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人爲本,帶領師生與學校和諧快速發展



  ——記容山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吴劍平

  校刊記者:樑慧炫  孔斯華   指導:諶國榮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山中學座落於容山之畔、桂水之濱,近幾年,學校聲名鵲起,辦學成績贏得順德父老鄉親交口稱贊。今年的高考,容山中學一舉創下順德區同類學校“七個第一”,書寫了光彩奪目的教育新篇。爲此,記者走訪了容山中學師生,走訪了學生家長,我們發現:校長吴劍平先進的教育理念、率先垂範的高尚人格深深啓迪着、感動着熟悉他的每一個人……


  實施開放性學習,引導學生自我發展


  吴劍平:學生首先是人,然後才是學生,我們主張實施開放性學習,就是要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和諧、有個性的發展,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造就高素質的現代中國人。


  吴劍平於1999年2月擔任順德區容山中學校長。上任伊始他就明確提出了“自我發展乃教育之始”的指導思想,實施開放性學習,不肓目追求高考昇學率。他説:“學生通過三年的高中自我發展,具備了比較全面的科學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考上大學是功到自然成,無需刻意追求。”而對學生的高中三年生活,他則特别注意過程成長,重視學生的科學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培育。在他的倡導下,學校設立了“校園科技節”,每學期舉辦一次,每次時間長達三個月,期間舉辦科學知識講座、自製機器人比賽、小創造小發明比賽、科學論文評比等活動,開啓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學習創造發明;在他的主張下,學校設立了“校園讀書節”,每學期舉辦一次,期間舉辦名人讀書講座、讀詩歌寫詩歌、讀名著學名人、讀書札記評比、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開闊學生眼界,積累學生知識,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他的推動下,學校還設立了“校園文藝節”,期間,開展歷史劇、課本劇編演比賽、相聲小品編演比賽、校園歌手樂手比賽、節目主持人比武、環保服飾設計比武等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生活,鍛煉他們的才能,發展他們的特長。當發現有同學處理不好學習與活動的關係時,吴劍平校長找到這些同學,與他們促膝談心,幫助他們認識到開發思維、培養能力與學習的關係,正確處理全面發展與發展特長的關係。學生認識提高了,吴校長又召集教務處領導、年級長開會,商量着合理布局課程安排和作息時間,决定每天下午4點10分以後,就是學生的活動課程。學生按趣、按能參加學校的管弦樂隊、合唱隊、舞蹈隊、藝術體操隊、籃球隊、武術隊、足球隊、文學社、奥賽培訓隊、李陽瘋狂英語組等團隊,各得其所,各展其長,自我發展漸入佳境,參加各級各類文藝表演和各科競賽均取得了驕人成績。每次參賽吴校長親自帶隊、全程參與,比賽歸來,吴校長與全體師生總結得失、親自頒奬,他的行動貫穿着一個教育理念,那就是學生的發展不僅是思維與能力,更重要的是自信、自尊等心理品質的培養,承認鼓勵學生的長處與成績比督促學生學習更重要。而每年的校運會更是以宏大的場面、磅礴的氣勢、青春的朝氣征服着全體觀衆。吴劍平校長追求的是一個“活”字,追求的是師生與學校的和諧快速發展,學生想做的、能做的,教師不能代替,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都有發展的機會。他有一句名言:讓鮮花與小草共享陽光。學校每周的昇旗儀式、各班的班會都由學生輪流主持,教師不能代替;學校的演講會、辯論會、文藝表演等都由學生主持,教師也不能代替。但這並不意味着學生可以隨意爲之,相反,每次活動都有嚴格要求,學生每次發言都有充分的書面準備,他看重的就是過程,是過程中素質的提高、生命的成長。在無數的有實效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健體,爲未來適應社會、貢獻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吴劍平校長這樣闡述他的教育理念:“學生首先是人,然後才是學生,我們主張實施開放性學習,就是要教育學生全面、主動、和諧、有個性的發展,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造就高素質的現代中國人。”在他的指引下,學校開設了豐富多彩的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以高一年級爲例,第一學期開設了《英語口語》、《閲讀》等,學校聘請了6名來自美國、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的外教來學校教學生口語和外語學習方法;開辦了順德區第一個日語教學班,拓寬學生的外語學習領域,增强學生的昇學就業競争力。豐富多彩的課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潜能和特長的發展,在“2005年中央電視臺英語風采大賽”中,容山中學學生以流利的口語、大方得體的答問贏得了評委的高度贊賞,榮獲廣東省一等奬;學校乒乓球、手球隊、管弦樂隊連續多年在順德區中小學生文藝比賽中獲得一等奬,手球隊今年有望打入省運會的八强;學生的美術作品、文學作品多次榮獲國家及省市級奬勵;一年一度的高考,容山中學不論是總上綫人數,還是重點綫、一般本科綫人數、高分人數等連續多年在同類學校中均爲第一,且芝蔴開花節節高,一年更比一年强。學生的全面發展、特長發展帶來了學校的快速發展。吴劍平校長這樣闡述他的發展理念:“實施自我發展戰略,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和現代行爲方式,即開放自主的學習方式,務實高效的工作方式和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達到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學校的和諧發展,個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完善校本教研,發展專家型教師團隊


  吴劍平:完善校本教研,既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教師成長發展的需要,當一批教師成長起來了,學校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從一定意義上説,一所成功的學校,不在於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築和齊全的教學設施,而在於它有多少名師。


  2004年秋季,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北京師範大學開辦了一個特殊的培訓班,那就是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山中學心理學教師培訓班。爲一個學校單獨開班,這在北師大辦學史上還是頭一次,在全國也少見。我們换一個角度説,一個學校把全體教師送到著名高校進行專門培訓,需要的不僅僅是財力,更需要的是一種膽略,一種培養教師辦好學校的宏偉氣魄。吴劍平校長就屬於具有這種膽略和氣魄的校長之一。有記者曾問他:容山中學爲什麽發展這麽快、成績這麽好?他回答説:辦教育首先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容山中學之所以發展迅速、成績突出,就在於有一支專家型的教師隊伍。他多次邀請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專家教授來校講學,先後有教育部課程教研所吕達教授,人教社章建躍博士,北師大博導金盛華教授,哈佛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岳曉東教授、華南師大心理學王玲教授、廣州教科院馮國文教授等來容山中學對教師進行科研、教育學心理學培訓,不斷提昇教師的科研素質與專業素質。

  吴劍平校長在送出去、請進來的同時,與時俱進、率先垂範,大力開展校本教研,在實踐中培養教師、發展教師。新課程改革在學校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在派出學校領導、骨幹教師外出取經的同時,旗幟鮮明地提出:大力開展校本教研,學習新課程,實踐新課標。吴劍平校長帶頭申報了國家級科研課題“中學生學習品質的研究”,主持了省級課題“自我發展”教育的研究,率領教師們深入班級、深入課堂、深入學生進行調查分析,逐步摸索出了學生自我發展的途徑與規律,總結出了自我發展的成功模式,主編出版了學生學習品質研究專著《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其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拒絶平庸、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率先垂範、携手共進的團隊精神,感染着激勵着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吴劍平校長不僅身先士卒,而且從制度上大力推動科研,學校成立了教育科學學術委員會,制定了《學校教科研考評方案》,每年還拿出四十多萬元作科研專項基金,幫助教師出版學術專著、奬勵教師科研成果,全方位實施科研强校的戰略,讓教師在科研中成長發展,讓教師與學校和諧快速發展。教育科研賦予了容山中學教育教學的鮮活生命力,使學校的課堂教育、班主任工作提高了實效,充滿了活力。學校的校風、教育教學質量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譽。

  目前,學校承擔了23個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每年教師們在全國、省市級獲奬發表的論文達三百餘篇,還不斷有教師在全國出版發行學術專著,真正成爲了專家型的教師。吴劍平校長這樣闡述他的科研發展理念:“完善校本教研既是教育教學與學校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發展成長的需要。當一批教師成長起來了,學校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從一定意義上説,一所成功的學校,不在於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築和齊全的教學設施,而在於它有多少名師。”


  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吴劍平:辦學要有特色,要有先進的校園文化。文化是無形的規範、無聲的力量、精神的凝聚。一所學校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先進的校園文化,才有可能在教育大舞臺上獨樹一幟,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辦學效益,從而樹立起學校聞名遐邇的品牌,彰顯其辦學的示範性。


  走進容山中學,古檏典雅之風撲面而來,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園林式學校。吴劍平校長始終把建設情高旨遠的校園文化作爲己任,學校有清静幽雅的荷塘、峥嶸險怪的假山、也有風清月白的亭臺樓榭、五彩繽紛的花帶花池,還有栩栩如生的名人雕像、風格各异的書畫對聯,處處顯示出悠久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淵源,也處處體現出環境育人的先進校園文化理念。學校各處的名人字畫達三百餘幅,且均爲中英文書寫,記者曾就此問題問過吴劍平校長,他的回答是:“我們以育人爲指導思想,努力營造美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和諧自然的環境文化中獲得美的體驗和情感的昇華,單就這些中英文書畫而言,我們要通過這些文化設施形象地表達學校“承華夏傳統,納四海文明”的辦學理念。”吴劍平校長認爲:辦學要有特色,要有先進的校園文化。文化是無形的規範、無聲的力量、精神的凝聚。一所學校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先進的校園文化,才有可能在教育大舞臺上獨樹一幟,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辦學效益,從而樹立起學校聞名遐邇的品牌,彰顯其辦學的示範性。

  容山中學的校風好,學風好,且遠近聞名,這要歸功於吴劍平校長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建構“以人爲本,以德爲先”的現代學校管理體系,他自己歸納爲六條管理哲學:德才兼備、以德爲先的選人用人哲學;相互欣賞、和諧致遠的人際關係哲學;公平競争、奬罰分明的有效激勵哲學;恪守師德、開放學術的專業成長哲學;育人爲本、育德爲先的教育哲學;全面推進、彰顯個性的發展哲學。吴校長不是哲學家,但這六條管理哲學確立了學校管理的高度和方向。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他組織教師探索了學生管理制度,實行“學分制”管理評價方式,每個學生的總學分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學時學分、奬勵學分和德育學分。常規管理引入競争機制,評選月度“文明班級”和“文明寢室”;定期召開校行政和學生幹部的聯席會議以直接聽取學生的各種意見;在各年級建立了學生分會,加强學生的自我管理。對教師則采用了以人爲本、教育爲先,激勵競争,優勝劣汰的内部管理運行機制,把教風、學風、校風放在首要位置來抓,把業務學習、專業培訓以及教科研活動作爲常規工作來堅持。在培養教師、教師聘任制、教師流動制,以及完善民主管理機制等方面,學校都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民主管理、質量保证、考核評價、公平競争的校園管理文化,促進了學校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與和諧快速發展。1999年成爲區一級學校,2000年成爲市一級學校,2001年成爲省一級學校。

  容山中學是順德農村城市化進程中迅速崛起的學校,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家長對學校對學生期望高,而學生的學習底子很薄,自信心不足。如何改變現狀,滿足家長學生的要求,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是擺在吴校長及全體教職工面前的重大問題,吴校長組織教職工深入學生、深入學生家庭、深入課堂、深入運動場仔細調研,結合實際,提出了發揮自身優勢,强力打造外語、體育、藝術品牌的辦學戰略,於是,容山中學有了順德最大的外教隊伍,來自英國、美國、德國等國的六位外教走進了容山中學的課堂,學生感受到了純正的英語文化;於是,容山中學有順德第一個日語班,留學日本多年的研究生教師也走進了容山中學和課堂,擴寬了學生外語學習的領域,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在體藝方面,吴校長實行興趣與專業培訓結合、課内與課外結合的方法,指導學校的教學,通過開設高考美術班、音樂班、體育班的專門課程,通過成立校田徑隊、足球隊、籃球隊、藝術體操隊、武術隊、舞蹈隊、古筝隊以及書法小組、合唱團、小話劇團等“專業團隊”,把體藝生的培養落到實處,外語、體育、藝術活動蓬勃發展,成果層出不窮,外語與體藝由特長變爲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形成了獨有的校園文化,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

  凡是到過容山中學的人,都能感受到吴劍平校長學校管理中的人文關懷特色,每天早上給教職工免費送上一盒鮮牛奶;每天晚上有學校聘請的瑜珈教練帶女教職工健身塑形;教職工臨時遇到急事、困難時、只需撥打校長電話,校長馬上會派人解决。吴校長不僅關懷教師,對學生更是愛護有加。他經常深入班級、深入學生進行調查,當他瞭解到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容樂觀,早戀、自卑、上網成癮、經常逃課等現象屢見不鮮時,他與學校其他領導商量,决定投入近60萬元建設一個180平方米的多功能、現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心建成後,學校配備了5位從北師大、東北師大等著名高校畢業的心理教師,開通了“温馨熱綫”電話、設立了“憂樂有約”信箱、製作了“心海漫步”廣播節目、成立了“青春樂園”協會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給予了前所未有重視和關懷,由此學校也成爲了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成爲了學校的品牌,而關懷型文化則創造了容山中學和諧的校園人際關際,塑造了容山師生愛心洋溢的美好心靈。

  環境育人、管理育人、特色育人、關懷育人,容山中學在吴劍平校長的領導下,已然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先進的校園文化,産生了廣泛的良好的社會影響。有人説,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而我們要説,一個充滿活力、身體力行、辦學理念先進的校長能帶領全校師生與學校和諧快速地發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