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昆明攬勝



  祖國的邊陲雲南省,素以氣勢雄偉的横斷山脈,四季如春的高原氣候,全國面積最大最完好最奇特的熱帶雨林,以及占全國近半數的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近幾年來盛傳滇西北的麗江、迪慶和怒江是全世界都在尋找的神秘人間仙境——香格裏拉,有園林的“奥林匹克”之稱的‘99世界園林博覽會也在昆明創辦。昆明頓時成爲國内外旅遊的熱點,並在雲南境内延伸出兩條旅遊熱綫:滇南昆明——西雙版納熱帶風光龢民族風情旅遊綫;滇西北昆明——大理——麗江——中甸香格裏拉旅遊綫。筆者應邀於1999年9月到昆明參加中國生態旅遊與景觀生態學學術研討會,和滇西北香格裏拉生態旅遊示範區開發研究專家評審會,並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洲考察熱帶雨林龢民族風情。這裏先將昆明的參觀述後。

  便捷的交通今非昔比

  民諺有“雲南十八怪”,其中有關交通的一怪是:“火車首先通國外”。説的是約30年前,40萬平方公里的滇省疆土,僅有一條昆明至河口的鐵路,與越南河内至老街的鐵路接軌。那時國内各地到雲南,除了乘坐民航飛機外,陸上交通只有幾經輾轉的汽車一途,旅行者常有“滇道有如蜀道難”之嘆!自貴(陽)—昆(明)和成(都)—昆(明)鐵路開通後,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等中心城市,都有火車直達昆明。尤其是3年前南(寧)—昆(明)鐵路通車後,由廣州至昆明的火車不必再繞道湖南衡陽—柳州—貴陽,而徑直走粤西茂名—南寧—百色—貴州興義—昆明瞭,里程縮短了近千公里。筆者去年9月由廣州乘365次直快火車去昆明,上午10時後始發,第2天下午7時便到達,沿途經過旅遊城市肇慶、油城茂名、廣西首府南寧、山城百色以及貴州興義市馬嶺河峽谷、雲南石林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領略從接近海平面的珠三角到雲南高原變化萬千的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臺灣同胞到雲南旅行,以經香港或廣州民航中轉最爲便捷,若從觀光着想,則以經廣州换直快火車西進屬首選了!

  昆明攬勝——主題公園和傳統勝迹鬥艷

  昆明是到雲南觀光的首站,她以春城、花都名揚四海。1999年“園林世博會”在昆明開展,春城“見縫插緑”,人行道緑化帶猶如緑色長廊、公園處處成爲“緑心”,城市廣場、立交橋下花圃處處,更使春城如花似錦,春意盎然。春城勝景素以“高原明珠”——滇池及其大觀樓,西山龍門險絶,市區的金碧廣場和商業步行街等吸引遊客。近年來則以新建的集全省26個民族於一園的民族村,集全國和世界多數國家園藝之精粹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兩個主題公園最搶眼。兩處新景觀現已是海内外各種旅行團的例牌節目,慕名而來的工人、富裕起來的農民、學生、幹部,或以機團組隊、或三五成群、或以家庭形式,絡繹不絶前來觀光,致使昆明的旅遊季節,旺淡難分。而傳統的自然景觀、人文勝迹風韵未减,後勁更足。概要而言。昆明攬勝有如下各處:

  世界園藝博覽會

  座落於昆明東北郊,占地218公頃。内分三大室外展區,即國内展區、國際展區、企業展區;五大場館,即中國館、人與自然館、國際館、科技館、大温室;六個專題園,即竹園、林木園、盆景園、蔬菜瓜果園、藥草園和茶園。整個會展與山、水、林融爲一體,搆成源於自然又歸於自然的境界。

  一踏進園藝博覽會大門,即見鮮花如潮涌,芳草碧連天。在這裏,四海奇樹,五洲珍品,百邦園藝,萬方花卉,在春城齊聚,争奇鬥艷。走完一次園,便可看到全中國、全世界的園林藝術!在國内室外展區有北京萬春園、黑龍江天鵝園、吉林長白山天池園、遼寧遼園、内蒙草原之家、河南豫苑、山東齊魯園、江蘇蘇園——東吴小築、上海明珠園、浙江源園、福建生態園、安徽徽園、廣東粤暉園、雲南彩雲園、陝西唐園、甘肅敦煌園、青海江源園、西藏格桑園……還有香港園、澳門園、臺灣園等。各省市或以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之勝迹爲素材,精心設計施工。如山東齊魯館以體現“中華第一山”泰山“五嶽獨尊”的雄姿;“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神韵;“至聖先師”孔子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山東獨特的“一山一水一聖人”園林景觀。或遵循自然法則,以山水文化爲源,融貫古今,溝通中西。如浙江源園中的稻殻石刻,透視了七千年前先祖們在浙江河姆渡這塊古老土地上耕耘繁衍的印迹;良渚文化中精妙絶倫的玉器造型,閃爍着人類五千年年的曙光,體現了浙江文化源遠流長。或選擇園林精品展示,如北京以皇家園林參展,該園入口處仿造北京天壇公園穹宇的三座門,園内主要建築萬春亭,是頗具皇家園林風範的建築;亭後有一盤龍石柱,仿製北海公園瓊島上的“仙人承露”,是皇家園林小品中的精品……。置身其中,偉大中華的園林藝術,盡飽眼福。在國際室外展區中,有荷蘭園、法國園、美國園、日本園、泰國園、緬甸園及斯裏蘭卡的民族建築風格園林……總共有9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揭開了世界園林藝術的神秘面紗。昆明世博會現已閉幕,但其珍貴的展品和景觀繼續作爲園林風景區經營,長期供遊人觀賞。

  雲南民族村

  位於市區南7公里的百裏滇池之濱。雲南省是我國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除漢族外還有傣族、彝族、白族、佤族、藏族、納西、哈尼、布朗、僳僳、拉祜、基諾……等25個少數民族。民族村集26個民族的風情於一園,輔以湖光山色、園林花卉相輝映,各自民族特色和氣息濃郁。如傣族村以干欄式民居、風情樓爲主體,村旁建有泰國佛塔標誌的白塔和緬寺,村前有一寨神守護,加以傣族青年的輕歌曼舞,西雙版納的傣家村寨形象,在昆明一覽無遺。白族村中矗立的三塔、傳統民居“三方一照壁”的四合一天井建築、雕樑畫棟並鑲嵌山水龍鳳壁畫的戲臺、以及主人盛情的“三道茶”招待,讓君如臨白族聚居地大理。此外,拉祜寨高大芭蕉樹下的茅屋,寨前的葫蘆廣場(青年男女拉手成親的地方);僳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的刀杆節表演……等,都栩栩如生地體現出各自特色的民族風情。我們每到一個村寨,青年男女都在寨前載歌載舞表示歡迎。民族村外還有一條食街,專營各民族的美食佳肴,我們參觀的當天晚上,雲南主人在一家綜合性餐廳設宴款待,代表們邊品嚐雲南各族美食,邊欣賞各族歌舞,半天徒步的疲勞盡釋,旅行的享受盡在其中。

  金碧廣場和商業步行街

  金碧廣場位於昆明市商業中心區,金碧路横貫其中使步行街和廣場相連。步行街上有全市最大的百貨公司和各類商店,是遊客購物的首選地。步行街商業歷史文化悠久,不過歷史的店鋪建築門面保留甚少,不能不説是個遺憾!但是金碧廣場却是春城歷史文化和景色如詩如畫的標誌,横跨在金碧路上的“金馬坊”和“碧鷄坊”,是兩座架於通衢的木結構斗拱牌樓,各寬三楹,丹漆彩畫,蔚爲壯觀。二坊始建於明代,現已重修。據重修二坊碑記雲:金馬、碧鷄二坊,史有“滇之杰構,斯爲最者”之譽。相傳春、秋分二節令日,若又逢農曆十五,日落月昇之際,可見“金碧交輝”之奇觀——日徐西落,餘輝如金,由西斜照碧鷄坊;月之東起,皓光如銀,從東鋪灑金馬坊。兩坊倒影於斯地,漸移漸近,交輝一瞬,動人心弦。它是天文學、數學與建築學結合的藝術結晶,爲古代昆明八景之最,歷來被視爲昆明城的驕傲。

  滇池和大觀樓

  滇池毗連昆明市區西南,又名昆明湖,是雲南最大的淡水湖,湖南北長40公里,東西最寬處12.5公里,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湖岸長130公里,寬闊的水面和漫長的岸線,是城市居民輕舟漫步和旅遊度假的勝地。大觀樓座落在這風光旖旎、景色宜人的滇池北岸。史載明代便建有大觀公園和觀音寺,清康熙年間改建爲大觀樓,成爲昆明著名景點。干隆年間布衣詩人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傲然撰寫180字長聯:“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幅,喜茫茫空洞無邊。……數十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虚,嘆浪浪英雄誰在?……”。長聯刻懸於大觀樓前門兩側,把滇池風光和雲南數千年曆史展示人間。長聯詞句對仗工穩,字凝句練,氣魄雄偉,藴含深竅。一張出即驚動四方,爲許多文人墨客所仰慕,被冠以“海内第一聯”,“古今第一長聯”等殊榮。孫髯翁由此名揚天下,大觀樓亦因長聯名揚中外,成爲與黄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的我國四大名樓。今大觀樓幾經修膳,氣勢軒昂。孫翁長聯仍懸掛門前喜迎來賓。

  西山龍門險絶

  西山位於滇池西北岸,由碧鷄山、太華山、華亭山、羅漢山等山峰組成,也稱卧佛山。從市區西南遠眺西山,宛若一位身軀倒卧,青絲飄灑在滇池波光浪影中的美女,故西山又有“睡美人”之稱。西山松柏蒼勁,竹木滴翠,洞深泉清,殿宇輝煌。現已建成森林公園,環境清幽。主要景點有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龍門等。西山龍門峭壁直立於滇池上,登山石徑在臨湖之石壁上鑿出,故稱險絶;龍門石坊是依山雕鑿的仿木構的四柱三間石坊,涂金博彩,是我國知名石牌坊。登上龍門石坊憑欄遠眺,百裏滇池盡收眼底,清風迎面徐來,令人心曠神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