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800年前珠璣良溪是一家——《廣州日報》2007年11月6日報導
良溪村——“後珠璣巷”學術論壇今日在廣州開幕,探討江門棠下鎮良溪古村和南雄珠璣巷的歷史淵源。
核心提示
“南雄36姓800多年前南遷江門良溪村”,“江門良溪村是南遷的終點站”,“南下36姓又從良溪遷往廣東、珠三角各地”。良溪——“後珠璣巷”學術論壇於今、明兩日在廣州、江門舉行,該論壇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江門市委宣傳部、江門市蓬江區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承辦。
各專家、教授在這次論壇上將發表論文,探討江門棠下鎮良溪古村和南雄珠璣巷的歷史淵源,研究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論壇將發表《良溪在廣府移民史上的文化意義》、《良溪與中原文化的傳承》、《羅貴率36姓南下在珠三角的分佈》、《羅貴及珠璣巷移民到達良溪後對珠三角開發的歷史貢獻》等共23篇論文。
發現:良溪村或是文化中轉站,提出“後珠璣巷”概念
2006年8月,由6名珠江文化研究會學者、國家一級作家組成的采風團到良溪古村考察。學者們驚喜地發現,良溪古村和南雄珠璣巷兩地歷史淵源較深。
一些專家指出,兩宋時期,我國歷史曾經有兩次較大的移民南遷,一次是北方漢族人南遷到廣東的南雄珠璣巷;另一次遷徙則是羅貴帶領36姓共97户人家從珠璣巷南遷至良溪古村,從北方遷徙而來的一大批移民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耕作技術和文化,而他們的子孫繁衍不息,搆成珠江三角洲居民。
2006年10月,以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爲領隊,省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組成的省政府參事室調研組對良溪古村進行調研。
在調研中,黄偉宗根據史料、實物和古迹提出,良溪村是繼南雄珠璣巷之後,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海外文化交接的一個重要中轉站,並提出“後珠璣巷”一説。他認爲,良溪村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非常重大,值得進一步挖掘。黄偉宗還表示,他將會向省政府建議,在江門舉行學術研討會,論证“後珠璣巷”一説。
專家説法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基地”副教授梅偉强:羅貴南遷事件,史學家們都一致肯定事件是真實的,其影響是深遠的。另外,羅貴南遷良溪後,有的姓氏定居下來,有的姓氏遷居其它地方,成爲珠三角、廣東一些地方南遷始祖。從《羅氏貴係源流》可以看出,36姓中有的遷居廣州、佛山、番禺、順德、南海、東莞、增城、從化、博羅、惠州、龍川、中山、臺山、開平、恩平等廣東省内20多個市、縣;還有遷往廣西、海南、福建和港澳臺及海外,近100萬人。
有學者及專家把這種現象稱爲“後珠璣文化”。梅偉强認爲,能否稱之爲“後珠璣文化”,關健是要進一步調查清楚這36姓中,究竟有哪些姓從良溪遷出去的?其文化傳承情况如何?有何文化名人?
梅偉强發現東莞英村羅姓族譜記載,該村羅姓是從良溪遷移出去的。他認爲,如果其他外姓也能找到英村羅氏這樣的族譜記載,則良溪作爲“後珠璣文化”發源地的命題就更有科學根據。
記者探營:族譜記載800年前南遷
昨天,記者前往良溪村采訪,良溪古村位於江門棠下鎮北面,具有800多年的歷史。良溪村村委會主任謝良杰取出十本泛黄的綫裝本,每本書的下側邊寫着“一”至“十”的編號。翻開編號爲“一”的族譜首頁,橘紅色的扉頁上寫着“羅氏族譜蓢底本原堂藏板”的印刷體字樣。
據族譜記載,羅貴出身於南雄珠璣巷官宦世族,是北宋開國功臣羅彦環的第七代孫。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羅貴帶領36姓97户人家,從珠璣巷啓程,於4月16日扺達新會。行至良溪村時發現這裏四面環山,溪水清甜可口,土地肥沃,於是定居。而其他姓氏在大隊伍南下沿途中,走往珠三角其他地方安家落户,開枝散葉。
羅貴率衆履險南遷使得36姓人家得以繁衍後代子孫,搆成了粤中珠三角一帶的廣府人,而他們帶來的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爲開拓珠三角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了嶺南經濟文化的發展。
若干年後,羅貴的七代孫又帶着36姓97户再度南遷。族譜中還詳細寫下了南遷的97個首領的名字。
良溪古民居群保存完好
記者在村中見到,良溪村的民居以青磚爲主,許多門額的雕刻精細考究,山墻邊描草龍,搭灰塑,屋樑下是水墨繪畫。村的前後各有一座碉樓,村後沿山勢還建有一條長約1公里,高2米,厚50厘米的護村高墻,是舊時村民爲防範外來盗賊入侵解危難所建的。
良溪村裏至今仍保留着許多清代到建國初期的建築,有貞節牌坊1座,祠堂2間,五部堂一間,韞石堂,碉樓2座,護村墻,名人故居4間,明清古民居若干座等。
良溪村現在保留有2間羅氏宗祠,都以青磚石脚形式建築,其中羅氏大宗祠是良溪最大的祠堂,2004年已被定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作者:黄文生,廣州日報社記者;區志勤,廣州日報社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