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當今中學生熱潮:參與暑假工活動



  ——關於中學生暑假工情况的調查報告

  高二(3)班  孔斯華

  目前,青少年參與暑假工作的潮流日益加强。從過去的以大學生爲參與主體發展到今天的以中學生爲主體。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都很重視這項暑假活動。到底,這項活動存在哪些利弊呢?

  面對這一狀况以及從中産生的疑問,本人特對身邊的部分容桂中學生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


  中學生參與暑假工活動值得關注


  在本次調查的75名中學生中,有53名參與了暑假工,約占總體的70%。可見,參與暑假工的學生占了一大部分。而且,大部分學生工作的時間都有半個月或以上的。另外,學生工作的崗位類型比較分散。以本次調查數據爲參考,他們被應聘爲服務業的有2人,工廠生産工的有12人,幫忙看店的有17人,其他的有22人。

  學生應聘工作,他們走向社會,參與社會經濟活動,都必然涉及到安全、交際等一系列相當重要的問題。因此,面對中學生參與暑假工的這種潮流,家長、學校和社會確實值得共同予以關注和引導。


  參與暑假工有何目的?

  怎麽會有這麽多的中學生熱衷參與暑假工呢?他們參與這項活動的目的究竟是什麽呢?

  調查中,筆者瞭解到,他們的目標各不相同。從數據顯示:爲了增長閲歷和實踐能力的約有42%,爲了賺取零花錢的約有40%,爲了消磨實踐的約有7%,其他目的的約有11%。


  也許,我們應該感到慶幸,畢竟,有一部分學生把參與打工的目的看作是爲了增長閲歷和提高實踐能力(具體情况詳見表一)。這無疑是參與暑假工的根本意義所在。那麽,對於這部分學生而言,他們在工作中盡管並不出色,但他們也肯定能從中獲益匪淺。筆者相信,在他們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曾經總結過自己的收穫,思考過社會的種種現狀,從而更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情况,並懂得根據自己的實際,爲今後的發展定下較爲明確的目標。對他們來説,暑假工活動是利大於弊的。

  但這是否就代表了參與暑假工對所有人來説都是利大於弊的呢?在筆者看來,答案不是絶對的。從比例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把工作的目的簡單地看作是爲了賺零花錢的人確實也不少。這説明瞭,有一部分參與暑假工的學生還是没有正確地認識到這項活動的目的。更明確的説,就是他們參與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弊大於利的。根據把參與暑假工的目的看作賺取零花錢或是消磨時間的人占調查總體的47%這一數據,筆者不禁提出了一些疑問:對於把活動目的認爲是賺取零花錢的學生,當他們在花費這些錢的時候,是否會回顧自己當初在賺取時的艱辛,並從中學會節約呢?或者,他們會否曾經思考總結過勞動的收穫和意義呢?而對於把活動目的簡單地看作是爲了消磨時間的這部分學生,他們通過工作實踐後是否真的能够從中有所收穫呢?他們又是否可以真正地體會到勞動的光榮呢?如果他們無法對這些疑問作出明確的回答,那麽筆者認爲,他們在其中的收穫多是弊大於利的。根據這部分學生的想法,筆者還建議,他們更應該選擇其它能够讓自己從中獲益的活動去參與,而不要爲了過日子而生活,虚度青春,浪費生命!


  該如何正確對待暑假工並用好工資呢?


  中學生在參與暑假工作中或多或少地會賺得一定的工資,那他們將會如何使用呢?他們的消費方式又是否正確呢?


  從表二可知,有比較多的中學生把參與暑假工所賺得的工資用於購買書籍上(約占總體的34%),對於學生熱心文化事業的做法,我們應該給以充分的肯定。但是,從表三看來,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把工資花費於享受型的消費中(約占總數的38%;其中用於上網吧的約占15%,用於買衣服或買零食的約占23%,用於其他的約占42%),可見,把工資用於買零食和上網吧的人也還是不少的。這也就再次印证了《向小康生活邁進的期待——關於青少年消費觀念的調查報告》一文(廣東教育出版社 《語文 必修5》)中所提出的觀點:當今的中學生在消費觀念上有了更高的標準,越來越强調生活的質量,重視充分享受的傾向也日益明顯。

  面對這一情况,筆者認爲,家長、學校和社會在重視中學生參與暑假工作的安全、交際等問題的同時,也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對工資消費上的合理分配問題。作爲引導者,應該多管齊下,教育學生合理地利用工資,培養良好的消費觀,培養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作爲中學生本人,也應該從參與暑假工作這項活動中體會勞動的艱辛,收穫當中的價值,學會節約,學會珍惜,自覺地培養自身良好的消費習慣。

  總之,中學生參與暑假工作的活動確實是利弊并存。那麽,如何才能把當中的弊端轉化爲益處呢?如何才能讓中學生通過參與暑假工作真正地有所收穫呢?這是社會建設中一項長遠的工程,需要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共同努力,長期奮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