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議良溪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
良溪是今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轄下的一個村委會。棠下鎮原爲新會縣(市)所轄,有“新會北大門”之稱,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2002年9月,新會撤市設區(1992年10月新會撤縣設市),劃入江門市,改稱新會區,棠下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
一、良溪的自然環境
良溪位於棠下鎮區棠下圩西北部約3公里的山坳裏,東鄰沙富、虎嶺、南接中心等村委會(古稱鄉),西面和北面與鶴山市雅瑶鎮接壤。良溪屬山地丘陵地區,以將軍山最高。鶴山的兩條山水——泥河、沙河流經這裏,河寬約10米,流入天沙河經江門市匯入西江。山青水秀,環境幽雅。良溪周圍地勢低窪,田園常被洪水淹没。這裏長滿蓢草,最早在這裏建村居住的人,稱之爲“蓢底”(即今良溪村北里巷)。到元末明初,蓢底人始在西江邊築起圍堤阻隔西江水流入,低濕之地逐漸乾涸,後人闢爲屋地及農田,並依“蓢底”諧音,雅稱“良溪”,又稱“良底”,寓意“良才大用,溪水長流”。
良溪面積8.33平方公里,居民500多户,約1700人。下轄良北、良中、良東、佛寧、大亨、北坎共6條自然村。聚落沿坡地分佈,呈階梯塊狀。有稻田523畝,魚塘1012畝,主種水稻,兼種花生、紅煙。
二、羅貴南遷與良溪古村落的建立
關於良溪古村落的建立,有多種説法:
其一,《江門市地名志》載: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謝姓先祖從南雄珠璣巷遷往蓢底,隨後羅姓97人來此居住。
其二,北宋年間,南雄珠璣巷有一姓謝的人首先來到龔坑裏結廬耕種,建成一村,名“謝坑村”,它就是今良溪村崇仁裏。
其三, 良溪人説法,見於良溪村委會編纂的《羅氏貴係源流》。它與羅貴南遷事件有直接關係。羅貴生於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因天灾地劫,糧食作物失收,加上人滿之患,更增加了謀生的困難,因此貴祖與同裏諸姓相議,有志南遷,舉公爲首領,向州縣申報,取得通關文獻。是年正月十六日,貴祖率36姓97家人從珠璣巷起程,於四月十六曰到達岡州蓢底時,蒙土人龔應達接應,會同赴縣立籍繳引,蒙批準增立圖甲,以定户籍。
羅貴南遷時,携帶原配金氏所生5子,到蓢底後續娶田氏,再生4子,又收養了侄兒做兒子,合共10個兒子。羅貴一家及同來者,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結草爲廬,墾地種糧,圍堤截水,勤耕苦作,歷27代傳人,逐漸將良溪建成爲今日的富饒之鄉,聚居有羅、胡、葉、廖、謝等姓氏的著名古村落。今良東、良中、良北三條自然村,就是羅貴爲首的羅姓逐步建立起來的,是良溪的“核心”部分,這裏的古建築及文化遺存較多。
佛寧村,舊稱佛坳,是蓢底羅氏七世祖利行遷移到這裏開村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
大亨村,爲胡姓所建,源出鶴山雅瑶的古蠶,後遷居五洞禮步。明嘉靖年間,始祖綬祖再遷來大亨建村定居,至今已27傳,歷400多年。
北坎村,爲隨羅貴一起南遷的葉姓始祖春澤所立。初居於良中興仁裏葉屋巷。後因人口增加,遷到良溪對面的南元(土名),再遷至北坎。當年,村子周圍有八個水氹,所以取名“八氹”。到了清代,取八氹的諧音,改名“北坎”。北坎葉氏家族,亦已有27傳,600多年曆史。
三、良溪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
良溪古村落歷史悠久,良溪人的先祖來自中原,帶來了底藴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並同當地民俗風情相結合;到了近代,大量良溪人飄洋過海謀生發展,他們接收了華僑文化的“洗禮”,使良溪古村落的歷史文化更呈豐富多樣。主要表現在:
(1) 建築文化
羅貴是北宋開國功臣羅彥環的七代孫。羅彥環因不滿皇帝猜嫉功臣,於開國初棄職遠徙,南行3000裏,舉家遷入南雄珠璣巷,同時傳入了中原文化。羅貴南遷時,又把中原文化帶到岡州大地。其突出表征是建築文化。
①民居,進入良溪,人們舉目可見富有特色的中原古民居建築,在良北村有“良溪新基”遺址,良東村崇仁裏有清嘉慶十一年(1807年)重修碑記,有躍龍裏、忠華里村名題字等遺存,成爲良溪建村歷史的印证;良北村有一座民居冠名“聽濤别墅”,它同其他民居没有多大差别,都是一色的青磚瓦房,但名字標新立异,富於文化韵味,説明主人是一位有文化涵養的人。
良溪的古民居都是青磚砌墻,多用花崗岩石(此爲清代以後之民居),或褚紅色砂石(此爲明代之民居)做墻脚;硬山頂屋脊,門額上飾有磚木雕刻、彩色灰塑、山墻描草龍、樑下繪有水墨畫;民居神龕高大肅穆,有的民居配以彩色玻璃及窗花,顯得富裕大度。村道鋪墊蠻石,或平整或拾級而上,古檏踏實。良中村道旁,磚木建造的店鋪雖已斑駁陳舊,它告訴人們在昔日曾經有過的繁榮。同臺山、開平僑村的洋樓相比,良溪古村落的民居建築給人以中原流風的强烈衝擊。
②碉樓,在良溪村東、北兩端聳立着兩座别具特色的碉樓(村民俗稱砲樓),建於1927年,爲鋼筋混凝土建築,高約10米,爲圓柱體,墻身厚實,除了幾個射擊孔外,幾乎全封閉,酷似碉堡,但比碉堡高大。頂部是一塊平板,由多根柱子托住,留下縫隙,可供瞭望並縱眺全村。其功能是防盜匪搶劫,它是村民的“保護神”。兩座碉樓分别命名“鎮東樓”、“鎮北樓”。“鎮”者,保一方之平安也。良溪這兩座碉樓也不同於“洋”氣十足的開平、臺山碉樓,它更多的顯示出中原文化的“土氣”,檏實無華,堅固實用。
③“節孝流芳”坊,位於良東村。建於清干隆元年(1736)。牌坊爲磚石結構,砂岩基座,水磨青磚砌青水墻,面闊3.2米,中爲券拱門,門高2.2米,寬0.95米。牌坊頂部四角飾斗拱裝飾,四周爲灰塑三層變形蓮花紋。正面坊額爲紅砂石質,上陽刻“聖旨”。下爲横匾陽刻“節孝流芳”四字,上款“干隆元年丙辰季冬吉曰”,下款“旌表節婦羅門吴氏建立”,題匾兩側飾有磚雕福禄像。牌坊背面坊額亦爲紅砂石質,上浮刻“恩榮”,其下題匾、陽文及題匾兩側紋飾均與正面相同。“恩榮”兩側陰刻“端”、“南”二字。牌坊目前保存基本完好。其建築形制獨具特色,對研究清代嶺南建築特點及地方倫理風俗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④羅氏大宗祠,位於良北村,又稱貴祖祠。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干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嘉慶七年(1802年)重建,咸豐元年(1851年)又進行一次較大重修。宗祠占地2400多平方米,爲磚木結構硬山頂式建築,抬樑式木搆架。灰白的石柱、山墻擱檩,屋面船脊布瓦,緑琉璃剪邊,大門及兩側均用青麻石砌成,正門墻體與屋檐結合處有磚雕古代人物故事組畫,兩側各有一小門,上寫有“出弟”、“人孝”,祠内青磚花窗和壁畫,嶺南文物風格明顯。大宗祠面寬三間,三進三廳,空間高大,疏朗開闊,氣宇軒昂。祠内保存完好的“豫章家廟碑記”[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歲序丁亥仲夏五月創建大宗祠序]、“重建豫章家廟碑記”[嘉慶七年(1802年)歲次壬戌仲冬念九日立]、“重修豫章家廟碑記”[咸豐十年(1860年)歲次庚申仲冬初三日立]三塊碑刻記述了羅氏大宗祠創建、重修和重建的經過,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值得保護和研究。
祠裏供奉羅貴祖和貴祖夫人彩色大畫像,像前立有新會、廣州、南海、鬱南、雲浮、東莞、新興、江門、三水、肇慶及香港等地羅氏歷代祖先牌位,正上方“源遠流長”四個大字説明瞭貴祖對羅氏的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宗祠的形制與中原建築一脈相承。宗祠入口有“羅氏大宗祠”大匾額,立柱兩旁有對聯,祠内高大立柱兩旁懸掛的對聯共有16副。“羅氏大宗祠”匾額下的對聯是:“珠璣留厚澤,蓢底肇鴻基”;兩旁立柱的對聯是:“碧海迴瀾魚龍變化風雲會,層巒聳翠松柏常青日月高”;祠内有一副長對聯共48字:“發迹珠璣,首領馮、黄、陳、麥、陸諸姓九十七人,歷險濟艱嘗獨任:開基蓢底,分居廣、肇、惠、韶、潮各郡萬千百世,支流别派盡同源”。這幾副對聯道出了良溪悠久的歷史淵源及枝繁葉茂的分佈狀况。祠内其他很多對聯,爲這座古宗祠增添了濃濃的中華文化與書法藝術内涵,成爲中原儒家文化忠孝節義進入嶺南的一個見证。這座宗祠成爲良溪人的“聖殿”,國内外羅氏的“麥加聖地”,具有很高的建築及歷史文化價值。2004年4月,羅氏大宗祠被列爲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2)民俗文化
良溪的民俗風情與棠下鎮其他村落大體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等。良溪因是羅貴的祖居地、珠三角羅氏發祥地,這裏建有羅氏大宗祠和始祖墓,所以,清明節的祭祖活動特别隆重熱鬧。
①始祖墓,位於良溪蒼下鳳山。墓原爲泥墳,墳塋較小。後經歷代子孫修建,特别是嘉慶十五年(1810年)重建後,始祖墳的規模同現在的一樣大,並改用花崗岩石砌築,建有平臺供拜祭用。“文革”時遭破壞。1989年香港羅氏宗親會主席羅景雲倡議重建,并發動宗親捐資。1992年按原樣建成。爲三合土花崗岩圍砌,占地面積約110平方米。墓堂呈圓形,花崗岩砌後壁三層,墓兩旁有高起的墓手,分别刻石獅一只。墓前置祭臺,祭臺兩側有石砌臺階通道。墓碑位於墓堂内,黑青石質,頂部用花崗岩浮雕祥雲托月紋樣,碑文爲竪刻陰文楷書,正中書“始祖墓”。碑文爲“始祖貴,錦裳子,原名以達,字號天爵、琴軒,南雄府學廪生,誥封中憲大夫,贈吏部尚書。金氏、田氏浩封四品恭人,贈一品夫人。由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沙水村珠璣裏始遷岡州蓢底,即新會良溪,爲南遷羅氏始祖也。”上款“本山坐鳳翮懷中穴”(翮,翅膀),下款“紹興元年十二月立”。(疑有誤:羅貴終於紹興十七年)
據羅氏族譜記載,羅貴墳實爲衣冠冢,埋葬有牙齒、頭髮、指甲、汗衫等遺物。貴祖墓重建後,同羅氏大宗祠一樣,成爲國内外羅氏的“朝聖地”之一。每年清明節,貴係各地子孫絡繹不絶地到這裏進行拜祭活動,緬懷和紀念羅貴祖之恩澤。2004年4月4日,鬱南、德慶、封開、從化、南海、增城、中山、順德、東莞、臺山、開平等地的羅氏宗親共4000多人前來參拜貴祖墳。香港羅氏宗親會每年均組織宗親回鄉掃墓。現在,每年清明節,良溪村彩旗飄颺,醒獅勁舞,鞭砲齊鳴,村民興高采烈,像過年一樣熱鬧。祭掃始祖墓已成爲良溪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9年,良溪羅貴祖後人把原葬在廣州横沙的貴祖長子清之的墓遷回鳳山,葬在始祖墓右邊山上,從而爲良溪民俗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②五部堂民俗文化節,五部堂位於良東村。堂前高高聳立着里人羅華章敬奉的酷似華表的圓柱,上刻:“屹爾高擎顯英風之凜凜,巍然峙立表正氣之騰騰”[嘉慶戊辰(1808年)孟春吉旦立];正門入口有羅兆寧敬贈的對聯:“登降時無塹舉足,拜瞻處先自捫心”;羅卓仁敬贈的對聯:”廣大精微存神過化,聰明正直福善禍淫”,都是對族人的“警世鐘”。五部堂原爲良溪村羅、葉、胡、廖四姓之神廟。堂内保存完好的“重建五部堂碑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十七日立]、“重修五部堂碑記”[干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十二日立]、“重建五部堂碑記”[嘉慶十三年(1808年)三月立]、“重修五部堂祖廟暨新建牌樓碑記(一九九八年歲次戊寅冬立),記述了五部堂的歷史變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解放前,五部堂的民俗文化節以正月十五花燈節的“搶花砲”和各姓抬着堂内的小菩薩前往演戲場“看”大戲(連演三個晚上,每次“看”完大戲要將小菩薩抬回五部堂),最爲熱鬧。解放後,“搶花砲”因不安全、“菩薩看大戲”因有迷信色彩而被取締。今日,五部堂成爲良溪人拜祭祖先、祈求吉祥如意的場所,終年香火不斷。
③“灑灑水”詩聯文化遺址,“灑灑水”在良溪西北部,與鶴山市雅瑶鎮相接,地處大城山麓,後枕鳳凰山。這裏重峰叠嶺,萬鬆交蔭,淙淙澗流,宛若琴韵。在峭壁危岩處,經年濺出水花,如蒙矇細雨,“灑灑水”,即由此得名。清代太守馮昭文寫有“灑灑水飛瀑”一詩刻在岩石上,詩曰:“飛瀑曾經覽鼎湖,奇觀萬斛瀉珍珠。誰知咫尺城山外,别具人間好畫圖。”灑灑飛瀑賽鼎湖,一時傳爲佳話。良溪人説,維新變法的著名領軍人物康有爲也曾慕名前來遊覽過。
“灑灑水”風景優美,沁人心肺。清光緒年間,良溪名士羅竹坡爲點綴此林泉勝景,曾集資建有“漱芳亭”,旁有“洗硯池”,左上側有“教子讀書臺”。“漱芳亭”有兩副對聯,一曰:“魚躍鳶飛趣,稽琴阮嘯風”;二曰:“雲閑出岫,鳥倦知還”。“教子讀書臺”有一聯曰:“工夫在勿忘勿惰,學問貴自得自然”。上有名畫家羅浮七十二峰散人羅雪谷的畫作及名流詩刻。每逢鎮日,竹坡先生邀約三五知己,在此處弈棋賦詩,閒話大千世界,常流連忘返。竹坡先生還曾在這裏親植禾雀花。“灑灑水”以飛瀑和詩聯馳名遠近。每年清明及重九,或天氣晴朗時,名人雅士及附近鄉人,到此遊覽者絡繹於途。
自竹坡先生作古後,這裏已逐漸荒蕪,亭臺倒塌,荆棘蔓生。有一華僑登臨其間,慨嘆之餘,偶成一絶:“歸來重覽林泉景,亭臺頽廢石峥嶸;竹坡先生今何在?惟有流泉帶恨聲。”良溪若開發,“灑灑水”勝景似宜重建。
(3)華僑文化
良溪是棠下鎮重點僑鄉之一。根據1998年的僑情調查,良溪旅外華僑華人有1702人,港澳臺同胞1063人,旅外鄉親總數達2765人,比居家人口還要多。主要分佈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香港等地。
海外良溪先人中,數羅其生最著名。晚清時,羅其生在南洋開設的菸絲店,與丹竈朱廣蘭開設的菸絲店齊名,飲譽南洋。羅兆寧是抗戰勝利後,在香港從事塑膠花致富的良溪人。他現在是香港羅兆寧父子有限公司及英聯洋行董事長。
愛國愛鄉是華僑文化的核心内容。熱心舉辦公益事業,造福廣大桑梓,是華僑文化的集中表現形式之一。良溪旅外鄉親素有愛國愛鄉優良傳統。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國難深重,社會不靖,匪患頻生。華僑熱心人士羅仁甫、羅洪騁等倡建“保衛團”,建碉樓保衛家鄉。南洋華僑積極捐資,在1927年建成了兩座碉樓,有效地保護了鄉民的生命財産安全。羅其生致富後,爲造福家鄉,斥巨資修築了一條寬闊的花崗岩石板路,從良溪直達棠下,又從棠下向東延伸到横江的三娘廟(那時三娘廟是棠下人來往廣州的唯一碼頭)。良溪北面閘頭内外也鋪上了花崗岩石。這在當時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羅其生受到鄉民交口稱贊。
改革開放後,羅兆寧先生的善舉有口皆碑。他自1989年首次返鄉後,先後斥資建造棠下醫院永光紀念樓、永光金玲健康樓、良溪小學金玲教學樓及奬教奬學基金、自來水工程、村道水泥路、瑞維文化中心等。他的哲嗣羅卓仁康君媚伉儷捐建了幼兒園。羅兆寧先後被新會市和江門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
香港羅氏宗親會倡議并發動宗親捐資修建了良溪村前水泥公路,它從始祖祠堂起通往新村,長1.2公里,寬7米。良溪鄉政府爲了讓後人銘記旅外鄉親的義舉善行,特泐碑記,以載功德:
良溪村前公路銘
良溪故里,羅氏祖居。
青山叠翠,緑水縈逥。
美中不足,村道崎嶇。
曲折泥濘,不便來去。
改革開放,東風勁吹。
旅港宗親,關懷鄉間。
倡議集資,同襄善舉。
村前小道,今變通衢。
贊 曰:
路通財通,物阜民豐。
惠及子孫,造福無窮。
赤子深情,人人稱頌。
敬立碑銘,永志高風。
四、關於“後珠璣文化”現象
羅貴南遷事件,盡管在發生的時間、緣由、姓氏人數等存有不同的記述〔1〕,但史家們都一致肯定這一歷史事件是真實的,其影響是深遠的。
羅貴率領的36姓97家南遷新會良溪後,有的姓氏在這裏定居下來,有的姓氏則遷居其他地方,成爲珠江三角洲、甚至廣東一些地方南遷的始祖。從良溪村委會編纂的《羅氏貴係源流》,我們可以看出,這36姓中,有的遷居到廣州、佛山、番禺、順德、南海、東莞、增城、從化、博羅、惠州、龍川、中山、臺山、開平、恩平、肇慶、四會、廣寧、懷集、高明、高要、韶州(韶關)、英德、梅州、大埔、饒平等廣東省內20多個市、縣;有的遷居江西(如羅貴的七子淳之的長孫子紀,就遷居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北京(羅貴的二子慎之,南宋紹定年間欽點翰林院編修而徙北京順天府居住),羅貴的六子温之的兒子渥又回遷南雄珠璣巷;還有遷往廣西、海南、福建諸省和港澳臺及海外各地,近百萬之衆,成爲南國望族。可見,羅貴南遷事件是一個重大的民族大遷移事件。有學者和專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爲“後珠璣文化”。筆者認爲,羅貴南遷及再向四方遷徙,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歷史現象,由此形成的文化現象很值得人們關注和研究。但能否稱之爲“後珠璣文化”,關鍵是要進一步調查清楚這36姓中,究竟有哪些姓從良溪遷了出去?遷到了什麽地方?有無族(家)譜記載遺留下來?其文化傳承情况如何?有何文化名人?這些問題搞清楚了,“後珠璣文化”的命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筆者目前只看到東莞英村羅姓族譜記載,從中知道它是從良溪遷去的,而且出了一位名人羅亨信。如果其他外遷姓氏也能找到英村羅氏這樣的族譜記載,然後“順藤摸瓜”,則良溪作爲“後珠璣文化”發源地的命題就有了更科學的根據。筆者希望這次《良溪——“後珠璣巷”學術論壇》能引起學術界和社會各界都來關心良溪古村落歷史文化和“後珠璣文化”的研究,爲江門僑鄉和廣東省文化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從以上評述可以看出,良溪古村落的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較多,且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同珠璣巷文化關係密切,值得保護與開發。目前,羅氏大宗祠已是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始祖墓和“節孝流芳”坊正在申報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當前,第一位重要的工作是要制訂一個保護規劃,對良溪古村落實施依法保護。其次,根據財力條件,先對瀕危文化遺存進行修復。第三,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認識良溪。第四,保護好村容環境及衛生,使人們喜歡來良溪參觀遊玩。第五,廣籌資金,擴大道路等基礎設施,方便遊人進出。
注釋:
〔1〕在時間上,有南宋初年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南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等説法;在緣由上,有避胡妃(蘇妃)之亂、避天灾人劫之難等説法:同遷的姓氏有33姓、34姓、35姓、36姓、37姓、97人(户)、98人(户)等説法.良溪羅姓持紹興元年、避天灾人劫之難及36姓97户(家)之説。
(作者:梅偉强,廣東省江門市五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