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根的情結——觀《若萍根藝展》

  泰戈爾曾經説:樹冠是樹上部的根須,根須是樹下部的樹冠。鄭板橋詩雲:“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都是對根的贊美。我對古根怪木亦有一種特别的喜愛,每次遇到百年老樹裸露的根須,總不禁諦視良久,不忍遠去。那扭曲堅韌的綫條有力地緊抱着巉岩奇石,深深地伸向泥土,提取生命的能源;那飽經蒼桑的節疤和電擊雷劈的傷痕,都仿佛象一位百歲老人在訴説着歲月的艱辛。尤其根須怪异盤曲的形象,或如怪獸潜伏;或似龍蛇盤遶;時而象猛禽回眸;時而象裙裾飄舞。真是千奇百怪,莫可一一名狀,引人種種遐思。

  根藝家羅若萍先生則是把對根的贊美和熱愛以形象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在順德天任美術館的《若萍根藝展》中,展出了他從事根藝幾十年來所創作近百件代表作品,一件件無不包含着他對根的盛情贊美。這些來自深山僻壤,或來自戈壁雪原的樹根經其妙手點化而神采焕然;有的似《絶代佳人》;有的象《玉兔拜月》……摇着巨大尾巴的黄鼠狼抱着鷄在拜年;一對羚羊姿態優雅地站在山岩上仿佛聽到了《泉水叮冬》響……如無聲的詩,似立體的畫,又仿佛是凝固的音樂。

  樹根的生長是千姿百態的,有的生在洞中長成混沌一塊;有的被岩石擠壓狀如刀削斧斫;有的抱石而生宛若太湖石般玲瓏;有的則象不規則的蛛網。但如何能使其成爲一件高雅而富有一定精神内含的藝術品,就需要根藝家神弛八極、鄰接幻化,大千世界因心而靈地去發現其最有藝術感染力的形象之美了。有次羅若萍先生在山裏遇到一個老人將一個樹根掛起來介紹説象騰雲駕霧的龍,根藝最忌俗格,他便把樹根竪立審度一番却發現似一個金秋佳景,而中國工藝大師莊稼先生則在其中看到了一個形象畢肖的蘇東坡。根藝其實是一個非常奥妙的發現的藝術。

  根藝的美感是多方面的,那盤曲的根須綫條美如一轍甚至其以虚帶實,營造意境的抽象表現方法,也是一脈相承的。有時簡直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筆書法狂草,或酣暢的闊筆寫意畫。根藝是“减”法,於精神玄念中“减”的恰到好處而不着痕迹,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渾然一體,充分將“根味”的一切魅力展現出來,表達出藴含在深層中的美感。在創作《生命之旅》時,他因勢利導地將大羊的角截取得略帶弧度,而小羊的角,則留取得非常挺直,一副牴牾之態。觀若萍先生根藝不僅古拙大方,而且富有哲理趣味,神韵悠長。

  羅若萍先生出生於印尼,回國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已離休,是一位革命老幹部。他滿懷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根的思戀之情,曾多次拒絶了出國的機會。莊稼的文章《根藝飄香》中對他的人品藝術給予了很高評價。説他“以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的孺子牛精神,將青年的鋭氣,老年的韌氣,融溶於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及人民的藝術事業中,以充實的人生,譜寫出一曲講求奉獻的動人樂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裏”。根的情結,永存心中。

  (袁敬淵,筆名東方,篆刻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