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隨 感



  高二(1)班  田曉晴

  經歷了一學期的“戰鬥”,終於迎來了一個“中場休息”,就像踢世界杯的運動員,在休息過後,必須更具信心地冲上場,面對掌聲、歡呼和期待,這些壓力會化作動力,最後由足球來承受這力量。根據能量守衡定律,得到的壓力和動力應該是相等的,也就是説,人得到的壓力越多,他的動力也就越大。但古人雲:“物極必反也。”所以,能量守衡定律應該有一個限度,但限度該設在哪兒,這就見人見志了。

  每一年的高考,都會有學生因爲緊張過度或壓力過大,演出活生生的悲劇:輕的是發揮失常,嚴重的是精神出現錯亂,甚至自殺。即使高考的壓力再大,自殺這種偏激的做法也不可取,生命誠可貴,更何况,偉大的孔子老師曾經説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如意,但既然父母把我們帶來了,我們就必須堅强地活着,有意義地活着。

  但是説到有意義地活,問題就又出了——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麽?如果説人從一出生就開始等死,那麽等待的時間漫長,却轉瞬即逝。

  記得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

  一位大學生問農村的放牛郎:“你爲什麽要放牛呢?”放牛郎不以爲然地回答:“爲了挣錢啊!”“爲什麽要挣錢呢?”“娶媳婦生娃啊!”“生了孩子之後呢?”“教他放牛啊!”大學生聽後,不久就自殺了,因爲他發現自己和放牛郎一樣,陷入了一個可怕的輪逥:爲什麽上大學?將來好挣錢。挣錢做什麽?養老婆和孩子。養孩子做什麽?讓他將來也上大學……

  人的一生重復着别人的路,周而復始。説是活出自己,亮出精彩,實質還是在重復前人已走過的路。那麽,人的一生到底有什麽意義,恐怕唯一的意義就是感悟到經歷的辛酸。將來個道理看穿的人何止千萬,但爲什麽大學生還是選擇死亡呢?生命中的樂趣和苦悶還不知道,就匆忙離開,何必?既使是一出生就注定要死的人,就無所謂於什麽時候死,只是在乎一生中是否愛過、恨過、痛過、笑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