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西江流域南江水系的人文地理概述




  編者按:本文主要作者曾昭璇先生是華南師範大學地理係教授、中山大學人類學係客座教授、六届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第十一届地圖學會執行主席、加拿大地理學者協會名譽會長、中國地貌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學院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永久會員,在學術界有極高聲譽。他與子女合著的《西江流域南江水系的人文地理概述》一文曾在《羅定史志》2002年第3期刊出,引起學術界的注意,不少學者都引用該文内容。

  一、南江的定名

  南江即羅定江,漢時在交州治所(今封開)西江德慶附近南岸流入得名。今德慶縣南岸仍存南江口小鎮爲证。古代以其水多灘急,稱爲瀧水,晋置龍鄉縣於此,樑時又建瀧州,在今太平鎮潭白。向爲漢人南下徐聞要道。中游一名建水,即以唐(742)設建水縣於羅定附近而得稱,下游名晋康水,即以南朝宋初於龍鄉置晋康郡至唐又置晋康縣於鬱南縣連灘而得名。而以南江一名爲早,羅定江爲今稱。最早不名南江,稱端溪。因漢滅南越設端溪縣於南江口北,南者端也,故當時即稱端溪。

  清代學者列南江爲我省“四江”之一,即東、南、西、北江,如清代範端昂《粤中見聞》:“西江水源最長,北江次之,東江又次之,南江獨短”,《廣東新語·水語》雲:“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雙江總作西。”即至清代南江仍稱爲廣東四大河之一。

  南江水文特色是上、下游皆流在山區,而中游羅定紅盆地爲平原臺地區,故成羅定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中心地域,成爲我省西江經濟發達中心之一。爲西江和沿海交通主要渠道。

  二、南江的水系概况

  南江長20l公里,但支流衆多。主流瀧水由南江口經鬱南縣、羅定縣至信宜縣南雲開大山區,支流又有鬱南河口入羅定江的鎮安河,深入至雲浮縣内,故南江流域可包鬱、羅、信、雲四縣,與人文上稱“三羅”地區相當。南江主流以瀧水爲主,瀧水上游分兩源,一名羅鏡河(西水),源出信宜雲開大山區大營坳附近;二名太平河(南水),源出大雲霧山區西南部鷄籠山(1281米)北。二水北流至官渡頭合流,稱羅定水(或瀧江)。

  支流也多。羅鏡河上游分二支。一爲主流,西北入信宜,上大營坳、馬坑止,在分界匯信宜北流入的大坪嶺水,再東,匯信宜平塘河,又東在鏡南受三叉頂(1002米)水。太平河亦分二支源頭,分别在白龍,銀岩附近。支流衆多,即因粤西山區多雨之故。

  瀧水(羅定江)流過一列東西低山丘形峽谷河床,即在新榕接受西面流入大河水,北流後又接連州流入連州水,再接泗綸下泗綸水。到羅定受西來濱水,入鬱南有東入濂清水及5-6條小溪匯入。東側支流較少,因西側流下支流已截雲開大山區流下水量之故。東側爲羅定盆地,無雨水河流入,只有在山丘如大河水源於信宜阿婆髻(1008米),現已建有羅光水庫,連州河源於木蘭山、泗綸河源上下賴、濱河源於羅雲大山等等。

  羅定江東側爲羅定盆地,無山水流下。東邊山區流水又爲羅定江東側大支流船步水(圍底河)所截留,故成羅定江最大支流,至鬱南縣才匯入羅定江。入鬱南境則有另一大支流鎮安河,在河口匯入羅定江,在連灘匯入的雲浮西來的高村河等,餘皆小溪。

  總之,南江水系流域實包鬱南、羅定、信宜、雲浮四縣。“三羅”地區即指南江水系流域的地區,因明代在此建“一州二縣”即羅定州及轄下的雲浮、鬱南二縣地方,故合稱“三羅”。

  從水系性質而分,可分三段。

  1.上游 多由信宜縣山地北流,匯於羅定。水系多灘,行舟困難,城鎮亦小,大致入羅定太平——羅鏡平原後,即入中流,河道航行較易,爲南江的人文發展中心地區。

  2.中游 大致由太平——羅鏡溶蝕平原到羅定紅盆地中心的羅定城區爲止。此段灘瀧亦多。但由於各支流匯合,故河寬水深水量較大,航行較好。

  3.下游 下游大致羅定城以下,直出西江,爲航行主要水道,可行電船。船舶亦多。爲内地通西江主道,信宜及高凉各地土雜貨集中北運中心水道。

  南水水系流域面積449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0.87%。最大流量爲2920立方米/秒(1972年11月9日,官良站),最小流量37立方米/秒(1967年5月9日),相應水位差(變幅)979米,平均含沙量065公斤/立方米。最大斷面平均含量181公斤/立方米,是一條沙量較大河川,因流經紅層地層,砂頁岩弱岩係易蝕之故。但從總流量看,南江比南路各江較大,僅次於鑒江。故南江水系各河多用爲丘陵臺地旱地耕作用水,農業與航業常成爲各河水利問題。

  三、南江水系流域地形

  南江流域東南邊爲大雲霧山山地,西南側爲雲開大山山地,南爲大田頂山地,故南江水系地形即呈現一盆地地貌,山地流下河川有集中在盆地中部形態,向東北出西江。

  盆地由西江南伸入羅定紅盆地地形大致可分三種:

  1.南部信宜山地是河源區。羅鏡、太平、船步、泗綸、連州各河河源所在,故河床坡度大,水流急,亂石横江,不利航行,但水量豐富,可入信宜縣境的小船不少。

  如瀧江主源南水太平河,小舟可航至信宜新堡鎮、合水鎮,爲信宜東部山區小航道,但下行至甘槽後,要過一險灘“浪溝”(地名浪溝峽,爲今天建成引水陂頭,引水下灌太平)。西水羅鏡河亦可航行,如分界(在主流)、信宜平塘(在南支流林垌河,今名平塘河),都成圩市。

  船步河(東水)即因船步而得名,本稱圍底水。爲南江航運較長一支流,可直達船步。

  泗綸河(古稱三都河)多陂頭,故船用圓頭、圓底,不設橋樓,以免過陂時損壞陂樑。今天封陂、開陂都要選好日期,以利農業、船運兩便。

  濱河(小海)航道狹小,水淺,只通小船。但因可通廣西,故仍用爲水道。

  2.中部是羅定紅盆地。雲開大山各河,雲霧山區各河都有流向羅定紅盆地集中的趨勢,然後合向北流入鬱南丘陵各地區,匯入西江。紅盆地即指由紅色砂岩、頁岩所成的低丘、臺地區,是第三紀初(距今3000萬年以前)的古代河湖相沉積,由於岩性軟弱,易被流水冲蝕,形成河谷和低地。故這個古河谷或湖盆沉積區,在古代即爲河流流入的盆地地形。今天陸地上昇,古羅定紅盆地中的河流下切,成爲臺地、低丘。故河流水量集中,即流量較多,爲粤西良好河川之一。航道較長,只有遇堅硬的砂岩,才成小小灘險,如以羅定城爲中心,木船向南至太平、羅鏡平原約80公里,北行至南江口120公里,向西至思理35公里。故羅定成爲全縣的經濟中心。加上上游石灰岩分佈地區,由船步至羅鏡,成一溶蝕盆形谷地,爲羅定最富庶的地區。也是開發較早的地區。

  3.下游鬱南山地區 羅定紅盆地的古河係,到今天仍在原地下切成今天羅定盆地的向心河係,然後由南江主流向北直出西江。沿途雖經山地、丘陵區,但局部仍有河谷盆地形成,小平原不少。并且西江洪水期水位高漲時,倒入南江,致使下游中部連灘各處平原,即受水患。山區由古生代石英岩、砂岩、頁岩等地層所組成,故一般石英岩層或原硬砂岩層横江而過時,又成灘險。但是由於羅定衆水匯入,故河寬深較好,可以行駛電船,大木船。故羅定能成爲粤西與南路沿海各縣貨物運輸中心。信宜、高州即依此段下運西江各地(上廣西、下廣州)。支流高村河更可深入雲浮西部成雲西主要水道。下游中部連灘在唐時曾置縣,即晋康縣城所在,今仍爲主要貨運港口。計南江口上羅定電船行17-18小時,下行只用8小時,客運每船可達40人,木貨船可達4萬斤。建國後,全水系航運改革,仍按各江船形分爲木帆船社,如水擺船社(包括分界、蘋塘等)船小,載貨2-5噸,羅鏡、太平船小、身長、尖頭、無船舷,全身呈刀形、攬形,以利航行於峽谷急灘,如過瀧喉馬埒。三都河船社船底平闊,多用松木,以不傷陂樑和船底(航、農兩利之故),河仔口入小海之船形細小。因河道狹淺,後已改爲機帆船,最大一艘爲70噸(1969)。但由於水道建大壩、船閘,水位變淺,航運日衰,70年代進出口達每年lO萬噸左右,現陷於停頓狀態,亟應恢復,尤以羅定城至南江口一道。

  由於南江水系上下游地形不同,在紅盆地區和石灰岩溶蝕平原區,水道較易行走,灘險不多,但遇山地,因多由厚層泥盆紀石英岩、石英砂岩所成,即成險灘,尤以上游平原(船步、太平、羅鏡平原)和羅定紅盆兩大河段間,過一山嶺,即遇此層硬岩,成爲分開南江中上游兩段。此峽谷即有名的“瀧喉馬埒”。江水如集中一喉嚨中噴出之急。使上下行船隻形態變形,適應飛竄下行之險灘,“瀧”高二丈,如瀑下瀉,又擋水流,船夫持小木槳於船頭,左右指揮船後掌舵者,至石前用槳抹船頭轉向下瀧,與武水“六瀧”用竹篙指揮不同。故此處稱爲瀧州,水稱瀧水。晋代稱爲“龍鄉”即源於此。中游即改稱建水了。

  四、南江的開發

  南江流域古已爲駱越開發地區,並已有土邦建立。即先秦漢人未入侵前,已自建國。從考古證據上看,先秦駱越土邦已進入奴隸制國家。因在南江上游太平河和羅鏡河地區已先後發現多處先秦墓葬,有大量銅器出土。兹簡述之。

  (一)先秦的奴隸制土邦的建立

  土邦的存在以考古上證據爲多。兹試論如下:

  1.1977年羅定太平南門垌戰國早期墓(M1),長達4米,寬2米,土坑墓,青銅器共136件,包括:鼎、鑒、缶、盉、鉦、劍、矛、鉞、斧、刀、鏃、鐓、鐘、戈(M2),人首柱形器,並有陶器1件出土。爲我省出土最多青銅器墓葬之一。

  2.羅定羅平背夫山戰國時期土坑墓,大小同太平墓,青銅器98件,包括:鼎、鑒、戈(兩件)、人首柱形器、鐸、劍、矛、鉞、鏃、鐓、斧、叉、鐮、鋸、削、篾、刀、鑿等等。有腰坑。即墓底爲一坑,爲楚文化特色。略遲於太平墓,未被擾動。

  太平墓隨葬物是廣東青銅器具有地方特色的,當時已入奴隸社會,如墓中有武器和禮器隨葬,即可作爲南越已進入奴隸社會代表。土邦的祭祀用整套銅甬鐘,和有“王”字的鑄出圖象的矛存在,可説明下述幾點:

  1)成套銅甬鐘出土於南門垌墓中有6件,一名銅鐃,外形與各地出土形制一致。即共同都有甬、鉦、鼓三部分的祭祀用樂器。但羅定出土的甬鐘確有自己特色,即在鼓部鑄有勾連雲雷紋的。這是北方各地少見的,只分佈於嶺南各處(如德慶、肇慶、興寧等地)。且6件大小相配,身瘦、長枚,形態上即比北方者异。説明甬鐘應爲當地自製者,不是自中原傳入(如北方征南將軍帶來等設想)。

  2)有“王”字矛的出土,則分布較廣,長江以南多有之,即古代越族分佈地區。羅定出土的“王”字矛見於越國所在地浙江爲主,可見先秦羅定已有越文化之播傳。矛式也多,除“王”字矛外還有大銅矛等。

  又如銅篾刀(羅定一號墓)亦有“王”紋飾。與戰國初年的F紋(又名“夔”紋)亦可見於太平南門垌一號墓銅矛上S紋,銅鼎上的雲雷紋都與同葬的F紋陶器上所見一致。

  有南越地方特色的人首柱形器,如南門垌出土的高24厘米,人首方形,下爲柱,柱下部有孔,内有鍥形插銷。背夫山(羅平盆地沙滿)Mi亦有鼎、鑒、鐸、戈、人首柱形器等共98件。且有飾物玉石18件。腰坑呈圓形。陶器有豆(泥質)、瓷杯(原始型)等。部分用絲、麻包好,未被盗。人首柱形器4件,兩組竪棺木底前後,表示棺木下葬形式,表示由奴隸托承下葬儀式,亦只見於嶺南地區。因爲柱頭人頭有穿耳黥刻之記,即奴隸人頭。

  此外,其他銅器亦被學者定爲“越式”的,如越式鼎、劍、矛都有出土於此。可見南江中游的岩溶平原、臺地區域實爲先秦時代的土邦中心地區。即後來漢族置縣的地區。

  先秦土邦即在漢族南侵以前,是由越人建立的。即《漢書》記“越桂林監居翁諭告甌、駱四十餘萬口降(見《漢書·兩粤傳》《漢書》),南越傳甌、駱是當時西江流域二個民係,甌有西甌君(或王,見《淮南子》),《史記·南越列傳》亦説:“其西,甌、駱裸國,亦稱王。”又説:“甌、駱相攻,南越動摇。”可見兩族都有王或君的,如駱王即見於宋《輿地廣記》,具體國名亦有記載。

  南江流域越人古國北邊是楚並的蒼梧土邦,地域廣大。蒼梧國在趙佗時復建,是否把南江流域納入未見有記。但《山海經·海内南經》已説:“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在鬱水南。”這裏離耳即今儋耳,雕題是“刺額”之俗,即今“文面”,亦爲黎族盛行,故此兩國當在今海南島以北的西江南岸地方,和今天羅定江流域相當。北朐國音近“北流”,可能即在廣西雲霧大山南部地。其東爲珠江三角洲區,按《吕氏春秋·恃君篇》雲;“縛婁、陽禺、驩兜之國,多無君。”縛婁即今博羅,已有大量銅器出土爲证;驩兜或爲番禺之异民,因古音“驩兜”與“歡朱”同,“歡”音近“番”,“朱”音近“禺”。此驩兜即爲“番禺”的异記。這樣可证,羅定江流域即爲伯慮、離耳、雕題、北朐之地。

  漢代開越爲九郡,蒼梧國立蒼梧郡則南江流域建有土邦亦非難事。但由於越地在先秦受楚國興起的影響,數被侵略,越族所立之國多來於楚。故南江流域當亦受楚文化的影響。兹試述之。

  (二)楚文化的傳入

  周時越人在江南勢力已强大,故周太伯奔吴,即奔投越人地區,自願同化於越以自保。後爲君爲王,自成小邦。是漢人越化之一例。據《史記》楚入長江舟子亦爲越人。楚人拓地,亦向揚越地方。即楚來越後,越王仍請魏王派兵護送,移居湘、沅(見《竹書紀年》),故楚人拓地即向南侵,開拓越地千裏。《史記·吴起列傳》中稱他“南平百越”,由於只四字記録,各家解釋不同,有同於“申命羲叔宅南交”(《尚書·堯典》)和“虞舜……南撫交趾。”(《大戴禮記·少間篇》)等記載。舜迹有《史記·五帝本紀》言:“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韶關有舜樂臺之迹,亦見記於西北江。唯至楚,始有記:“吴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之語,即入於珠江流域了(見《後漢書》)。考古證據則廣東沿海各地楚墓(以楚文化爲主),最近鑒江流域,則有石匈洲島上的戰國墓,因出土楚兵器多而被學者定爲楚墓,亦與傳説中的雷州(古徐聞縣,今海康縣城)中楚建的“楚豁樓”,以定楚國南疆邊界之説相互呼應。一如廣州,六朝時屬楚,建“楚亭”一説相遥呼應,並與粤東海岸的楚兵墓葬相應而説楚兵已達南海之濱。

  楚兵從那一條路下南海之濱,南江上游的太平及羅鏡兩河源即有戰國墓爲证。分述如下:

  1.太平河上源通南海的考古證據

  太平河上游南門垌山口即出土一大型戰國墓,出土大量銅器,其中銅斧和銅矛是原鑄件,未經使用,羅定博物館陳大遠(2001年)認爲是當時商品,用於貿易上使用貨物,即表示太平河谷爲戰國時通高州入海要道之一。今天沿太平河上游谷地南下,即建立一串的村或圩聚落,如信宜的新堡鎮、合水鎮都是信宜東部重要鎮區,圩日爲四天的(即一三六九),赴集人數萬以上。太平河畔潭白即爲南江流域最早漢人建立的“龍鄉縣”(晋末置)治所。

  2.楚人南下海岸的可能通路

  太平河通路的下海道路,可由漢軍南下考古證據説明,古徐聞即今海康縣,故海康縣城早有楚建楚豁樓的傳説,石匈洲島亦有楚兵器墓發現,可指出太平河谷是先秦南下目的地所在。雖考古證據不多,但可藉助漢初滅南越時漢軍南下路綫助证。因軍事行動交通是主要的。漢軍南下必要有可靠通道依據,不足則修築好才能行軍。這可用在漢代出土行軍用的銅飯鍋出土來説明。即一種能做40-50人的西漢六耳銅鍋在沿雷州半島至海南以北均有發現。可見漢以前已有陸路通行於高凉與羅定之間,才使漢代行軍有所依據。

  3.漢人南徙路綫曾經羅定

  漢人南侵記録在秦代不多,有考古發現證據則爲羅鏡河支流林垌河,此河南通入信宜,與鑒江上游錢排河相隔一山。林垌河口又發現漢墓。今天沿林垌河亦有不少圩鎮、聚落,如平塘即爲木船上下貨物河灣地點。即漢代南下路綫又多了羅鏡河一道。故漢墓也應爲道路所經。

  從出土古墓文物看,如銅鏡、金器及南朝青釉瓷器等看來,這些都是由西江輸入制器,南下高凉貨物的通路,在漢代已經開始,并且延續到六朝時期。與文物出土的時期來看,漢人開發南江上游地區,亦於晋代開始在此建龍鄉縣,管理過山口的我國南北交通樞紐,以後南朝在南江流域更多設郡縣。

  在羅鏡河主流一路,亦有傳説,説明它屬南下大路,羅鏡西南六十裏處水擺鎮,即有傳説秦、漢成市,故木船可駛入的水擺街亦古代南下一路,通林垌河下高凉。

  4.漢人入遷建置郡縣

  1)漢人進入表現在南江上游太平河附近潭白處建龍鄉縣開始。漢建端溪縣於南江西江交匯處西江北岸上今名德慶縣。縣設於此,當和管理南江南下商道有關,但未見在流域中建縣,直至東晋才初建龍鄉縣於南江上遊船步至羅鏡廣大平原谷地中。表示當日經濟開發與漢人的通商和地方肥美相結合的産物。

  2)東晋時,南遷漢人大增,土族頭人安置當官不少,龍鄉成爲安插良好地點,地廣人稀,生産落後。故義熙九年(413)建晋康郡於此,立龍鄉、晋化、夫阮三縣。龍鄉爲漢人立縣,夫阮(院)爲越人立縣,治羅定縣城西部地方。今濱河流域。並建立第三個縣晋化縣,治今連灘(鬱南縣)。即更分細爲夫阮、龍鄉、晋化三縣建爲晋康郡。

  3)南北朝(宋)龍鄉廢,郡移安遂(即晋化),即南江下游已開發,把南江運輸中心連灘建爲安遂縣治,至樑、陳時更昇爲建州和廣熙郡治所,表示重要性日增,因航運發達所至。

  南齊時,建安四年(497)南江流域更加發展,分爲兩郡,即:①晋康郡,下轄有夫阮、安遂、晋化;②廣熙郡,下轄有龍鄉、羅平、永熙等縣。可見漢人大量移入,建縣封官所致。羅平縣今爲羅平鎮是在船步至羅鏡大平原北面小平原盆地,中隔一山,南江切過此山即成爲“瀧喉馬埒景區”,可分馬埒口、小馬埒、大馬埒、瀧喉四段。以瀧喉最險,爲一瀑布式險灘,地貌學上稱爲“裂點”,有如陝西壺口,惜地僻不如壺口之著名,可開發也。羅平盆地平原也擴大,南面山地今名京山徑(金山徑),古名“官山徑”,爲古鎮南鄉(羅平城)通古順仁鄉(羅鏡、太平盆地平原)過山捷徑。即因漢人遷入開發時所築大路,山坳只200米高程,側旁陳蔡頂高達462米。山足有南北朝文物出土,顯示漢人遷入建縣長久。

  永熙縣即今船步盆地,後開發建爲開陽縣地。與龍鄉縣太平羅鏡平原亦有200米海拔山坳分開。即三個平原分别立縣了。可見南江上游到南北朝時已成經濟發展區。與下游連灘建安遂縣同期。晋康郡治東晋(351)在西江邊元溪(德慶東),至此(宋初)遷治龍鄉縣,南齊不變,亦建郡治龍鄉。

  樑時多設新州,瀧州設平原郡,有龍鄉縣,開陽郡,開陽縣,建州設廣熙郡,有安遂、羅平、永熙等縣,把南江流域分成兩部,羅鏡、太平平原盆地仍建瀧州,治兩縣。圍底河及東水口以下南江水系爲廣熙郡。漢人已有落籍本地,成爲豪强大姓,如羅平盆地已有陳法念被樑朝委派爲新、石二州刺史。陳氏本爲河南望族,來任後成爲各峒土著部族統領,故居地山崗也名“京官嶺”。大道也稱“京官路”。陳法念爲陳朝駙馬,故宅、墓均在羅平。其族即爲當地大族。這類漢人地方官後代且越化,成爲峒蠻領導酋長,受歷代朝廷封官。他們帶了中原文化在南江流域播傳,尤以陳氏爲著,成爲南江流域地方勢力與高凉冼氏、欽州寧氏並立稱霸粤西。陳時區劃不變。隋、唐以後,地方勢力才逐漸消失。但經濟文化却大大提高,因南江流域陳氏地方勢力在唐開元年間(728)瀧州陳行範“稱帝反唐”受到鎮壓所致。但今仍留有武則天的《龍龕道場銘》的唐石刻。

  但是南江流域四周高山包繞,中爲盆地,中有肥饒之地,爲地方割據優良地理環境,故民係不同的遷入,反映在文化特徵上,即爲不同語言上的形成,如土語(稱“亻能古”話)和白話共存現象即可反映。亻能古話保留不少古漢語成分而和白話不同,但仍可通話。陳大遠認爲亻能古話形成於南北朝時期,這值得注意,因白話顯然是後來沿西江谷地傳播沿江各地的語言,與“疍家話”有密切關係。因爲古代交通不便,人們是依沿河流進行遷移的。

  5.瑶壯族的存在

  粤西地方按各志多雲本爲僮、瑶雜居之地(電白、化州、雷州等縣誌)。南江流域按《明、清志書》(《東安縣誌》等)亦説:“嶺西羅旁在昔唐、宋、郡邑開陽,土瑶、俍盤踞,殺掠數百年”之語。《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卷1388)亦記:“祥興元年(1278)冬十一月,德慶、瀧水山瑶作亂。”可見粤西土族除越人之外,仍有瑶族存在,俍人爲僮族,與瑶混居。瑶亦分熟瑶和山瑶。熟瑶多漢化,如開陽一帶平原地方,文化較高,如肇慶熟瑶已能制硯。而山瑶則仍居山區,不時爲亂。今據《廣東省今古地名詞典》仍可輯出清代仍有瑶居住地點。如:

  1.黎少鎮之麗枝,清代漢人遷入。

  2.加益鎮清中葉才爲漢人遷入,本名“沙礫”,即河岸灘地之意,近雲開大山。

  3.木寨,瑶名“開原”,林區,清代漢人伐木開發遷入,故名。

  據王植《羅定州志》(雍正版)更稱“舊有瑶人分高山、花肚、平地三種。”且各有語言不相通。可能是盤瑶和過山瑶之别,如今陽春永寧鐵垌仍有排瑶麥姓和過山瑶分佈。

  按唐代開元年間(728)平瀧州俚僚酋長陳行範反,史稱殺六萬多人。陳氏逃入雲際盤、遼二峒,後爲瑶山地區。是否唐時已有瑶人分佈羅定四周山區?宋代仍有瑶人反叛和歸化的記載。如《古今圖書集成·職方誌》(卷1393)即記有永樂年間,來朝貢物瑶目瀧水瑶趙第二,他籍其屬二千五百餘户,凡七千五百餘口來朝,賜鈔幣襲等。可見唐時只摧毁土著豪酋,而平民仍在生産,但居民已由俚族改爲瑶、俍。直至明代瑶偎族繁生,受壓迫又成反叛民族,引起漢官羅旁征伐。

  俍人早見於《隋書·南蠻傳》,並説俍是“古先所謂百越是也”。今爲壯族,文化與漢人差别不大,因居平原以水稻爲主食,與瑶刀耕火種不同。故人口不少,其先有國王,能與秦軍大戰三年之久。故爲粤西主要民族。

  他們是水稻民族,故俚僚人一去,俍人即來墾荒,與後來遷入瑶人交錯,但瑶族多居山,俍人多居平原,故瑶寨與俍圍大致以山區和丘陵臺地區爲界,亦爲當時官府政策,即以俍限瑶,如徵調廣西大量俍兵入墾。各適其適,瑶人耕山種杉,俍人種稻,且俍人與漢民相處和睦,漢化較易,歷宋、元。

  至明代早期仍以瑶、俍爲主要居民時期,土官制度使漢瑶關係較好,漢化較快。但中葉以後,政制變劣,民族糾紛出現,最後演變爲“羅旁征剿”。史書記載萬曆四年(1576)都御史凌雲翼調廣西目兵及各營土浙兵十萬有奇,分十大哨,選將監軍,十路並進,直搗其穴。按金光祖《廣東通誌》卷29:“師出4月,破賊巢560有4,擒斫賊級16100有奇,樑魁盡戮,其凍餒焚者不計,投降490有3,俘男婦孺2315l,器仗牛馬稱之。”又稱:“百年積寇,一旦清彝,二廣戰功獨最雲。”可見瑶民大减,官府許民入山伐木取材,運貨至郡城南門新設黄江廠驗税。南江口不再税。即漢人入侵瀧州内地。今羅定縣城即爲元瀧水縣治,爲平瑶後羅定州治。時雲浮只餘瑶民464人,居23垌(見道光汪兆柯《東安縣誌》卷33)。鬱南只餘盤姓真瑶80多户,别姓80多户。散居七山、63山、上下西山等處(見民國何天瑞《西寧縣誌》卷33)。清代漢人入山伐木,又開爐煉鐵,故清初瑶民仍有煉鐵的工人,當地也有“瑶人煉鐵”傳説。即清代開始已漸漢化,今只餘瑶族特有的盤姓居民和供奉盤古大王(如羅鏡鎮開天廟),又無祠堂,族譜只記7代等反映漢化後情况。漢人入遷,瑶族漢化,今已消失。

  漢人不斷流入以粤北遷民爲主,各地移民在漢區亦每自成村莊,加上政府招墾,故漢區設屯軍寨所,山區建圍,在西部一些山區(主要三鄉),更新辟荒地;三鄉的山區地方,即分三路,一沿古欖、新榕、連州、雲致(即古稱阿留峒地,爲陳行範俚化漢人敗走逃入避難地區),即沿連州河上游開墾。二路爲黎少、路話(今名路華)、泗綸,即沿泗綸河而上。三路爲扶合(已入雲開山區河川北入北流河係)上下賴等地。泗綸河區如勒竹(近生江)、路話、萬車(中游)爲翁源、英德大户移民,雲致、連州爲翁源、英德遷民,並與僮族插居。雙脈、石齒爲新興移民等等。

  漢人遷入又加强南江上游地區的開發,例如滿山林木和發現了鐵礦石的存在,早在明末已有冶鐵工業,在羅定營下小學發現崇禎七年(1634)鑄鐵鐘,銘文爲:“翁源縣匠人胡明宇鑄造。”可見明末遷入漢人已開始使用土爐鑄鐵,可以鑄鐘等大型鐵製品。據省博、中大、省社科院聯合調查組意見(1982),證明和《廣東新語》所記相合。佛山市博、羅定縣博調查更指出“明末清初羅定冶鐵業的規模是廣東首屈一指的。”即爲廣東冶鐵業重要基地,産鐵多供應佛山。名産“連灘鐵鍋”即爲羅定産品。

  鐵爐遺址在分界爐下村,爐在山窩(即集水盆地貌處)中掘地建立,爐前有開闊平地,兩個籃球場大小。爐旁有建工人宿舍及生活區,稱爲街市或“大廠地”。爐後坡上(高於爐10米),叫“爐場坪”,放鐵礦石及堅炭地點,與沿山腰“梗道”相接,運送鐵礦石(梗)到此,然後送料入爐。即《廣東新語》所説:“下鐵礦時,與堅炭相雜,率以機車從山上飛擲入爐,其焰燭天,黑濁之氣,數十裏不散。”梗道上用牛數十頭來回奔走。1978年廣博調查時爐下村鐵爐尚存半截,殘爐呈橢圓形,東西相距343厘米,南北149厘米。爐底東西相距96厘米,南北86厘米。底鋪青灰色磚(長80厘米,寬14厘米),磚下墊厚鹽泥與耐火沙的混合物,鐵水口長76厘米,寬55厘米,内寬外窄,鼓風口在西南爐墻,有管道進風,寬度由兩側留三個叠起青灰磚,相距22厘米得知,有風咀通爐堂,咀呈現V形,用整塊耐火磚鑿成,土名鹽砂石,長寬50厘米,質鬆而耐火,火口如糞箕口,傾斜,使火焰向下,提高爐温。爐殘體頂點至爐場坪高3-4米,推定爲6-8米,爐墻由三層搆成,内層用耐火砂與鹽泥混合涂抹,厚2厘米,中層42厘米,夯築填實,外層厚26厘米紅磚砌結。南墻一個進風口,橢圓形(以上據陳大遠:《龍鄉夜話·羅定明清冶鐵業》,2001年版)。相似的大爐有十多座,分佈於船步(南選區址)的有勒渣村二座、鐵爐村一座、分界爐下村一座(C測定森炭年代爲290+-50年),即明末清初時期建立,稱甘河鐵爐(見阮元《廣東通誌》),在羅鏡大塘基等地。後以礦源减少,方衰落。但民國時期羅平營下村仍有鑄鐵生産,建國後又有扶合鑄鐵業的興起。

  林業和農業也因漢民遷入而發展起來。明羅定州建立後,各都(即鄉)都有遷列村,如東莞寨(在一都)、增城寨(在五都)、新會坑、新安寨、高明寨、惠州街等,寨由政府行政管理,墾田達9萬畝,建59寨。故人口增加也快。

  入清開墾更大,干隆末年羅定人口已突破十萬,康干兩朝開荒25419畝,土地面積達322400畝,羅鏡、太平地區二造禾一造冬麥。糧食豐足。故稱羅鏡爲粤西重鎮,咸豐年間鋪户千家有餘,圩長5裏。有東西兩圩及新街。今天各大鄉鎮即爲當日各地圩市,如今天的重鎮,趕圩人次上萬人的即有圍底、素龍、泗綸、濱、蘋塘、船步(羅定三大鎮之一)、太平等鎮,羅鏡兩日一圩,趁圩者達2萬人。次級4000-5000人的還有加益、連州、生江、黎少、金鷄、塘、羅平、沙、分界、新樂等鄉。雲浮有白石、鎮安、牛肚灣、高村等等。還有鬱南的南江口、東壩、河口、千官、羅旁、桂圩、寶珠、大方等鄉鎮。萬人趁圩的還有連灘、平臺等圩、鎮。可見羅定江流域,鄉鎮遍佈,形成今天工商業發展的基地。文化亦興,各鄉祠堂、學館頗多,人口嘉慶末爲14萬,至宣統三年昇爲41萬。

  羅定江流域平原少,丘陵臺地多,故水利也是主要解决的問題,清代用水車辦法,即攔河建壩,利用水力衝動水車,輪轉輸水灌田。陂塘水車之多,甚至影響航運。地名也每用水車有關名稱,如萬車、車田、大車等等。這樣,明末清代早期是南江流域農業發展的時期。

  這時,山丘區多土特産,如著名杉木及藍靛即爲瑶族擅長經營的特産。山高氣寒,但不很冷,多濕氣,宜杉木生長,又有南江水系各支流流放,故爲瑶民主要物資。藍草也是土特産,因山地即可種藍,藍草是天然生長,可採歸種植繁生,亦瑶民主要作物,因染藍色棉布(吉貝布)和麻布要用,婦女且有“蠟染”術,能在布上染藍成各款美麗圖案,多絹花紋,至今仍爲瑶民特有手工藝品。漢人來後,亦繼承此風,種杉、種藍。藍分三種,即染緑色的蓼藍,染碧緑色的大藍,染青色的槐藍,以葉形所似而定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語即出此。多售佛山染布廠,以生江、雲致藍米最佳,年産30多擔。水擺圩即爲藍米主要集散地。故商店前店後鋪,鋪後建靛池(藍收割制成藍米在池漚制成靛),貯備出售。産地以泗綸、連州、分界等地爲主。清末洋藍布入口,藍米與吉貝布同時絶迹。今只見原生的野生藍(草本植物)。

  烏欖樹也是本區原産樹種,大樹可産10擔多烏欖,爲農村佐膳佳品,即把烏欖打下煮熟,切開去核,用鹽叠壓曬干成“欖角”。用膳、佐粥甚佳。月餅“五仁月餅”材料之一欖仁也是烏欖堅核斬開取出的欖仁。肉桂以鬱南爲主,沿西江及南江山丘,桂樹亦本地原産,傳入南江區以新樂、榃濱、金灘、鐵棘、牛頭、黄茅、加益等地爲主。桂樹以皮制藥(桂油等)爲主,價高,清末桂皮百斤二千多錢。桂樹長大後於二、三月剥皮曬干,用竹篾扎成把,由桂商收購,打包運南洋,每百斤在數元至十數元不定,爲羅定出口大宗貨物。《羅定縣誌》載:“桂税自光緒十二年開征,桂皮每百斤征銀5錢,桂子每百斤征銀八錢,……桂油每百斤征銀4兩,均由桂税局征收。”還有桂枝及香粉(制拜神用的香枝)。桂枝入藥,百斤1-10元不等,兩者亦爲大宗收入付業。桂油用枝葉蒸出,餘枝葉仍香。

  野生動物方面,著名的有畫眉、了哥,這兩種留鳥多産山區,各有地盤。故畫眉善鬥,鳴聲亦好。畫眉分打鳥和鳴鳥兩種,打鳥要頭方,身腰長,胸寬,頭毛薄而粗,眉作倒“八”字。眼凸作天青、白色,咀粗直,爪利脚短,有爪盤等,以蘋塘、金鷄産的爲最佳。鳴鳥則以眉長而不亂,頭尖咀直,甲薄尾軟,毛粗的爲好。

  了哥(别名秦吉了,鴝鵒,八哥),剔舌後能學人言,比鸚鵡還好,鳥頂珠紅,夾胸有黄肉,身天青色和深青而黛紅。眼下連頸有黄毛。品種以眼色分“金了”(黄眼)、“銀了”(白眼)和“鐵了”(黑色,最低級)。“花了”(黑毛夾白毛)爲群衆喜養,籠子講究。

  平原及山谷地方以水稻爲主,一般兩熟,但因冬寒、地旱、多風。故水稻品種以“能風旱而早實”爲特點。粘米有赤粘、黄粘、、白粘、鼠牙粘、早粘、長須粘:梗米有香粳;糯米有荔枝糯、番鬼糯、陂糯、六月熟、黑粳糯(特産,又名黑米)。分工爲“粘飯糯酒”。丘陵坡地,因地上缺水而旱作流行,如羅鏡、太平冷旱,多一造冬小麥,蘋塘、金鷄旱地種狗尾粟、鴨脚粟(粟仔),塘旱地還種黄高樑,畝産達600斤。農家肥用猪、牛、鷄、鴨糞和塘泥、骨粉、稻秆、柴灰、草木灰等,緑肥、豆麻、菜籽並用,亦有用石灰暖田殺蟲。

  清末以來,國勢日衰,二次鴉片戰争、中日和中法戰争失敗,割地賠款,據粗略估,一次賠款巨的,如《南京條約》,每家要負擔25個銀元(約相當今天200多元)。各次賠款期間,白銀外流達國庫1/5,使政府虧空,無力建設,農民破産,生活日艱。南江流域也是如此,即農村破産,糧食變爲不足。民國軍閥混戰,流域地方不静,民窮財盡,群衆以稀粥、蕃薯、雜糧爲主食的地方不少,直至解放才有改變。

  民國後,久經變亂的南江流域人民,在愛國心和艱苦環境的鍛煉下,産生不少先進人物,如愛國將領蔡廷鍇(1892-1968)即爲一例。其農民出身,18歲當兵,1920年入陸軍講武堂受訓,畢業爲粤軍上尉副官。1924年入國民黨,1925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1930年任十九路軍軍長,駐防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奮起抗日,戰鬥33天,逼使日寇三易其帥。十九路軍共斃傷日軍l萬餘人,打破了目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震動全球。1933年10月與李濟深等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失敗後出走南洋繼續從事反蔣抗日活動,並與共産黨密切聯繫。1946年在廣州與李濟深等組成的“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成爲我國民主黨派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

  (原載《羅定史志》南江專輯,2004年8月)

  (曾昭璇,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曾新,廣州市方誌辦研究員;曾憲珊,廣東青年培訓學院講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