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一章 構建輿論環境
醫療衛生工作作爲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工作重點之一。而建設和諧醫患關係,則是醫療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内容,醫患關係處理的好壞,關係着廣大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關係着醫療衛生機構的整體形象龢利益,關係着社會的和諧穩定。要建設和諧的醫患關係,必然會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但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要構建良好的輿論環境。黨的十六届六中全會也指出:正確的思想輿論導向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輿論導向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重要性,認真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爲建設和諧醫患關係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第一節 醫患關係的輿論支持
醫患關係是社會關係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在醫療衛生體制實行改革之後,隨着整體社會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醫患關係在社會關係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社會改革發展進程中的作用也日漸凸顯。所以,醫患關係問題自然成爲了輿論關注的焦點。一方面,輿論自然自覺地關注醫患關係問題,另一方面,醫患關係的良性發展離不開輿論的支持和參與。
一、醫患關係是輿論部門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
爲什麽説醫患關係是輿論部門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醫患關係已經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
目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呈現的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中,醫患關係就是其中較爲明顯的一種。隨着我國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患矛盾作爲一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隨之出現,日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關注。2004年中國醫師協會“醫患關係調研報告”顯示:7429%的醫師認爲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認爲當前執業環境“較差”和“極爲惡劣”的分别達到4735%和1328%。近3年來,平均每家醫院發生醫療糾紛66起,患者打砸醫院事件542起,打傷醫師5人;單起醫療糾紛最高賠付額達300萬元,平均每起賠付額爲1081萬元。〔1〕2005年底,在求是《小康》雜誌與新浪網合作開展的“中國全面小康建設奬”評選活動中,“影響小康進程的十大焦點問題”網上調查顯示,醫療改革以7108%投票率名列首位,有4357%和2761%的網民對目前的醫患關係表示“很不滿意”和“不太滿意”,對醫護人員服務態度進行評價時,選擇“一般”的人數最多。另據2007年社會藍皮書調查顯示,醫療問題佔據了三項第一:根據城鄉居民的看法,“看病難”、“看病貴”以5795%的高比例被排在社會問題綜合排序第一位。〔2〕這是歷次調查以來的第一次,説明醫療問題在當前反映比較强烈。根據這次調查結果,城鄉家庭人均年消費總支出中,醫療支出占118%,排名第一。
由此可見,一方面老百姓對醫療改革不滿意,另一方面大多數醫護工作者感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對自己的執業環境不滿意。也就是説,醫患雙方都對醫療工作牢騷滿腹,彼此不滿。由此可見,當前的醫患關係已經到了一個十分緊張的程度,成爲我國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令人關注的焦點。
(二)建設和諧醫患關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正處在“黄金發展期”與“矛盾凸顯期”并存的關鍵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醫患矛盾作爲社會矛盾的一種始終存在。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解决好醫患矛盾,形成良好的醫患關係。
矛盾一:醫療科學水平與職業使命的矛盾。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都要與醫院和醫生打交道。在英國的撒拉納克湖畔,鎸刻着一位無名醫生的銘文: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段來自遥遠异國的文字,深刻地闡釋了醫生這個職業的人道使命,反映出一種温暖的人文關懷。而在中國的傳統中,醫生這個職業是非常受尊重的。《内經》將醫學稱爲“聖人之術”、“仁心仁術”。同時人們對醫生的醫德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貧富,長幼研繭,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正是由於醫生所具有的救死扶傷的職業特點,歷來都受到患者的尊敬和愛戴。但同時,醫療衛生行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技術的特殊行業,由於醫學的極端復雜性,人類尚不能完全掌握對付各類疾病的辦法,即便對於很多常見疾病,在治療中也會有發生意外的可能。醫生治病救人的良好願望與現實科技水平存在着無法克服的矛盾。
矛盾二:患者與醫療體制改革和管理的矛盾。當前衛生工作中一個很突出的矛盾就是,群衆越來越高的衛生健康需求和醫療服務的提供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集中的表現就是群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這兩種矛盾是目前醫療衛生系統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尤其是矛盾二,在醫療過程中是有可能發生的,並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内解决,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引發醫患之間的矛盾,導致醫患糾紛甚至醫患衝突。醫療衛生工作作爲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窗口行業,其醫患關係處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人民的身體健康,並折射出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現實水平。所以,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醫患關係和諧需要新聞輿論協同
所謂輿論,就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裏,公衆對於特定的社會公共事物公開發表基本一致的意見或態度。社會輿論通過新聞媒介得以公開表達,新聞媒介就成爲反映和代表輿論的工具。大衆傳媒又是一把“雙刃劍”,既是社會的“瞭望者”,具有“監視環境”的天然使命,使人們通過大衆傳媒的報導瞭解社會、采取行動,又有强大的引導功能,而不當的引導又會給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導致社會的不穩定。輿論引導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離不開强有力的輿論引導,缺少輿論支持的社會不可能和諧。同樣地,缺少輿論支持的醫患關係不可能和諧。
在當代社會,新聞媒體掌握和傳遞信息越來越迅速,已成爲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力量,直接而廣泛地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行爲,影響着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運行。新聞媒體的輿論支持既是促進和諧醫患關係的現實需要,也是建設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内容。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進程中,新聞媒體要增强社會責任感,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衆情緒,搞好輿論監督。全力以赴地爲建設和諧醫患關係提供强大的輿論支持,就是新聞媒體刻不容緩的重要責任,也是黨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二、輿論支持是建設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保证
輿論引導和支持工作作爲統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動員群衆的强有力工具,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醫患關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化解醫患矛盾需要正確的輿論引導
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醫患矛盾就是在當前醫療衛生改革的攻堅階段所凸顯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確的輿論導向有助於正確反映和妥善處理醫患之間的利益關係,引導醫患雙方正確看待醫患矛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正確的醫患訴求;有助於化解醫患關係中的種種矛盾和問題。
(二)加强醫德醫風建設需要强大的輿論支持
加强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也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所重點强調的内容之一。醫德醫風好的醫療衛生部門,其醫患關係肯定是和諧的,醫患矛盾肯定是容易得到有效化解的。所以,輿論對醫德醫風建設工作的正面引導也非常重要。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導向,弘揚社會正氣。和諧的醫患關係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涌現的正面典型人物、醫療衛生部門和先進事迹,新聞輿論要給予大力的宣傳報導,提供强大的輿論支持,特别是宣傳好愛崗敬業、道德高尚、作風優良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爲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樹立醫德醫風的正面典型,爲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營造誠信友愛、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提供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三)突發或重大的醫療衛生事件需要客觀正面的輿論發佈
近年來,醫療衛生方面的突發或重大事件時有發生,例如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出現等等。這類事件涉及廣大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具有廣泛的關注度和强烈的震撼力,新聞媒體對這類重大突發性事件的報導日漸增多。有的報導敏感、復雜,直接影響着社會的安定。實踐證明,廣大群衆在這類突發性事件面前,對主流新聞媒體的權威資訊有着特殊的依賴,爲了突發或重大醫療衛生事件的順利解决,穩定社會和人心,新聞媒體客觀正面地發佈有關信息、積極穩妥地引導社會輿論尤爲重要,正確做好這種特殊情况下的新聞發佈工作,有助於緩解這類事件給社會帶來的强烈衝擊,化消極因素爲積極因素,切實維護社會安定。
第二節 輿論支持的主要形式
輿論有多種形式,在社會生活中發生着多種作用。因此,輿論支持和諧醫患關係建設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形式,將輿論對和諧醫患關係建設的積極作用發揮到應有的程度,則是我們必須思考和實踐的重要問題。總的來看,輿論支持和諧醫患關係建設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正面報導
正面報導是新聞媒體開展宣傳的一種最常見的形式,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對於緩解目前醫患關係的緊張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正確的導向,弘揚社會正氣。在一個社會中,人們總是向往和贊美美好的、正義的事物,厭惡醜陋的、邪惡的東西,人們並不希望接觸到許多社會的陰暗面。因此,我們的新聞媒體,都要宣傳真善美的事物,宣傳弘揚社會積極、正氣的一面。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宣傳思想工作部門和單位,要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人民,用最好的東西去“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
(一)正面報導也是堅持正確的導向
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後,黨中央要求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統一到十七大精神上來,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十七大的部署上來,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要調動積極因素,激發創造活力,弘揚社會正氣,維護社會穩定,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凝聚强大合力和培育良好社會環境。
客觀地説,絶大多數的醫患關係是良好和諧的,對這種和諧的醫患關係進行正面報導,弘揚崇高的醫德醫風,就是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抓住了社會主流和積極向上的一面,也是反映了社會生活真實的一面,爲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作爲媒體,這種客觀真實的報導也是媒體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和堅守的準則。
(二)正面報導可以發揮道德榜樣作用
十七大的報告特别强調,要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指出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加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加强醫患關係的正面報導,可以大力弘揚正氣,通過報導醫療衛生戰綫的先進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的榜樣作用。在2003年那些非典肆虐的日子裏,廣大醫護人員捨生忘死,爲搶救人民生命安全,與致命的非典病毒展開殊死搏鬥,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愛的篇章。他們的先進事迹,經過各個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報導,成爲全社會學習的榜樣,醫務工作者被譽爲“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白衣天使”,在這段時間内,新聞輿論的正面宣傳爲廣大醫護人員抗擊非典提供了强大精神動力和思想後盾,也爲他們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二、輿論監督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的作用,增强監督的合力和實效。積極有效地開展輿論監督是新聞媒體的一項重要職能。
(一)要積極開展對醫患關係的輿論監督
早在2005年,中央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强和改進輿論監督工作的意見》的文件,明確指出,新聞媒體要加强輿論監督,敢於監督,“基層單位不得封鎖消息、隱瞞事實、干涉輿論監督,不得以行賄、説情等手段對輿論監督進行干預”。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提出,輿論監督是對公共權力的使用及使用者的一種監督。中央電視臺把輿論監督總結爲兩個方面:一是監督公權機關,二是揭露帶有社會危害性與普遍性的醜惡現象,匡扶正義。事實上,公共權力都有被濫用的可能,媒體監督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公共權力的使用。醫院雖然不是公共權力機關,但是在我們現實國情下,醫院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公共權力的延伸機構,更是與公衆生活密切相關。正確的輿論監督有助於改進醫院的工作。
2005年5月,哈爾濱市離休幹部翁某,因患惡性淋巴腫瘤入住哈醫大二院幹部病房,後因并發肺部感染、呼吸衰竭,6月1日轉入心外科重症監護室又稱心外科ICU治療,最終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於8月6日死亡。住院82天,醫院共收取醫療費用1389萬元。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在社會上引起强烈反響。中紀委、監察部、衛生部和黑龍江省紀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調查。衛生部及國務院糾風辦於2006年4月29日向社會通報了調查結果。通報稱,哈醫大二院違反規定亂收費、違法違規僞造和大量涂改醫療文書等問題,是一起典型的嚴重損害群衆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通報列舉了哈醫大二院在治療患者翁某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其中違反規定亂收費尤爲嚴重。調查發現該院違反國家和黑龍江省有關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及收費規定,通過自立項目、分解項目、超標準收費、重復收費,以及收取未檢驗、檢查、治療的項目費用和未使用耗材、藥品的費用等手段,多收費207萬餘元。通報還指出,醫院對患者家屬投訴采取的措施不力,處置不當。醫院領導對患者家屬的投訴未給予足够重視,院内組織調查工作不深入、不扎實,兩次調查没有查清主要問題,並對媒體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有關方面對主要責任人員依法依紀作出了撤職、吊銷醫師執業證書等處理,同時,對哈醫大二院給予中止三級甲等醫院稱號1年的處罰,限期整改,以觀後效。其上級部門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省衛生廳對哈醫大二院監管不力,責成其寫出深刻檢查。
這是一起典型的輿論監督醫患關係的例子,通過新聞媒體的披露,哈醫大二院亂收費等問題得以引起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派出了聯合調查組經過近一年的調查取证才徹底查清問題並向社會公佈。由此可見,正確的輿論監督也是促進醫患關係的改善、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重要手段。
(二)醫患關係輿論監督要把握好度和分寸
涉及到醫患關係的輿論監督一定要從正確的立場出發,着眼於大局,要有利於醫療衛生制度的改革,有利於醫患問題的解决,有利於社會穩定;要實事求是,出於公心,符合程序,把握好分寸和度。這一點在醫患關係輿論監督中同樣不容忽視。
在現實生活中,某些不實事求是的所謂“輿論監督”,確實對醫患關係的緊張起了火上澆油和推波助瀾的作用。因下面還會討論,這裏不列舉,但現象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作爲新聞工作者,一定要以對社會、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慎待手中的權力。
三、輿論協同
除正面報導和輿論監督外,輿論支持形式還有比較中性的輿論協同。主要有兩種具體形式。
(一)傳播知識
醫療衛生工作既是一項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又是一種專業性很强的工作,新聞媒體應加大力度幫助群衆正確認識醫療衛生行業的性質。醫療是高風險、高技術的職業,日新月异的醫療技術使人們將自己的健康美滿都寄託於醫學科技的發展。但是,現代科學對許多疾病仍顯得力不從心,並無根治的方法,任何一種醫療和檢查措施都有其毒副作用和並發症,還有一定的死亡率和病殘率。只要適應症明確,這些措施在治療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上總是利大於弊的,否則就會被淘汰,接受這些治療的患者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過程中,必須承擔相應的風險。所以對現代醫學科技的正負效應正確認識和合理使用,以及進行適當的宣傳教育,是建立信任和諧的醫患關係的重要手段。媒體應多做普及基本醫學知識的宣傳,提高群衆的科學知識水平和醫療保健的素養,使患者和醫生在相信科學、尊重科學的氣氛中開展醫療活動,患者得以享受到科學進步的最新成果,使患者不會對醫療效果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待和要求。
(二)組織活動
實事求是地説,近年來,全國衛生系統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爲本的服務理念,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切實維護群衆的利益,得到了群衆的普遍贊譽和信賴,促進了和諧醫患關係的建立,涌現出了一大批忠誠維護人民群衆健康的先進集體和模範人物。爲了向全社會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迹,加强衛生醫療工作的正面引導,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2006年10月,國家衛生部隆重召開全國健康衛士楷模先進事迹報告會,並組織了有40多名成員的全國健康衛士楷模先進事迹巡逥報告團,分赴全國各地進行巡逥報告演講。這次大規模的對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的宣傳活動,有利於樹立正面典型,弘揚正氣,有利於贏得群衆的理解和支持,有利於爲衛生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事實證明,這樣的正面宣傳活動,是能够取得十分積極的效果的,極大地改善了醫患關係,受到了醫患雙方的好評。
除此之外,還可以進一步開拓思路,結合本地工作的實際情况,組織各種活動,密切與廣大群衆的聯繫,加强衛生工作的正面宣傳。如評選衛生系統先進模範人物,開發製作宣傳典型人物的影視作品,讓專家教授進社區、進農村、下基層義診等活動,切實體現醫療衛生工作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提高人民群衆健康水平的宗旨,拉近醫護工作者與廣大人民群衆的距離。
第三節 當前輿論支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醫療衛生工作涉及到廣大群衆的切身利益,因此有關醫患關係方面的消息也與市民息息相關,比較容易引起媒體的關注。但是媒體對和諧醫患關係的支持,受到媒體本身和醫者、患者等因素的制約。現在,這些制約方都存在一些問題,其原因錯綜復雜。
一、媒體方面的存在問題及其原因
媒體方面的存在問題及其原因,主要可歸納爲四個方面。
(一)片面追求市場份額,偏激狹隘
有的記者爲了追求新聞的時效性,對患者的投訴或報料不加認真分析和調查,産生了患者就是弱勢群體的定勢思維,往往從同情弱者的角度對醫院進行批評,一聽到醫院方面的申辯和苦衷,又覺得院方應該是受害者,患者是無理取鬧的刁民。這種人雲亦云、片面的報導,削弱了媒體的公信力,違反了新聞的真實性。這個問題暴露出部分媒體過份追求發行量、收視率或收聽率的現象。隨着媒體間競争的日益加劇,對市場份額的追求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誰搶到了受衆,誰就可以提昇自己的影響力和在業内的地位,這種片面追求市場份額的思想往往會影響新聞記者具體的采訪和報導活動,導致上述情况的出現。
(二)片面追求轟動效應,熱衷炒作
對於某些醫療糾紛事件,部分媒體特别是一些子報子刊爲追求轟動效應,大量地刊發醫療糾紛的報導,業内通俗地稱之爲炒作。出現醫療糾紛的情况背後,往往隱藏着較爲復雜的原因,如果在没有徹底弄清事件來龍去脈的情况下,在只聽患者和家屬一面之詞的情况下,就匆忙將矛盾曝光,甚至冠以聳人聽聞的標題,在顯著的版面刊播大量的報導,吸引讀者的眼球和觀衆的視綫,從而增加賣點和提高收視率。這種新聞炒作的做法只會惡化原已十分緊張的醫患關係,絲毫無助於醫患糾紛的解决。新聞報導轟動效應也要建立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的,如果爲了片面追求媒體的轟動效應,往往會誤導記者的采訪,影響記者的報導角度和判斷,炒作的成份一增加,必然會對某一新聞事件的某一方面濃墨重彩地進行渲染,從而偏離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三)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失實宣傳
不容否認,部分媒體爲了追求廣告效益的最大化,不負責任地刊播虚假醫療廣告也是導致醫患關係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的報紙版面上,充斥着大量的醫療廣告;在廣播電視中,各類醫療廣告、醫學講座也是不絶於耳,尤其到了深夜更是泛濫成灾,仿佛全國人民都有性病、腎虚……醫療廣告泛濫的後果其一是虚假醫療信息滿天飛,嚴重誤導群衆,老百姓跑冤枉路花冤枉錢,小病治成大病;其二是媒體輿論監督對大量投放廣告的醫療機構幾近失語,這種監督失語其後果是嚴重的,媒體的消極態度客觀上縱容了違規醫院虚假宣傳、開大方等種種不法行爲。出於對媒體的信任,老百姓在鋪天蓋地的醫療廣告下選擇了不良醫院,而在受到委屈後到媒體又投訴無門。在這種非正常環境中,不良醫院可以對於老百姓的投訴有恃無恐,從老百姓口袋裏撈錢的力度也有增無减,撈的錢多了又可以在媒體上狂轟濫炸,這又使得更多的老百姓被蒙騙,更多的投訴被擱置,這種惡性循環所帶來的惡果最終還是要老百姓來吞,加劇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嚴重程度。媒體宣傳中經常使用“重大突破”、“突出成就”等概念,廣告中更是隨便使用“克星”、“告别”等夸大、失實之詞,弱化了醫學本身的誠信度,誤導患者産生不切實際的願望,一旦醫治效果不理想,醫患之間就容易失去信任,激化了健康需求無限性與醫學責任有限性之間的矛盾。
(四)片面追求感性外延,報導主觀
在具體的輿論宣傳報導中,可以體現必要的文采,使文章更顯生動,爲報導效果錦上添花。但是有的記者由於片面追求宣傳效果和文采,往往忽略了醫療科學的理想内涵,從而導致稿件出現常識性或科學上的差錯。由於醫療衛生工作有較强的專業性,因此對相關的跑綫記者和編輯有較高的要求,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和基本素質,不少大媒體的醫療記者往往就由醫學科班畢業的學生擔任。盡管如此,由於記者醫學知識的缺乏或者編輯把關不嚴,還是有不少有明顯醫學差錯的報導見諸於媒體,從而引起了不必要的糾紛,對廣大群衆也産生了誤導。比如,有的記者由於對醫學領域的不熟悉,在報導中誤把氧氣瓶當成了呼吸機。又如在2006年6月發生的“安徽泗縣疫苗事件”中,一家國内重要媒體網站的記者在報導中引述一位醫生的話,説“孩子此次注射疫苗所造成的肝臟損害比喝農藥還厲害”。由於這一説法具有强烈的對比性和衝擊力,因此被很多報導引用。而實際上,證明肝臟損害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肝功能化驗”。如果肝臟功能受損害,化驗的相應指標會出現异常。而此次絶大多數孩子們的肝功能指標都正常,有一些异常的也只是輕度异常。更何况,喝農藥造成的肝臟損害因人而异、因農藥種類的不同而异,簡單的類比是不確切、也是不科學的。像這樣的報導不僅不利於“還原”事件真相,反而容易對受衆産生誤導。〔3〕
對於一些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由於涉及面廣、影響大、社會關注度高,媒體的報導更應慎重和準確。國家早已出臺有關的法律和條例予以規範(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其中明確指出:各地要按照不同級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佈的要求,遵循及時主動、準確把握、實事求是、注重效果的原則,開展信息發佈工作。在公佈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同時,要注意宣傳黨和政府及各部門所采取的預防控制傳染病疫情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關措施,並及時、準確地宣傳有關科普知識〔4〕。
二、醫患雙方的存在問題及其原因
醫患雙方的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可以從醫者與患者兩方面簡要分析。
(一)個别醫療衛生部門逥避遮掩
有的醫療衛生部門對輿論監督存在誤解,在自身出現問題的時候,采取掩蓋逥避的方式對待媒體的監督。在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的矛盾仍未徹底解决的情况下,對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也更顯重要,這也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環節。在事關醫療衛生問題的報導中,媒體、患者和衛生部門是報導的主體,醫療部門若要取得媒體的輿論支持,加强與媒體的溝通和配合也是重要的一環。但也有少數醫療衛生部門,當出現了醫患矛盾後,特别是當媒體記者前來采訪的時候,並不是積極地從正面予以解决,而是抱着一種不配合的心理,人爲地設置障礙,千方百計地逥避或者掩蓋,反而給自己造成了不利的影響。2006年6月,廣州市衛生局專門出臺一個新聞宣傳管理規定,要求各家市屬醫院主動和被動接受媒體采訪要提前兩天報送衛生局審批。(“廣州衛生局規定醫院受訪須提前報批遭媒體質疑”2006年7月21日《信息時報》)這項規定一出臺,立即就引起了全市各大媒體軒然大波,紛紛發表一系列的評論抨擊這種控制輿論的做法。該事件最後由市衛生局局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文件的基本原則只針對重大的事件”才告一段落〔5〕。其實,醫療衛生部門應該主動與新聞媒體建立一種良性的互動機制,争取得到媒體的大力支持。有新聞評論員認爲,衛生局人爲給新聞報導設立限制條件,實際上是違背輿論監督原則,只會給公衆留下更多的懷疑空間,增加公衆對衛生行業的不信任〔6〕。衛生部在“關於進一步加强和改進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的意見”(衛辦發〔2006〕63號)中提出,要正確處理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的關係,在加大正面宣傳工作力度的同時,要正確對待輿論監督,積極支持和引導媒體加强輿論監督。對媒體的輿論監督要快速反應,正確引導,變被動爲主動,弄清是非,及時處理,並舉一反三,加强管理。
(二)個别患者誤導輿論
有的患者由於經濟承受能力較弱,醫療知識匱乏,在醫患關係矛盾出現時爲了自身的利益,往往措辭比較偏激,存在不實事求是的現象,從而誤導了輿論。也有極個别患者自身的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等存在一定缺陷,行爲偏激,這就更容易使醫患關係的輿論支持被不當利用,並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當然,患者在大多數情况下對醫者有感恩之心,患者的偏誤一般情况下不是輿論支持存在問題的主導方面。
第四節 進一步加大輿論支持的力度
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必須要進一步加大輿論支持的力度,總體來看,目前我們加强輿論支持可以采取幾方面的措施:大力開展醫患關係與輿論支持的理論研究,提昇輿論支持的效果;提高認識,統籌部署,精心策劃,取得實效。開展輿論支持還要遵守幾項原則。
一、大力開展醫患關係輿論支持的理論研究
在新的時期,醫患關係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特點,主要體現在:1.患者心理發生了變化。受不良醫患關係的影響和輿論引導的作用,患者對醫生的醫術、品德産生了不信任、心存疑慮的看病心理,甚至還發生了看病用攝像機全程記録的事件;2.醫生的心理也發生變化。對部分患者也會有種提防的態度,3.醫托、醫鬧現象的出現對醫患關係的和諧建立産生了不良影響。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007年11月7日,東莞莞城區的“康寧醫療門診”因患者與幾名同事到該門診拉横幅抗議,而該門診也派人到患者所在的公司去吵鬧。最後,雙方以協商方式達成和解。這些醫患相互不信任、相互提防的心理狀態十分不利於和諧醫患關係的建立。面對新出現的實踐問題,如何開展醫患關係輿論支持的理論研究也要與時俱進,盡快給予理論指導。
(一)醫患關係傳播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有關醫患關係的輿論傳播研究在國内仍是一個新的領域,研究工作起步較晚。爲了更好地與國際同類研究接軌,我們可以將它歸入健康傳播學的研究範疇。根據國内學者的觀點,健康傳播學又分成兩大領域,分别是“健康的傳播學”和“健康中的傳播學”。所謂“健康的傳播學”研究指的是從傳播學的角度,運用傳播學的理論和方法考察人們各種與健康有關的行爲和觀念。這一類研究應由醫療健康領域之外的職業傳播學者來進行。而所謂“健康中的傳播學”研究則指的是在維護和促進健康的過程中運用了傳播學的理論和方法。换句話説,就是運用傳播學理論和方法所從事的與健康促進相關的應用性研究。研究者應爲在醫療健康領域内工作的應用性的傳播學者。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在清華大學召開的首届中國衛生管理繼續教育現狀與展望研討會上指出,衛生管理人員與媒體溝通能力亟待提高,衛生管理人員都需要學習傳播學知識。這就是指要加强“健康中的傳播學研究”。毛群安説,醫療衛生行業的特點之一就是開放性,當遇到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醫療衛生行業更是受到廣泛關注,需要與作爲信息傳播途徑的大衆傳媒進行有效溝通。而醫療衛生機構衛生管理人員由於在這方面認識不够,缺乏相關知識和能力,往往在需要站出來發言時“害怕説、不知從何説起、覺得事情没有最終結果時不能説或者認爲不該自己説”,最終導致事情朝着壞的方向發展。這些都是不了解媒體的特點和傳播規律造成的。醫院、疾控、監督等部門都應該認識到媒體采訪不但不可怕,反而是好事,“是給自己一個説明情况的機會”。因此要對各級領導幹部、管理人員進行新聞傳播基礎知識的培訓,建立起一支自己的信息發佈隊伍〔7〕。
(二)尋求醫患關係傳播研究的理論支持
醫患關係是健康傳播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内容,非常值得傳播學者和醫療健康領域的人員進行研究,只不過兩者的研究取向和側重點會有所不同。前者將醫患關係當作一種特殊的人際傳播模式加以考察,關注的是傳者、受者、訊息、媒介和效果等諸多方面,得出的結論也是傳播學意義上的。簡單地説,就是關於新聞媒體如何做好醫患關係的報導的研究;而後者更爲關心的是如何在這種特定的傳播方式和環境下提高效率,得出的結論更具有實用性,也就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如何運用傳播學的原理開展輿論宣傳工作的研究。目前國内對於醫患關係的傳播理論研究十分薄弱,而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在這方面的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進入了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例如臺灣的研究課題“醫療報導語言中的人與身體”就十分的具體和貼近。
以往的醫患關係研究以人際傳播的研究爲主,隨着醫患關係矛盾的日益凸顯,大衆媒體的介入使醫患關係的傳播研究進入了大衆傳播研究的範疇,當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上昇到一個重要的層次,黨和政府、廣大人民群衆都十分關注的時候,大衆傳媒在這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扮演什麽樣的角色,都是需要健康傳播學重點研究的課題。醫療衛生的行政主管部門應該牽起頭來,聯合各級醫學部門、學校、新聞工作者和傳播學者,開展好建設和諧醫患關係的輿論支持理論研究,以更好地指導實踐工作。
二、切實推進醫患關係輿論支持的實踐進程
切實推進醫患關係輿論支持的實踐進程,有兩方面比較重要。
(一)提高認識,加强領導,認真對待
醫患關係問題,歷來都是群衆關心、政府關注的民生問題。選擇這個熱點話題作爲新聞媒體報導的重點,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因此,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有的主流媒體甚至將它上昇到一個政治敏感與新聞敏感相結合的高度〔8〕。新聞媒體要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切實加强領導,派出精兵强將,把宣傳和諧醫患關係作爲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重大宣傳報導戰役來完成。
(二)統籌部署,精心策劃,取得實效
醫患關係是個重大的民生話題,醫患關係的報導牽涉面廣,即要涉及醫療衛生機構、患者、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社會輿論等,其中可以歸納到四個方面:醫療水平、醫療服務質量、醫療服務價格、醫德醫風。所以在醫患關係的報導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必不可少,需要新聞媒體的統籌部署,深入分析報導的重點,合理安排人力、版面和編排,需要主編、記者、編輯的整體投入,在宏觀着眼的基礎上,再精心微觀入手,將一個個報導重點和主題細化爲具體的内容,發揮各媒體的定位和長處進行報導,進一步促進醫患關係的和諧發展。2002年4、5月間,深圳特區報推出了《“醫患關係爲何這麽緊張”系列報導》,每天半塊版,短短20多天,發稿25期,刊文56篇。這組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强烈反響,期間報社接熱綫電話1000多個,收到傳真、來信400多頁;特區報人間網上讀者累計發貼2000多張,醫療論壇成爲人間網上衆多論壇中最受市民關注的論壇;許多讀者找到報社反映情况、發表文章〔9〕。這次輿論支持成功的原因,首先是抓住了政府與百姓共同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其次,透徹分析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找到原因後,從具體的人和事件入手進行報導,並堅持報導的客觀公正,用新聞手段架起醫患雙方對話的橋樑,努力推動問題的解决。最後,還設計采訪了市衛生局長,也是爲了推動工作。這次報導戰役的結果是,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黄麗滿提出了醫務工作者待病人如親人的希望,深圳市衛生局黨委對如何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向市領導和市民作出了鄭重承諾,並决定開展爲期5個月的“待病人如親人”爲主題的優質服務活動,深人開展“三比三提高”活動。“三比”,即比愛心、比責任心、比事業心:“三提高”,即提高醫療水平、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群衆的滿意度。同時,還推出十大便民措施。
三、輿論支持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建立和諧醫患關係,離不開新聞媒體的輿論支持。爲了正確把握輿論支持的導向,新聞媒體對醫療衛生工作的報導必須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實事求是的原則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發揚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是我們開展新聞報導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聞記者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在有關醫患關係的報導中,由於醫學工作存在高技術、高風險、影響大、牽涉面廣等特點,因此更應該嚴格遵守實事求是的報導原則。例如,對未經專家鑒定和司法審理的醫療糾紛報導應進行專業審核,重要事實和主要内容要經核實無誤後才能刊發,堅决杜絶爲搶發稿件而報導失實的行爲,更不能爲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事實,歪曲真相。由於醫療糾紛報導的復雜性,對記者編輯的把握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求記者編輯全面地看待問題,防止主觀性和片面性,努力做到從整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一旦出現醫患糾紛,新聞媒體既不能一味同情患者,把過錯和責任全部歸罪於醫院(往往這種情况較普遍),又不能一味地站在醫院立場指責患者,而是應該從客觀公正的角度進行報導和評論。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還要求採編人員採寫和發表醫患關係的新聞要客觀公正,不能從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出發,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發泄私憤,牟取私利。《南方週末》曾經發文,披露湖南衡陽某記者與某些患者、法醫和律師相互勾結,當出現醫療糾紛時,專門發表有利於患者的文章,成爲這些“醫鬧”詐取醫院巨額賠償的得力幫兇〔10〕。
(二)以正面報導爲主的原則
堅持以正面報導爲主的原則,就是多一些宣傳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迹,宣傳他們救死扶傷的高尚情操,弘揚他們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客觀地説,近年來正面反映醫務人員高尚情操的影視作品、新聞報導比較少,而對個别醫德敗壞醫生的曝光有加,造成了對醫務人員不利的社會心理導向。當前我們進入了改革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既是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也是各種社會矛盾的突顯期,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很多,促進社會和諧的難度很大,所以需要充分發揮媒體引領社會輿論、解疑釋惑的作用,爲加快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而醫療衛生工作既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又是廣大人民群衆關心的焦點、熱點,應該相信絶大部分醫務人員政治素質是好的或比較好的,决不能因爲輿論引導的不慎而引發不穩定因素,因此新聞媒體必須堅持以正面宣傳爲主,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把衛生宣傳工作的重點放在弘揚正氣、謳歌主流上,切實加强對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以及方針政策的宣傳,切實加强對醫療衛生改革發展成就、衛生系統的先進典型的宣傳,切實加强對衛生科普知識、防病保健服務等内容的推廣報導,幫助群衆正確認識醫療衛生行業的性質,樹立科學的保健意識。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幫助群衆正確分析和對待造成“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着力於改善醫患關係,樹立衛生隊伍的良好形象,推進醫療衛生改革的順利進行。
(三)適度適量的原則
涉及到醫療糾紛的報導,必須堅持適度適量原則,反對大肆炒作。由於大衆傳媒具有“議題設置”的功能,它在一個時期内集中討論的問題往往搆成社會輿論的中心議題。因此,對醫患糾紛的報導要十分慎重,主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情况:第一,要選擇那些有典型意義、有教育意義的事例來報導,既要嚴格把關,又要把握好度,不能有糾紛就報,更不能爲曝光而曝光,導致對社會和諧穩定造成負面影響;第二,報導的數量、篇幅、長度和份量都要嚴格控制,在版面和時段上不宜過多,不宜過於集中和突出,不宜過於集中在某一地區、某一單位,否則容易對群衆産生嚴重的誤導。有關醫患關係問題的新聞報導,一般不上頭版和頭條,如果要上頭版頭條,需按規定的程序報批準,尤其是對輿論監督醫患關係的報導,要建立追踪報導機制,注意追踪報導,及時反饋,當問題解决後給予正面的報導。我們報導的目的是爲了推動工作,促進問題的解决,而不是單純爲了炒作,不是爲了單純追求收視率、吸引眼球,更不是一棍子把誰打死。
第五節 努力建立健康的和諧醫患關係輿論環境
建立和諧醫患關係,我們要用以人爲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爲指導,除了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還需要理順醫患體系中的各個環節,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一、政府部門要完善衛生新聞發佈機制
政府醫療衛生主管部門要切實把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作爲一件大事來抓,認真對待,大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支持氛圍,爲正確開展輿論引導開緑燈,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信息的發佈機制。
(一)重要性的實证分析
也許不少人還清楚地記得,在2003年2月初,正當廣東全省廣大群衆身陷於一種突如其來的恐嚇之中,社會和生活秩序受到嚴重影響的時候,一場遲來的新聞發佈會給人們吃了個定心丸。這場由廣州市政府組織的有關“非典型肺炎”新聞發佈會,首次以官方的名義對外公佈“非典型肺炎”的具體情况,從而正式拉開了隨之而來的鋪天蓋地的非典報導的序幕。
經過非典的考驗以及政務信息的日益公開,新聞發佈機制已經在廣東全省逐步完善並得到較快的發展,尤其對於衛生醫療等與廣大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政府部門。廣東省新聞辦公室主任李守進指出:其實新聞發佈就是一個公共關係行爲,新聞發言人是政府公共關係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調節社會公共關係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突發事件爆發這種特殊時期,新聞發佈更重要。新聞發言人向媒體和群衆傳達即時資訊、政府態度、采取的措施,可以緩和社會情緒,取得群衆的理解和支持〔11〕。
醫患糾紛的出現,對於院方來説,就意味着要處理一場危機公關,處理得當的話,醫患雙方的緊張關係就可化解,糾紛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否則後果不堪想象。而處理危機公關的重要一點就是要保持有效信息的暢通傳播,以减少不確切因素,消除醫患雙方的認識偏差。所以通過積極有效的新聞發佈機制,向全社會公佈事實的真相,釋疑解惑,消除患者和輿論的認識誤區,宣佈下一步所采取的處理措施。除此之外,還可以向新聞媒體公佈醫療衛生服務信息,包括醫院管理,質量管理、醫療安全,醫院服務,醫院績效五大等評級體系中的有關數據,讓患者在比較中做出選擇,增加醫療服務的公開化透明度。實踐證明,建立和完善新聞發佈機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手段。
(二)應該注意的問題
充分發揮新聞發佈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新聞發佈要及時。針對社會各界較爲關注的醫療衛生問題,如一些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社會輿論關心的、典型的醫患糾紛事件以及重大的衛生事故,有關衛生行政部門和相關醫療機構要及時予以信息發佈,不宜拖拉,絶不能存在官本位的思想,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將解决人民群衆最關心的問題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否則會錯過最佳的發佈時間而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2.新聞發佈要權威準確。所發佈的内容要確保權威性和準確性,既要實事求是地對事件的緣由給予解釋,令廣大群衆滿意,也要有助於問題的解决。
3.新聞單位要嚴守新聞紀律。新聞單位在刊播新聞稿件的時候,要嚴守新聞紀律,嚴格按照新聞發佈會的内容要求繼續新聞發佈,做到實事求是,以正視聽。
二、醫療衛生機構要善於同媒體合作
新聞宣傳是影響社會輿論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醫療衛生部門要樹立新型輿論支持的理念、内容和範圍,善於藉助媒體引導社會輿論,營造有利於衛生改革發展,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輿論氛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建立新聞媒體良性互動機制
建立與媒體溝通制度,通過這個信息溝通的管道和平臺,介紹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衛生工作的成績、做法、經驗和發展中的困難等,讓記者們多從正面宣傳衛生,解釋衛生,讓新聞媒體和社會群衆瞭解衛生的主流、理解衛生工作的困難,防止和减少對一些熱點、難點和未明朗的問題進行炒作。
(二)主動出擊,把握衛生宣傳的主動權
醫療衛生部門開展一系列的宣傳工作,擴大影響,主動引導輿論,把握宣傳主動權。例如,可以與各大媒體合作,開闢報紙專欄、廣播電視欄目,或與新聞主管部門共同主辦典型人物事迹、模範醫療機構的宣傳,樹立衛生隊伍典型形象,激發衛生職工的工作熱情,促進醫療部門各項工作,贏得社會和群衆的好評。
衛生部門的主動出擊,還可以有效利用新聞媒體進行輿論監督,揭露和打擊非法行醫、違規行醫等違法違規行爲,及時糾正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杜絶醫患糾紛的發生。
(三)有效並善於引導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素質的提高,簡單灌輸式的宣傳模式已對患者和群衆不再起作用,這就要求醫療衛生部門學會如何進行新聞輿論的有效引導,提高宣傳引導的實效。例如,2006年天津市衛生局提出要做到“三把握”:把握社會公衆的興奮點、把握社會公衆之間的諧振點、把握群衆的疑慮點。天津市衛生局通過新聞輿論,宣傳衛生系統爲解决群衆看病難推出的“五要五不得”、“五堅持五制止”等實招,正是因爲切入了“三把握”的原則,受到群衆的充分認可。
針對新聞媒體感興趣而又復雜的“熱點”、“焦點”問題,衛生部門要掌握火候,把握時機,講究分寸,善於引導。善於引導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首先要能够及時發現、判斷熱點、焦點問題,其次要把握其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及時做出中肯的分析和有説服力的解釋,爲媒體的報導起到釋疑解惑、化解矛盾的作用,有助於問題的解决,有助於社會的穩定會醫患關係的和諧。
三、新聞媒體要高度重視醫患關係的報導
醫療衛生問題是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故引起了各級新聞媒體的高度重視,但正是如此,媒體所肩負的報導責任更是重大。
(一)新聞媒體要加强學習
醫療衛生工作的宣傳政策性很强,專業性也很强,所以我們的媒體要認真學習,準確宣傳好黨和政府關於醫療衛生的方針政策和措施,要宣傳好各級政府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提高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助服務能力所作的工作,還要宣傳好各級政府在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宣傳好逐步解决群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所做的工作等。
(二)新聞媒體要加强與醫療衛生部門的溝通
醫療衛生工作事關群衆切身利益,影響面很廣,所以群衆高度關注,我們新聞媒體在工作中要主動的加强與醫療衛生單位,特别是與主管部門的溝通,取得衛生主管部門的理解與支持,爲正確報導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
(三)新聞媒體要與衛生部門加强合作
醫療衛生的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關係到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媒體要加强與衛生部門之間的合作,多開辦或開闢一些普及科技知識,加强健康知識教育的欄目和版面,衛生行政部門也要盡可能的爲媒體的宣傳提供及時、便捷、周到的服務,要認真聽取媒體對衛生新聞宣傳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與媒體一起探索新形勢下衛生新聞宣傳的規律和途徑,使衛生新聞宣傳更貼近生活、貼近群衆、貼近實際,爲衛生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範圍。
(四)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目前,以互聯網爲代表的新媒體已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部分,成爲許多人特别是廣大中青年人接觸媒體的首選。醫療衛生部門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的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互聯網的作用,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積極高效的傳播功能,主動佔據主流發佈平臺,盡量减少由於新媒體監管不到位而産生的不良影響。
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其它各種新媒體,如手機電視、移動電視、樓宇電視、IP電視等爲廣大患者提供更多優質的醫療資訊和服務,及時發佈權威正面的醫療信息,傳播一些實用的基礎醫學常識,讓廣大患者充分瞭解醫院,瞭解醫生,瞭解醫療工作。
注 釋:
〔1〕莊一强:《醫患關係緣何緊張—醫患關係現狀調查分析》,《中國醫藥報》,2005年4月2日。
〔2〕《2007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3〕張自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導中的媒體策略》《中國記者》,2005年第10期,第25頁。
〔4〕《衛生部關於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佈方案》,衛辦發[2006]79號。
〔5〕《醫院限訪事件回顧》,《新快報》,2006年8月7日。
〔6〕葉祝頤:《經衛生局過濾的報導還有多少原味》,東方網,2006年7月22日。
〔7〕《衛生管理人員應學習傳播學》,《健康報》,2006年12月12日。
〔8〕張興文:《政治眼光與新聞手段的有機結合》,《新聞戰綫》,2002年第7期,第43頁。
〔9〕同〔1〕。
〔10〕《衡陽511受辱案深度内幕》,《南方週末》,2002年6月21日。
〔11〕《别把記者當敵人》,《南方日報》,2006年10月27日。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單行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24日版。
2.[美]Wilbur schramn 和William E.porter 著,陳亮、周立方、李啓譯:《傳播學概論》,新華出版社,1984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