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走進秋天



  高二(7)班   廖偉鏗

  立秋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凉爽,從空調那越來越輕的“哼哧”聲中可以感知;大街小巷的冷飲攤幾乎在一夜之間全部撤退,尋覓不到踪迹。

  苦熬過一個值得苦熬的夏天,秋天帶着旅途的疲憊風塵僕僕地進入我的國度。這個16歲的秋天是我高一生活的起點,帶着一份莊嚴和辛酸的期待。

  雖然我比較喜歡秋天,但細細思索,我確實講不出這個一成不變的秋天有什麽好,總是蕭條冷清,總是在這個短暫的季節裏淺吟低唱着憂傷。它帶給人們唯一的好訊息,就是豐收。農民們歡天喜地地在這個金色的季節裏收穫。幾乎所有人都認爲秋天可以給人們帶來好運,食物或金錢,但是有一點我不解的是,這些農作物若没有經過春的播種,夏的成長,怎麽會有秋天的收穫呢?更何况收成的好壞,多少主要取决於農民們的辛勤勞作,難道把自己的功勞恭讓給一個毫無生命的時令,把自己應得的勞動成果説成是上天的恩賜,然後謝天謝地,刻意忽視自己的努力,就是我們謙卑的美德嗎?

  與其説秋天進入了我的國度,不如説我投入了秋的博大胸懷——可以容納所有人的廣博的胸襟。走進秋天,抬頭可以看見清爽乾净的天空,像塊水晶玻璃,承接着透明的心緒。走進秋天,不用低頭,放眼望去,滿地都是落葉,河面上也零星的漂着幾片,隨着河水汩汩流遠,别有一番詩情畫意。落葉在秋風的慫恿下忘情地從樹枝上墜落,紛紛揚颺,像秋風中的自由舞者,毫不矯揉造作,落到地面後又被風卷起,與地面摩擦時發出一種“沙沙”的聲音。這種聲音既不優美也不悦耳,再平凡不過,但總讓在秋天裏心事重重的人感到舒暢,有一種莫名的快慰。

  在這樣的秋天裏,人的一些情感會物化,無論是惆悵還是哀怨,都可以寄託在秋天特有的景物中。一些拂過耳旁的風,幾片枯萎的樹葉,都能濃縮人的一份或凝重或矜持的心情,在這樣的秋天裏,我感到一身輕鬆。

  秋天和春天不一樣,它並不妖嬈、嫵媚,也不像夏天、冬天那樣現實。它所散發出來的是一種神秘,一種清冷的氣息,很多人都害怕秋天——並非討厭,只是恐懼。這也許是一種本能反應,置身在這樣一個凄凉的自古以來就象徵着蕭瑟的深秋裏,難免會使人産生一種沮喪的心情。也有人面對這樣一個高深莫測的秋天,會産生一種對未來的强烈的憧憬。

  思索了這麽久,我仍然不知道自己爲什麽喜歡秋天,因爲它清爽、凄凉、神秘、冷漠?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是。

  不光是秋天,所有在我生命中與我邂逅過的人和事,不管是擦肩而過,還是相伴一程,對於我來説,都是一種緣分,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結,我真心地期待着,贊美着生命中每一次的相遇、相知。

  (指導老師:劉世勝)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