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學會换位思考



  高三(8)班  馮淑華

  當看到一張白紙,有人説:生命如白紙,平淡乏味;有人説:生命如白紙,需要我們用色彩來描繪。

  當看到梵高的巨作,有人説:這畫是啥?簡直是涂鴉;有人説:這畫是藝術極品,不愧爲大師。

  當看到鮮花凋謝,有人説:唉!花開花落,生命如此短暫;有人説: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同一件事件,快樂的人會看到快樂,豁達的人會看到寬容,悲傷的人却會看到悲傷,狹隘的人却會看到痛苦。每一個問題,没有絶對的唯一答案,關鍵在於你站在哪個位置看問題。


  面對選擇,每個人的想法截然不同。

  究竟是留下抑或離開?王昭君最後决定爲國家社稷踏上了和親之道,她痛苦的選擇换來歷史的認可。

  究竟是挽救國運抑或與範大夫厮守終生?西施毅然埋下心底的愛戀,選擇陪在吴王身邊探聽機密,終使越國復興。

  選擇常與命運聯繫在一起,你選擇了,你的命運就不管身後是盛載着千古美譽還是揹負着千古罪名。每個人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選擇的,不同的選擇給予了他們各自不同的命運。


  面對挫折,每個人的心態截然不同。

  没有了聽覺、聲覺的殘疾是種挫折。但一群小女孩却用堅强無畏的勇氣挑戰挫折,她們在2005年迎春晚會上跳出了震撼人心的“千手觀音”。

  徘徊於生活的盲點是種挫折,才華洋溢的作家海子却經受不了這種挫折的打擊,以自殺這種消沉的方式結束一切,包括生命。

  海嘯襲來,家破人亡是種挫折,東南亞受灾國家的人民却並没有灰心,仍决心在一片廢墟上恢復以前的美麗家園。

  如果你用勇敢來面對挫折,那麽你就是最後的勝利者;如果你用樂觀來反抗挫折,那麽你就輕易地扼住了挫折咽喉;如果你用逃避來躲開挫折,那麽你就成爲挫折的俘虜。


  面對國亡,每個人的行動截然不同。

  南唐後主李煜無治國之才被亡國,降後封違命侯,但他無時無刻不懷念故國,並用詩詞表現出來,最終宋太宗賜酒將他毒死。

  越國被吴滅後,勾踐卧薪嘗膽,受盡侮辱,終帶領着十萬越國人民滅掉吴國。

  千秋百載,歷史潮起潮落,埋没了多少衰落,又建立了多少朝代的興盛。國亡,固然使人悲痛,有的以死向百姓謝罪,有的默默忍受亡國之痛,有的則决心“卷土重來”雪洗國耻。


  同樣的問題,却有不一樣的思維。只要每個人都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待問題,就有對問題不同的看法。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應學會换位思考。只要我們多用不同思維,那麽問題就不算“問題”了!

  (指導老師:張毓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