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專家學者探討良溪——“後珠璣巷”命題——《廣州日報》2007年11月7日報導



  日前,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在“良溪——‘後珠璣巷’”學術論壇上公佈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江門良溪古村是中原移民南遷南雄珠璣巷後,再度南遷珠三角各地以至海外諸國的第二個中轉站,是“後珠璣巷”。來自内地及港澳地區的學者對這一命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黄偉宗説:“珠璣巷是自古以來中原人南遷的主要中轉站,是中原文化南移嶺南、並與本土百越文化及海外文化結合的橋頭堡。早前我曾經提出,梅關珠璣巷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的對接點和通道,被媒體稱爲是‘填補學術空白’的理論。隨着研究的深入,我的腦海里一直存在着這樣一個大疑問:許多海外華人華僑都稱自己是南雄珠璣巷的後裔,而南雄珠璣巷的地理位置在粤北山區,離出海港口較遠,這些海外華人華僑的祖先們是走怎樣的路綫去海外各地的呢?直到去年10月我在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發現有一座羅氏大宗祠,記録了‘羅貴南遷’的故事,於是我發現,良溪村是南雄珠璣巷人南遷後的第一個集散地和再遷往海外各地的中轉地,因而我們對良溪作出文化定位爲‘後珠璣巷’。”

  “羅貴南遷”的故事,指的是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珠璣巷南遷始祖羅貴帶領珠璣巷36姓97户共千餘人來到現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安家落户,嗣後,其子孫在周邊地區直至海外繁衍生息。

  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認爲,廣東歷史上一共有六次人口大遷移,分别是在秦、漢、宋、清末明初等朝代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後和改革開放時期,而羅貴率領的這一次可説是第三次大遷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梳理“珠璣巷文化”的發展流向十分有價值。暨南大學歷史係劉正剛教授則認爲,“後珠璣巷”這一提法,對深入研究珠璣巷移民無疑有推動貢獻。“羅貴情結”作爲“後珠璣巷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體現了移民後裔一種有意識的集體記憶,它在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在進一步研究開發珠璣巷文化方面,黄偉宗建議江門市成立良溪“後珠璣巷”人海内外聯誼會,並與南雄建立兄弟合作關係共同開拓“尋根文化”等等。

  (作者:陳志凌,廣州日報社記者;張金娜,廣州日報社實習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