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尋覓生命的位置



  高三(8)班 潘惠君

  最令人敬佩的莫過於一位纖弱女子放棄了榮華,却選擇做一名和親使者。

  最令人敬仰的莫過於一位愛國男兒放棄了學醫,却選擇了做一名“刀尖”戰士。

  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一位熱血青年放棄了讀研,却選擇了做一名平凡教師。

  (一)

  “環佩空舊日夜魂”的王昭君,面對和親的艱險,异域的寂寞及無盡的思鄉,没有感到害怕。這時,在她腦裏只有戍邊戰士浴血奮戰,無辜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這一幕幕使她下定决心離開繁華安定的生活,走上和親的道路。寧願下半生過着牧馬放養的生活,爲的是讓漢朝邊塞安定,匈奴民族更加平静地生活。

  人一生下來就已經確立他所處的位置,是過錦衣玉食生活,還是過貧苦潦倒生活?人人都向往前者,但是否想過,位置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否尋覓到了生命的位置而過得有意義。

  (二)

  “怒向刀叢覓小詩”的革命先驅者魯迅,面對中國社會日益腐敗,麻木愚昧的國人過得如此窩囊,他開始意識到,學醫並不能“救”國人,只有通過振聾發聵的文章才能實現目標。於是,他確定了自己位置,把文字化成一把把鋒利的匕首,直刺敵人的心臟。

  位置有很多種,當我們選擇一種令自己過得有意義時,是否會想過國家與社會的命運呢?

  (三)

  他,一個平平凡凡的人,却成爲了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當每個人都向往過着美好的生活時,却有人放棄美好的前途,毅然走上荒凉之路。原因無他,是因爲“喜歡那些孩子”。如果眼泪是一種財富,那麽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同時他也讓人們變得富有。

  難道偉大的人就有一個偉大位置,平凡的人就該有一個平凡位置嗎?難道只有干出轟烈大事就能成就偉大嗎?徐本禹,以他的座位把這個理論否定的一塌糊涂。

  人不過是滄海一粟,但只要正確地認識到自身所處位置,及其作用,那麽小小的作用將會變得不同凡響。

  (指導老師:張毓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