海灣依山面海,呈東西走向,凹深約6公里,灣内水域面積66平方公里。風浪不算大,秋冬二季浪高小於0.6米的天數占90%以上,即使風浪較大的春夏二季,浪高小於0.6米的天數也占65%以上,適合於遊艇、滑浪風帆和滑水等多種水上運動。海水透明度高達7-10米以上,海底約有9平方公里珊瑚礁,觀光資源甚豐,有形態各异種類繁多的硬珊瑚和軟珊瑚,色彩繽紛的熱帶魚在珊瑚叢中進進出出,而珊瑚礁上還生長着許多色彩斑斕的野生貝類,真是一個令人羡慕的海底世界。珊瑚礁保存十分完好,屬國家重點保護區。灣中還有野猪島及東洲、西洲等5個島嶼散佈,各島均爲丘陵景觀,既有懸崖峭壁,也有沙灘,可以泊舟。

  亞龍灣的海岸綫呈弧形,除兩側突出海中的岬角爲岩岸懸崖外,絶大部分爲沙岸,沙灘寬度百米左右,沙質以粉砂、細砂爲主,潔白如雪,綿軟細膩的沙灘綿延近8公里,約爲夏威夷海灘的3倍,它和晶瑩的海水搆成我國最佳的海浴、日浴、沙浴勝地,是一處能够讓人長時間感受大海,並舒暢地融入到海水裏的地方。有“不是夏威夷,勝似夏威夷”之美譽。先後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的國家旅遊度假區和國家4A旅遊區。

  筆者1989年9月考察時,亞龍灣旅遊度假區正在籌建,籌建處僅有兩列簡易的木屋,初步建成龍海賓館和有黎族特色的竹寮度假村,海濱泳場則尚未正式營業。但主人介紹説,亞龍灣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已高規格完成,已有日本、德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的財團前來考察,對該區開發興趣甚濃。度假區規劃建設面積18.6平方公里,是一個擁有濱海浴場、豪華别墅、高星級酒店、會議中心、度假村、高爾夫球場、海底觀光世界、海上運動中心、遊艇俱樂部等國際水準旅遊度假區。

  筆者是從事河口海岸研究的,足迹遍及粤、桂、瓊大部分海灣,如果有人問我,華南地區旅遊質量最佳的海灣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亞龍灣。

  後備旅遊資源開發潜力還很大

  三亞除上述四個風景區及近年開發的南山文化旅遊區還有一定潜力外,尚有許多有特色的旅遊資源未開發或未認真開發。如北部甘什嶺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茂密,擁有我國罕見的珍稀樹種鐵稜(無翼坡壘、雨林優勢種),以及海南合歡,坡壘、青皮、蝴蝶樹、子京、山欏……等20多種國家保護樹種,可開發生態旅遊和科學考察旅遊。中部石灰岩地區,岩溶地貌發育,尤其是落筆洞的石笋、石柱、石幔發育良好,是海南少有的溶洞景觀。其他獨立的自然景觀還有南濱農場的油棕林、南山小洞天、湯池水庫、藤橋河口椰子洲、海棠灣風景區等都有待開發。

  三亞歷史悠久,擁有一座歷經唐、宋、元、明、清的崖州古城,現保存較好景點有文明門(南門)、凝秀門(北門)、城内孔廟、“壽”字碑亭等。古城附近還有水南二村住過宋代謫臣的盛德堂,唐高僧鑒真和尚史迹,紡織女神黄道婆廟等。這些史迹經過發掘修整,可納入天涯海角風景名勝區開發。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