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神農架的旅遊形象——原始森林,野人之謎




  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因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神農氏在此搭架采藥而得名。神農架起初僅指一座山,其後總稱一條山脈,而今是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湖北省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的簡稱,面積3250平方公里。神農架林區所以蜚聲海内外,固然是沿用了神農氏這個古老、神奇和英雄般的名字有關,但歸根到底是她的鮮明、獨特的旅遊形象“原始森林,野人之謎”。1998年8月,中國旅遊協會第六届全國區城旅遊開發研討會在神農架召開,作者很榮幸在這一充滿神秘的林區作了幾天考察,對這個具有“野、美、秀、奇”四大特色的偌大旅遊勝地,有了一些瞭解。值此“’99中國生態環境旅遊年”,作者不嫌淺陋,再就神農架的生態旅遊景觀作些推薦,歡迎海内外炎黄子孫到神農架返樸歸真,尋根問祖。

  神農架的旅遊形象是什麽?

  旅遊區的形象是旅遊景點及與旅遊有關的方方面面留在遊客心目中的映象。神農架全境皆山,舉目皆山,山勢雄偉,河谷深切。最高的山峰神農頂海拔3105米,有“華中屋脊” 之稱,最低的河谷398米,最大相對高差2700餘米,群山的相對高度多在一、二千米之間。那聳入雲天的座座峰巒,低陷幽深的河谷走廊,群山屏蔽的山間盆地,寬闊平坦的山頂平臺,搆成了以高山峽谷爲主旋律的山地自然風光。表面看來,“高山峽谷”是神農架最顯著的旅遊風光。然而,實際並不盡然,神農架的高山峽谷,還不如湖南張家界那樣群峰壁立,千溝萬壑,峭壁千仞,景不勝收;也没有安徽黄山那般柱狀高峰林立,個個刺破青天,峭壁拔地而起,山勢雄偉挺拔,百裏之外即見種種奇觀。神農架最具旅遊吸引魅力者,首推林海浩瀚的原始森林。

  神農架無山不林,無處不緑,處處山明水秀,具有“野、美、秀、奇”四大特色。但是山是靠緑而“美”,水靠緑而“秀”,景靠奇花异木而“奇”,“野人”的存在更是與原始森林息息相關。

  科學考察的最新資料表明,這裏至今保存着維管束植物193科、845屬、2770種;低等植物中,已發現菌類、地衣921種。是當之無愧的“緑色寶庫”、“野生植物的大觀園”、“中草藥的寶庫”和“生物物種的天然基因庫”。神農架人都説,原始森林中有“野人”,不僅民間代代相傳,屈原筆下的“山鬼”,《山海經》中的“神人”,其他古籍記載的“人猿”、“人熊”、“毛人”所説都是“野人”。70年代兩次在神農架進行的奇异動物綜合考察,也證實神農架確實有“野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24~1993年有360多人114次目擊“野人”138個。他們之中有幹部、工人、農民、教師;有打過“野人”的,也有被“野人”打過的;有套住過“野人”又被挣脱的,也有被“野人”俘擄過逃了出來的,事實俱在。但科學上未敢肯定,至今還是個謎?如果説,遊客是冲着“奇峰、怪鬆、雲海”上黄山去的;那麽,遊人到神農架是心係“原始森林”和“野人之謎”的懸念而來的。這兩者才是神農架最具吸引魅力的旅遊形象。

  北緯30度的緑色奇迹——原始森林

  林區西部的神農頂、中部的老君山,面積共105.7萬畝,以其生態系統保存完好,林木層次多,生物種屬豐富,並有較多的瀕危珍稀動植物,早已列爲國家森林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我們驅車從鴉子口進入保護區的大門,沿着公路盤旋14公里,邊行邊停看,費了3個小時來到海拔3000餘米的神農頂,從山下至山上可以看到,自然植物類型依次爲亞熱帶常緑闊葉林——暖温帶落葉闊葉林——温帶亮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暗針葉林和高山灌木草甸的垂直地帶譜。這反映了氣候的垂直變化,呈現“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高山景觀。據調查,自然保護區的種子植物占全國總科數51.4%、總屬數37.9%、總種數9.9%;厥類植物的總科數、屬數、種數分别占全國的57.7%、30.9%和7.7%。其中列入國家珍稀保護植物的有50種,約占全國10%。有被譽爲“活化石”的香果、水青、銀杏,有中國特有種珙桐,有需5人合抱的千年古樹鐵堅鬆,可與黄山迎客鬆媲美的秦嶺冷杉,還有廣大無垠的箭竹林、巴山冷杉林、黄楠木和野杜鵑。是熱帶、亞熱帶、温帶、寒帶植物薈萃的緑色寶庫和北緯30度的奇迹——原始森林,有“天然植物博物館”的美譽。

  神農架還是個“珍稀動物陳列館”。據統計,保護區有野生動物60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64種,如金絲猴、毛冠鹿、華南虎、金錢豹、錦鷄、大鯢等是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還有大量的白化動物,如白熊、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龜、白金絲猴、白蘇門羚、白皮鷺、白松鼠、白冠長尾雉……等。幾乎所有動物都有返祖變白的,原因至今未祥,吸引着無數科學家、愛好者前往研究觀賞。白色動物在當今世界上已寥寥無幾了,神農架被稱爲“白色動物之鄉”,所有白色動物均享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待遇,令人讚嘆!

  世界銀行專家考察後認爲“神農架是華中唯一的原始森林分佈區,具有比較温帶、寒温帶森林生態系統更爲豐富的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不僅是世界意義的生物物種天然基因庫,更因其生態系統保存完好而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和維護生態平衡極具現實意義,也是研究生物多樣性及植物自然演化的理想場所,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生態旅遊價值”。從而神農架自然保護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爲世界銀行贊助建立的“亞洲生物多樣性示範基地”。嗣後,又經林業部批準建立國家森林公園,並正式對外國人開放。

  天然的中草藥寶庫

  神農架不愧是一座天然的中草藥寶庫,至今還保存有植物、動物、礦物藥類2023種,是祖國醫藥和現代生物工程開發的寶貴資源。相傳神農氏在此塔架采藥,身嚐百草,歷盡艱險,解救衆生;又在此地總結醫藥經驗,修成巨著《神農本草經》。後來神農老祖雖然離去,但他的首創祖國醫藥的精神千古留芳。神農架林區許多地方以百草命名,如百草園、百草坪、百草冲、百草溝……,今神農架藥園亦稱神農百草園。百草者,中草藥之别稱也。中草藥材是以植物類藥物爲主的,據《神農架中藥資源名録》記載,在2023種中草藥中植物類占89%,神農氏所采藥物,不僅以植物類爲主,而且以草本、木本植物居多,故其藥學巨著被稱爲《神農本草經》。李時珍對神農氏“病症四百,藥正三百六十有五”一一驗证,加以充實提高,亦將其巨著定名爲《本草綱目》。由於歷代先祖在神農架采集藥材,潜研醫藥,神農架不僅集聚了中華醫藥之精萃,而且創造出許多耐人尋味的藥名、藥趣、藥用特徵,便於識别、采集、使用,深受炎黄子孫向往。到神農架來的遊客,如果你有需要,還可買到令你滿意的藥材呢!

  爲緬懷神農氏首創農耕和中華醫藥的豐功偉績,林區在旅遊城木魚鎮近郊小當陽村,建設了一座神農祭壇。40米高的神農塑像端坐在半山腰上,頭頂藍天,背靠青山,俯瞰峽谷,脚踩大地(兩脚各由5個臺階200多個石級自天壇伸向地壇),體現神農氏是人而不是神,他永遠扎根於中華大地上;牛首人身反映民間傳説,兩脚踏地則表示神農氏首創農耕……。整個景點的宏觀設計,有若南京中山陵,莊嚴雄偉,遊人到此,肅然起敬!

  同圓野人夢,破解千古謎

  作者一行在考察神農架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歸途中,曾在林區參觀小龍潭野人夢園。展覽室以圖片、照片和文字説明展示神農架幹部、群衆遭遇“野人”的各種場景,以及兩次對這種奇异動物的考察成果,場景形象逼真已如上述。自從作者到達神農架考察之後,想到神農架旅遊的人問我:神農架到底有没有野人?我只能據實回答:當地人上百次看到過,有人還與之搏鬥過,我們未曾看到過,但科學考察證實有“野人”,到底“野人”是否爲野人尚未經科學證實。現階段的看法是似人非人,似猿非猿的“奇异動物”。“野人”在類人猿到人的進化中究竟處於什麽地位?至今還是一個謎?當今世界的“野人”,與尼斯湖水怪,百慕達“黑三角”和“天外來客(飛碟)”是世界四大自然之謎?有待科學去破解!

  “野人”究竟是啥模樣?它生活在什麽地方?這裏不妨將神農架人陳人麟先生的《神農架探秘》所述,略舉一、二,與大家共同探討。

  其一:1976年5月13日夜,神農架林區領導一行6人乘吉普車星夜從十堰市回林區,夜半汽車駛入林區不久,突然發現前面走着一頭龐然大物,當汽車靠近時,龐然大物慌忙向着公路邊懸崖爬去,誰知岩石嚴重風化,龐然大物從崖壁上滑了下來。此刻大家下車,自動圍成一圈,藉助車燈,看清楚這頭四肢着地、驚慌地抬頭注視車燈的怪物。只見它身長二米出頭,全身祼體,毛髮青紅,臉帶麻色,背呈棗紅,四肢粗大,前短後長,面部上寬下窄,嘴部略顯突出……。一時間,彼此全部愣住了。稍後,怪物回過神來,緩步走出人圈,穩穩攀上山坡,進入密林前還特意回頭一望,似向友善的人們告别。大家進一步發現,怪物不僅没有尾巴,而且能立能爬。待意識到它很可能是民間傳説的紅毛野人並想追捕時,它早已消失在茫茫黑夜的密林之中了。

  其二:1980年前後,在大神農架南坡的密林中多次發現奇异足迹。著名生物學家孟蘭教授親睹了兩行清晰的脚印,一左一右排列着,每步跨度都在一米左右。脚印長33厘米,前寬12厘米,後寬7厘米。其中一個脚印下陷較深,大脚趾横徑粗超過5厘米,不與其餘四趾相踫,而是單向一旁斜伸。其餘脚趾較短,後跟圓而寬。孟教授認定:這是一種兩足行走的動物的脚印,但絶非人類脚印,更非熊類、猴類脚印。這一帶屬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又恰在上述現場西南。這正好表明“野人”已向神農架山林的腹地轉移。

  爲了滿足廣大旅遊者的需要,作者考察後向林區建議,在“小龍潭野人夢園”附近,建造一個“野人之旅”景區,根據幹部群衆所見所聞和專家學者科學考察的結論,利用現代微縮和聲、光、電科技手段,模擬建造“野人”生境、形體、動作、生活踪迹,“野人”與人友善見面、嘰哩叫聲,與人搏鬥、挣脱的情景。如果這項建議能被接受並實施,往後遊人到神農架觀光度假,就更能圓“野人”之夢了。

  神農溪漂流,香溪源品泉

  神農架人對老祖神農情有獨鐘,單位叫神農,山亦神農,水亦神農!神農溪發源於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神農頂的南坡,穿行於崇山峻嶺和深山峽谷之中,然後在巫峽口以東匯入長江,全長60公里。神農溪自北而南途經破石峽、岩棺峽、鸚鵡峽、龍昌峽、兩岸時有瀑布瀉下,風光絢麗。溪中礁石淺灘處處,水流湍急,駕舟輕漂、似箭離弦,令人在驚險中享受與大自然搏鬥的樂趣。而且溪水碧緑澄清,毫無污染,暑天沐浴,更感肌膚爽滑,心曠神怡。神農溪漂游是“三峽雙神”(長江三峽、神農架、神農溪)國際旅遊綫的重要組成,神農架旅行社備有木船、汽艇恭候。爬山之後涉水,誠爲一雅也!

  神農架還是長江另一支流香溪河的發源地,香溪源頭在林區木魚鎮東北山間,甘泉從地下涌出,水質清香如醇,純净如玉。有關香溪源,當地民間流傳着許多美好的故事,相傳香溪潭是神農氏的洗藥池,他不僅每天都在潭中洗藥,而且洗净後細細咀嚼品味,並隨時記録結果,最終在潭邊完成了巨著《神農木草經》。於是,神農百草的精華和神農精神參融潭水之中,香溪河水才能使沿岸炎黄子孫有細嫩的肌膚、姣好的容貌、聰明的才智、高尚的情操。戰國時期的屈原飲了香溪水,心靈美好,才成爲千古留芳的偉大詩人。漢代王昭君在香溪源浴了香溪水,才長成閉月羞花之貌,彈出民族大團結的琵琶曲。今天到神農架旅客,大都慕名到香溪源飲甘泉,無不開懷暢飲,贊不絶口。作者有幸到此,當然多飲幾口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