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讓生命焕發光彩



  高三(1)班  李蓉蓉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因此,唯有精心地呵護和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地獲取生存的價值。

  善待生命,就是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堅强不屈,屹立不倒,盡量在追求,奮鬥與抗争中展現自己在人生路上不同尋常的經歷與感悟。

  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珍惜生命的經典故事給我們展示着他們對生命的尊重。當我們翻開一本書欣賞一篇文章時,張海迪痛苦不堪地在床塌上,依然吃力地揮寫她對生命的渴望;當我們駐足樹下,望着秋風中的枯葉飄落時,史鐵生也許沉浸在對生命的遐想中;當我們欣賞繁星體驗神奇的宇宙時,霍金也許正用他僅能活動的雙指探索着更多的未知世界……這些殘缺的生命爲了生活無悔而努力着,他們告訴我們:生命不屈,生命可貴。

  生命因追求而精彩,凡高的一生融入了嚮日葵,把藝術的精華留給人類,他的生命是精彩的;貝多芬的一生風險給了音樂,用生命之曲唤醒人類,他的生命也是精彩的;馬克思把它的一生奉獻給了共産主義事業,他的生命同樣是精彩的。

  生命因抗争而尊貴;《死亡日記》的作者陸幼青生於1963年,華東師大畢業。生病前是上海浦東房地産展銷中心副總經理。1994年,陸幼青被發現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五分之四,但三個月後,他拖着輕飄飄的身體頑强地走進公司大門,微笑如舊。他對朋友説:“人有死亡的尊嚴,應該有自己選擇接受死亡的方法。”2000年夏天,陸幼青再度發病入院時,醫生預言他“還有100天。”此時他出奇的平静,思考良久,决定以日記的形式記載這100天的經歷,過程和心理變化。他將日記定名爲《死亡日記》,並决定“網上直播”。陸幼青在病床上共寫了34篇日記,數十萬字……他與病魔鬥争的艱難過程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生命的尊貴。它如寒冬的臘梅,開在冰天雪地,静侯着春天的來臨,即使春天的來臨意味着它的凋謝,却依然無怨無悔,因爲它曾給大地留下過一縷清香,那是一種源自對生命的熱情,對生命的尊貴,對生命的敬畏……

  生命滿希望,前路由我創,讓我們一起善待生命,讓生命焕發出應有的光彩吧!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