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便後冲水還没養成習慣,倒先挑剔起厠名來了



  據報,爲迎接奥運會,北京將率先用國際慣例譯法“Toilet”,取代在公共場所的厠所、洗手間、衛生間原有的“WC”英文標識(見6月7日《南方都市報》A18)。爲何要改?因爲“WC”是英國本土對厠所的俚語土稱,相當於北京話的“茅坑兒”,其名如此粗俗,故難登大雅之堂。

  英文“WC”是water closet”的縮寫,意“冲水厠所”。拉完屎尿,不是用土蓋了,盆接着、桶盛着,而是用水直接冲到下水道化糞池裏,這對老北京的茅坑兒、馬桶而言,那是天翻地覆的改造,實在太先進了!直到現在爲止,這種冲水式厠所仍在世界各國公共場所沿用,“WC”用詞準確,怎麽能説是土氣呢?另外,全世界並不都使用英文,很多國家也不像我國那樣把英文“提携”到如此高度。再説了,起“WC”之名,當初並不是外國人硬塞給你的,而是你自己忠實英文原意的結果。現在不喜歡了,覺得土鱉俗氣,要换個什麽國際慣例的名。他怎麽不説,公共場合真正表示厠所的國際慣例從來都是以圖形爲主呢?

  社會改型出現一個規律特徵:凡是涉及門面外表的,非常超前;内裏要害的,嚴重滯後。一個在國外厠所裏獨享中文提示“便後請冲水”特殊待遇的民族,一個80%的男人在公厠裏拉完屎只記得擦屁股不記得冲水的國度,一個如厠就意味着要對前一個人的穢物盡清理義務的群體,决策人不想着從這個事關國家整體形象的基本動作改起,倒是對厠所的譯名關懷備至、超前有加?確實是病了,且病得不輕。  

  

  (2007年6月7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