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江文化:串起山水間的歷史記憶



  ——《南方日報》2005年4月11日

“廣東歷史文化行”專版

  羅定江,從信宜鷄籠山發源,在百萬大山的餘脈深處輾轉流過,在德慶附近匯入西江。在這條江兩岸,散落着許多歷史文化資源。大約一年前,珠江文化研究會的學者首先提出,羅定江其實就是歷史上多次提到的南江,並認爲應該把所有散落的歷史文化點歸納到“南江文化”這一綜合概念之下。

  爲此雲浮市相關部門準備將“南江文化”這一學術提法轉化成一個串起文化散點的綫索和思路,並着力打造“南江文化”品牌,以盤活雲浮市的旅遊資源。把“學術概念”轉化成“文化品牌”,這樣的操作模式是否可行?這種“文化串聯”是否科學,能否落到實處?記者爲此深入南江兩岸的文化叢林去看個究竟。

  一、時空透視 爲南江文化正名

  南江雖然是珠江水系主要河流中流程最短的一條,但在它所流經的地域,有無數彌足珍貴的原生態文化深藏於十萬大山之後、深嶺溪壑之間。深埋在山區裏的不同類别與指向的文化遺産如此之多,分佈得又如此之散,光是探訪和作初步的表述已經如此困難,推出統一的旅遊品牌,究竟該如何操作?

  誰知雲浮市的賴斌副書記用一句話就回答了我的疑問,他説:“正是因爲如此,我們才有必要采用學術界剛剛推出的‘南江文化’概念,並沿着這條綫索打造雲浮的‘南江文化’品牌。”

  在没有“南江文化”概念之前,文化景點、旅遊資源散點分佈一直是困擾雲浮市文化和旅遊開發部門的一大難題,連一個響亮、簡明扼要的統一品牌都没有,還談什麽宣傳推廣、招商引資、深度開發?

  具體來説,雲浮市内分散的文化亮點有:龍龕摩崖石刻、神灘廟遺址、學宫、文廟、光儀大屋、以大灣民居爲主要代表的瀧水民居、瀧水民歌(特别是連灘山歌)、劉三姐遺迹、文塔、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奇特民俗、民間藝術、小喫、傳説、風物、考古發現……多民族文化交織,物質遺産和口頭文化遺産糾結,每一個都具有獨特意義而難以割舍,但都還没有形成可以單獨樹立品牌的號召力。這是雲浮曾經面臨的兩難之境。

  文化資源整合需要梳理,梳理就需要綫索,一年之前,學術界“爲南江文化正名”的呼吁,就爲雲浮梳理文化旅遊資源提供了一條似乎可行的綫索和思路。

  以水系爲綫索,串起散在山區角落裏的各種文化要素,用規模效應打品牌,這是雲浮現在正在嘗試走的路。

  雖然在學術界依舊存在争議,“南江文化”論证已經步步深入。“南江文化”已非空中樓閣,珠江文化研究會諸位專家和當地的研究人員,從文獻資料、從民風民俗和地下考古發現等角度證明現在的羅定江即南江,而南江流域文化確實存在地域共同特徵:南江水系的人,溝通語言和廣州話基本相同,但與周圍地區迥异;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同唱一種民歌,即連灘山歌;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民居風格、生活習性相近,經濟交往密切;南江流域的人同時崇拜盤古和天後,這種雙重信仰,體現出南江文化獨特的山地與海洋文化匯合的特徵。

  山區往往因爲山嶺阻隔等地理原因,歷史文化遺産點比較多、比較獨特,同時也比較分散。如何整合開發是擺放在山區市縣面前的現實問題。雲浮巧用“南江文化”之名,化學術概念爲文化品牌,將散佈於各縣鄉之間的文化亮點串起來,形成一個叫得響的統一品牌和形象,方便了對外宣傳,方便了具體旅遊綫路的設置,也許不失是一個值得借鑒的開發思路。

  二、記者目擊 雲浮碧水萬壑轉 江洗鐵馬百越塵

  從廣州出發西行至德慶,可遥見一水懶散前來,緩慢匯入西江。江面僅十數米寬,水色土黄,這是南江(現稱羅定江)的尾巴。我們前來尋訪的文化帶就是以此爲據演繹開來的。這一段河床,據説在蔡廷鍇將軍時代已經終年淤淺,只有夏季水漲時方可行舟。而在南江發源地信宜鷄籠山,一道碧水噴薄而出。如果容許我們高空鳥瞰,可以見到南江水的猛浪湍流在盆地裏冲出無數的深峽與溪谷。正是這一灣江水無數年間的百折千回,養育並保留了廣東乃至嶺南最原生態的百粤文明(遺迹),幾千年前甌、僚等古越族就是在此流域驅輕舟揮金戈保護自己的生活。而我們熟悉的高凉族女英雄冼夫人也正是在羅定打開了往北接受中原文明的通道,完成了她個人生命和嶺南歷史的重大轉折。南江羅定段作爲戰略要衝的地位一直延續到現代,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特别設想了以羅定爲樞紐的交通主幹綫,作爲聯結兩廣的重要通路。

  和所有的熱帶、亞熱帶文化區域一樣,生命的代謝在這裏是如此的匆匆,許多真實發生過的歷史都已經淡化成了山歌與漁唱。我們踏上這片土地之時,已經很難找到明清以前的地面文物遺存,然而,羅定博物館的陳大遠告訴我們,照樣有許多東西值得一看,這裏是明代邊城,是當時政治、軍事、文化交流最活躍的前沿地帶之一,他戲稱羅定是明代的“特區”,有許多别具一格的風物和遺迹。這句話又勾起了我們强烈的好奇。

  第一站:光儀大屋 亂世中的諾亞方舟

  鬱南連灘西壩石橋頭村的村民都把這座方圓幾公里内最大的建築叫“清朝古堡”。這座“古堡”事實上既非貴族城堡又非軍事要塞,而是供紅塵小民繁衍生息的普通大宅。屋主叫邱光儀,建屋於清嘉慶年間。此間的村民眼看着他起高樓,眼看着他宴賓客,却始終没有看到他的樓垮了。讓人詫异的是,兩百年間光儀大屋始終穩穩矗立,威風凛凛,據説在日軍侵華的時候,這座大屋光憑氣勢就嚇跑了一隊害怕機關的日本人。

  光儀大屋占地十畝,整體建築呈四方形,用厚一米的圍墻圈起來,圍墻最高處有13米,暮色中看來,是一個如假包换的青灰色堡壘。内部結構五進五入,共有房36間(據説每一間就是一個家庭),人口最繁密的時候,這裏曾經居住過700多人。除了家丁,全部都是邱氏子孫。這裏有曬場、廳堂、倉庫和起居房屋,關起門來幾個月,大約裏面的人也可以自給自足,儼然一個小小的王國。

  關於此屋是如何建成的,民間有許多種説法,記者覺得最可信的是以下説法:南江河畔普通村民邱光儀有一天厭倦了被洪水趕來趕去的日子,發動自己的5個兒子建一座萬世不拔之基,因爲他們家以賣油豆腐爲業,蓋屋子和做油豆腐就只能兼顧,我們現在看到的主體建築就是邱光儀和他5個兒子摸黑建起來的。後來人口繁衍日盛,房屋不斷添建,終於成爲現在的規模。

  光儀大屋立在南江畔的灘涂之上,每年南江水漲總免不了要被淹一回,大屋裏的人要生存,避免背井離鄉的命運,必須要防洪;除此之外,亂世常有山匪來吃大户,大屋要考慮防盗;整個建築是磚木結構,萬一敵人火攻怎麽辦,因此還需要考慮防火。基於這三點,邱氏家族在建這個“堡壘”的時候,在墻、門、内部排水系統上做足了文章。

  高墻是半爲夯土墻半砌青磚,厚爲一米,密度高,透氣性好,洪水來時不滲水,洪水去時墻體内水分迅速蒸發。按照專家的説法,這是一堵會呼吸的墻,而它的强度足可以和現在的鋼筋水泥墻媲美。光儀大屋的門可插三層木板,木板之間可灌泥夯實,木板、水、泥土共同作用扺擋洪水壓力綽綽有餘。

  對付盗賊不僅有九竪五横的木制防盗門,還有城墻上的24個槍眼,屋頂上可走人,有瞭望臺。如果盗賊想用火攻破門,門上還設有水槽,從屋内灌水,木門之上就可形成一層水簾。

  據介紹,光儀大屋體現出來的强悍求生意志、警惕性、防禦性和獨特的生存智慧,每年吸引5萬遊客前來參觀探訪。

  第二站:大灣古村 桃花源裏悠然人生

  陳大遠説,南江流域除了像光儀大屋這樣的特例民居,還有大量具有相對穩定統一的南江文化特徵的古民居村落。這些村落的建築布局基本上都有一個中心,如宗祠、社壇、古樹、小學、池塘等,其他建築散點分佈,但又凝聚於一個中心,處處體現社會的多元性和開放性、自由度。南江流域的民居的“鑊耳”不但建於山墻,同時也建於宅地的正面和背面,成爲外部的主要裝飾,從實用性趨於藝術性,這是南江流域民居的主要地方特色。

  在鬱南大灣2平方公里範圍内,建於咸豐元年到民國初年的民居建築居然有46座之多,而其中16座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從蜿蜒的小徑步入這個古村落,遥遥望見鑊耳墻鱗次櫛比。這個村子裏壯年人大約都已經出門打工,迎面而來的多是褲管高卷、神情悠閒的白叟黄童。水牛悠然高卧、鷄犬各不相擾,讓人忍不住自問是否誤入桃花源。

  這個村落裏的每幢大屋占地1000至2000平方米不等,分佈錯落有致。單體建築門面寬闊、净空高、通風采光好、天井寬敞,門前屋後常有花徑小院,建築節奏舒緩平和開放,屋脊、山墻之上多有極具匠心的灰雕、木雕、壁畫、脊飾,題材多樣、風格華麗,與光儀大屋步步爲營的緊張氣氛迥然不同。竹籬茅舍間常有楊柳、芒果、荔枝、枇杷、龍眼、木瓜、黄桃與石榴,在濕潤空氣裏自在開落。

  認爲山坳之中只有無知村民的人如果到過祺波大屋,一定會爲自己的偏見汗顔。祺波大屋的布局搆思清雅得令人肅然起敬,這一點讓它成爲大灣最具藝術性的古建築。門庭由一堵一米高的矮墻圈起,斗門門聯是“吾廬可愛,斯道當由”,主人的自信從容一目了然,正廳聯曰“衣沾楊柳,鏡兆芙蓉”,講的是庭前的垂柳和不遠處的池塘,塘水如鏡、又栽了許多蓮花,同時又自况胸襟高潔。

  屋内無論是建築用料還是裝飾用料都十分講究,廳内4根高約6米、直徑27厘米的木柱。門隔上木雕均用熒光材料涂抹過,晚上也可以觀賞,這在嶺南其他地方的民居中比較罕見。最讓主人覺得驕傲的是側墻上露天的4幅灰雕,一百多年的風雨絲毫没有讓它們掉色,其中有一幅雙獅獻瑞裏的鬆樹幾可亂真,連村裏的小鳥都不辨真假,在上面築起巢來,成爲祺波大屋的又一個清雅傳奇。

  第三站:劉仙姑祠 山歌漁唱穿越時空

  (男)山歌唔唱心唔開,石磨唔推唔轉來,酒唔勸人人唔醉,花唔逢春唔亂開。

  (女)哥你話來至妙哉,花唔逢春唔亂開。人到青春思情意,人老風流何處來?

  (男)山歌越聽越入神,總要唱來道理真。唱出有情又有義,山歌可以做媒人。

  (女)哥你話來假定真?山歌可以做媒人?妹有心思兄無意,捻壞心腸枉費神。

  (男)妹你話來真蠢笨,捻壞心腸枉費神。妹有情來哥有意,情投意合訂終身。

  世代生活在南江流域的許多人張口就能來上幾段句句壓韵的山歌,而“大灣漁唱”更是羅定的傳統八景之一。記者在匆匆來去中,就不止一次聽到有人在哼着一些相當古老渺遠,陌生却又似曾相識的曲調。劉仙姑祠的守護人在問明白記者的來意後,當即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一人分飾兩角,就是前文所引述的那一段山歌。

  長期在當地搜集民歌的人告訴記者,南江流域的民歌有的流傳年代已經不可考,比如瀧水喪歌,有的則是在隋唐時代已經相當流行,當地的有識之士稱其爲瀧風,認爲它直承了《詩經·國風》中“風”脈,還有的則經過了明清兩代的變异,唱的時候在方言中加入了文言的成分。這些活化石一般反映南江流域文化變遷的民歌至今仍盛行於三羅鄉間。聽説正月裏,連灘有盛大的復古山歌節,吸引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和遠近鄉鄰自發踴躍參與。

  南江民歌形式多樣,題材廣泛,有采茶歌、龍舟歌、順口溜、賣花歌、竹枝詞等,有男女對唱、互道情愫的,有哭嫁的、有哭喪的、唱閨怨盼團圓的,所唱内容大多平直切近。在凡俗字句中濃縮了現世生命的無奈與狂歡。

  這令人想到禪宗六祖慧能在出家以前一直在南江之畔的雲浮新興山中做樵夫,這樣的山歌他恐怕也是聽慣唱慣,他後來“頓悟衆生”“見性成佛”,是否也有可能部分得之於這南江民歌的真切、直率與豁達?

  這裏的人還尊奉劉三姐爲歌仙,並固執地認爲南江才是這位著名歌手的故鄉。廣東凡是愛唱山歌的地方都自稱是劉三姐的故鄉,而這樣的説法數南江流域的羅定、新興等地最盛,鷹石山上有劉仙姑祠,陳塘下村有仙姑廟,供奉的就是這位歌仙,祠前廟前均有小足球場大的對歌場。

  第四站:青銅墓葬 南江文化地下鐵证

  在羅定博物館,我們看到了1977年和1983年出土於羅定3座大墓裏的考古成果,就是這些考古發現改寫了嶺南無青銅文化的歷史,到目前爲止廣東還没有發現超過這3個墓葬的春秋戰國墓葬群。老館長陳大遠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們,最能够代表王權的人首柱形器南江出土最多,最能代表貴族地位的青銅鑒全部出土於羅定。這3座大墓很可能就是當時指揮抗擊南下秦軍的西甌部族首領的墓葬群。他還指着數10個造型各异的箭簇説,古代一個部族用一個類型的箭頭,而墓葬中挖出來的箭頭却形狀各异,據他推測,這很可能是當時百越各族聯合起來共同抗擊秦軍的一個證明。這些如今静静躺在羅定博物館展廳裏的青銅箭頭,曾經見证過一個民族融合的時代,斑斑銹迹裏隱隱透出南江流域曾經有過的金戈鐵馬、邊城悲風。

  陳大遠説,羅定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僅是軍事重鎮,同樣也是經濟、文化的對接口。近幾十年來的考古發現極有可能證實南北朝時期,南江水系是我國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通道。

  爲了讓記者信服,他還特意從庫房搬出羅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是1983年從南朝墓中出土一個金手鐲,手鐲重33克,純金打造,4組走獸和花紋圖案,上面的忍冬紋是中亞粟特地區産品中常見的,而走獸花紋也是中亞地區常見的狐、飛獅等。這個金手鐲無疑是舶來品。另外,墓葬中出土的刻劃蓮瓣紋高足碗,其藝術風格明顯受到拜占庭高足藝術風格的影響,却是由我國越窑燒制,專家認爲這很有可能是爲外國訂制的出口外銷瓷器。

  這貨物的一出一入,南江在古代交通史上的輝煌我們約略猜想得到。

  三、書記觀點

  雲浮市委書記鄭利平:巧用南江文化整合歷史資源

  “南江文化”概念的推出僅僅是一年前的事;而搆成南江文化的元素却有千年曆史的積澱。盡管當前學術界對南江文化未有統一的定論,但我們認爲用南江文化來統領南江水系的文化形態、文化特質還是比較恰當的。

  挖掘和弘揚南江文化,我們將會正確處理好地域文化與主流文化、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係,使之成爲建設山區經濟强市和構建和諧雲浮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當前,雲浮上下正圍遶建設山區經濟强市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而努力,把南江文化這個代表着廣南地域文化形態特質的文化形態品牌擦亮,無疑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希望通過整合利用南江文化資源,讓古文化瑰寶重放光芒,讓經濟發展與文化提昇實現良性互動。

  對於南江文化所涵蓋的歷史資源和旅遊資源,我們正着手進行保護和開發。我們把南江文化與雲石文化、六祖文化一起列入我市的三大文化研究開發的行列。首先,我們要保護、規劃和推介好南江文化。目前鬱南大灣古民居已申請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又有更多的文化遺産被列入保護的行列。羅定、鬱南兩縣(市)已聘請專家圍遶南江的旅遊資源進行規劃,設計旅遊綫路,包裝旅遊景點。我市還計劃與有關藝術院校、藝術團體共同舉辦藝術節,組織南江歌舞表演團到挪威交流,把它推介到國外。其次,我們要開發利用好南江文化。羅定市正加緊改造南江一河兩岸,規劃整治文塔公園。鬱南縣也與香港有關投資方達成了合作開發大灣古民居、光儀大屋旅遊項目,與香港7家旅行社簽訂合約,把南江文化旅遊作爲他們的旅遊内容。

  未來南江文化一定會成爲我市甚至廣東省經濟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

  四、專家説法

  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黄偉宗:  填補學術空白着眼區域合作

  許多歷史材料證明,羅定江即南江,自古被列爲搆成珠江水系的4條主幹江川之一。大約一年之前我們把這個塵封的江名重新挖掘出來,爲南江正名,希望恢復它在珠江水系中與西、北、東江並列的地位。但我們大張旗鼓爲“南江”復名而呐喊,不是從現有的水流量大小、水流長度、水域寬窄等自然地理意義上而言的,而是從文化學尤其是水域文化學的理論,從珠江文化體系的完整性的角度而言的。

  我認爲發掘、整合南江文化,並打造“南江文化”品牌,至少具有這三方面的現實意義:一、從珠江水系的文化成分和結構上看,南江文化填補了嶺南文化或廣南文化的一個結構性空白。二、從南江在古代交通、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看,古代南江流域是中原直入嶺南而又連接南海的一個經濟文化走廊,是具有江、山、海共體特色的交叉性、中轉性文化帶,具有强烈的過渡特徵。三、從“泛珠三角”合作戰略和地域發展的角度上看,爲南江正名對於雲浮、羅定、新興、鬱南及粤西地區而言,不啻架起了一條經濟與文化齊頭並進的黄金通道。

南江文化:串起山水間的歷史記憶

  ——《南方日報》2005年4月11日

“廣東歷史文化行”專版

  羅定江,從信宜鷄籠山發源,在百萬大山的餘脈深處輾轉流過,在德慶附近匯入西江。在這條江兩岸,散落着許多歷史文化資源。大約一年前,珠江文化研究會的學者首先提出,羅定江其實就是歷史上多次提到的南江,並認爲應該把所有散落的歷史文化點歸納到“南江文化”這一綜合概念之下。

  爲此雲浮市相關部門準備將“南江文化”這一學術提法轉化成一個串起文化散點的綫索和思路,並着力打造“南江文化”品牌,以盤活雲浮市的旅遊資源。把“學術概念”轉化成“文化品牌”,這樣的操作模式是否可行?這種“文化串聯”是否科學,能否落到實處?記者爲此深入南江兩岸的文化叢林去看個究竟。

  一、時空透視 爲南江文化正名

  南江雖然是珠江水系主要河流中流程最短的一條,但在它所流經的地域,有無數彌足珍貴的原生態文化深藏於十萬大山之後、深嶺溪壑之間。深埋在山區裏的不同類别與指向的文化遺産如此之多,分佈得又如此之散,光是探訪和作初步的表述已經如此困難,推出統一的旅遊品牌,究竟該如何操作?

  誰知雲浮市的賴斌副書記用一句話就回答了我的疑問,他説:“正是因爲如此,我們才有必要采用學術界剛剛推出的‘南江文化’概念,並沿着這條綫索打造雲浮的‘南江文化’品牌。”

  在没有“南江文化”概念之前,文化景點、旅遊資源散點分佈一直是困擾雲浮市文化和旅遊開發部門的一大難題,連一個響亮、簡明扼要的統一品牌都没有,還談什麽宣傳推廣、招商引資、深度開發?

  具體來説,雲浮市内分散的文化亮點有:龍龕摩崖石刻、神灘廟遺址、學宫、文廟、光儀大屋、以大灣民居爲主要代表的瀧水民居、瀧水民歌(特别是連灘山歌)、劉三姐遺迹、文塔、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奇特民俗、民間藝術、小喫、傳説、風物、考古發現……多民族文化交織,物質遺産和口頭文化遺産糾結,每一個都具有獨特意義而難以割舍,但都還没有形成可以單獨樹立品牌的號召力。這是雲浮曾經面臨的兩難之境。

  文化資源整合需要梳理,梳理就需要綫索,一年之前,學術界“爲南江文化正名”的呼吁,就爲雲浮梳理文化旅遊資源提供了一條似乎可行的綫索和思路。

  以水系爲綫索,串起散在山區角落裏的各種文化要素,用規模效應打品牌,這是雲浮現在正在嘗試走的路。

  雖然在學術界依舊存在争議,“南江文化”論证已經步步深入。“南江文化”已非空中樓閣,珠江文化研究會諸位專家和當地的研究人員,從文獻資料、從民風民俗和地下考古發現等角度證明現在的羅定江即南江,而南江流域文化確實存在地域共同特徵:南江水系的人,溝通語言和廣州話基本相同,但與周圍地區迥异;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同唱一種民歌,即連灘山歌;生活在南江水系的人,民居風格、生活習性相近,經濟交往密切;南江流域的人同時崇拜盤古和天後,這種雙重信仰,體現出南江文化獨特的山地與海洋文化匯合的特徵。

  山區往往因爲山嶺阻隔等地理原因,歷史文化遺産點比較多、比較獨特,同時也比較分散。如何整合開發是擺放在山區市縣面前的現實問題。雲浮巧用“南江文化”之名,化學術概念爲文化品牌,將散佈於各縣鄉之間的文化亮點串起來,形成一個叫得響的統一品牌和形象,方便了對外宣傳,方便了具體旅遊綫路的設置,也許不失是一個值得借鑒的開發思路。

  二、記者目擊 雲浮碧水萬壑轉 江洗鐵馬百越塵

  從廣州出發西行至德慶,可遥見一水懶散前來,緩慢匯入西江。江面僅十數米寬,水色土黄,這是南江(現稱羅定江)的尾巴。我們前來尋訪的文化帶就是以此爲據演繹開來的。這一段河床,據説在蔡廷鍇將軍時代已經終年淤淺,只有夏季水漲時方可行舟。而在南江發源地信宜鷄籠山,一道碧水噴薄而出。如果容許我們高空鳥瞰,可以見到南江水的猛浪湍流在盆地裏冲出無數的深峽與溪谷。正是這一灣江水無數年間的百折千回,養育並保留了廣東乃至嶺南最原生態的百粤文明(遺迹),幾千年前甌、僚等古越族就是在此流域驅輕舟揮金戈保護自己的生活。而我們熟悉的高凉族女英雄冼夫人也正是在羅定打開了往北接受中原文明的通道,完成了她個人生命和嶺南歷史的重大轉折。南江羅定段作爲戰略要衝的地位一直延續到現代,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特别設想了以羅定爲樞紐的交通主幹綫,作爲聯結兩廣的重要通路。

  和所有的熱帶、亞熱帶文化區域一樣,生命的代謝在這裏是如此的匆匆,許多真實發生過的歷史都已經淡化成了山歌與漁唱。我們踏上這片土地之時,已經很難找到明清以前的地面文物遺存,然而,羅定博物館的陳大遠告訴我們,照樣有許多東西值得一看,這裏是明代邊城,是當時政治、軍事、文化交流最活躍的前沿地帶之一,他戲稱羅定是明代的“特區”,有許多别具一格的風物和遺迹。這句話又勾起了我們强烈的好奇。

  第一站:光儀大屋 亂世中的諾亞方舟

  鬱南連灘西壩石橋頭村的村民都把這座方圓幾公里内最大的建築叫“清朝古堡”。這座“古堡”事實上既非貴族城堡又非軍事要塞,而是供紅塵小民繁衍生息的普通大宅。屋主叫邱光儀,建屋於清嘉慶年間。此間的村民眼看着他起高樓,眼看着他宴賓客,却始終没有看到他的樓垮了。讓人詫异的是,兩百年間光儀大屋始終穩穩矗立,威風凛凛,據説在日軍侵華的時候,這座大屋光憑氣勢就嚇跑了一隊害怕機關的日本人。

  光儀大屋占地十畝,整體建築呈四方形,用厚一米的圍墻圈起來,圍墻最高處有13米,暮色中看來,是一個如假包换的青灰色堡壘。内部結構五進五入,共有房36間(據説每一間就是一個家庭),人口最繁密的時候,這裏曾經居住過700多人。除了家丁,全部都是邱氏子孫。這裏有曬場、廳堂、倉庫和起居房屋,關起門來幾個月,大約裏面的人也可以自給自足,儼然一個小小的王國。

  關於此屋是如何建成的,民間有許多種説法,記者覺得最可信的是以下説法:南江河畔普通村民邱光儀有一天厭倦了被洪水趕來趕去的日子,發動自己的5個兒子建一座萬世不拔之基,因爲他們家以賣油豆腐爲業,蓋屋子和做油豆腐就只能兼顧,我們現在看到的主體建築就是邱光儀和他5個兒子摸黑建起來的。後來人口繁衍日盛,房屋不斷添建,終於成爲現在的規模。

  光儀大屋立在南江畔的灘涂之上,每年南江水漲總免不了要被淹一回,大屋裏的人要生存,避免背井離鄉的命運,必須要防洪;除此之外,亂世常有山匪來吃大户,大屋要考慮防盗;整個建築是磚木結構,萬一敵人火攻怎麽辦,因此還需要考慮防火。基於這三點,邱氏家族在建這個“堡壘”的時候,在墻、門、内部排水系統上做足了文章。

  高墻是半爲夯土墻半砌青磚,厚爲一米,密度高,透氣性好,洪水來時不滲水,洪水去時墻體内水分迅速蒸發。按照專家的説法,這是一堵會呼吸的墻,而它的强度足可以和現在的鋼筋水泥墻媲美。光儀大屋的門可插三層木板,木板之間可灌泥夯實,木板、水、泥土共同作用扺擋洪水壓力綽綽有餘。

  對付盗賊不僅有九竪五横的木制防盗門,還有城墻上的24個槍眼,屋頂上可走人,有瞭望臺。如果盗賊想用火攻破門,門上還設有水槽,從屋内灌水,木門之上就可形成一層水簾。

  據介紹,光儀大屋體現出來的强悍求生意志、警惕性、防禦性和獨特的生存智慧,每年吸引5萬遊客前來參觀探訪。

  第二站:大灣古村 桃花源裏悠然人生

  陳大遠説,南江流域除了像光儀大屋這樣的特例民居,還有大量具有相對穩定統一的南江文化特徵的古民居村落。這些村落的建築布局基本上都有一個中心,如宗祠、社壇、古樹、小學、池塘等,其他建築散點分佈,但又凝聚於一個中心,處處體現社會的多元性和開放性、自由度。南江流域的民居的“鑊耳”不但建於山墻,同時也建於宅地的正面和背面,成爲外部的主要裝飾,從實用性趨於藝術性,這是南江流域民居的主要地方特色。

  在鬱南大灣2平方公里範圍内,建於咸豐元年到民國初年的民居建築居然有46座之多,而其中16座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從蜿蜒的小徑步入這個古村落,遥遥望見鑊耳墻鱗次櫛比。這個村子裏壯年人大約都已經出門打工,迎面而來的多是褲管高卷、神情悠閒的白叟黄童。水牛悠然高卧、鷄犬各不相擾,讓人忍不住自問是否誤入桃花源。

  這個村落裏的每幢大屋占地1000至2000平方米不等,分佈錯落有致。單體建築門面寬闊、净空高、通風采光好、天井寬敞,門前屋後常有花徑小院,建築節奏舒緩平和開放,屋脊、山墻之上多有極具匠心的灰雕、木雕、壁畫、脊飾,題材多樣、風格華麗,與光儀大屋步步爲營的緊張氣氛迥然不同。竹籬茅舍間常有楊柳、芒果、荔枝、枇杷、龍眼、木瓜、黄桃與石榴,在濕潤空氣裏自在開落。

  認爲山坳之中只有無知村民的人如果到過祺波大屋,一定會爲自己的偏見汗顔。祺波大屋的布局搆思清雅得令人肅然起敬,這一點讓它成爲大灣最具藝術性的古建築。門庭由一堵一米高的矮墻圈起,斗門門聯是“吾廬可愛,斯道當由”,主人的自信從容一目了然,正廳聯曰“衣沾楊柳,鏡兆芙蓉”,講的是庭前的垂柳和不遠處的池塘,塘水如鏡、又栽了許多蓮花,同時又自况胸襟高潔。

  屋内無論是建築用料還是裝飾用料都十分講究,廳内4根高約6米、直徑27厘米的木柱。門隔上木雕均用熒光材料涂抹過,晚上也可以觀賞,這在嶺南其他地方的民居中比較罕見。最讓主人覺得驕傲的是側墻上露天的4幅灰雕,一百多年的風雨絲毫没有讓它們掉色,其中有一幅雙獅獻瑞裏的鬆樹幾可亂真,連村裏的小鳥都不辨真假,在上面築起巢來,成爲祺波大屋的又一個清雅傳奇。

  第三站:劉仙姑祠 山歌漁唱穿越時空

  (男)山歌唔唱心唔開,石磨唔推唔轉來,酒唔勸人人唔醉,花唔逢春唔亂開。

  (女)哥你話來至妙哉,花唔逢春唔亂開。人到青春思情意,人老風流何處來?

  (男)山歌越聽越入神,總要唱來道理真。唱出有情又有義,山歌可以做媒人。

  (女)哥你話來假定真?山歌可以做媒人?妹有心思兄無意,捻壞心腸枉費神。

  (男)妹你話來真蠢笨,捻壞心腸枉費神。妹有情來哥有意,情投意合訂終身。

  世代生活在南江流域的許多人張口就能來上幾段句句壓韵的山歌,而“大灣漁唱”更是羅定的傳統八景之一。記者在匆匆來去中,就不止一次聽到有人在哼着一些相當古老渺遠,陌生却又似曾相識的曲調。劉仙姑祠的守護人在問明白記者的來意後,當即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一人分飾兩角,就是前文所引述的那一段山歌。

  長期在當地搜集民歌的人告訴記者,南江流域的民歌有的流傳年代已經不可考,比如瀧水喪歌,有的則是在隋唐時代已經相當流行,當地的有識之士稱其爲瀧風,認爲它直承了《詩經·國風》中“風”脈,還有的則經過了明清兩代的變异,唱的時候在方言中加入了文言的成分。這些活化石一般反映南江流域文化變遷的民歌至今仍盛行於三羅鄉間。聽説正月裏,連灘有盛大的復古山歌節,吸引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和遠近鄉鄰自發踴躍參與。

  南江民歌形式多樣,題材廣泛,有采茶歌、龍舟歌、順口溜、賣花歌、竹枝詞等,有男女對唱、互道情愫的,有哭嫁的、有哭喪的、唱閨怨盼團圓的,所唱内容大多平直切近。在凡俗字句中濃縮了現世生命的無奈與狂歡。

  這令人想到禪宗六祖慧能在出家以前一直在南江之畔的雲浮新興山中做樵夫,這樣的山歌他恐怕也是聽慣唱慣,他後來“頓悟衆生”“見性成佛”,是否也有可能部分得之於這南江民歌的真切、直率與豁達?

  這裏的人還尊奉劉三姐爲歌仙,並固執地認爲南江才是這位著名歌手的故鄉。廣東凡是愛唱山歌的地方都自稱是劉三姐的故鄉,而這樣的説法數南江流域的羅定、新興等地最盛,鷹石山上有劉仙姑祠,陳塘下村有仙姑廟,供奉的就是這位歌仙,祠前廟前均有小足球場大的對歌場。

  第四站:青銅墓葬 南江文化地下鐵证

  在羅定博物館,我們看到了1977年和1983年出土於羅定3座大墓裏的考古成果,就是這些考古發現改寫了嶺南無青銅文化的歷史,到目前爲止廣東還没有發現超過這3個墓葬的春秋戰國墓葬群。老館長陳大遠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們,最能够代表王權的人首柱形器南江出土最多,最能代表貴族地位的青銅鑒全部出土於羅定。這3座大墓很可能就是當時指揮抗擊南下秦軍的西甌部族首領的墓葬群。他還指着數10個造型各异的箭簇説,古代一個部族用一個類型的箭頭,而墓葬中挖出來的箭頭却形狀各异,據他推測,這很可能是當時百越各族聯合起來共同抗擊秦軍的一個證明。這些如今静静躺在羅定博物館展廳裏的青銅箭頭,曾經見证過一個民族融合的時代,斑斑銹迹裏隱隱透出南江流域曾經有過的金戈鐵馬、邊城悲風。

  陳大遠説,羅定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僅是軍事重鎮,同樣也是經濟、文化的對接口。近幾十年來的考古發現極有可能證實南北朝時期,南江水系是我國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通道。

  爲了讓記者信服,他還特意從庫房搬出羅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是1983年從南朝墓中出土一個金手鐲,手鐲重33克,純金打造,4組走獸和花紋圖案,上面的忍冬紋是中亞粟特地區産品中常見的,而走獸花紋也是中亞地區常見的狐、飛獅等。這個金手鐲無疑是舶來品。另外,墓葬中出土的刻劃蓮瓣紋高足碗,其藝術風格明顯受到拜占庭高足藝術風格的影響,却是由我國越窑燒制,專家認爲這很有可能是爲外國訂制的出口外銷瓷器。

  這貨物的一出一入,南江在古代交通史上的輝煌我們約略猜想得到。

  三、書記觀點

  雲浮市委書記鄭利平:巧用南江文化整合歷史資源

  “南江文化”概念的推出僅僅是一年前的事;而搆成南江文化的元素却有千年曆史的積澱。盡管當前學術界對南江文化未有統一的定論,但我們認爲用南江文化來統領南江水系的文化形態、文化特質還是比較恰當的。

  挖掘和弘揚南江文化,我們將會正確處理好地域文化與主流文化、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係,使之成爲建設山區經濟强市和構建和諧雲浮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當前,雲浮上下正圍遶建設山區經濟强市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而努力,把南江文化這個代表着廣南地域文化形態特質的文化形態品牌擦亮,無疑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希望通過整合利用南江文化資源,讓古文化瑰寶重放光芒,讓經濟發展與文化提昇實現良性互動。

  對於南江文化所涵蓋的歷史資源和旅遊資源,我們正着手進行保護和開發。我們把南江文化與雲石文化、六祖文化一起列入我市的三大文化研究開發的行列。首先,我們要保護、規劃和推介好南江文化。目前鬱南大灣古民居已申請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又有更多的文化遺産被列入保護的行列。羅定、鬱南兩縣(市)已聘請專家圍遶南江的旅遊資源進行規劃,設計旅遊綫路,包裝旅遊景點。我市還計劃與有關藝術院校、藝術團體共同舉辦藝術節,組織南江歌舞表演團到挪威交流,把它推介到國外。其次,我們要開發利用好南江文化。羅定市正加緊改造南江一河兩岸,規劃整治文塔公園。鬱南縣也與香港有關投資方達成了合作開發大灣古民居、光儀大屋旅遊項目,與香港7家旅行社簽訂合約,把南江文化旅遊作爲他們的旅遊内容。

  未來南江文化一定會成爲我市甚至廣東省經濟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

  四、專家説法

  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黄偉宗:  填補學術空白着眼區域合作

  許多歷史材料證明,羅定江即南江,自古被列爲搆成珠江水系的4條主幹江川之一。大約一年之前我們把這個塵封的江名重新挖掘出來,爲南江正名,希望恢復它在珠江水系中與西、北、東江並列的地位。但我們大張旗鼓爲“南江”復名而呐喊,不是從現有的水流量大小、水流長度、水域寬窄等自然地理意義上而言的,而是從文化學尤其是水域文化學的理論,從珠江文化體系的完整性的角度而言的。

  我認爲發掘、整合南江文化,並打造“南江文化”品牌,至少具有這三方面的現實意義:一、從珠江水系的文化成分和結構上看,南江文化填補了嶺南文化或廣南文化的一個結構性空白。二、從南江在古代交通、經濟、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看,古代南江流域是中原直入嶺南而又連接南海的一個經濟文化走廊,是具有江、山、海共體特色的交叉性、中轉性文化帶,具有强烈的過渡特徵。三、從“泛珠三角”合作戰略和地域發展的角度上看,爲南江正名對於雲浮、羅定、新興、鬱南及粤西地區而言,不啻架起了一條經濟與文化齊頭並進的黄金通道。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