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高中學生購買自行車的調查報告



  高二(8)班   麥凱怡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消費觀念也隨之改變。人們開始追求高消費,高品質的生活,而這種情况也漸催年輕化。高中生作爲一個高消費全體,慢慢受到這種文化的影響。

  (本次調查人數共50人,其中高二年級本班人數25人,其他班級人數25人。)

  據調查,我校高二級曾經騎車上學的學生百分比爲90%,而選擇自行車價格爲300~500元、檔次比較高的學生人數爲62%。其餘38%的學生會選擇中檔或低檔的自行車,價格爲100~300元。而選擇爲自行車裝飾(包括貼紙、脚踏板等)有33人。其中有23個人在裝飾自行車的價格在1~20元以内。其餘消費則爲20~50元。在這50位被采訪的同學中有4位認爲新學期會爲自己購買一輛新的自行車,80%的同學希望自己能擁有一輛中高檔的車子。

  在一年當中自行車維修費用在50~100元的學生有9位。在這9位學生中有7位是騎中低檔的自行車。而騎中低檔自行車中有45%的同學反映自行車不耐用。

  本次調查反映瞭高二學生從原來要求自行車的實用性,慢慢轉變爲要求舒適和追求時尚。但這也是現實,一分價錢一分貨,只有價格高的車才會有好的保证。但現在的商家爲了某取更高的利潤,總是在自行車上做手脚。爲了吸引廣大青少年,不斷推陳出新(但只是一些樣貌上的改變,其他方面並没有實質變化)的自行車廣告推銷,令許多青少年認爲某種自行車是最好的。所以争相購買,然後在朋友面前炫耀。

  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够負擔得起這種中高檔的自行車的消費,某些家庭比較貧困,學生買不起人人都有的車子,但爲了面子問題,他們選擇了購買那些市面上所謂的“二手車”(這都是一些偷或搶來的,在原車上换走一些有用的零件後把一些舊零件换進去,所以車價格比原車低很多。)雖然這是違法的事情,但在部分中學生眼中却並無不妥,因爲他們已經被那些所謂的時尚冲昏了頭腦。

  雖然那些自行車看上去没多大問題,但事實上却隱藏了不少危機。那些被换進的零件多是殘舊的,而且没有經過試驗。學生若騎上那樣的自行車,難保不出問題,還有那些爲了“不勞而獲”去偷去搶的學生,爲了這樣小的事,走上犯罪道路,是多麽的悲哀。

  但又會有多少人認真反思過造成這種社會現象的原因呢?難道是那些學生生下來就這樣嗎?不!人表現自我是對的,但過分的表現反映了那些人心理的不平衡,也就是他們缺乏“愛”。有一份調查所得,平常過分表現自我的人,都是一些得不到家庭温暖的人。因爲没有了温暖,所以就去追求,而且盲目地認爲别人那些羡慕的目光是最好的,但是爲了這温暖,付出的可不少啊,而且還會令自己走上不歸路。

  由此可見,社會的發展不但方便了人們,還給人們加大了一種心理壓力。所以在社會發展的同時可否要正確思考一下我們的心理狀况?可否關注缺愛漸趨年輕化的事情呢?因爲這事情不單單在自行車消費上,還反映在很多不同的事情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