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 言



  今日之中國,旅遊是一種社會時尚。有結伴或組團到异地風景名勝參a觀的觀光旅遊,有三五成群到環境清新的海濱、山莊遊憩的度假旅遊,有到异國他鄉探親訪友的探親旅遊,有到國内外買賣商旅的商務旅遊,有到各地參加各種行業或專業學術會議的會議旅遊,有特定目的到國内外考察學習的科考旅遊,還有和尚道士雲遊和信徒參加各種宗教朝覲的宗教旅遊,以及較長時間到异地訪問學習的修學旅遊等等。形式種類越來越多,内容日見充實豐富。當今旅遊就像學生放寒暑假般的常態休閒活動,它能讓人們精神放鬆、渲泄、慰撫、解脱,同時又結交新的朋友,獲得新的知識,進行身心自我調整並獲得新的工作和身體狀態。旅遊已是人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爲引人注目的社會經濟文化現象。

  作者算是個積極旅遊者,在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便進入以科學考察研究爲本職的中國科學院地學研究機構,使我的足迹遍及華南幾個省區的山川湖海,讓我有機會到國内外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工作會議,進行科學考察和會議考察,養成了熱愛科學,喜歡旅行求知和寫作的習慣。遺憾的是在職時期承擔科研任務過多,每次考察回來,幾乎全部時間都用於實驗、研究和書寫研究報告、論文,對各地的美好景致和人文勝迹,更多地是留在記憶而未能寫成紀游文章,甚至連歷年拍攝的許多珍貴照片也没有很好整理保存。這也是我國東中部地區許多知名城市和風景名勝區,雖然在職時到訪次數和時間最多,但都没有在本書留下多少筆迹的原因。只是在退休之後發揮餘熱做些力所能及工作,參加各種有關學術會議,遊覽祖國河山勝景,參加歐洲考察團,遍游西歐各國,收穫良多,回來寫些紀游文章,見諸報刊,陶冶性情,實爲晚年最好的人生享受。是故收入本書的46篇已發表和未發表文稿中有44篇是退休後寫的。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作者退休後的學術活動,也是我一生從事科研工作的一些補筆,留作紀念,並爲旅遊愛好者提供一些旅遊地的信息。

  作者遵循“游踪”命題,記述自己到過的地方,看過的景點。但對各地勝景的記述,並不限於個人短暫的停留和表面的觀察,而是把身臨其境的見聞、感受和訪談與經典文獻如《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歐洲卷)、《中國名勝大觀》以及旅遊地相關文獻融會貫通,使文章既有趣味性、親切感,又有科學性和嚴肅性。限於遊記的體例,本書引用的文獻没能逐一注脚,僅此向前人的辛勤貢獻一並表示由衷的感謝。由於長期從事研究工作的職業習慣,書中的每篇文章都會談觀感,講看法,有些還提出開發保護建議。但許多是經驗之談,不妥之處,敬希賜正。

  本書的出版源於我的老師——華南師範大學曾昭璇教授的懇誠勸促,曾師著作等身,他以學者的價值觀,多次鼓勵我自費出版論文集、遊記集,他生前看過本書已發表的文稿,稱其有科學工作者寫遊記的特色,值得結集出版。不幸的是未等本書完稿,大師先行離世。現僅以本書作爲對先師的告慰和悼念。

  本書的出版還得本所原所長黄鎮國教授的鼓勵和幫助,他以其豐富的寫作和出版經驗,對本書的版式、結構和定名都提出了寶貴意見;本書的出版清樣由廣州科新彩印公司幫助排印,本所樑炳昭先生創辦的奥托圖公司義務爲本書繪製插圖;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旅遊開發專業委員會原會長孫文昌教授審閲了本書排校稿,提出了中肯修改意見並爲之作“序”。對此,謹向他們表示深切謝忱!

  徐君亮           

  2008年5月於廣州寓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