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I.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
柏林紀行
1、行程介紹
作爲到達德國考察的第一站,我們一行在柏林停留了三天,其中有六個較爲重要的節點,它們分别爲柏林的三個中心亞歷山大廣場、波茨坦廣場和動物園,另外還有柏林的標誌勃蘭登堡門及周邊區域,還有兩個比較有特色的居民區Prenzlauer Berg和Kreuzberg。
2、柏林基本情况
2.1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和獨立的一個州
柏林位於歐洲的心臟,是東西方的交匯點。城市面積883平方公里,其中公園、森林、湖泊和河流約占城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整個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環抱之中,宛若一個緑色大島。 人口約339萬,其中43萬多人來自於世界上180多個國家。
從十九世紀普魯士王朝開始,柏林一直是“日耳曼帝國”的首都。柏林早在13世紀時已成爲貿易集鎮,17世紀發展成爲地方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它是德國首都和最大城市。戰後,東、西柏林分道揚鑣、各自發展。1990年兩德統一,柏林結束了一個城市、兩種制度的局面,重新成爲德國的首都。柏林扼東西歐交通要道,往北距離波羅的海、往南距離捷克均不到200千米。
2.2 柏林有悠久而復雜的歷史
柏林大事年表:
1237年——勃蘭登堡邊疆伯爵阿
伯特建城,因伯爵的綽號叫“熊”,後人就一直以一只站立的黑熊作爲柏林城的城徽;
1415年——柏林—科恩成爲勃蘭登堡邦國的首府;
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定都柏林;
1945年——蘇、美、英、法4個戰勝國分區佔領了柏林;
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修建了柏林墻;
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統一,東、西柏林也再次合併爲一個城市。次年6月德國聯邦議院决定,柏林爲德國統一後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
在13 世紀以前,柏林是施普雷河畔的一個小鎮。1244年始見記載。1251年與科恩合併 。 1307 年建立地方政府、立法機構和法庭。1359年成爲漢薩同盟成員,建爲商業城鎮。1488年成爲勃蘭登堡侯國首府。1701年腓特烈一世任普魯士國王定爲京城。1838年柏林一波茨坦鐵路通車,不久柏林便成爲國際交通樞紐。1871年成爲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首都。1877年人口超過百萬,已是歐洲名城。此後工業迅速發展,經濟步入繁榮階段。城市建設向西延伸,人口急劇增長,成爲德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交通中心,也是戰前歐洲大陸最大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柏林受到嚴重破壞。1945年法西斯德國戰敗投降後,根據《關於德國佔領區和管理大柏林議定書》等協議,由美、英、法、蘇 4 國分區佔領德國的同時,對柏林也實行分區佔領。1948年,美、英、法 3 國佔領區合併,成立西柏林,蘇占區稱爲東柏林。柏林就此分裂爲東、西兩個城市。東柏林爲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積403平方千米,下轄米特等8個區。西柏林據1971年關於柏林問題的“四國協定”,不是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組成部分,但可以和聯邦德國的社會制度一體化 。面積爲480平方千米。1990年10月3日,原聯邦德國和原民主德國宣告統一,東、西柏林亦合併爲柏林,並成爲統一後的德國首都。
2.3 柏林也是德國文化最大的對外窗口
柏林有3所歌劇院、150家劇場和劇院、170座博物館、300座畫廊、130家電影院和400家露天劇場。
柏林愛樂樂團是享譽世界的交響樂團。
教育方面,歷史悠久的洪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都是世界著名學府。
兩年一度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也吸引着世界級影星和電影愛好者的關注。
3、柏林的歷史
3.1 二戰之前的柏林工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柏林是德國首都和最大城市。其工業也十分發達,許多大企業和重要工業設施坐落此地,其中包括19世紀40年代重要機械製造企業 Borsig Corporation?摇1841 年間化工/醫藥企業Schering Corporation。
3.2 二戰對柏林的影響
3.2.1 工業的毁滅
但是二戰期間,砲火毁滅了柏林的工業,其市中心50%建築物被毁,人口也由430萬驟减爲280萬。上圖爲城市被毁情况,紅色區域爲燃燒彈破壞處;橙色爲炸彈破壞處:
3.2.2 柏林的分裂
1945年納粹戰敗後,蘇、美、英、法4個戰勝國分區佔領了柏林。此後隨着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成立,柏林便分東、西兩個城市,右圖爲當時柏林各國佔領區分佈狀况:
3.3 柏林墻的建立與拆除
東德政府根據人民議院1961年8月12日通過的法令,於8月12~13日夜間修築了柏林墻,目的是制止東德居民包括熟練技工大量流入西德,1949年到1961年間大約有250萬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柏林墻原爲鐵蒺藜圍成的路障,後改築成兩米高、頂上拉着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墻。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綫的觀察塔樓上設置警衛。1970年,雖然東西德之間關係有所改善,東德政府還是把柏林墻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 1980年,圍墻、電網和堡壘總長達1369千米。除築墻外還嚴格限制西柏林與東德之間的人口流動。後根據東、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簽署的協議,限制略有放寬。Checkpoint Charlie就是冷戰期間柏林墻少數的幾個檢查站之一,專供有特殊通行權利的人物通過。
該墻建立後,有人采用跳樓、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墻,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1989年下半年,東歐各國政局劇變。民主德國在向德國西部移民浪潮的衝擊下,於同年 11 月9日,將存在28年零3個月的柏林墻推倒,促進了德國的統一。
1990年兩德統一,柏林結束了一個城市、兩種制度的局面,重新成爲德國的首都,柏林墻也隨之被拆除。其中我們參觀過的Oberbaum Bridge是兩德合並後東德民衆進入西柏林的主要通道之一。
3.4 現在柏林的歷史再現與歷史追憶
在柏林,甚至可以説在整個德國街頭,許多地方都保留着關於戰争,或者關於納粹暴行,還有就是關於東西德分離那段慘痛歷史的痕迹。
3.4.1 關於戰争的回望
德國人和全世界的人民一樣,都是愛好和平的,其實他們,也是二戰的受害者。成千上萬的德國士兵在20世紀30、40年代開赴前綫,每一個生命背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其個人,還關係着士兵背後的整個家庭的命運。因此,德國人不會忘記這段歷史給他們帶來的痛。在柏林的舊時的一個哨所,如今就被改建成爲紀念館,裏面放着一個母親抱着孩子的雕像,爲的是紀念在戰争中犧牲的戰士。
3.4.2 關於納粹暴行的反思
納粹在二戰期間犯下了人類歷史上可以説是最嚴重的錯誤,無數的猶太人因此命喪黄泉。如今的柏林,猶太人已經所剩無幾,但是他們也重新得到了德國人民的尊重。其中最著名就是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的建成。
建立這樣一座紀念碑的設想首先來自德國民間。1988年,一個名叫利婭·羅什的德國女記者提出動議,要求在德國政治中心爲被害猶太人建立一個醒目的紀念物,以讓世人通過直觀的方式,永遠牢記納粹罪行。經過10餘年的争論,1999年德國最高權力機關聯邦議院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建碑决議。這是聯邦議院在從波恩遷往柏林之前通過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决議之一。
建碑的地點位於德國首都柏林標誌性建築物勃蘭登堡門附近。這裏是柏林的地理中心,緊挨着繁華的波茨坦廣場;這裏也是德國的政治心臟,距德國聯邦議院和總理府等國家機關僅咫尺之遥。就在這寸土寸金,莊嚴肅穆的地點,德國政府竟然撥出一塊1.9萬平方米、足有四個足球場大的土地用來修建紀念碑。這個地點的選擇也具有强烈的歷史象徵意義。它的一部分曾是當年納粹德國臭名昭著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地堡,離納粹最高頭目希特勒自殺的地堡也只有300米。
另外在西柏林的中心我們也看到了一塊寫着納粹各集中營名稱的路牌,提醒着人們千萬猶太人曾經在這些地方魂歸天國。
今天的柏林,猶太人的教堂受到了特别的保護,所有的教堂附近都設置了扺禦汽車炸彈的設施,可見在這個問題的反思上,依然有一些人的頭腦中存在納粹遺風。
其實,真正的反思存在於人們的心間。德國前總理勃蘭特在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就是個很好的明证,其行爲得到了全世界人的贊賞。
3.4.3 關於東西德分離的痛苦追憶
所有國家的分裂都是痛苦的,德國也一樣,而柏林正處於分裂的中心處,其體現更爲明顯。柏林墻是兩德分裂的最大見证,就算是到了現在,人們參觀柏林墻殘留的遺址,也會感到唏嘘不已。
另外,在原東德的許多地方依然保留着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痕迹。如大概叫做Platen Bau的公寓式住宅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其價值已經大大降低,業主們正試圖通過以種植植物等方式改善其環境來提高其價值。
在公共建築方面,東德地區也保留着許多社會主義時期的龐大建築和廣場,如park inn、亞歷山大廣場等等,都與西柏林的建築風格完全不同,甚至小至過馬路的信號燈也與西柏林有很大差别。
4、柏林的現在
4.1 柏林的社會(Society)
今天的柏林仍然存在很多社會問題,諸如種族歧視和不公平,東西柏林的融合以及東柏林的高失業率等問題,使柏林在面對振興經濟問題的同時,陷入了各種社會問題的矛盾當中。
4.1.1 Kreuzberg(克羅依茨貝格區)
A)地理位置
Kreuzberg位於西柏林中心附近,這裏是素有小土耳其之稱的居住區,當地人稱之爲“牛街”。其實,居住在這裏的不僅有土耳其人,還有阿拉伯人,黎巴嫩人,南斯拉夫人等超過一百八十個種族,是名副其實的國際移民社區。
B)社區形成原因
歷史原因:由於柏林墻的倒塌改變了柏林的人口搆成,在東西柏林統一以後,東西柏林都出現了勞工短缺的情况,西柏林主要從土耳其和其他地中海國家吸收勞動力,東柏林則主要從越南,古巴等國吸收勞動力,於是這個土耳其人社區便逐漸在西柏林形成了。
社會原因:土耳其人選擇在柏林定居主要是因爲其低廉的生活成本,因爲當時西柏林是被英,美,法三個資本主義國家所管制,他們認爲西柏林相對於受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管制的東柏林的政治局勢要穩定,同時,自最早的由於勞工輸入而産生的土耳其移民已長期生活在西柏林,爲了便於延續本民族的傳統,因此他們仍然選擇在西柏林生活。
C)社區内部文化融合
土耳其移民社區的産生,使土耳其文化與德國本土文化在角力中産生了微妙的變化,這在食物和語言方面尤其明顯。在柏林産生了一種價格低廉,極具土耳其本土特色的食物,它的名字叫做DONER,這實際上是一種飲食文化在地區上的融合;而經過當地政府和社區居民的努力,在社區裏已産生土耳其語——德語雙語教學的學校,這對於促進社區文化的融合是十分有利的,並因此産生了一種土耳其語系的德語,這也屬於一種語言文化的傳承和變异。
但是社區内仍然有爲數不少的土耳其人不會説德語,他們有自己的學校,醫院和餐館,而受過德語教育的青少年在交流的時候也是用德國人不太聽得懂得德土混合語,因此他們與德國人交流的機會是比較少,由於語言上的障礙,使該社區成爲柏林一個相對獨立和封閉的社區。而由此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婚姻。在土耳其社區一般都實行社區内部婚姻,至少是同種族的婚姻,這樣更加劇了該社區與德國本土文化的融合性。
4.1.2 柏林墻
A)柏林墻的由來
在二戰中,歐洲各國遭到納粹殺害的猶太人達600萬,戰後按照“反希特勒同盟”於1943年年底簽訂的“德黑蘭宣言”、1945年2月的“雅爾塔議定書”和1945年8月的“波茨坦協定”,德國喪失了奥得河和尼斯河以東的所有領土,總計約11.4萬平方公里。居住在這一地區的1200多萬德國人被迫背井離鄉,歷盡千辛萬苦,遷移到奥得-尼斯河以西的德國本土。根據以上協定,蘇、英、美、法四國分區佔領了德國及其首都柏林。四個佔領區的司令官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掌握德國最高權力。這種分區佔領導致了德國的分裂,1949年9、10月間先後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西二德。
東德人1961年掀起了逃往西柏林的浪潮。從1月至8月初,就有6萬人逃向西柏林。1961年8月13日,星期日,東德昂納克政府在東德一側的西柏林邊界實施戒嚴。拉起了鐵絲網,馬隊軍犬巡邏,堵塞住通往西柏林的大街,斷絶通往西柏林的地鐵和交通,坦克鎮守重要交通路口,東柏林人和東德人(包括6萬名在西柏林工作的東德人)被禁止進入西柏林。建築工人在武裝士兵監視下,在東柏林、東德與西柏林邊界綫上築起了柏林墻。
B)記憶中的柏林墻
東、西柏林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之間的邊境全長是166公里,而柏林墻長達107公里,高達4米。墻頂上鑄造着混凝土通道。墻的東部一側,是探照燈嚴密控制的地帶,又稱“死亡地帶”──逃亡者一旦接近這個地帶,將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遭到槍擊。一條戰壕横亘東部墻下,日夜防衛着破墻而入的裝甲車輛。巡邏道沿墻而設,警犬綫密佈其間,瞭望塔高聳,碉堡暗藏,還有一道用於第二防綫的墻。這條邊境地帶切斷了192條街道,其中97條街道通往東柏林,95條通往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C)無形的柏林墻
柏林墻倒塌了,但在東西柏林人心中還是存在着一堵無形的墻。隨着時間流逝,原先被認爲是“兩個種族”的西德人和東德人,現在從外表上看,幾乎没有區别了。剛剛統一的時候,西德人被稱爲Wessi,東德人被稱爲Ossi,那個時候東德人一眼就能被區分,因爲他們清一色穿着水洗布的牛仔褲,那式樣明顯來自中國和俄羅斯,而西德人幾乎不穿牛仔褲,他們喜歡正式的套裝和風衣。如今,衣着上的差别已經完全消失了,有經驗的老人,只能從姿勢、舉止和其他微小的生活習慣區分一個人曾經是東德人還是西德人。
但是,除了外表,還有太多方面標誌着東德人和西德人的不同。今天,東德人和西德人在不一樣的商店購物,他們選擇的是不同品牌的香菸;投票的時候,理所當然,他們支持的是不同的黨派;在報攤上,他們選擇的也是不同的報紙。基本上説,他們願意居住在自己同類的社區裏,總體看來,同樣的工作,東德人的工資要比西德人低,在失業人群中,如果不挖掘個人原因,東德人也比西德人多。
在統一前,西德和東德雙方都不承認對方的存在,在西德的地圖上,柏林墻的另一邊就是空白,没有街道也没有建築,在東德,情况一模一樣。統一後,西德人展開了攻堅戰,幾乎所有東德的醫院和大學都被西德人“佔領”了,即最高職位全部都换人了。西德人也改變了東德的教科書,從税務制度到選舉制度,全部采用西方標準。所有以馬克思命名的街道和建築全部被更名,街道上的馬克思雕像都被推倒了,標誌性的建築也被推倒。在攻堅的過程中,當然遇到阻力,曾經東德人遊行、抗議,還與武裝警察發生衝突。這種激烈的攻堅方式,在今天看來,給東德人留下了不少傷痕。
人心裏的墻是最難被推倒的,長遠的意識形態的不同,使得東德人和西德人在生活方式、教育水平、適應能力和自信心上都有很大差距,雖然10多年過去了,這種差距縮小的速度還是不盡人意。
D)柏林的高失業率(unemployment in East Berlin)
九十年代,在柏林墻倒塌的地方,新建了波茨坦廣場(Potsdamer Platz),那裏有嶄新的大樓,現代化的設施,它本應成爲德國首都新的商業金融中心。然而來這裏的投資者寥寥無幾,廣場上將近十萬平方米的辦公樓一直空關着。柏林墻被推倒後那時的激情很快被經濟蕭條的陰霾壓倒,柏林步履艱難,走不上經濟增長之道。
在一份關於柏林最近九年經濟狀况數據的調查中發現中,除2000年,柏林經濟持續蕭條,與全國其它城市相比,生産總值始終低一個百分比。2005年第一季度的季節變化校正數據(DCVS)顯示,生産總值下降了0.6%。該市的失業率2005年年底達到18.1%,使首都柏林成爲德國城市中高失業率的代名詞。好幾個知名企業,如三星(Samsung)、博世(Bosch)和JVC,全都在最近宣佈離開柏林,每一家都涉及到數百名職工今後的生計。柏林投資環境的惡化顯示了柏林經濟的脆弱性,同時也産生了失業率高的社會問題。
原因:
柏林墻的倒塌導致東柏林工業崩潰和半數就業崗位消失。政府和許多傳媒機構的到來以及衆多服務公司的産生,都未能彌補這一損失。
而負債纍累的柏林市政府實行精簡機構,進一步影響地方就業和經濟發展。
另外,柏林良好的福利制度導致很多柏林人只靠社會發放的福利金過生活,所以柏林的高失業率也與一部分柏林人的觀念有關。他們思想上存在一定的惰性,不想通過尋找工作自食其力,據統計,在柏林大約有50﹪的人是靠政府發放的福利金過活的,雖然在這其中不乏一些退休老人,但是這些失業和無業人士所産生的生存問題確實給柏林政府帶來沉重的社會負擔。
4.2 柏林的經濟
4.2.1 柏林的經濟基礎
1、無法選擇工業作爲柏林支撑産業
1)戰争導致柏林工業的衰退
在歷史上,柏林的經濟發展與騰飛離不開工業的發展。早在19世紀中葉,隨着工業革命的興起,柏林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並涌現出了一批如西門子、AEG(通用電器公司)和博斯希(Borsig機械工業)這樣舉世聞名的大企業。憑藉着先進發達的工業和製造業,柏林的經濟迅速位於世界領先地位,並一直保持着强勁的經濟競争力。但隨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繼爆發,柏林因爲其特殊的地位以及發達的工業而成爲了重點轟炸目標。在經過了兩次戰争的摧殘之後,柏林的工業基礎幾乎毁壞殆盡。戰争造成的全面摧毁,使戰後的柏林徹底失去了重新振興的基礎。
2)動盪政治局勢使柏林没有穩定的投資環境
但也許人們會質疑,許多大城市在戰争之後都可以重新崛起,工業可以重新振興,爲什麽柏林就做不到呢?戰争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阻礙柏林戰後經濟發展的更重要的是柏林缺乏一個穩定的投資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關於德國佔領區和管理大柏林議定書》等協議,美、英、法、蘇 4 國在分區佔領德國的同時,也對柏林也實行分區佔領。在東西柏林分裂的局面下,動盪不安的政治環境使投資商都不願意前往柏林進行投資;不僅如此,柏林的一些大型工業集團也紛紛遷往漢堡、法蘭克福、慕尼黑和斯圖加特,在1989年之後也並没有返回柏林。在戰後柏林周邊城市努力進行經濟恢復的時候,柏林又因爲其復雜多變的政治環境而失去了發展的良好機會,這也造成了柏林在經濟上落後於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3)東西柏林合並後,政府没有足够財力發展工業
在1990年東、西柏林合併,並成爲統一後的德國首都之後,柏林終於獲得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來重新發展經濟。但當時,因爲社會主義在德國的瓦解,東柏林的經濟遠遠落後西柏林,因此政府不得不將大量財力投入到東柏林的經濟支援上。這種東西柏林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情况給政府帶來的巨大的財政壓力。而工業的重新振興所需要的資金是相當可觀的,所以在現有的經濟條件上,政府缺乏足够的財力發展柏林的工業,或者發展工業相對於柏林的經濟情况來説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4)工業帶來的環境污染不適合柏林的政治文化功能
除了缺乏財政的支撑,發展工業也並不適合柏林政治文化功能的定位。工業製造業不可避免會對城市環境帶來一定影響,同時大型的工業基地建設也會對柏林的歷史文化風貌帶來破壞。因此在東西柏林合併之後,柏林政府龢民衆也在不斷尋找這個城市的發展方向。柏林擁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良好的藝術氛圍,這些都是柏林成爲德國首都支撑條件。相比之下,工業發展就與柏林的形象定位相衝突了。所以對於政府與民衆,他們也並没有强烈的意願要恢復柏林昔日的工業基礎。
5)高科技缺少與工業的直接聯繫
如前所述,柏林没有選擇發展大型的工業製造業來作爲其經濟基礎,那爲什麽不可以選擇發展高科技工業呢?柏林一方面擁有大量的科研院校,具有强大的科研與技術開發能力;另一方面,發展高科技産業並不會對柏林帶來環境壓力,并且是一個高收益的産業並有着非常好的發展前景,似乎柏林完全有理由利用其先天的科學技術優勢來發展這一産業。但是事實上,柏林未能發展高科技工業。原因主要是,高科技産業的發展必須要讓科學技術研究部門與工業製造基地有良好的聯繫,而柏林本身就缺乏這一工業基礎,因此開發的高科技技術無法及時應用到工業上進行技術的檢驗與調試。技術研發與工業實踐相脱離導致柏林也不能成功發展高科技産業。
2、文化産業的發展
1)工業的衰退而給文化産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柏林没有選擇發展工業,但是要振興柏林經濟政府必須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於是憑藉着良好的文化根基與社會文化氛圍,發展文化産業成爲了柏林的首要選擇。可以説,正是因爲工業的衰退,使柏林開始將目光轉移到自身的文化價值上,挖掘文化優勢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柏林文化産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2)舊的工業廠址爲文化産業提供了先天優良的發展場所
雖然柏林在戰争中遭到了徹底的轟炸,同時在戰後又經歷了數十年的分裂局面,但柏林現在依然有少量的工廠以及工廠辦公樓得以完好的保存。這些建築的質量都非常好,經過翻新之後,依然十分實用美觀。文化産業的發展並不需要大規模的建設用地,也不需要過多工業上的支撑,因此這些經過翻新的舊工業建築成爲了文化産業優良的一個發展場所。同時,德國人非常尊重歷史,並以德國的傳統歷史文化而自豪,這些舊工業建築一方面是珍貴的歷史記録,承載着特殊的文化意義;另一方面,又因其古典主義與工業主義相結合的風格特點,而具有獨特的建築風貌。這些都吸引了大量文化産業投資商來此投資發展,其中不乏大型的文化企業。如2002年7月1日,環球音樂集團的德國總部就遷駐進柏林的施普雷河畔。坐落在奥伯鮑姆橋邊新的公司大樓共八層,原爲一食品冷藏庫,在經過建築翻新和功能置换之後,該建築又焕發了新的魅力。
3)文化産業的發展符合柏林的城市形象塑造
一方面柏林具有發展文化産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另一方面,文化産業的發展又與柏林目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相得益彰。目前柏林正在重建“文化之都”,現有3座歌劇院、整個大型管弦樂團和幾十座劇院以及無數的世界級博物館。柏林是座世界聞名的文化名城,全年幾乎都有文化節。藉助柏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世界影響力,文化産業具有良好的前景;并且不會對城市歷史風貌環境帶來影響,柏林選擇這條發展道路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4.2.2 東西柏林發展不平衡
上世紀的冷戰給柏林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創傷,因爲政治的原因,東柏林的經濟發展在冷戰中就遠遠落後與西柏林,而在1989年柏林墻倒塌之後,東西柏林間的經濟差异以及殘酷的市場競争,更導致了東柏林工業崩潰和半數就業崗位的消失。因此柏林經濟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東西柏林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也牽制了柏林作爲一個整體的城市發展。
1、城市景觀的差异
由於在冷戰中東西柏林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導致了東西柏林在城市景觀上呈現出較大的差异。西柏林在冷戰中經濟仍然保持發展,具有濃厚的商業氛圍,建築質量良好,沿街建築立面裝飾精緻,大氣豪華,具有歐洲中産階級住宅樓的典型特徵;而相比之下東柏林則蕭條冷清許多,在前蘇聯統治期間,東柏林烙上了明顯的激進社會主義(socialism)特徵,當時東柏林興建了大批結構簡單形態統一的“社會主義風格”住宅樓,這些建築在立面上並没有什麽裝飾,摒棄了歐洲古典主義的建築設計手法,只强調實用和快速度建設,這些建築形態與東柏林的歷史文化建築風格相衝突。因此當我們穿梭於柏林之中,即使柏林墻已不復存在,但東西柏林間明顯的景觀差异仍在提醒我們這個城市是一個曾經分裂具有不同歷史的城市。其中東柏林住宅樓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它們具有千篇一律的簡易緑色貼面陽臺。這種陽臺在當地稱爲PLAT,没有任何的裝飾與鏤空,陽臺上多種有鮮艷的花,據説在PLAT上種植鮮花是柏林政府專門用美化建築立面的一個舉措。因此只要看見了PLAT,人們就可以輕易辨别出這裏是東柏林,還是西柏林。
2、東柏林與西柏林的中心問題
東柏林的中心——亞歷山大廣場:
柏林墻在分裂了東西柏林之外,同時也促使柏林由原來的一個城市中心轉變成兩個城市中心。亞歷山大廣場是分裂前的柏林的商業經濟中心,也是東柏林的主要廣場。二戰期間,砲火使這個東柏林最大的交通樞紐成了一片廢墟,60年代重建成爲步行區。亞歷山大廣場並不大,環顧四周甚至並不感覺這是一個廣場。廣場最引人注目的368米高的電視塔,同時於1969建設的烏拉尼亞-世界時鐘,和1970年修建的國際友好泉是作爲對前社會主義德國的紀念,在時刻提醒着人們對這裏曾經的東柏林的歷史記憶。
柏林墻拆除之後,亞歷山大廣場也經歷了較大的變遷。許多新建築拔地而起,這些使今天的廣場成爲了一處新時代建築歷史的觀光點和增長迅速的中心地帶。但是也經歷着隨着新的建築,新建成的廣場和周圍的房屋使得今天的廣場成爲了一處新時代建築歷史的觀光點和增長迅速的中心地帶。但也許是缺乏商業氛圍,同時又有着前社會主義德國烙印,亞歷山大廣場似乎缺乏一個宜人温暖的休閒空間,例如那裏没有舒適的咖啡館,人們在廣場上不會做過多的停留。但這也正是亞歷山大廣場的特别之處。
西柏林中心——庫當大道:
相比東柏林的亞歷山大廣場的冷清,西柏林的中心庫當大道則熱鬧繁華得多。1871年德國工業迅速發展時期,庫當大道開始形成。19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庫當大道沿街道西南方向蓋起了很多富麗堂皇的住宅,之後很快發展成了一個重要的購物大道,并且伴隨着很多的藝術咖啡屋,劇場、戲院和電影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一區域的功能是作爲被分開的西半部城市的商業區,繼續扮演它作爲娱樂和商業中心的角色。現在,庫當大道已成爲柏林高級時裝和時尚商店匯集的首要地區。如果要從商業魅力上來看,庫當大道是遠遠勝於亞歷山大廣場的。
東西中心的競争與協調:
東西柏林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也帶來了兩個東西兩個中心的發展失衡。柏林一直在尋求如何協調這兩個城市中心的解决方法。當時柏林的選擇主要有三個:
1)按照現狀發展,讓兩個城市中心順應市場經濟的規律自由發展。但因爲西柏林本來就具有的經濟優勢,這種選擇的結果則很可能是亞歷山大廣場將在這種市場競争中失去競争力,從而更加促進了東柏林中心的衰落。
2)在兩個中心之中選擇一個中心重點發展,是柏林重新成爲只有一個經濟中心的城市。但如何選擇成了難題,無論放棄任何一個中心都不利於柏林整體的經濟平衡發展。
3)在兩個中心之間建立一個新的城市中心,同時保留并發揮原兩個中心的特色,如亞歷山大廣場則旨在延續它的歷史文化功能,庫當大道則繼續發揮它的商業功能。這種决策一方面能平衡東西柏林間的經濟關係,另一方面也促成了柏林的統一。現在柏林政府采取的正是這種城市規劃方案,在兩個中心區間利用柏林墻的死亡地帶,建立了柏林的新的城市中心波茨坦廣場。
新的城市中心——波茨坦廣場:
最初的波茨坦廣場只有一個十字路口。之後在這裏建起了波茨坦火車站,從而發展成交通最繁華的地區之一,也成了首都生機勃勃的都市生活的代名詞。二次大戰中,廣場遭到嚴重毁壞。由於它地處美、英、法、蘇管轄區的交界處,並有柏林墻横穿廣場,使這繁華一時的城市中心,在戰後被淪爲没有人烟的隔離區。柏林墻倒塌之後,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大的建築工地。如今波茨坦廣場已成爲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場所。其引人注目的建築集餐館、購物中心、劇院及電影院等於一身,使它不僅吸引着觀光的遊客,也吸引着柏林人經常到此一游。
4.3 柏林的政治
4.3.1 柏林的功能定位
柏林是德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位於柏林市中心的舊帝國議會大厦是德意志帝國開始民族化德象徵建築。
議會大厦曾是德意志帝國舉行議會之處,議會制度德實行,本身具有民主化德意義,所以,帝國議會大厦也可説是民主德象徵。議會大厦德建築特徵,爲鋼與玻璃搆成德中央穹頂及四端突起德塔樓,平面的正中央爲寬大的從穹頂天然採光的總議會廳。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此建築被戰火波及,戰後,冷戰與分裂的東西德讓此建築沉寂一段時日。當時帝國議會大厦剛好位於東西德交界邊上德西德轄區,除了任其荒蕪之外,就是架上一座爬山梯,讓遊客爬上觀看當時仍然封閉的東柏林,有點類似在動物園游賞的味道。直到90年代,統一後的德國遷都柏林,議會大厦一案才再度浮上臺面,1991年通過國會議法,議會大厦正式成爲統一後聯邦德國國會議會的議會大厦。
4.3.2 柏林與波恩的政治關係
統一前,波恩是西德的首都,而柏林是東德的首都。統一以後,德國首都從波恩遷往柏林,但是,波恩争取得到了聯邦城市的待遇。雖然,聯邦議會以及大部分的政府部門前往柏林。但是,聯邦政府在波恩保留了教育與研究部,環境、自然保護與核安全部、經濟合作與發展部、衛生部,消費保護、營養與農業部和國防部等6個政府部門。時至今日,波恩依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是德國的第二大政治中心。
(陳倩敏 董昕 劉卓君 吴蕊彤)
行程回顧
9.20下午:内城徒步考察 (大教堂、萊茵河西岸、老市場)
關注點:城市景觀和城市發展
9.21上午:科隆大學周邊社區徒步考察
關注點:全球化背景下飲食文化的移植和融合
9.21下午:自由活動
9.22上午:科隆周邊城市工業景觀考察 (Garzweiler露天煤礦、RWE能源集團等)
關注點:全球化背景下的資源利用與保護
9.22下午:波恩老城徒步考察、聯邦政府辦公區考察
關注點:城市功能結構轉换
1、城市景觀和城市發展
1.1 科隆
科隆是德國西部萊茵河畔名城,人口約百萬,僅次於柏林、漢堡和慕尼黑。公元前38年科隆成爲古羅馬要塞,因位居歐洲東西和南北交通要衝,中世紀時經濟已頗發達。十九世紀中葉後,隨魯爾煤田開發和鐵路修築,城市發展更迅速,雖成爲德國水陸交通樞紐和重要的河港。科隆-波恩航空站位於東南郊,市内有通往布魯塞爾、波恩等地的直昇飛機場。作爲重工業城市,科隆有軍工、冶金、機械、化學、制藥、煉油、紡織、食品等産業,并且還是德國重要褐煤産地之一,建有大火電站。
科隆整個城市規劃遵循混合和整合的原則,因此在物理環境上,新舊建築融合;在功能結構上,居住商業混合;在社會組織上,貧富整合。而城市發展采取的是環狀擴展,由殘留的幾座城門大致勾勒出半圓的舊城,舊城外圈則是新城,科隆大學以及媒體産業區都座落其中,環狀的緑化帶包圍了新城,緑化帶再往外則是城郊居住區了。
然而不同於美國或英國大城市出現的城市中心空心化、貧困化等現象,科隆的内城並不“舊”。在徒步考察中,我們穿過無數的住宅商業區,無數條美麗的街道。所有沿街的房屋裏面都那麽富有變化,無論是色彩還是形狀,或者細節裝飾。從建築風格上説,並不完全因循守舊,也不都是新潮摩登,而是一種讓人可以接受的古今融合的風格,或者是新舊拼貼,比肩而立,却絲毫不突兀。由此想到的是中國建築爲什麽就從未成功的在傳統和現代中找到平衡。當然,傳統建築是木結構,是飛檐翹瓦,現代世界建築是水泥鋼結構,是玻璃幕墻,這兩者間差异不小,但難道就没有一點可以彼此融合的地方?也許很多人認爲傳統服飾、傳統建築、哪怕傳統文學,都是一種形式符號,在全球化現代化的滚滚浪潮中應該接受市場的考量,順其自然的被淘汰。但我覺得有些時候符號恰恰是最重要的,没有符號就喪失了身份的象徵,lose identity是可怕的。除非有一天天下大同,没有國家没有民族。在科隆城南,我們看到的是别墅、排屋、公寓全混在一起,搆成非常緊凑又舒適、私密性恰當的鄰里空間,儼然是美國電視連續劇裏描述的城郊中産階級聚居區。只有戰火中保存的古老城門和不計其數復建的各式教堂時刻提醒人們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與以前通過書本獲取的城市相關的知識完全不同,與大家設想的舊城更新完全不一樣。原因之一是科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被夷爲平地,因而所謂的舊城其實是戰後重建的,自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設施老化等弊病。但另一方面值得思考的是,爲什麽在戰争中被摧毁得面目全非的科隆内城要按照舊面貌重新建設,而不是索性清掉廢墟重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君不見,中國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即便没有遭到砲火摧殘,也要自我虐待一樣拆除所有舊建築而竪立座座美國式的摩天大樓。僅僅是因爲歐洲人特殊的尊重歷史、熱愛歷史的價值觀麽?
科隆是德國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但在進入大教堂周邊區域之前,整個舊城南部看不出任何遊客的踪迹,而一靠近大教堂和Neumakt的購物街,街頭的露天咖啡座裏就滿是人,一堆又一堆圍着向導的人,仿佛整個科隆只有大教堂和這片購物區才是旅遊吸引物。如果中國遊客的行爲空間是這樣的,我理解,畢竟10天歐洲10國游只能留幾個小時給科隆大教堂和萊茵河畔,但其他歐洲國家的旅行團也是這般趕鴨子的麽?城市旅遊到底游什麽?只是這麽一個聞名遐邇的景點就可以覆蓋整個城市的魅力麽?該作出什麽的綫路安排才能讓遊客真正體會到這個城市里的人是怎麽生活,而又不覺乏味呢?
1.2 波恩
波恩是緊鄰科隆的另一個萊茵河畔的美麗城市,但是它的人口、城市面積都遠遠小於科隆。波恩之所以受到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矚目是因爲它曾經是聯邦德國的首都。在此之前,波恩爲世人所知的僅僅是貝多芬。貝多芬的音樂早在上上個世紀就已經成爲文化全球傳播的先導,更遑論在信息流動如此快捷的當代。波恩城中的貝多芬雕像、貝多芬故居和每年的貝多芬音樂節都吸引了成千上萬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如果説瓦格納戲劇節以文化的力量讓拜羅伊特這個邊境小城成爲全球城市,那麽貝多芬毫無疑問也爲波恩做出了同樣的貢獻。1889年當故居的房屋面臨被拆除的威脅時,是波恩的12位市民將房屋買下來,設立了現在的紀念館。可見當地人對貝多芬的懷念和推崇。但事實上,貝多芬只在波恩呆了20多年,22歲就離開了波恩,到了他的第二故鄉維也納,從此再没回來。然而,這絲毫没有阻擋波恩人對貝多芬的熱愛。在這裏,你滿大街都可以看到貝多芬桀驁的頭像,聽到貝多芬激揚的音樂。我們走過的每一條街道,幾乎都有一位街頭藝人全神投入地演奏着,悠揚的樂聲不絶於耳——這就是貝多芬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力之所在。
除此之外,波恩還有着更多的文化全球化的表征。波恩大學即是其一。波恩本來就是一座大學城,馬克思和海涅都曾就讀於此。在德國,“大學城”是波恩市的代名詞。波恩大學前身爲1777年科隆公國在科隆市成立的馬克斯學院,1784年改爲大學。1798年後曾關閉。1818年普魯士政府命令在波恩原選帝侯宫重建。1828年改用現名。波恩大學以柏林大學爲榜樣,於1827年頒佈章程,强調教學與研究相結合,尊重學術自由爲辦學指導原則。如此歷史悠久的德國高等院校裏如今遍佈着來自不同國家的爲數可觀的客座教授、每年還有約100名從事國際性教學與研究的特别研究員學者和3600多名外國學生。在今年大學畢業典禮上,甚至看到了不少中國學子的身影。可以説,學者和學生的全球性流動,正不斷推動着學術文化的無國界交流。
波恩的城市中心當屬明斯特廣場(Munsterplatz)與市政廳(Rathaus)。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在波恩很普遍,市政廳便是一座。淡粉色的外墻上有鍍金的精金的浮雕,雖兩次遭戰争破壞,但每次都及時修復,所以現今依然保存完好。市政廳門前的明斯特廣場原只有在星期六才有市集,現已固定每天都有。這裏出售蔬菜、水果,還有鮮花,很是熱鬧。
除了的歷史風貌完好的波恩城市中心,我們還考察了德國聯邦政府辦公區。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前(西德)聯邦政府辦公區都會向所有市民免費開放,從聯合國大樓、議會大厦,到總理居住地,CDU、SPD政黨的辦公及娱樂場地,再到博物館等。開放的目的是爲了使市民對政府的運行模式更爲瞭解,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某些無形的鴻溝。因此,可以説,德國的民主是被“潜移默化”出來的。
波恩爲什麽能够成爲前聯邦德國的首都,没有非常準確的答案。大部分人認爲是因爲它靠近第一次聯邦德國總理康納德阿登納的故鄉。當然,這個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波恩十多年前以微弱的票數輸給了柏林而喪失了國家首都的地位。不過聯邦政府仍將不少重要的部門留在波恩,例如教育科研部門,郵電通信部門等。此外,聯合國部分機構和不少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也在波恩安營紮寨,波恩依舊在全德國和全世界範圍内發揮着政治性作用。
在享有了50年首都的榮耀之後,重新把首都的地位歸於柏林,許多波恩人心中,至盡仍有那麽一點點失落感。但波恩人的聰明之處在於把這份失落埋於心中,而從“文化”角度重新去經營這座城市,逐漸往文化性城市發展。如今,雖然波恩不大,人口只有30萬人,没有大都市的繁華和張揚,却有着世外桃源般令人向往的天地。值得注意的是,波恩並没有出現人們預期的因遷都而造成的經濟大幅度下滑等悲觀局面,相反,波恩是德國少數幾個人口還在擴張的城市之一。
1.3 話題:全球化背景下的歷史名城保護與發展
科隆和波恩兩個德國歷史名城的城市景觀和城市發展考察,引發了一個話題,即全球化背景下的歷史名名城保護與發展。自然,這是對比中國的城市景觀和城市發展現狀而言的。
爲什麽强調全球化背景下?因爲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似乎不由自主的出現了價值觀的“錯誤全球化”,换言之,全球化信息流動作用下價值觀的扭曲。具體表現在追隨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發展表象,以摩天大樓爲美,以高架林立爲豪。且不説這樣的價值觀完全放棄了傳統中華文化中的審美和表達,它還是一種錯誤的仿傚。例如美國波士頓已經在斥巨資試圖把破壞城市肌理的高架埋到地下去,而國内的城市仍然樂此不疲的畫出一條又一條的灰色高架路,并且認爲這是城市擴張的必然之路。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諸如此類的快餐文化更是充斥着中國城市街頭,甚至潜移默化着國人的飲食文化。而全球化的另一個方面則是技術工藝上的同化。鋼筋水泥、鋼結構、玻璃幕墻,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設計已經席捲全球,更是世界大同,千城一面的催化劑。
爲什麽是歷史名城?因爲歷史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是歷史重大事件的發生地,甚至是民族凝聚力的代表性符號。歷史名城歷史風貌的喪失對國家對民族都是巨大的損失,無以銘記自身,無以傳承自身。如果歷史名城的保護和發展都無法良性、可持續的進行,更不用提其它籍籍無名的城鎮的命運。
爲什麽要保護與發展?因爲保護是對傳統文化和社會歷史的承載,而發展則是城市生存的需要。没有保護,我們難以憑弔歷史,没有發展,我們無法面對未來。只有將保護和發展結合,才是城市真正要走的道路。
怎麽樣保護和發展?全球的歷史名城無數,它們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模式1是以華沙爲代表的舊城重建,德國的科隆、波恩和慕尼黑都屬於此列。華沙在二次世界大戰全面被毁,在蘇聯以嶄新的社會主義模式的新華沙城市規劃脅迫下,華沙市民最終要求恢復華沙原有的古城風貌,在城市的主要地段,按原來古城格局和所有建築樣式進行建設。當恢復老華沙古城的消息傳開後,當時流浪在國外的波蘭人一下子歸來了30萬,整個國家掀起瞭高漲的愛國熱潮,國家很快復興,家園迅速重建,這就是戰後著名的“華沙速度”。華沙古城後來作爲特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録,因爲華沙人民自發地起來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爲世界所有的古城做出了榜樣,也確實對歐洲的古城保護發生了重要影響。歐洲的許多國家都把歷史古城看作是自己國家龢民族的驕傲,把恢復歷史建築和保護古城看作重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借此增强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模式2是以巴黎爲代表的新舊城區分開發展。盡管著名的建築規劃大師勒柯布西耶曾經提出巴黎中心改建規劃,將巴黎塞納河北岸的老區全部拆除,代之以高樓和立體交通,但巴黎並没有實行該方案。巴黎古城裏保存了13世紀以來許多歷史古迹和優秀的建築物,只在城中開了幾條干道,梳理了城市交通,主要街區房屋的外貌都没有動,只從内部進行改造,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而在城市西面開闢了德方斯新區,不限建築高度。至今巴黎老城仍保存了她原有的典雅古檏的風光,得益於新舊城區分開的發展模式。同樣開羅、佛羅倫薩、墨西哥城等采取了該模式,老城留存歷史文化,新城不受拘束的發展,古城又藉助歷史的傳統風貌發展旅遊業。而反觀我們的首都北京,即没有面臨模式1的困境,又没有采取模式2,而選擇了在原址建設,其結果就是爲適應新的城市生活和交通需要,拆去了大片的歷史街區和典型的四合院住宅,乃至拆除明清兩代不斷修葺,國内最雄偉最具歷史風貌的城墻。老北京只能存在泛黄的歷史照片和老人模糊的記憶中。作爲未來的規劃人員,這一點實在值得警醒和探討。
1.4 科隆周邊城市工業景觀與城市轉型
科隆的工業十分發達,擁有軍工、冶金、機械、化學、制藥、煉油、紡織、食品等多種類型的工業部門,這裏還是德國全國主要褐煤産地之一,建有大型火力發電站。科隆是德國大型水陸交通樞紐和重要的河港,東南郊有科隆至波恩的航空站,市區建有通向波恩、布魯塞爾等城市的直昇飛機場。
大科隆地區能够成爲德國一個重工業基地,主要依賴於科隆周邊小城市。我們考察的是Huerth的露天煤礦和RWE能源集團。褐煤曾經是德國工業的支柱産業,褐煤發電在德國電力生産中佔有重要的地位,90%以上的褐煤用於發電,是國家電力生産的最重要的發電燃料。19實際90年代,德國開始機械自動化採礦;1933年首次使用鬥輪挖掘機;20世紀40年代23家褐煤礦産量超過60Mt/y;1959年德國15家礦業合併爲Rheinbraun公司(2003年RWE Rheinbraun 公司和RWE其他部門合併爲RWE能源公司)。目前在科隆附近的Rheinland地區内有RWE下屬的三大礦場 Hambach、Garzweiler和Inden,褐煤年産量可達到120Mt/y。Berrenrather Boerde的坑口電站對德國的能源供應和消費非常重要,德國約1/4的電能就是位於此地的由RWE公司所屬的電站生産出來的。RWE公司的總部位於古堡中,對古堡保護得很好,同時也向公衆開放,工業旅遊與傳統旅遊的結合在企業曾面已經開始實踐了。
我們重點考察了前煤礦區土地重新培育的情况。能源公司在對農田進行開礦時,將表層土壤傾倒在特定地方,在採礦完畢後將這些土壤原樣填回礦坑,重新交給農民進行耕作。這一過程實現了工業景觀和農業景觀的循環交替和可持續發展。在德國,能源開採、景觀恢復都是能源公司的企業責任,而在我國通常是政府行爲,因而在土地復墾的資金和效率上都不可同日而語。在農田區開礦的最大争議點是社區搬遷安置問題。RWE公司也受到過很多社區居民的抗議,因爲搬遷不僅破壞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且社區的分裂導致社會關係消失等。RWE公司後來采取的是成本相對高昂的社區整體搬遷,盡量减少對社區居民的負面影響。而在我國,社區搬遷是政府意志下的行政命令,對社區居民這一弱勢群體的利益考慮很少。德國對能源利用的保護性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和其他傳統發達國家一樣,德國經濟曾依靠煤炭工業而振興。然而,20世紀60年代以後,煤炭工業走向衰落。原因有二,一是能源的大量進口,二是煤炭工業污染遭受譴責,轉向新能源開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源的流動影響巨大。德國自主生産能源的成本高於從資源豐富的不發達國家進口的成本,因而德國現金非常依賴能源進口。2005年德國能源總需求量達3.50億噸石油當量,國内生産爲1.28億噸石油當量,63%的需求要靠進口來彌補,石油與天然氣的進口率分别爲100%和80%。而另一方面,褐煤工業造成的全球性變暖使衆多環保組織對此譴責不斷。緑色和平組織曾宣佈,位於德國西部城市亞琛、杜塞爾多夫和科隆之間的4家褐煤發電廠,是歐洲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歐洲每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來自這4家發電廠。 德國生態研究所對每年二氧化碳排放超過500萬噸的大户分析後發現,德國RWE電力集團下屬的這4家發電廠一年燃燒褐煤産生的二氧化碳達到8500萬噸,在相對集中的空間裏比歐洲其他地區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高。因此德國逐漸從褐煤轉向新型能源的發展。新型能源的快速發展,不僅取代了部分傳統能源的進口,而且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崗位。僅以風能發電設備爲例,2005年德國的出口收入已達約60億歐元,占全球風力發電設備交易額的一半左右。由於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的生産屬於高科技領域,而德國在這些方面一直具有比較優勢,因而被認爲是德國未來社會福利和經濟競争力的保障。因此,擁有5.7萬居民的Huerth也實現了産業轉型,從以煤礦業爲主的小鎮轉變爲工業和傳媒業城市(30多家電視工作室),各類中小型企業聚集,并且擁有Knapsack化工工業園和Knapsack 高科技産業園區。
2、全球化中的城市
2.1 (飲食)文化融合
飲食文化向來是全球化最普遍最日常化也是最深刻的闡述點。社會學裏“麥當勞化”一詞可謂是各中佳作。因此在行程中,對科隆大學附近社區的飲食文化融合現象進行考察十分有意思。通過對衆多餐館的名稱、裝飾、菜單等方面進行觀察和訪談,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全球化+地方化= 混合(雜交)産物(globalization +locality = hybridity)。全球化背景下,盡管一地可以匯聚天下美食,但是又有哪樣是從内容到包裝都是正宗的呢?我們可以看以下幾個例子。
2.1.1 Donner 在德國Vs.土耳其
Doenner是備受德國人歡迎的土耳其食品,大街小巷中匆匆而過的人們十有一二手中握着它大快朵頤。然而,Doenner在土耳其却從來不是這種吃法。它不是快餐食品:人們要踱着步子走進餐館,悠悠然坐下,指着菜單點上一份,服務生送上一盤,客人拿起餐具慢慢的開始享受美食。毫無疑問,德國的Doenner已經和麥當勞裏的漢堡包無异,它的製作標準化,盡管依然美味却已經喪失了原本的姿態。
2.1.2 掛着切-格瓦拉招牌的土耳其餐館
在同一條街上我們看到無數的打着切-格瓦拉招牌,寫有古巴字樣的酒吧餐館。然而這其中並没有幾家是真正提供來自古巴的食物。切的流行開端是他作爲一個公衆偶像化的革命的象徵和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詞,但他出現在土耳其餐館的招牌上却絶不是爲了表達餐館經營者對革命政治的理想訴求,而正如出現在所有T恤上,背包上,胸章上一樣,在這裏也只是個非常粗淺的文化消費的符號,與美食無關。但這種符號和飲食的結合,無疑反映了全球化中各種元素的混雜,并且這種混雜以合情合理的方式廣泛存在着。
2.1.3 中國餐館裏的伊拉克厨師
在歐洲的普通街頭中餐館裏進餐,吃到不對味兒的食物無可驚訝,因爲也許這是非洲厨師或者拉丁美洲厨師的杰作。姑且不論菜肴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原本中餐的要求,有什麽比走進中餐館厨房發現一位伊拉克大哥拿着鍋鏟熱火朝天的做菜更讓人喫驚的呢?當然,伊拉克厨師可以學過很正宗的中式厨藝,但在异國更真實的情况是無師自通。關鍵的一點是既然餐館開在德國,消費的大部分人是德國人,那麽伊拉克厨師烹製的菜肴對他們而言有什麽區别呢。中餐館在此只是個區别於西式快餐的符號,到底是誰用什麽料怎麽做的都不太重要,因爲没有人太在意。
2.1.4 老祖母烹製的正宗德國菜肴
路轉角口有一家很讓科隆人引以爲豪的餐館,不在於它有多豪華,而是它只提供由白發蒼蒼老祖母親手烹製的正宗德國菜肴。據説它秉承傳統,絶不向流行的各種元素屈服。然而等我們此時再瞥一眼菜單,很沮喪的發現除了老祖母的德國菜,赫然有一些符合時下大衆口味却没有人知道到底屬於哪門菜係的流行菜。也許姿態與生計,總有一樣要低頭,後者往往是贏家。
2.1.5 意大利食物只是披薩和意大利面麽?
提到意大利美食,並不是饕餮之王的普通人們能迅速想起的是什麽?披薩?意大利面?就是這兩樣!滿大街的意大利餐館把pizza和pasta的字樣大大的掛上招牌,讓我們忽略了更多的意大利菜。或者披薩和意大利面最容易推廣?哪怕並没有幾家店能做出那不勒斯風格的披薩。在全球化美食迅速漂洋過海的時候,在速食的時代,在我們的感知中意大利食物悄無聲息的和披薩和意大利面劃上了約等號。
還有太多其他在飲食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出現的雜交産品,無論是消費前的意向,吃進嘴裏的食物還是進食時享受的環境,哪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是全球化和本地化的結合。盡管全球化日益推進,然而异國食物依然需要爲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爲了節約在當地的生産成本、爲了顧客的行爲習慣等因素而不斷調整。地方仍然作用非凡。
2.2 多元文化融合
2.2.1 “土耳其大街”Keupstrasse
Keupstr.位於科隆市區的東北部,在Cologne-Muelheim之間,是一個外來人口高度集聚的街區。18世紀,隨着科隆工業(諸如紡織業、皮革業、菸草業等)的發展,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致使大量外來勞動力的涌入,於是,在靠近廠房的地方,也建立起了許多外來移民的宿舍/住房,這就是Keupstr.地區最初的發展。
Keupstrasse只是很短的一條街,約200米,有幾類主要的店鋪類型:(1)珠寶店,其顧客是來自德國各地的土耳其人,幾乎所有在土耳其的新娘都會來這裏買結婚飾品;(2)土耳其的快餐店、飯店和糕點店,其顧客既有土耳其人,也有德國人,還包括來此參觀的其他遊客;(3)日用品、服飾店,其服務對象也主要是土耳其人;(4)中介公司,這可以説是極富土耳其特色的公司,也是土耳其人社會網絡的重要方面,這些中介公司包括房屋中介(爲剛來德國的土耳其人尋找住所)、税收、租賃中介(爲如何交税、如何租房提供諮詢)、旅遊中介(爲往返德國的土耳其人提供交通指南,其目的地往往只有土耳其一個國家)。此外還有土耳其人開的理髮店、古董店等。據説工作日,方圓50-100km的土耳其人會驅車前來消費,週末則是全德國,乃至荷蘭、法國等中歐其他國家的土耳其人舉家前來,届時車輛將塞滿整條街。究其原因,其他地方的土耳其人盡管居住集中,但商鋪都是混合的,並没有形成專爲土耳其人服務的商業片區。而且就算在Keupstrasse,土耳其商鋪也没有超過這短短200米,鄰街就再也看不到土耳其語的招牌。德國政府會對商鋪的申請進行管理,因此土耳其商鋪無法隨意蔓延。最初土耳其人作爲德國的Guest Worker大批前來務工,Keupstrasse附近則有兩家非常大的工業企業,平均1個土耳其工人會帶來4-5個家人在周邊聚居。而彼時德國工人和土耳其人還混住,但隨着産業的區域轉移,企業倒閉,德國工人遷走,土耳其人却留了下來,外來人口比例也從1970年的18.2%驟昇到1980年的51.6%。當該街區的土耳其人比德國人還多時,德國店鋪紛紛轉移,由此産生了土耳其一條街。問及這條街的安全係數,回答是也許比别的地方稍高,但這種數據很難獲取,没法準確的下什麽結論。只是下午短短1個多小時内我們就見到了4輛警車,這種警察分佈密度絶對比不過廣州北京路,但在德國却是非常少見的。這也許暗示了明亮的陽光下看不到的黑闇。整條大街形成的是一個相對文化封閉的土耳其社區。這正是全球化中勞動力流動造成的科隆經濟重建、社會重構和空間重組。德國政府曾經采取各種措施試圖打破這個社區的文化自閉性,組織過“a meeting café”類似這樣的有利於不同人群交流的平臺,許多德國婦女都會參加,但却幾乎見不到土耳其婦女的影子,因爲土耳其男子都説“不行,我們的婦女都是呆在屋子裏的,不能抛頭露面!”
此外,土耳其人集聚現象也引起了當地一些德國人的不滿,並希望扺制這種現象,因爲越來越多土耳其人在這一區域的涌入使德國人覺得自己反而成了“少數人種”,Keupstr.地區已經被土耳其人所控制,使得他們找不到歸屬感。尤其對德國的老年人來説,居住在這一區域會使他們缺乏安全感。由此可見,盡管全球化每天都在推進,跨文化交流愈演愈烈,但不同文化間的排斥力依然存在,并且某些文化認知以根深蒂固的狀態向他文化的同化説不。
2.2.2 Weidengasse
Weidengasse位於科隆舊市區的北部,靠近鐵路,原先是一個舊工業區。二戰後,投資的缺乏使得這一區域逐漸演變爲外來移民的高度混合區,包括土耳其人、意大利人、希臘人、伊朗人、叙利亞人、亞美尼亞人等。在這一區域,你可以感受到典型的科隆生活與外來氛圍的融合。
在這條短短的街上隨處可見各種食品雜貨店,包括來自地中海地區的熟食店,例如希臘的魷魚、意大利的沙丁魚和白蘭地、土耳其的橄欖油和糕餅、伊朗的無花果和棗椰子、高加索地區的石榴,還有其他國家地區的食物,如法國的胡桃、新西蘭的炸羊排等。當然,許多店主表示,這一地區越來越多的超市的開張也影響了他們的經營,産生競争。
這一區域的另一個特點是消費層次的混合。在這裏,你既可以找到高消費者所偏愛的“Bosporus”酒店,也可以找到低消費者所能接受着冒着濃沿的小排擋。
這裏還有許多來自土耳其的珠寶商,他們的産品既有一部分是從土耳其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在自己於德國開的手工作坊生産與加工的。此外還有各種古董店和精品店,賣的東西不僅有時間的跨度(從18世紀的枝狀大燭臺到今天的各種飾品),還有空間的跨度(從中國的花瓶到非洲的頭飾)。Weidengasse地區的低房租使得不同類型的店面都獲得生存空間。
從某種意義上講,Weidengasse地區還是一個“藝術的殿堂”。這裏,你可以發現畫家、雕刻家、設計師們的工作室,還可以發現手風琴以及某些傳統樂器的手工製作坊,并且兼有課程培訓;你可以買到各種類型的音樂CD,尤其是一些被某些國家禁止播放的帶有“政治化”意義的歌曲CD。顯然,這個街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隆城市的社會重構和空間重組。
Keupstrasse和Weidengasse代表了全球化中的城市的兩個側面,前者表達的是與全球化對抗的文化力量——拒絶同化;後者體現的是全球化中城市的包容力——多種文化和睦共處。
2.2.3 Christopher Street Day
Christopher Street Day即是科隆同性戀大遊行。這個慶祝同志精神的大遊行,歷史可以回溯到1969年,當時美國同性戀者在紐約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之後爲了紀念這起事件,德國在1989年開始也舉行同志大遊行。盡管在中國有李銀河等的大力宣揚和支持,但同性戀還是個不能登堂入室的正經事兒。别説遊行,能向周圍的人承認自己同性戀就需要不少勇氣了。而在科隆,同性戀文化非常盛行。科隆是以接受同性戀文化聞名的城市,是德國同性戀運動的重要陣地,成爲多個不同同性戀組織(LGBT)和他們活動的基地。此外,科隆還獲得2010年第八届世界同性戀者運動會(Gay Games)主辦權。據調查表明,科隆有超過10%的居民是同性戀,而且相當一部分奢侈品的零售業是被同性戀者掌握的,所以還有同性戀經濟一説。科隆政府也對城市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非常自豪,認爲同性戀大遊行顯示德國是個真正的自由國家,是科隆城市“多樣化”的體現,這個遊行其實就是爲期2周的“Cologne Pride”文化節的一部分。而該文化節首次開幕式的發言人是德國外交部長。政府負責人認爲同性戀大遊行顯示德國是個真正的自由國家,是科隆城市“多樣化”的體現。
同性戀遊行儼然是一場變裝秀,許多同志花枝招展,將最艷麗最狂野的一面帶到遊行現場。遊行的組織既有以國家爲單位的,以組織爲單位的,也有以公司爲單位的,甚至還有政府單位的,例如殘疾人同性戀者協會、杜塞多夫輪渡公司、福特汽車公司、消防局、電臺、海軍等。
然而也有部分科隆人並不贊成在科隆舉辦同性戀遊行,其原因不在於同性戀本身,而是認爲這樣的遊行方式已經“市場化”,被經濟利益所驅動,因爲每年的同性戀遊行爲科隆帶來了大量的遊客(據統計超過100萬)。遊行本身所要傳達的意義已經被扭曲,成爲一場没有什麽意義的“時裝秀”。值得思考的是,在全球遊客獵奇心理的衝擊下,同性戀遊行未來是否會真的變成商業化的旅遊吸引物?
參考文獻:
阮儀三. 護城紀實Prof. Dr. Frauke Kraas. Ethnic Minorities in Cologne Transnational Lifeworlds in the City. In: Christine Knie(ed.) 2005: Urban and Peri Urban Developments- Structures, Processes and Solutions. Southeast Asian-German Summer School Prog. 2005 in Cologne/Germany, 16-29. Oct. 2005:73-84
(謝妍翰 項怡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