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游走新疆(下)



  拜城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始建於公元3世紀,衰落於9世紀,相對營造時間五六百年,是我國最早的佛教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同爲我國四大佛教石窟之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絲綢之路中道重要景點。8月4日一早,我們由庫車驅車前往參觀。

  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7公里處,西距拜城60公里,東距庫車約40公里,背靠明屋塔格山,南臨木札爾特河和却勒塔格山,山環水繞,環境幽静。地理位置適中,又有優越自然條件,符合佛經規定的“僧徒修道場所既要僻静,又不離城鎮太遠”的選址原則。克孜爾千佛洞現已編號的石窟236個,大多是從懸崖峭壁上釺鑿出來的。目前窟形保存完好的有135個,我們在管理處主人帶領下參觀了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總的説來,石窟有多種窟形,内有依岩而鑿的石雕,用楊木鎸刻的木雕,鑿於窟壁和窟頂的浮雕和各種木制神人彩雕,但最珍貴的還是内容形式多樣的壁畫。與全國其他石窟相比,克孜爾千佛洞有兩大特色。

  一是石窟建築形態結構獨特。保存完好的石窟有兩類:一類供僧徒禮佛和講經説法的支提窟(有窟室高大,窟門洞開,正面塑佛的大像窟,有主室呈長方形,内設塔柱的中心柱窟,也有窟室較爲規則的方形窟);另一類是供僧徒居住和坐禪的毗訶羅窟,多爲居室加甬道結構,室内有竈炕等生活設施。兩類型的石窟分别組合在一起,每個單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這種窟室結構在我國石窟建築中極爲罕見。

  二是壁畫藝術題材和風格獨特。克洞保存壁畫的有75個石窟面積共1萬多平方米,數量僅次於敦煌莫高窟。壁畫内容涵蓋佛傳故事畫,佛本生故事畫、因緣故事畫、佛像畫、以及山水畫、動物畫、裝飾畫和圖案畫等。筆者在方形窟中見到的佛傳故事畫,是將佛的一生以傳記形式繪出,像連環畫般陳設於四壁;在中心柱窟則見有表現佛成道後諸方教化造福衆生的聖迹,即“説法圖”。佛本生故事畫主要是表述佛前世修道的種種苦行,而因緣故事畫則主要表現衆生對佛的種種供養和顯示佛的威力。後兩種壁畫的數量居全國石窟藝術壁畫之冠,被譽爲“中國佛本生壁畫的寶庫”。

  令筆者驚訝的,在第8和38號石窟中竟然見到我國其他石窟難以覓見的古龜兹裸體畫,講解員説全洞有10多個石窟有裸體畫。大家知道,推崇裸體美是希臘文化的特點之一,筆者在歐洲旅行,西歐各國的博物館、美術館、大型廣場,裸體畫像和雕塑經常可見,但對禁慾主義盛行的佛教和中國,簡直是一種挑戰。也許這是當時龜兹國社會比較開放吧!

  塔克拉瑪干沙漠之旅

  4日中午,我們來到輪臺縣南部被稱爲“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作爲一個地理學者,深知治理這個世界級大沙漠該有多難,但百聞不如一見,走進塔克拉瑪干一直是我們的夢。新疆所給我們安排了自輪臺南下至塔裏木河大橋約100公里的考察行程,沿途大多是流動半流動沙丘和開發中的輪南油田,圓了我們的夢。

  人間奇迹塔裏木沙漠公路

  縱貫塔克拉瑪干的塔裏木沙漠公路是爲開發沙漠油田而建造的,北起天山南麓輪臺縣,南至崑崙山北麓的民豐縣,全程522公里,其中約400公里路段在流動半流動的沙丘中通過,1995年建成通車,並以世界上第一條長距離、上等級、跨越流動沙丘里程最長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録大全。筆者等自輪臺南郊進入塔裏木沙漠公路,沿途盡是連綿不斷、跌宕起伏的沙丘,我們冒着烈日高温和乾旱察看了在“一盤散沙”之上搆築起來的塔裏木公路,油田的探井、採油井和油庫,零距離體驗公路防沙、固沙工程的艱辛和成功的、失敗的情景,十分愉悦。

  怎樣在流動性沙丘搆築牢固的路基?這是世界各沙漠國家多年没有解决的難題,我國工程技術人員發明瞭“强基薄面”法,解决了這一難題。這個方法是:首先把沙子堆成弧形路基,再用土工布包裹固定,然後用碾壓機振動壓實(關鍵技術不便透露),使它的抗壓强度超過了普通路基,超過了國家標準。有了這樣堅固的路基,上面鋪的碎石層和瀝青就可大爲减少,節省成本。

  沙漠修公路的另一個世界級難題是路修好後怎樣防止流沙埋没?也就是怎樣固定公路兩旁的流沙,使之不隨風起動,保障公路暢通。塔裏木沙漠公路建立起一套“以固沙爲主,固、阻、導、壓相結合”的防護體系。固,就是用新疆豐富的蘆葦桿,碾壓成半剛半柔的材料,在風沙易起的地段鋪成網狀或帶狀沙障,就地固沙;阻,就是在距公路稍遠處,用蘆葦和尼龍網編札欄栅,阻擋流向公路的沙源;導,是將路基築成弧形斷面,讓流沙在風力作用下,順利通過路面;壓,是將沙子裝在特製的牛皮紙袋中,壓在沙脊上,防止沙丘整體移動。

  筆者等在靠近塔裏木河路段時,沙漠中狂風驟起,滿天黄沙飛揚,車窗被沙子打的噼啪作響,流沙像一條條蛟龍般由西邊越過公路往東舞動,並不在路面堆積,看來,“導”法頗見成效。其他如沙丘上的網格狀沙障沿途所剩無幾,路邊的防沙欄栅也破壞的七零八落。據説,公路時有積沙,要靠人工清帚維護。倒是生物固沙之路可以探索,如種植胡楊樹有的已經成林,建起了油田聚落(見《新疆新貌》文),種植紅柳和駱駝剌也有成功的例子。但胡楊林連片枯萎,紅柳被狂風連根拔起枯死沙漠沿途時而可見。看來,沙漠公路防護的任務十分艱巨。幸好有關科技人員已培育數萬株耐旱、耐鹽碱植物,用林木保護公路又有新的希望。

  目前走這條公路,要受烈日、乾旱、沙暴之苦,而且有時流沙堵路,如果没有健康的體魄和必要的裝備,是不能輕易上路的,向社會公衆營運尚需時日。

  不尋常的塔裏木河

  塔裏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内陸河,它有三點异常之處。一是它的幹流並不産流,河流來水全靠源自崑崙山的葉爾羌河、和田河和天山的阿克蘇河匯入,三源在阿瓦提縣的博斯坦處匯合後自西向東穿行於塔裏木盆地,尾閭到達塔克拉瑪干沙漠東端的臺特瑪湖,幹流河段長1321公里。二是它是一條放蕩不羈頻繁改道的河流,歷史上改道多少次未詳,但南北古河道擺幅達80—120公里。入口處也無定所,建國初期是注入羅布泊,現羅布泊已消失,改流入臺特瑪湖,但在新版的《中國地圖册》找不到它的名字,因爲若干年後不知它又到哪裏歸宿。三是逕流量的年内分配極不均匀,汛期(6—9月)占全年85%以上,枯水期下游還會斷流。筆者等8月來到塔裏木河大橋,見400多米寬的河谷河水充盈,兩岸緑樹成蔭,滔滔江水,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向東奔馳,深表十分驚訝!新疆所小葉介紹説,在沙漠河流造橋特難,你今天在這裏架橋,明天也許河水就在别處通過;即使河水不改道,洪水期强烈的冲刷,對橋基橋身也是致命之傷。塔裏木大橋的建設者,采用多種方法固沙强基,使橋墩穩定,又結合流域整治,植樹護堤,穩定河道。

  “塞外緑洲”吐魯番

  吐魯番建城有二千多年曆史,因其地理環境乾熱,元代稱爲火州。從此“火爐”一詞形影不離地跟着吐魯番傳遍中國、世界,“早穿棉襖午穿紗,抱着火爐吃西瓜”兩句七言詩,亦成爲吐魯番温度日變化大的寫照。筆者此次新疆旅行,最後一站在吐魯番度過兩天一夜,深感吐魯番雖然天氣極爲乾熱,但盆地四周緑洲遍佈,坎兒井到處可見。它使一片片的戈壁長出緑油油的瓜果、蔬菜和庒稼,吐魯番是新疆坎兒井最多、葡萄品種最多、産量最高、品質最好、銷售最廣的地方。吐魯番還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歷史文物、風景名勝出類拔萃。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裏克千佛洞、蘇公祠等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火焰山、葡萄溝、艾丁湖以其奇特的自然景觀名揚中外。每當葡萄成熟的季節,每天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風塵僕僕,來這裏訪古探勝,品嚐佳果。筆者參訪之後,總是覺得以“火爐”代言吐魯番不合實際,它只反映乾熱自然環境的一面,不能體現人類改造自然,創造曆史文明和現代財富的更重要一面,容易給人以荒野、蒼白的感覺。在下認爲,必須爲吐魯番正名,以“塞外緑洲”代言吐魯番也許更爲恰當。主要勝景依參訪次序記述於後。

  坎兒井

  5日遊覽博斯騰湖後進入吐魯番盆地,憑窗遠眺,茫茫戈壁望不盡頭,靠近緑洲處,戈壁灘上直綫排列着一系列一連串小土包,每隔三四十米1個。新疆所小葉説,這就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以吐魯番爲最多;坎兒井由竪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上渠道)和澇壩(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工程非常浩大,地理學家們把它與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並稱我國古代三大工程。

  扺埠後首先參觀近郊坎兒井及其博物館,方知剛才看到的小土包就是井口,其下是一條川流不息的地下水渠,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鑿通水渠上地層的竪井。地下水渠從含水層引出地下水,順着緩慢傾斜的渠道流淌,一直到接近地面才“噴涌而出”,然後通過地上渠道,注入蓄水池、田地、果園和城鎮居民區。“坎兒井”一詞來自維吾爾語,意爲涌泉冒出之地,人稱“穿越戈壁的自來水”。吐魯番現有坎兒井1046條,總長度3000多公里,媲美大運河和長城,並非言過其實。

  蘇公塔(額敏塔)

  6日晨,首先參觀市區東南約2公里的蘇公塔,這就是一座由塔身與禮拜堂連座組成的維吾爾族建築。入口處的方石碑,用維、漢文鎸刻銘文,表達建塔緣由。大意是清朝中期,吐魯番郡王二世蘇來滿,爲紀念其父額敏和卓爲維護祖國統一,在平定準噶爾蒙古族叛亂中屢建戰功,並由干隆皇帝詔許“世襲罔替”而建,原名爲額敏塔,當地人通稱蘇公塔。蘇公塔最大的特色在於全國獨有的維吾爾族建築風格。塔呈下粗上細的圓柱形,高37米,下部直徑10米,全部磚砌,由下而上逐步變化出15種花紋圖案,塔身按不同高度和方向開出14個窗口。塔内有72級螺旋式階梯,登頂可憑窗俯瞰吐魯番市新貌。

  高昌故城

  位於市區東南46公里處,是吐魯番市早期城址,始建起於紀元前一世紀,西漢時稱高昌壁,晋置高昌郡,唐改西州,宋稱高昌回鶻,元稱火州,至明初蒙古族叛亂,高昌城毁於戰火。歷時1500年,曾是西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今之故城,到處均是殘垣斷壁,看上去十分蒼凉。但殘破的城墻依然高聳,護城河遺迹清晰可見。據有關考證,現故城遺址是公元六七世紀(隋至唐初)的城址,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外城周長5.4公里,墻基厚12米,高11.5米,四面都有城門。内城居外城正中,宫城在内城北部,内城的北墻就是宫城的南墻,外城的北墻也是宫城北墻。史載公元628年,唐玄奘(三藏)赴印度研習佛經時,曾在此講經3個月,講經堂遺址仍在,但已無屋頂,墻壁也剥落成土塊狀。離講經堂不遠處,還有一座大廟遺址,墻壁上還有許多當年放置壁畫的遺迹。

  高昌故城遺址在西域邊疆有重要地位,每天有成千上萬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有關方面若能將主要遺址修舊如舊,定能吸引更多中外遊客。

  火焰山

  座落市區東部,遊客從市區到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等勝迹參觀,必須在山下經過。筆者等從高昌故城返回市區途中,特地在山前停留,觀賞此山之奇姿异彩。

  原來,火焰山是植被破壞,寸草不生,紅色砂岩坡面在夏季烈日照耀下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滾滾上昇,看上去有如萬道烈火在熊熊燃燒,故名。吐魯番盆地夏季高温爲全國之最,筆者盛夏8月正午站在山前,烈日加坡面輻射,如有火烤,不敢久留。

  葡萄溝

  匆匆看了火焰山,到了市區東北10多公里的葡萄溝。這裏兩山夾峙,形成坡窪溝谷,溝長約10公里,到處果木葱蘢,農舍點點,葡萄園遮天蔽日,故名。葡萄溝是新疆葡萄産量最高,品種最多的産區,主要種植無核白,馬奶子,玫瑰紅,比夹子,黑葡萄等13個優良品種,種植面積有400多公頃,年産鮮葡萄七八千噸,葡萄乾300多噸。溝中的無核白葡萄,晶瑩如玉,含糖量高達20~24%,超過美國加州葡萄,堪稱是天下最甜的葡萄。

  在葡萄溝附近,到處可見類似蟈蟈籠的大房子,四壁都是密密麻麻的通風孔,這就是晾干葡萄的晾房。筆者見有果農在工作,便請導遊引領進去看看,只見屋裏竪立着一排排打釘的頂梁木柱,果農把一串串新鮮葡萄掛上去,在乾熱多風的氣候條件下,據説放上三四十天便成爲嫩緑透明、甘甜柔膩、鬆軟可口、遠銷中外的葡萄乾了。葡萄溝有個大市場,主要銷售各種干鮮葡萄和維吾爾族服飾工藝品,供遊客盡情選購。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