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社情風光



  提起俄國遠東,人們馬上在意識中回響:那是荒凉的西伯利亞,是悠遠而又神秘的地方。是啊!相對俄羅斯的心臟莫斯科,與我國黑龍江、吉林接壤的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濱海邊疆區,是俄羅斯的遠東唉!筆者2002年盛夏,去海參威旅行考察,途經遠東邊疆區幾個城鎮。除了對其首府海參威的山海風光人文勝讚嘆不已,該區的社情風光,也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這裏不妨花費讀者一些寶貴時間略再聊聊。

  綏芬河——海參威沿途的社情風光

  在下是從我國邊境的綏芬河市進入俄國去海參威的。在省屬的綏芬河國際旅行社準備過海關時,導遊鄭重告訴我們:海參威的賓館、房間没有開水、拖鞋,洗手間也没有任何潔具等一次性用品,蚊蟲、蟑螂則比較多……。我聞言神情愕然。然而出門在外,小心爲上。於是,盡管旅行背包已是漲鼓鼓的,還是在附近買了六瓶礦泉水,一雙拖鞋和一盒蚊香……。準備在海參威苦等幾天。

  綏芬河中俄海關

  綏芬河雙方海關,相隔一個約10公里寬的無人居住山區。上午9時開始在我方驗關,幾個旅行團加上過往客商不到200人,用了大半個鐘頭,對黑龍江海關已有不够開放之感。約10時,到了俄方海關,我們乘坐的車在烈日下等了整整3小時。導遊向大家解釋道:俄羅斯人的工作效率較低,又逢午休時間,只開一條過關通道,請大家耐心等候。下午一時,我們入屋排隊,驗關了,海關大廳出奇的寧静,一位男士逐一檢查我們的行李,那個在窗口驗证的碧眼金髮女郎,打扮十分入時,工作慢條斯理,還低聲哼看她的俄羅斯歌曲呢!大有“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的氣勢。

  俄羅斯邊疆一瞥

  下午一時半,終於登上俄方的大巴士開始在俄方的大地上奔馳,至下午六時纔到達海參威,不到200公里的路程,整整費時一天。自邊境至俄方最靠近中國的縣城格城,低丘逶迤,大約跑了一小時,未見有什麽村落,也罕見有農民在田間勞作。過了格城直至海參威北郊,原野一望無際,地平綫與藍天白雲相接,那是遼闊的俄羅斯遠東濱海大平原了。平原上的草本植物生長茂盛,土壤黝黑,只見一些牛羊成群放牧,未見連片農田,公路兩側,時有一些小村落和烟囱竪起的磚瓦廠房,一派美麗的温帶草原風光,令我們心曠神怡。蘇聯時期不是集體農莊著稱嗎?我問。導遊答:蘇聯解體後,這裏的農村青壯年勞力大多進城做工或跑生意去了,種地很是粗放,往往是在地上撒下種子,做個記號,就等收成了;城郊的一些花圃菜地,好些是中國人來經營的。聞言令我無限感嘆:老天太不公平了,這裏有地無人耕,咱廣東人均不到半畝地,還有3000萬外來工!到了海參威北郊,地面微波起伏,時見有一些像我國南方城郊的村落,房舍依坡遞築,有二層的,但大多是單層平房,門口多有用籬笆圍起來的菜地。導遊告訴我們:那是度假村,城里人到此蓋個簡單房子,假日來此小住,自己種菜做飯,體驗農村野趣。同國内的度假村相比,更有回歸大自然的氣息。

  俄羅斯邊疆城市風光

  格城一覽

  沿途我們在格城和雙城子都稍事停留,休息放鬆,看看俄羅斯濱海邊疆的城鎮風光。回程爲了趕在中午12時前通過俄方海關,我們上午10時便趕到格城,在街上走了一趟。這裏有車站、教堂、市場、民宅,未見有縱横相通的街道,商店的門很小,不設橱窗,也看不到什麽商業廣告,但裏面商品排列較整齊,俄國商品有望遠鏡、手錶、巧克力、紫金首飾及套娃……等工藝品,没有影碟,只有各色各樣的録音録像帶擺滿貨架,服裝和日用品多是中國進口的。店内静悄悄的,閑着的店員或坐或站輕聲説話,看來這裏的居民購買力不高,物質生活還比較簡單。格城有個中國貿易中心,外邊建有棚架貨灘、出售鮮花、蔬菜和水果,生意頗爲興隆。看來,俄國遠東的開發,中國大可幫上一把。

  海參威賓館“風光”拾零

  海參威是俄國濱海邊疆區的首府,初到貴地的第一印象是旅遊賓館名不符實。我們的住地是叫太陽賓館,位於市區東北部一百週年大街以東靠近阿穆爾灣海岸防護林帶内側,周圍環境很是寧静,但賓館的設施和服務素質之差令人咋舌。一個標準房放着兩張小木板床,床頭各放着一張60厘米見方的小桌子,没有熱水瓶和茶具,没有一張椅子,更别説有衣櫃和電視電話機了,只有飛來飛去又粗又黑的蚊子;洗手間没有任何洗潔用品和通風設備,一個坐厠蓋板早已壞掉,坐墊也脱漆發黑,方形的淋浴盆架設在近米高處,老人爬上爬下頗費工夫,難堪的景况超出行前導遊的預告。我找導遊要求换房,導遊帶我看了幾個相鄰的房間,情况大致相同,看在我年老的份上,調來一位年青團友同住,幫趕蚊子,照顧我的起居。就這樣在這個“賓館”住了三天。“賓館”的員工能見面的僅是樓下服務臺表情木訥的坐臺小姐。據説,海參威接待旅行團的賓館大多如此。這那像是號稱國際大都市的涉外賓館,我真不知道俄羅斯能不能對外開放!

  海參威市政建設

  近幾年來俄羅斯經濟雖然有起色,但海參威仍較窮,從落後的市政建設可見一般。海參威没有地鐵,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但綫路不多。公共汽車又舊又笨,一看便知道是俄羅斯的産品;有軌電車像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上海曾看過的那樣子,匡啷匡啷慢慢運行,在海參威乘坐有軌電車是免費的,車上擠滿了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滿街走着日本、韓國出産的二手小汽車,據我回程所見,在海參威郊外二手汽車堆滿山坡,每輛售價約1000~1500美元,多數家庭買得起,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街道兩旁的歐陸式建築多年没有維修、大多色彩灰闇陳舊,唯一經過修茸的是屋頂高掛“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文牌號的火車站主樓,典型的羅馬式古建築,典雅華貴,是該市的標誌性建築。海參威基本没有高層建築,唯一的一座是位市中心廣場東側的邊疆區政府辦公大樓,高18層,是該市最高建築。

  海參威的街燈昏闇,商店幾乎天黑都關門,夜生活主要是艷舞和賭博,賭場是引進的,有日本的、韓國的、美國的,門票每張5~10美元,團中有人去看艷舞和博採,不看不賭的就没有什麽夜生活。海參威的夜很静,要度假倒是個不錯的地方。在海參威的幾個夜晚,我待在賓館裏静聽阿穆爾灣的濤聲,偶爾不知從哪裏傳來悠揚而熟悉的樂曲,仔細聽,是《卡秋莎》,這是前蘇聯衛國戰争時的歌曲,看來市民還没有忘記他們祖國曾經有過壯麗史詩和榮耀。

  值得稱許的俄羅斯人

  海參威的俄羅斯人,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他們的環保意識較高,這個城市濱臨大海,海灣深入街邊,但都看不到敞國海濱城市那種垃圾雜物飄浮的現象。街上的行人,男的高大俊朗,西裝革履,風度翩翩;女的身材曲綫分明,穿着得體入時,蹬着高跟鞋,步姿優美,老婦人更是濃妝艷抹,成了街上一道亮麗風景綫。他(她)們極少亂丢菸頭果皮的,更不會隨地吐痰。這裏的俄羅斯人總體素質是較高的,海參威有20所大學,國立遠東大學是最高學府,有100多年曆史,爲海參威和俄國培養了不少人才,海參威的居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

  海參威人喜愛傳統的生活,走入居民區經常可以看到人們坐在宅前樹下看書,或在附近廣場休閒聊天。當黄昏夕陽之時,霞光灑滿大地,筆者見到人們逐步來到海邊,婦女和兒童穿得很漂亮,連水兵都穿着潔白的制服,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喝啤酒聊天。有的一家人在一起,鋪上塑料布,席地而坐,吃着酸黄瓜、紅腸,喝啤酒。男女不時起身跳交誼舞,一派休閒自若的形象。

  俄羅斯,只要大膽認真改革開放,前途無量。

  海參威觀光之後,無限感慨,寫下感言詩一首,現不嫌拙劣,登録如下:

  岬角溺谷港口佳,大哥[1]家鄉映明霞。

  要塞槍砲齊挺立,一戰[2]彪炳立豐碑。

  河山易幟樓宇舊,滿街皆是二手車[3]。

  有軌電車通海角,灘頭兒女捉魚蝦。

  [注1] 前蘇聯曾被我國民衆尊稱爲老大哥。

  [注2] 指一次世界大戰。

  [注3] 指近年來從日、韓進口的陳舊小汽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